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甘寧投效

字數:6789   加入書籤

A+A-


    孫策率軍占領廬江郡之事,已成定局。
    別說手中隻有那四千人馬的黃禦,就算是手中有兩萬多人馬的江夏郡太守黃祖,對此也是無能為力的。
    此事,黃祖的總結是:非人不努力,而是上天不給機會罷了。
    此事,黃禦的總結,卻更深刻了一些。
    在這亂世之中,拳頭大,才是硬道理!
    手中有兩三千人馬,人家讓你幹什麽,你就在乖乖地幹什麽;手中有兩三萬人馬,可以給主公提點意見,主公會適當性的選擇;手中有二三十萬人馬,你就是主公,想幹什麽,就幹什麽。誰攔你,就辦誰。
    歸根到底,還是實力不足惹的禍。
    若實力夠了,精心謀劃之事,怎能被人一句話就否了?
    發展,壯大。
    才是現在的黃禦,最應該幹的事情。
    就在此時,從益州反饋的情報之中,黃禦發現了一員大將——甘寧。
    在黃禦的印象中,這個名字,可是十分深刻的。
    東漢末年,三分天下。三大雄主的手下,猛將如雲,英雄輩出。
    曹操麾下的猛將有許諸、典韋、‘八虎騎’、‘五子良將’...劉備麾下的猛將有‘五虎上將’...而孫吳,拿得出手的,隻有太史慈和‘江表之虎臣’了。其中,‘江表之虎臣’中,最出名的,莫過於甘寧。
    這甘寧,是真的猛啊!
    這樣的猛將,黃禦遇見了,焉能放過?
    剛到長沙郡的黃禦,再次啟程,火速趕回了江夏郡。
    當見到黃祖之時,黃祖很詫異。
    你怎麽又回來了?
    軍隊不要了?
    然後,思索片刻。一臉語重心長的神態,說道:“禦兒,廬江郡之事,已成定局。身為下屬,要懂禮儀,不可做以下犯上之事,說以下犯上之語。我知道你心中憋屈,但沒辦法,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
    黃禦:“......”
    這都什麽和什麽啊?
    我哪裏以下犯上了?
    我是來收複甘寧的!
    黃禦連忙解釋道:“父親大人,我此番回來,沒有前去襄陽縣城興師問罪的意思。隻是,想問你要點人馬。”
    黃祖聽後,意味深長的看了黃禦一眼。
    真會找時間伸手。
    同時,黃祖精神一震。不知不覺中,兒子已經長大了,也懂事了。
    很多時候,他都知道該怎麽做了。
    黃祖麵色不善的問道:“要多少?”
    黃禦:“千八百的。”
    黃祖麵色緩和了不少,道:“你看好我軍中的哪一部了?”
    黃禦:“大概是...還沒歸順的那一部。”
    黃祖的臉色又嚴厲了起來。道:“盡說胡話!還沒歸順我,我怎麽給你?”
    黃禦:“算算時間,應該也快了。”
    “為首那人,姓甘,名寧,字興霸。”
    黃祖想了想,道:“哦,原來是‘錦帆賊’兒啊。
    禦兒,你麾下的人馬,按道理來說,我是不該多嘴的。
    但是,身為父親,有些事情,我不得不說幾句。
    都是為了你好!
    你看看,你的軍中,一共四千左右的人馬,前有長沙軍的刺頭們,黃忠等人;後有九江’賊,周泰等匪;再後來的那些,也是在周邊山頭,有名有號的家夥們。現在,你再加上個‘錦帆賊’。你是破虜營,不是聚虜營,要注意影響啊!”
    黃禦:“......”
    唉,這個時代,想唯才是舉,不容易啊!
    黃禦:“父親大人,我知道了。下次募兵的時候,我一定注意。”
    黃祖:“下次?
    那我剛才說這些話,豈不是白說了。”
    黃祖看著黃禦,繼續說道:“這千百人馬的,對我來說,不算什麽負擔。
    但對你來說,養起來,不容易吧。
    這樣,我和蘇飛說說,先給你調過三萬石糧食去,你先用著。
    雖然你的手中有糧食了,但是,張羨該給你的那些,一點也不能少。
    他若少了,你不用客氣。直接領兵搶就行。
    出了事,我給你扛著...”
    黃禦聽後,心中暗道:“一股‘土匪’作風!人家不給,你可以去交涉,去談判。直接領兵搶,這合適嗎?拳頭大,也沒什麽不合適的。”
    嘴上卻是恭敬地說道:“孩兒多謝父親的賞賜,謹遵父親的教誨。”同時,一臉哀求的問道:“那甘寧...”
    黃祖:“你放心吧。若他到了江夏軍中,我一定安排給你。”
    黃禦:“多謝父親大人。”
    黃祖話鋒一轉,道:“不過,僅此一次,下不為例。”
    ......
    這日,在距離襄陽縣城不遠處的江邊上,數十條帆船乘風而來。
    片刻之後,眾帆船停了下來。大約五六百人,從帆船之上,快速而下。就在眾人下船時,一艘大帆船,沿江而來。
    雖然船工正在奮力收帆,但‘明眼人’還是看到了,那船帆,是由五彩錦緞織成的。
