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破城

字數:4859   加入書籤

A+A-


    回江東的路上,孫策對著周瑜問道:“公瑾,這一戰,你到底知道了什麽?竟比拿下安豐縣還要高興?”
    周瑜聽後,鄭重其事的說道:“伯符,以前,是我們錯了。我們太小瞧黃禦了!經過這一戰,我認清了黃禦。這結果,豈不比拿下安豐縣高興?”
    孫策來了精神,道:“那就別墨跡,快點和我說說吧。”
    周瑜道:“他爹黃祖,是個莽撞的武夫。但是,這並不代表他黃禦,也是一名莽撞的武夫。
    黃禦知人善用,麾下有能人啊!
    今天的你,就是中了他麾下的謀士的‘連環計’。
    一環接一環,環環相扣,密不可分。
    最後請君入甕,以達到他的目的。”
    孫策聽後,麵色不忿道:“這一次,是我大意了。若有下次,我一定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將他們趕走,然後,拿下安豐縣。”
    看著孫策的這幅模樣,周瑜的心中,充滿了欣慰。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那個意氣奮發的孫策,又回來了。
    吃了‘這一塹’之後的孫策,可為一方‘雄主’。
    周瑜繼續說道:“伯符,若僅僅隻有這樣,我是不會和你說的。
    畢竟,再強大的謀士,沒有精兵的輔助,隻不過是一番誇誇其談罷了。
    可是,我在安豐縣城中,見到的黃禦的軍隊。
    紀律嚴明,進度有度。
    是為精銳!
    若我們和他們發生了戰鬥,勝負難料。”
    孫策聽後,沉默了片刻。道:“公瑾,那黃禦的軍隊,真的如此厲害?是極個別的,還是皆如此啊?”
    周瑜:“精銳之軍,應該是他的‘破虜營’。那些將士,絕對是身經百戰的兵士。”
    孫策聽後,道:“看來,以後的我,有對手了。可喜!公瑾,走,回去!待我們拿下江東,再來會一會他們。”
    周瑜大喜。
    那個放眼天下,盛氣淩人的‘霸王’,終於回來了。
    但是,周瑜還是出言提醒道:“伯符,慎重一點。這個對手,可不一般。”
    孫策:“這樣的對手,好啊!若太一般了,怎配我出手?”
    ......
    從安豐縣出來的廬江軍,朝著舒縣的方向,火速前進。
    然而,就在舒縣城外,大概五十裏之處,遇到了黃禦大軍的伏擊。
    黃禦一向重視情報的收集。
    拿下六安縣之後,便把候五的手下人馬散了出去。
    打探,收集。
    廬江郡內的所有事情,必須要事無巨細的了解清楚。
    是而,這邊,安豐縣的廬江軍剛剛出城;那邊,便有斥候騎著快馬,速去和黃禦稟告。
    黃禦聽後,當即立斷。
    令黃忠率領一支人馬,在此處伏擊了他們。
    一方是精銳之兵,逸以待勞。一方是普通將士,筋疲力盡。其結果,顯而易見。
    沒怎麽抵抗,廬江軍便當了俘虜。
    這一戰,黃忠打的十分開心。
    所有的功勞,都是他的。
    唯一不開心的一點就是,對方太沒有骨氣了。剛過了兩招,便主動投降了。
    我黃忠的大招還沒出呢?
    ......
    三日後,黃禦到了舒縣城下。
    看著‘堅壁清野’的四周和城上嚴陣以待的軍隊,黃禦明白了劉勳的想法。
    殊死抵抗,不到最後,誓不罷休。
    想清楚了這些,黃禦的心中,有了計劃。
    你據城而守,那麽,我就‘引蛇出洞’,看你心動不心動?
    黃禦下令,將大營紮在了舒縣城下。
    每一天的生活,都可以讓城上的廬江軍,清清楚楚的看到。
    前幾天,嚴防死守,努力訓練。
    又幾天,開始散漫。
    又過了幾天,連一支成編製的隊伍都看不到了。
    逐步鬆懈的軍隊,讓城上的廬江軍生出了不該有的心思。
    是夜,天色正濃。
    劉勳親自率領一支人馬,殺出舒縣。
    進了大營之後,到處都是穿著江夏軍軍裝的‘稻草人’。
    與此同時,營外響起了黃忠的聲音。
    “劉勳小兒,吾在此恭候多日了。既然來了,就不要走了。用你的項上人頭,換我的軍功吧。”
    聽到黃忠的聲音,劉勳的魂兒都被嚇沒了。二話不說,尋一方向,便快速地衝了出去。
    城裏太嚇人了,到處都是算計,我要回‘農村’!
    在黃忠大喊了一聲“降者不殺”之後,便朝著劉勳追來。
    頂級的軍功,不能讓他從自己的手中飛走。
    劉勳落荒而逃。
    與此同時,江夏軍對廬江軍發起了進攻。
    表麵上,看著進攻凶猛,但實際上,僅有三方攻的猛烈。一方的人馬,很明顯的‘力不從心’。
    這樣的缺點,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便被‘聰明’的廬江軍將士看破了。
    悄悄的,朝著這一方攻去。
    果然,一觸即破!
    然後,廬江軍將士攻破了這一方,朝著舒縣城逃去。
    隻要進了城,則萬事大吉!
    舒縣城,看著逃回來的將士,城頭上的劉曄,明白大勢已去。
    下令:“打開城門,全軍投降!”
    劉勳的副將不解,對著劉曄問道:“軍師,為何要投降?
    城中尚有三千可戰之兵。城外的逃兵,少說也有一千餘人。
    隻要我們收攏散兵,好生應對。
    憑著城內的屯糧,堅持個一年半載的,絕不成問題。”
    劉曄道:“你說的這些,我早就想到了。我想,對麵的黃禦,應該也想到了。
    要不然,對麵明明可以全殲我們的軍隊,卻把他們放了回來,這...如何解釋?
    不就是想算計我們嗎?
    若我們打開了城門,放逃兵進來,他們的軍隊必然會緊跟其後,全力攻城。我們守不住的!
    若我們不打開城門,逃兵進不來。城內的守軍見後,心生二心。此城,我們依然守不住。
    其實,從黃禦在城下建立大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輸了。
    現在投降,還能保全大多數將士的性命,是善舉!”
    劉勳的副將聽後,思索了片刻,便下令打開了城門。
    果然,城外有埋伏。
    在打開城門的那一瞬間,便有大量的精銳的江夏軍士兵衝了上來。
    看到突然出現的白旗。
    為首大將甘寧,一臉的不甘。
    對方主動投降和被迫投降,是一樣的軍功嗎?
    三個時辰之後,黃禦的大軍全麵占領了舒縣城。同時,原廬江郡太守劉勳被縛雙手,被黃忠提了回來。
    看著偌大的郡府,黃禦在心中暗道:“廬江郡,你屬於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