第104章:65℃,爆發
字數:3592 加入書籤
天色擦黑以後,氣溫還沒有完全將下去。
這兩家人一開始是很配合很守規矩的,不過沒過幾個小時,幾個小孩子就開始不安分地玩鬧起來。
周琦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就找來之前搬家用的紙皮箱,開始動手了。
所以說,他完全可以學習弩箭或針槍,他記得他以前刷到過類似的視頻。
……
時間過得飛快。
周琦確實不敢保證自己可以學會飛針飛牌什麽的,更不敢確定視頻裏看起來很厲害的家夥是不是通過剪輯或特效達成的。
……
地震之前和地震之後,對人們來說,是一道分水嶺。
甚至可以說是導火線。
就像河流決堤,突然降臨的暴風雨衝垮了防線,讓本以為僅僅是自己比較倒黴的全部民眾發現了一個恐怖的事實,原來所有人都很倒黴。
這個倒黴,指的不單單是地震,還有高溫,停電,大暴雨,超級台風,寒流,霧霾,山火……等等一係列災難。
竟同時在各地上演著。
更要命的是,明明到處的形勢都很差,為什麽會營造出一種“還好”的感覺?
這樣的發現,讓原本平靜的互聯網,掀起了滔天的巨浪。
在某一段時間,甚至引起各大新聞社交媒體的癱瘓,而這個癱瘓,卻不是網民們造成的,看著快速被刪除的內容,這次癱瘓又引發了更爆炸式的刨根挖底。
當人們了解到更多的真相,恐慌一觸即發。
全民草木皆兵。
人們瘋狂囤貨,導致物價瘋漲,各種體係崩潰,形成了一股恐慌的末日論調風潮,即使是不願意囤貨或作出改變的人,也被迫前往超市大量采購。
導致線上線下多數倉庫被清售一空。
這一切的轉變,來得突然又猛烈,打得相關人員一個措手不及,任何一個想要去阻止它的舉措,都遭到了無數人的謾罵和抵製,沒有人再能遏製住這股風潮了,整個社會變得極度緊張和恐慌,所有相關的人都焦頭爛額,但已經沒救了。
除非高溫停止,除非台風消失,除非暴風雨從所有的沿海城市撤離,否則沒人能阻擋這件事情的發酵。
縱觀著其他的國家,這裏的人已經很努力地去遏製、避免這個局麵的到來了,可惜一場地震,導致無數人的目光關注到川渝,這消息瞞不住,所以不可遏製地,引發了一係列的連環反應。
不是他們沒有去做,而是災難來得太快,需要準備的時間,而恐慌是阻礙一切發展的絆腳石,是務必要避免的。
現在,由於這股風潮,無數工廠、企業、公司被迫停擺,原本還算穩定的供應鏈直接中斷、崩潰,其背後所產生的連環效應之深、之廣,已無法用言語、用數字去計算。
8月14日,地震第三天過去了,可川渝地區仍隻有很少地區恢複了電力,盡管相關人員已竭盡全力,可受到高溫影響以及各方阻力,相關工作進展艱難。
大量的資源、人力被用來拯救災情,更大量的資源,還要用以安頓停電後無空調可吹的其他災民,這些災民,有足足三千萬人。
舉步維艱。
8月15日,地震第三天,川渝各地出現大量熱射病、中暑導致的搶救無效、甚至是根本沒搶救的死亡案例。
8月16日,民間各自組成了車隊,包含大量本地車隊,無償的外地車隊,有償的公司、個人車隊等進駐川渝,為無數災民提供在白天時的舒適空調環境,熱射病死亡案例有所減緩。
8月17日,地震第五天,經過無數人的艱難搶修,川渝70的地區終於恢複了電力,但由於電網供應極度緊缺,來電時間隻有3小時,時間在中午11點~14點之間。
8月18日,由各個省市、捐贈者提供的大量物資抵達川渝,解決了燃眉之急,緩解了川渝的壓力,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8月19日,但災情並不會就此平息,這一切隻是開始。一則由民間研究小組走訪各大高溫城市所測量出的日照空氣溫度表明,所有高溫城市中,氣溫最高的城市達到了68度以上,最低的也有63度左右,遠遠高於天氣預報所宣稱的58攝氏度。
一行人便想說情。
來來回回也就是那些話,周琦這次扮黑臉,一點也不通情達理,廖阿婆等人也幫周琦說話,那些人還是希望周琦能通融通融,外麵確實很熱。
馮花兒就道:“這樣吧,我們樹個大風扇在外麵,你們願吹就吹著吧。小琦你看這樣成不?”
周琦幾人略微提醒一下後,他們有所收斂,但有男孩兒的那家特別調皮,拉都拉不住,到處地翻箱倒櫃,亂摸亂碰。
周琦看著煩透了,和他父母鄭重地說了一遍以後,他父母終於將他教訓了一頓,後麵那孩子就一直哭一直叫,害得周琦搗鼓武器也沒成功。
所以天剛黑,周琦就起身來送客了。
他們見到外麵還很熱,第一想法當然是不願意離開。
周琦就說:“這是我們說好的,按規矩辦事。有規矩才有體統,約定好的事情就該執行。”
有的去扒拉堆在牆角保鮮膜箱子,有的問地窖能不能打開看看,有的一看到周琦隻東西就眼巴巴地望著。
很快就到約定的晚上。
這話當然是周琦提前和馮花兒串通好的,也就是俗稱的當你要掀掉屋頂的時候,他們就同意你開窗了。
果然,馮花兒的台階很快得到了他們的附和,於是他們欣然同意遵守本來就說好的規定,對馮花兒還很感謝。
周琦趕緊上電腦查資料,經過一番的搜索,他還真查到了。
網上那些武器大神,有用紙皮弩箭的,也有用筷子竹簽什麽的來製作,反正製作方式五花八門,而且看上去成效很不錯!
也許可以試試看?
說幹就幹。
他也很想動手試試看,雖然他想用實木版本,可考慮到法律的關係,他還是用了紙皮。
“先掌握它的快速製作方法,如果某天有必要,我再做個實木的不就行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