    如此奢侈的場麵,大概...隻有那縱橫益州的‘錦帆賊’了吧。
    一盞茶的時間過後,數名大漢擁簇著一人,朝著城門口處,快速走來。
    中間那人,年約二十餘歲,身高九尺有餘,皮膚微黃,一對劍眉之下的虎目,炯炯有神。高鼻方臉,長得是相貌堂堂,器宇軒昂。
    隻見他身穿一件華麗的錦袍,上衣襟卻撒開不管,露出前胸那古銅色的肌肉。手執一對巨大的雙戟,後背一張巨弓,腰佩長刀,寒光閃閃。走起路來,虎虎生威,既放蕩不羈,又威風凜凜。
    看到他們,城門上的守軍頓時緊張了起來。
    一隊隊士兵火速的奔上城頭,手執長矛利箭,做出一副隨時可以戰鬥的模樣。
    今日,負責城門防守的牙將,名為宋放。乃蔡瑁的遠方親戚。
    看到眾人後,當即一聲厲喝,大聲道:“爾等何人,竟敢擅闖襄陽縣城?”
    為首大漢稍微擺了擺手,示意手下們停住腳步。隨後,他孤身一人,快步上前。先是向著城頭處抱拳,然後施了一禮,道:“我乃益州甘興霸是也。聽聞劉州牧招賢納才,故而,今日特地率領手下前來投效!”
    宋放回道:“此事重大,非吾能決定的。你先後退三十步。”
    甘寧依令而行。
    與此同時,宋放安排幾人,朝著城內跑去。
    大約一盞茶的時間過後,劉表匆匆而來。
    城頭上,劉表看著甘寧那矯健的身軀,心中猶豫了起來。
    劉表此人,經曆豐富,閱人無數。從外表上,便可得知,城下的甘寧,勇猛無比。再加上他‘錦帆賊’縱橫益州的威名。這甘寧,若能收之麾下,絕對是一員猛將。對此時的劉表來說,如虎添翼。
    可惜,劉表來的路上,遇到了蔡瑁。
    蔡瑁自然是有備而來的。一見麵,長話短說,直抒胸臆。一句‘賢者助賢名,惡者助惡名’,瞬間打消了劉表收複甘寧的念頭。
    劉表,皇室宗親,朝廷冊封的,名正言順的荊州牧,豈能和一‘江上水賊’為伍?
    隻見劉表笑問道:“城下之人,可是甘壯士?”
    甘寧立即回道:“正是在下。甘寧拜見鎮南將軍。”
    劉表微微一笑,道:“甘壯士請起!”
    甘寧起身,又再拜道:“以前的甘寧,曾多有劣跡,望將軍能夠既往不咎。甘寧願意為將軍效力。”
    劉表立即回道:“甘壯士能洗心革麵,選擇報效朝廷。是荊州之幸,同時,也是我劉表之幸。”
    “請甘壯士暫時率部眾前往江夏郡夏口縣駐紮,我會按時如數撥付錢糧軍俸。至於職位,暫居別部司馬一職。待我稟報了朝廷,可保奏你為校尉。不知甘壯士意下如何?”
    甘寧聽後,大喜之。
    劉表居然答應保奏他為校尉了。
    這份恩情,不可謂不重啊!
    甘寧再次單膝跪下,道:“屬下願為鎮南將軍效力。”
    這意思,就是投靠了。
    劉表見後,眯著眼,欣慰的笑了。
    這是他想出的兩全之計。
    對於此時的甘寧,既不用他,也不逐他。把他養在荊州,準確的說,交給江夏郡的黃祖。
    這樣,既不會損害劉表的名望,同時,甘寧這桀驁不馴的性格,也會增加一種製衡黃祖的手段。
    可謂是一舉兩得!
    至於保奏他為校尉之事,不過是個緩兵之計罷了。
    牙將、別部司馬之類的小軍官,劉表憑著州牧的權勢,可以自己任命。但中郎將、校尉等職,必須要稟奏朝廷,由朝廷任命。
    這也是東漢末年,名將輩出,猛將如雲,但中郎將、校尉很少的原因。
    朝廷的官職,豈是那麽容易得到的?
    至於朝廷辦事拖遝,任命什麽時候下來,就不是他劉表的責任了。
    甘寧雖為匪,但也是光明磊落之人。同時,他也沒待過官場,豈知劉表的‘推脫手段’?
    他可是真的以為,劉表是真有誠意的保奏他為校尉,心中對劉表,充滿了感激和滿懷期待。
    劉表隨即吩咐一名手下的官員,道:“把甘司馬一行,送到江夏郡去,好生安置了。若讓我聽到甘司馬有一絲不滿之處,小心你的人頭。”
    官員上前,小心翼翼的回道:“請州牧放心。”
    同時,對著甘寧說道:“甘司馬請!”
    甘寧轉身而去,上了‘錦帆船’。朝著江夏郡的方向,緩緩駛去。
    劉表回去之後,立即寫了一封任命書,派人火速送到黃祖的手中。
    ......
    兩日後,劉表的使者率先到達了江夏郡。
    向太守黃祖,宣讀了劉表的任命。
    “廬江郡的袁術軍,虎視眈眈。時刻有威脅我荊州的意思。為了增加黃太守的防禦力量。特將猛將甘寧,派遣到江夏軍中。”
    黃祖麵色詫異的接過任命。
    第一,甘寧那賊人,怎麽會如黃禦說的那樣,到了我的江夏軍中?
    第二,劉表這葫蘆裏,買的什麽藥?
    第三,黃禦那小子,怎麽會提前知道劉表的心意?
    思索間,黃祖拿著任命書,朝著黃禦的住所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