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李儒的‘指點’
字數:6178 加入書籤
一名揚州人,也許可能不知道現在是誰在當皇帝,是漢靈帝,還是漢獻帝?
但是,他們肯定會知道揚州的四大家族——顧氏、陸氏、朱氏、張氏。
這四大家族之人,遍布揚州各地。他們的子弟,存在於揚州六郡的每一座縣城中。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揚州的每一個地方,都有他們的勢力。
他們沒有汝南袁氏那樣的門生廣布,意義深遠。但是,在這揚州之地,說是‘土霸王’,也不為過。
廬江郡的臨湖縣中,便有一支揚州顧氏的分支。
家主顧大富,乃當今揚州顧氏家主顧雍的同父異母的弟弟。雖然是庶出,但深得顧雍之父的喜愛。是而,揚州顧氏在廬江郡內的生意及土地,大部分都歸顧大富管。
權利讓人腐敗,金錢讓人墮落。
手中龐大的資金,再加上顧氏的後台,讓本就囂張跋扈的顧大富,變得更加膨脹了。
就連前任太守劉勳,在他的眼中,也不過如此。
黃禦重新分配土地之事,傳進了顧大富的耳中。
對此,他持不屑一顧的態度。隻聽他對著麵前的管家說道:“這黃禦是傻的嗎?就那些豬狗不如的東西,也配擁有土地?”
管家不出一言。
心中暗罵:“往上數十代,你家也是豬狗不如的東西。”
顧大富繼續說道:“為了表示我顧家的誠意,我已經聽從了大哥的意思,將手中的一千畝土地,獻了出去。
沒想到啊,竟然又回來了。
既然如此,黃太守,你就別怪我...”
說到這裏,顧大富對著一旁的一名凶神惡煞的壯漢說道:“鐵三,這事交給你了。待縣令分完土地,你就從那些人的手中,把土地‘買’回來。
記住了,要‘買’,不能搶。
我顧家的名聲,還是要顧及的。”
鐵三,原臨湖縣周圍的馬賊‘鐵山賊’的大當家——‘鐵三刀’,武藝高強,心狠手辣。
‘鐵山賊’被官府剿滅了之後,顧大富花費了大價錢,將‘鐵三刀’從大牢中救了出來。
從此之後,‘鐵三刀’改名為鐵三,對顧大富一心一意,唯命是從。
鐵三回道:“請家主放心,在價格上,我絕對讓他們滿意。”
顧大富:“一千畝土地,我最多出一百貫。你報價的時候,心裏有點數。”
鐵三:“一百貫?那麽多?我覺得,十貫足以。”
顧大富:“哈哈哈,剩下的,就是我賞你的。此事,你自由發揮吧!一切放心,有我顧氏給你頂著。”
一旁的管家聽後,呈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顧大富見後,對其不耐煩的問道:“怎麽?你有話說?”
管家:“家主,這黃太守,可不是前麵的劉太守啊。
袁術的四萬大軍,都敗於他的手中。
可見,是個狠角色!
土地之事,是他推行的第一條政策,依我看,我們還是先等一等吧。
看看別的家族如何應對再說。”
顧大富不以為意的回道:“不用!他黃禦想站穩廬江郡,就要經過我們四大家族的同意。
沒我們點頭,他這個太守,算個屁啊!
區區一千畝土地,我想,黃禦不會這麽不懂事的。”
管家:“家主,黃太守這人...”
顧大富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道:“聒噪!”
“莫要再勸了!此事,我有分寸。”
......
時光荏苒,一個月的時間,匆匆而過。
在這一個月之內,廬江郡內的百姓,都獲得了土地。有分配不均的情況,也在官府的出麵之下,心滿意足的離去。
即使繁重的農務壓垮了他們的脊梁,在他們的臉上,依然洋溢著幸福地笑容。
土地,是自己的。
收成,大部分也是自己的。
自己給自己幹活,為何不賣力?
這天,郡府之外,出現了兩人。他倆對著守門的官吏說道:“我們是臨湖縣的百姓,我們有要事,要求見太守黃大人。”
守門的官吏聽後,立即將兩人送進了府中。
片刻之後,兩人出現在黃禦的書桌之前。
黃禦一臉和藹可親之色,對著他倆說道:“我是黃禦,你倆有何要事,直說無妨。”
兩人聽後,迅速地跪了下來。對著黃禦說道:“太守大人,你可要為我們做主啊!”
