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一道詔書
字數:6480 加入書籤
侯汶府中,當其聽到胖子的稟告之語後,怒火中燒。
劉表手下一個不入流的小牙將而已,也想在我的麵前,替天行道?
當即大筆一揮,行使自己的權利,彈劾牙將黃禦縱兵欺壓百姓。
黃禦為軍官。對他的處置,應該交由廷尉處理。奈何,自從李傕、郭汜等人領兵攻入長安,把持朝政之後,三公九卿,皆為虛設。哪裏還有廷尉?
又因侯汶奉漢獻帝劉協之命令,負責賑災的相關事宜。
是而,半天之後,他的上表,便放到了漢獻帝劉協的禦桌之上。
劉協讀罷,重重的歎了一口氣。
現在的大漢朝廷,內憂外患。
司州之外,各地州牧野心勃勃,募兵自立。除了要官封賞之外,對朝廷是不管不顧。司州之內,貪官權貴當道,更有李傕、郭汜兩人,無視王法,任性而為。
就這樣,自己最相信的大臣,侍禦史侯汶,竟然還從中克扣災民的糧食,憑著手中的權利,隨意汙蔑忠臣。
是時候,拿下他了。
這麽做,雖然會斷了自己的一隻‘臂膀’,但是和百姓心中的大漢朝廷相比,孰輕孰重,劉協分得清。
劉協思索片刻後,對著門外喊道:“來人,傳侍中劉艾。”
半個時辰後,侍中劉艾到來。一番行禮見駕之後,劉協將禦桌上的一摞‘上表’,推了過來。輕聲道:“劉艾,朕現在能相信的人,隻有你了。侯汶之事,你看,該怎麽辦啊?”
劉艾將‘上表’打開,依次閱覽後,道:“陛下,臣以為,這侯汶該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啊!”
劉協:“理由呢?
總不能將他的醜事,都公布於眾吧。
那樣,我在這天下間,還有什麽威信可言?”
劉艾思索片刻後,道:“陛下,我們可以借新豐縣之事...”
“雙方都是朝廷重臣,各執一詞。我們不能隻聽信侯汶的一麵之詞...然後,派人密切調查。待結果出來之後,將侯汶拿下正法。這樣,既能保全陛下顏麵,同時,還間接的向劉表示好。”
話罷,劉艾看了看劉協的臉色,補充道:“荊州劉州牧,可是現在這天下間,為數不多的,肯主動上表供奉的州牧了。我們可不能讓其寒心啊!”
劉協麵色尷尬的說道:“準!此事,就交給你去辦吧。務必辦的漂亮一點。”
劉艾:“遵命!”
待劉艾走後,劉協的眼角處,不自覺的流出了一絲淚水。
“父皇,這樣的大漢朝。兒臣撐不住了!”
......
半日之後,劉艾的調查結果出來了——侯汶克扣賑災糧款,罪大惡極,證據確鑿。
劉協知道後,當即下了一道詔書。
半個時辰後,劉艾手持詔書,走進了侯汶的府中。
“侍禦史侯汶,有負朕望。克扣賑災糧款,導致朕的百姓,死傷過半。其罪孽深重,萬死不能抵其罪。故,朕令劉艾接過賑災大事。安撫百姓,為朕分憂。侯汶,資產充公,斬首示眾!”
侯汶聽後,麵無血色。
本來是自己上表稟告黃禦縱兵欺壓百姓之事,怎麽一轉身,成自己克扣賑災糧款之事了。
莫非,這黃禦...能上達天聽?
若早知他有如此手段,自己的那個下人,和他爭辯什麽,乖乖地照做就是。
不就是點糧食和錢嗎?
自己缺這個?
下人誤我啊!
......
無論何時何地,皇宮中的消息,必須是‘頭條’。哪怕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消息而已。
在侯汶府中出現的詔書,不算是個小消息。當然,也不算什麽大消息。
此消息一出來,瞬間便傳遍了長安城。
不知不覺間,黃禦這個名字,又讓許多人,再次想了起來。
一天之內,一個名字,在長安城裏,讓人提起了兩次。
誰敢說他‘蠻’?
這孩子,可比他爹黃祖,厲害多了。
而此事的‘當事人’黃禦,毫不知情。正率領著麾下人馬,朝著長安城的方向,緩步前進。
侍禦史侯汶,黃禦完全沒有放在眼中。
現在這世界,變了。
位高權重的朝廷文官,不具備什麽威脅。手握重兵的武官,才是大威脅。
現在這長安城裏,李傕、郭汜等人說的算。
別說侯汶的彈劾了,就算此事惹怒了陛下,隻要李傕、郭汜不點頭。想在長安城裏殺黃禦,也無異於癡人說夢。
至於讓李傕、郭汜點頭,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兩個家夥,涼州馬賊出身。
治理地方,狗屁不是。但說起‘江湖情誼’,那絕對是要翹起大拇指來的。
棒!非常棒!
