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離去與涼亭裏的鞏昌侯【求追讀】

字數:7292   加入書籤

A+A-


    能再次獲得小侯爺的信任,宋濂鬆一口氣。
    其實,他還是很擔心的。
    萬一小侯爺不信他,一槍把他崩了,那哭都沒地方哭!
    他今日如此做,可是下了很大的決心。
    正如他所言,他會用餘生,竭盡所能、全力以赴推動漢字簡化。
    不惜,用生命去推動這份偉大的事業!
    宋濂是何許人也?
    他幾乎站在了這個時代讀書人的最巔峰,雖官職不高,但才學冠絕天下,而且品性更得漢家子推崇。
    昔元帝召其入朝為官,辭不應征,入山修道。
    此等氣節,自是難得!
    那時候,宋濂居南方,於郭子興勢力範圍內修道著書,雖經曆亂世,但受亂世苦無多。
    後郭子興意外身死,兒子等人也戰死,他的龐大勢力遺產,便被養女馬氏的夫婿名正言順繼承。
    馬氏夫婿等高人朱升指點,蝸居南方,“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那時期,宋濂也應朱重八之邀,聘為五經師,成為小朱標的老師。
    ……
    “你拿著這些東西,趕緊走吧,若相信老夫,可以按老夫的建議去做。”
    宋濂取出一個包袱遞給趙城,催促他趕緊走。
    等到趙城背上包袱離開房門,老頭子又囑托一句。
    “對了,小心鞏昌侯郭興,他城府極深,領兵打仗之能比你爹還強,功勞比你爹還大……”
    若趙城還是趙城,憑這兩句話就能把宋濂記恨上,轉身就能給他兩槍。
    但他已不是他!
    南雄侯趙庸,對於趙城來說,也隻是一個陌生人罷了!
    隻是,彼此的血脈牽絆,卻是割舍不掉。
    趙城沒有太在意,倒是又一次加強了對鞏昌侯郭興的重視程度。
    早在宴會上,經宋濂介紹他就認識鞏昌侯。
    同時趙城也發現,在宴會上時不時盯著他看的人中,就有鞏昌侯郭興。
    如此,趙城怎會不重視呢?
    那家夥,絕對猜到了他的身份。
    不過,趙城也沒有太過在意。
    不論是誰,別惹到他,也別擋著他為夏族開辟新的航道。
    不然,趙城手中的現代熱武器,會告訴敵人,什麽叫做絕望?!
    看著趙城消失在黑暗裏,宋濂不住歎息。
    今日的變化,是他臨時做的決定。
    他已是流人,像今天這樣聚集各方豪強、勢力的機會並不多。
    如此宣傳簡化漢字的絕佳機會,怎能放棄?
    他日進入茂州,他的影響力能輻射到成都就不錯了,想在推動漢字簡體化進程上有建樹,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沿途或許還行,但效果遠遠不及今日。
    起碼,這一下午裝瘋賣傻扮可憐,的的確確是獲得了不少讚助。
    至少也能拓印個幾萬冊字典,能影響幾萬個讀書人。
    “不過,當務之急是將字典的使用方法整理出來,而且還要花費巨大代價將這些簡體字的活字做出來。
    有了這些活字,批量印刷,大麵積推廣就容易了……”
    趙城消失,太史公也代入自己身份,盡心盡力為簡化漢字服務!
    夜幕已落下半個時辰,武昌的夜市不如應天府熱鬧,遠遠不及秦淮河畔的燈火酒綠。
    但還是挺熱鬧的。
    宋濂暫住的那間宅院位於武昌城內最繁華地帶,一走出來,便看見攤點錯落有致分布在街道上。
    對於這一切,趙城也不奇怪,隱入人流,向著西城門而去。
    如果能找到機會,直接離開城市。
    夜市很熱鬧,像趙城這樣的人稍一遮攔,躲進人群中,一溜煙就看不見了。
    在宋朝,夜市已經發展到巔峰,物質豐富、商業繁華,唯獨兵不能打將不能帶,成就了大慫,犯我大慫者雖遠必送!
    蒙元時期,夜市受到打擊,幾乎一蹶不振,如今大明立國十三年,基本恢複過來了。
    就像這武昌城內,夜市基本不會無緣無故中止,大量才子佳人相約,或是千金小姐們一起,或是公子哥們一道……
    隻是,由於時代的限製,娛樂項目很少,可觀賞性也有限度。
    或在吃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或是糾纏於某個商鋪對對子獎豪禮,又或者在精致的商品裏流連忘返……
    倒也不錯,起碼對於城內富貴人家來說,是在享受生活。
    趙城走走停停,倒沒發現什麽可疑人員,一時間不由得懷疑,那些家夥變菜了?
    還是說,錦衣衛被他殺怕了,已經不敢來找他了?
    趙城不清楚,但也沒放鬆警惕。
    他隨著官宦士子、旅客一起行動,做了不少反跟蹤行動。
    最後穿過城內市,猛然間發現城門沒有關。
    運氣挺好!
    武昌不僅開放城內市,還開放城外市。
    如今,城外市還在進行。
    如果說城內夜市是歲月靜好、享受生活,那麽城外市就是肩負責任、負重前行。
    畢竟,逛兩種市的人,身份、地位等差距,太過鮮明。
    城內市多是富貴人家的才子佳人;城外市則基本都是商販,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
