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75℃,替天行道
字數:4309 加入書籤
世道變了,大家的生活重心也要有所轉變。
以前是和平年代,大家隻需要考慮怎麽去賺錢,怎麽賺到更多的錢,以及填飽自己的肚子就可以了。
但現在不同,現在不僅要填飽自己的肚子,還得考慮自己的人生安全……
“在哪裏?”
“不知道啊,這裏的房子看起來都一樣。”
“打聽一下。”
忽然,眾人在屋內聽到了一群男人討論的聲音,聽起來聲線很陌生,不像他們村子的人。
現在時局緊張,村子裏家家戶戶們能多走動的都盡量走動,再也不是從前那樣關起門來自己過日子的時代。
都希望相互之間可以互相幫襯。
萬一發生什麽事,還可以喊一句。
所以對陌生的聲音十分敏感,這幾道聲音一出來,就知道他們肯定不是村子裏的人,眾人警鈴大作。
剛想說話,就聽到外麵有人敲門。
“有人嗎?在不在,趙家怎麽走?”
“知道姓趙的那家在哪裏嗎?我們找他們有事!”
哐哐哐地敲門聲。
周平與眾人對視了一眼,眾人便連忙散開到周圍,周平才去打開窗戶的一角。
外麵是濃濃的黑夜,隻有星點光芒,周平開了窗,裏頭的空調滲出暢快的涼意,讓那幾個敲窗戶的男人好一陣爽利。
他們看到隻有周平,就問道:“兄弟,知道姓趙的一家住哪裏嗎?有兩個兒子那家。”
周平不知道這群人找那家做什麽,但是周平看到他們七八個漢子,一時也分不清這些人的目的。
“有事嗎?”周平問道。
為首的平頭青年對周平說,“他是我本家叔叔,這不是行情不好麽,想來投奔一下,有個住處。”
“麻煩兄弟幫忙指個路。”
趙家的親戚?
周平看了他們一眼,窗外七八個壯漢,而且一看就是幹體力活的,力氣絕對不小。
看他們身上的衣服都還算幹幹淨淨,不像是走投無路的樣子,但確實很有可能是外地或其他城市無處可去的來投奔的。
可那姓趙的一家人……
周平心情沉重。
那家的兩個兒子蠻橫不講理,一對父母更比方家老頭子更難纏令人厭惡,現在又有這麽多個壯勞力到他們家來認親,不曉得接下來還會引出什麽事來。
現今他們一家十一口在村子裏已算得無法無天了,連村長都已約束不了他們,又新增七八個男性,他們要是想幹點什麽……
“哥們兒你別擔心,我就是想來投奔一下討兩口飯吃,謀個住的地方。”
“我這幾個兄弟都沒了工作,現在也沒地兒住,要是能找到我叔叔,我們能多活幾日是幾日。”
“絕對不給村子裏添亂。”
他說的誠懇,但那又怎樣,其實周平指不指認,他們最終都能找到趙家。
還不如現在幫他指一指。
周平就給他指了方向,“在那邊,那棟就是。”
平頭青年看了眼,“好的,謝謝,打擾你了。”
等他們走後,周平關上窗戶,所有人都圍上來。
李三胖充滿擔憂,“那個姓趙的就是你們之前說的,把人打了還扒人家衣服那一家?”
周平點頭。
趙大爺和廖阿婆他們氣得咬牙切齒,“就是他們家!天殺的一群王八蛋,明明是他們挑事情把人家害了,結果他們自己屁事都沒有!”
“真的是,要法律有什麽用?鄒老師和陳老師吃了個惡心的啞巴虧,惡心死人了!”
“現在他們又有這麽多幫手,不會跟著一起為虎作倀,來搶我們的房子吧?”
趙大爺很害怕,“很難說,都說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剛才那年輕人聽起來挺禮貌的,可沾親帶故的,誰知道會不會有歪心思。”
“那可難說!”周琦分析道:“姓趙的那一家窮凶極惡,吃不得半點虧,生怕別人占了他們一丁點便宜。”
“怎麽可能接待七八個人去他家白吃白喝呢?說不定剛上門就要把他們趕走,然後兩幫人就鬧矛盾打起來,誰輸誰贏還說不定呢……”
周蕊點點頭,“有道理哦!說不定是狗咬狗的戲碼,輪不到我們來擔心呢。”
“可不管怎麽說,隻要有一個壞心思的人住在我們村子,我們就得擔驚受怕啊。”
“不用怕,隻要我們把房子外麵牢牢地加固一下,都像小平子他們家這樣,固若金湯一般,誰能打我們的主意?”
“說的有道理。”
趙大爺和廖阿婆他們便沒那麽擔心了。
平頭青年他們按照指引,很快找到了姓趙的一家人樓下。
二層小洋房,在農村這樣的房子很常見,沒什麽特別的。
但是對這幾個人來說,卻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住所。
他們都是在縣裏麵做苦力的打工仔,從來住的都是四麵漏風的工棚,家境極為貧寒,可以說自從失去工作和住所以來,他們就像過街老鼠一樣,四處流竄。
“就是他們家吧。”
“沒錯九哥。我聽說他的兩個兒子把人家下派的老師給打了,還把羞辱一個小姑娘,最後還要顛倒黑白,他們沒什麽懲罰,結果害得那兩個老師還被處分了。”
“結果他們這一家子罪魁禍首,卻還招搖過市!前段時間到處都傳遍了,聽說那個女老師後來直接辭職,心裏受到了嚴重的創傷,他們一家人卻沒有任何處罰。”
“行。”
為首叫九哥的平頭青年眸色冰冷,“要不是我們被逼到絕境,走投無路了,也不能幹這勾當。選擇這樣的人,算他們罪有應得。”
“九哥,咱這是劫富濟貧,為民除害啊!就他們這一家子,誰看見了不吐兩口唾沫?法律製裁不了他們,就讓我們來製裁。”
“就是,我們這是在代天刑法,為名除害!”
平頭青年下令:“好,那就這麽說定了。你們全部分散開躲好,天亮以後等他們家有人出來,就把他捉住。”
“是!”
一群人分布開了,靜候天亮。
屋子裏趙家十一口人絲毫沒有察覺。
趙家四代同堂,上麵一個奶奶,第二代父母健在,第三代兩個兒子兩個媳婦,下麵還有四個孩子。
其中三女一子,最小的兒子是老二家生的,尚才兩歲不到。
最大的兩個女孩兒分別叫趙丹和趙霞,兩人一個八歲一個九歲。
天快亮了,兩個女孩兒就被打發出去晾衣服。
雖然現在晝夜顛倒,天亮而眠。
但人類畢竟習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幾千幾萬年,而隻有天亮這段時間既能曬太陽,氣候又較為舒適,所以家家戶戶都喜歡在這時出來溜溜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