黃禦示意親兵扶起兩人,說道:“有事隻說。若證據充足,我定為你倆做主。”
身材矮小的那名漢子聽後,直起身來,對著黃禦說道:“太守大人,我叫李二,是臨湖縣外陽平村的村民。本來,我們都是顧家的佃戶,為顧家種地,拚著一把子力氣,勉強能混個溫飽。
一個月前,官府收繳了顧家的土地,為我們重新進行了分配。
我家共有成年男子四名,成年女子三名,三位老人和六個孩子,共分給了我們家二十七畝土地。
對此,我們家對官府,是感激不盡。
可是,就在五日之前,顧家的家丁鐵三帶領著一大幫子的地痞流氓,來到我們村裏,讓我們賣土地。
我們不賣!
我大哥李大代表村民和他們辯論了幾句,便被打了個半死。並且掛在樹上,暴曬三日。
土地的地契也被他們搶走了。
隻給我們留下了二十五文錢。
這...太欺負人了!
請太守大人為我們做主,還我們一個公道啊!”
黃禦聽後,臉色早已經冷得發青了。對著一旁的李儒說道:“文優,令‘暗行者’全力徹查此事。若情況屬實...立即匯報給我。”
然後對著李二兩人說道:“兩位兄弟,你們先住在我這郡府之中。最多十日,我便能查清此事。若真如你們所說,我親率大軍,趕去臨湖縣,給你們做主!”
李儒聽後,眼中閃爍著意味深長的光芒。
此事...該這樣辦...
十日之後,李儒來到郡府,對著黃禦說道:“太守大人,此事已經查清了。李二所言,屬實!”
黃禦:“好!將李二兩人帶過來。”
片刻之後,李二兩人來到了黃禦跟前。
黃禦道:“走,出發!我們去臨湖縣,我為你們,討個公道。”
黃禦等人剛出發半日,一支隊伍從身後飛奔而來。
為首一人,正是劉曄。
待劉曄之眾趕上了黃禦的車駕,便聽劉曄大聲地說道:“主公,可否聽我一言?”
黃禦令劉曄上了他的車駕。問道:“子揚,你有何事?”
劉曄:“主公,你去了臨湖縣,打算怎麽辦?”
黃禦:“當然是將顧氏連根拔起,還百姓一個公道!”
劉曄:“主公,這樣不行的。你是荊州人士,可能不知道顧氏在揚州的力量,若你這樣做了,廬江郡便沒有安穩可言了。”
黃禦:“子揚,雖然你的本意不錯,但你的話,讓我很失望。至於原因,你去文優的車駕中。他會告訴你的。”
劉曄聽後,快速告退。
片刻之後,劉曄上了李儒的車駕。將他和黃禦的對話,一絲不拉的說給李儒聽。
李儒聽後,哈哈大笑了一番,說道:“子揚,這事,你犯了三個錯誤,你可知道?”
劉曄:“子揚不知,請文優先生指點。”
李儒:“你為何要來勸諫?”
劉曄:“為了廬江郡的安穩。”
“文優先生不知道,那顧大富,乃顧氏的‘小金貴’。他若出了差池,顧氏必然不會善罷甘休的。顧氏乃揚州的大姓,憑著顧氏的力量,分分鍾,便能讓廬江郡不得安寧。”
李儒:“這便是你的第一個錯誤。
認知太淺!
廬江郡中,隻準有一個聲音,那便是我們主公的。
顧氏的‘小金貴’,算個屁啊!
此事,就算沒這麽嚴重,主公也是會親自來的。這是一個態度,也是為了‘殺雞儆猴’。
所以呢,你不該來的。”
“第二個問題,你覺得,我們和揚州世家的關係,怎樣?”
劉曄:“還行吧。大家相互尊重,相互給麵子。就算不能為我們所用,也不至於背後使絆子吧?”
李儒:“錯!當主公開始進行重新分配土地的時候,我們和揚州世家的關係,便已經勢同水火了。土地,他們的‘命’根子。我們將土地分給了別人,便是拿了他們的命。你覺得,他們會放過我們嗎?所以呢,你不該勸的。”
劉曄:“這...”
李儒:“第三個問題,現在的你,乃軍中職務。此事,與你無關。你是如何知道的,是不是受到了世家的利用?”
劉曄聽後,啞口無言。
此事,還真是他的一個老友前來求救的。
讓李儒這一言道破,劉曄瞬間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一個軍師,未經主公允許,操心起地方上的事情。這事,往小了說,叫越俎代庖。往大了說,叫意圖謀反...
不妙啊!
於是乎,劉曄向著李儒匆匆告謝了一聲,便朝著黃禦的車駕而去。
現在請罪,應該還來得及...
看著劉曄的背影,李儒喃喃自語道:“子揚兄,從你當上軍師的那一刻起,你和世家,便已經勢同水火了。這一點,毋庸置疑!我的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希望你,不要再有其他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