劉表是他們的盟友,這在全天下,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
對待劉表的人,他倆隻有一個詞語形容——護犢子。
愛誰誰,愛對對,隻要我在,就不能動。
挨打要立正,罵你要忍著。
不服?
提頭來見!
這一次‘奉命上表’,黃祖的意思是,給這兩人送點禮,讓黃禦的職位再上一層,封個校尉啥的。
在這時代,江夏黃氏中,一名中郎將,一名校尉,一名太守,想不發達,都難啊!
可是黃禦,對此有自己的想法。
這時候的官職,很虛的。手下的勢力,才是主道。
觀那曹操,至今為止,連個兗州牧都不是。不一樣的可以縱橫八方,征戰各地?
他憑借的,是自己的能力和麾下的人才。
這兩點,才是最主要的。
此時的長安城中,人才濟濟。若能把其中的一個、兩個,弄回江夏郡去,才是最大的收獲。
可比個虛名強多了。
......
就在此時,隊伍突然停了下來。
候五來報:“公子,隊伍前方來了許多下人。他們將隊伍攔住,紛紛遞上拜帖。你看,我們該怎麽辦?要不要殺出去?”
黃禦:“殺你個頭!”
“把拜帖給我拿來。我看看,都有誰家的。”
不一會兒,厚厚的一摞拜帖送來了。
司州的許多世家,在朝的許多重要官員,皆在其中。
“這是為何?”黃禦的心中,十分詫異。
黃禦對著候五說道:“你去長安城裏,打聽一下關於我的所有信息。怎麽突然之間,我好像,就出名了呢?”
候五:“小的明白!”
候五走後,黃禦讓將士們找一地方駐紮起來,靜靜地等候著。
突如其來的‘揚名’,讓黃禦措手不及。
大概半天的時間過後,候五回來了。對著黃禦說道:“公子,你厲害了啊!聽說,今天下午,陛下特意為你在新豐縣之事,下了一道詔書。
將和你作對的那個侯汶殺了。
你的名字,在長安城裏,家喻戶曉了。我就知道,我跟對人了。公子是全天下間,最厲害的公子,年紀輕輕...”
黃禦:“收起你的‘馬屁’。傳令下去,全軍在此安營紮寨,明天一早,進城。”
候五:“小的明白!”
黃禦的嘴角,揚起一絲微笑。
出名,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嗎?
......
長安城中,一處破舊的民宅之內,一名中年男子,正在閱讀著手中的情報。
片刻之後,便聽其自言自語道:“黃禦?
他有這麽大的能力?
劉協認識他嗎?
肯為他下詔書?”
“依我之見,這定是劉協想借新豐縣之事,除掉侯汶,收攏民心罷了。
這個小家夥,會動腦子了。
是誰教他的呢?”
“劉艾!肯定是他。這樣處置之後,他獲利最大。不是他,又是誰呢?”
就在此時,該男子的身後,響起了一陣輕緩的腳步聲。同時,一個溫柔的聲音傳來:“李郎,我們已經離開那裏很久了。那裏的事情,我們就不要再去摻和了。對我們來說,能活著,撿回一條性命,已經很不容易了。畢竟,這天下,何人敢收留我們?誰見了我們,不是除之而後快?”
這中年男子不是別人,正是李儒。
作為東漢末年第一大諸侯董卓的首席謀士,他才能卓越,當屬世間一流謀士之內。
董卓從中郎將到權傾朝野的相國;平定涼州叛亂;帶兵進京誅殺宦官;殺漢少帝,何太後;虎牢關前退諸侯,也皆出自他的手筆。
董卓死了,李儒除了逃亡之外,別無他路。
可誰曾想,李儒反其道而行。遵循‘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危險的地方’的原則。
在長安城中,隱藏了下來。
出於安全考慮,李儒不斷地打聽長安城中的消息。
今天的‘頭條’,黃禦。便自然而然的進入了李儒的眼中。是而,才有了剛才的一番評價。
至於那名女子,則是李儒的夫人,董卓的四女兒——董曉娟。
聽到董曉娟的話,李儒溫柔的回道:“夫人,你無需擔心。我是絕不會再出現在大漢的朝堂之上的。”
“你說的很對。這天下雖大,但沒有我們的容身之地。有這精力,我還是想想該如何生活吧。”
董曉娟聽後,莞爾一笑,道:“此事,李郎無需擔憂。我的身邊,還有點積蓄。雖不能讓我們大富大貴,但度過餘生,足夠了。”
李儒會意一笑,道:“多謝夫人!”
但在心中,卻暗暗發誓:“我李儒,不該如此!憑著我的才華,擇一雄主,必能名留千古,傳頌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