    趙城沒有過多在意,快步行走,向西而行。
    雖沒發現官府的身影,也沒錦衣衛的影子,但他卻不過多停留。
    趙城敢肯定,他的身份一定暴露了。
    既然身份暴露,離開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換個地方,換個身份,這才是正道。
    不然深陷重圍,突圍也難。
    事實上,這一切都是趙城多慮了。
    雖然,抓捕他、擊殺他,仍舊是錦衣衛的任務。
    但已經不是頭號任務了。
    在朱標的勸說下,朱重八以大局為重,各方布局,基本沒兵力對付趙城。
    如今,錦衣衛大量人員滲透進雲貴,做著間諜特務活動,為大明大軍開拔做準備。
    當然了,兩廣也沒放過。
    不僅是錦衣衛,還有大量官府人員充當難民、農民,準備接近起義軍,洞察各大義軍的動向。
    若有機會,還會有死士殺出,暗殺朱亮祖和趙庸等主要逆賊領袖……
    這一切,趙城依舊不知道。
    但為了小命,還是謹慎行事。
    經過一天的細致考量,再有宋濂的提點和建議,趙城明白:自己單獨行動才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推廣簡體字,這件事也隻能交付給宋濂宋太史公了。
    趙城本想和他一起行動,想看看推廣的情況,為後續安排做準備。
    但一個通緝犯和一個流人,這樣的組合目標太大了。
    哪怕有宋濂背鍋,秦明這樣的身份依舊經不起調查。
    何況,宋濂今日的擅作主張,已經導致趙城身份暴露。
    現在溜之大吉才是上策!
    趙城穿過漫長的夜市,身邊人影越來越少,直到商販也變得稀少,燈光也變得黯淡。
    他知道,要離開夜市範圍了。
    趙城單手打著燈籠,借著微弱的燈光,走在黑暗中。
    吆喝買賣的聲音漸漸變弱,流水潺潺倒是逐漸變得響亮。
    趙城明白,前方有一座橋,橋邊還有一個涼亭。
    漸漸走近,倒是看到了涼亭上有著火光,照亮不少範圍。
    而此刻,涼亭裏正坐著一位男子,火光並未照到他的臉上,趙城一時間也看得不清不楚。
    他沒有多想,看了一眼男子,繼續邁開步伐,準備跨上石橋。
    “夜已深,小侯爺匆匆趕路,怕是不安全。”
    男子抬頭,看了一眼趙城,端起酒壺倒了一杯,一飲而盡後看到了趙城驚愕的表情。
    趙城半隻腳踩在空中,對鞏昌侯深夜在此等候,倍感意外。
    “原來是鞏昌侯,晚生秦明,這廂有禮了。”
    趙城放下腳,哪怕提著燈籠,也還是拱手行了一禮。
    “本侯是該叫你秦明,還是秦城,亦或者趙城趙小侯爺?”
    鞏昌侯郭興盤膝而坐,一雙眼眸穿透黑夜,直勾勾地盯著趙城。
    他能力極強,為朱重八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
    但可惜,無論功勞如何,他都隻是鞏昌侯,也隻能是鞏昌侯。
    因為,他一直對郭子興的死耿耿於懷!
    郭興與郭子興,名字隻有一字之差,實際並無血脈上的直接聯係。
    或許往上數幾代,會是一家人。
    但這不是原因。
    郭子興,是他郭興兄弟二人的伯樂,對他們有知遇之恩。
    這筆恩情,郭興一直銘記於心,時刻不忘。
    也因此,一直不能對郭子興之死釋懷。
    相傳,郭子興是病逝。
    至於是什麽病,為何病,並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
    有人說是鬱鬱而終,但郭興並不相信。
    那樣一個群雄並起的時代,郭子興這樣一個豪傑,安會鬱鬱而終?
    “學生秦明,不認識侯爺說的什麽秦城趙城……”
    趙城繼續拱手,身份是打死不能承認的。
    “無妨,別有那麽大的壓力,本侯深夜等候,隻是想詢問幾件事情。”
    鞏昌侯隨意揮了揮手,他對趙城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傳得宛若神跡的能力。
    但這些不是最重要的!
    他想知道真相,關於郭子興的死亡真相!
    “可有膽量喝幾杯?”
    鞏昌侯自顧自地喝了一杯後,對趙城發起邀約。
    趙城遲疑了幾秒鍾,一步上前,幾步間便來到鞏昌侯對麵,在他示意下坐了下來。
    ……
    交流很融洽,沒趙城想的那般針尖對麥芒,一切都很平靜。
    就仿佛兩個老友在嘮家長裏短,沒啥子暗潮湧動。
    鞏昌侯提了幾個疑問,趙城根據自己所了解,一一給出自己的答案。
    要麽是郭子興為何而死;
    要麽朱標那本神書有些什麽,為什麽讓他發生了莫名的變化;
    要麽他郭子興會有什麽結局,郭氏的未來會在哪裏……
    大抵都是這些。
    算不得禁忌問題,趙城基本都回答了。
    最終,鞏昌侯似乎對自己會病逝於洪武十七年感到意外,久久沒有言語。
    直到趙城消失在黑夜中,鞏昌侯瞬間發力,手中酒杯砰的一聲炸裂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