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不動聲色

字數:9432   加入書籤

A+A-


    但很快,就有幾個同學對陸佰改觀了——當發試卷的他們看到陸佰奇特的試卷之後。
    陸佰的試卷有大片空白,惹人浮想聯翩。
    是否填滿卷子後,他會拿到很高的分數?
    他是故意考了低分?是故意空著不寫?
    這引起小範圍的討論,但所有人都知道他的不好惹,所以沒有人再去找他問個清楚了。
    但不管如何,此人必然是個怪胎,這漸漸成了同學們的共識,而且陸佰在班級裏寡言少語,沒有社交需求,更使得他形單影隻。
    誰要在乎這個?
    陸佰來這隻幹三件事,學習,學習,還是他媽的學習!
    下午第三節課,數學。
    王老師說道:“所以,對於給角求值的題,我們要麽找道銷項、約項的機會,要麽找出現特殊角的三角函數!靠的什麽?要靈活選用公式變形,分析整體結構,分析每個三角函數還有角的相互關係。”
    陸佰支著下巴,努力把老師講得東西吃下來。
    這部分內容,陸佰忘得一幹二淨,相比自學,聽課的效率更高。
    “好,我們看教案的第13題。”
    陸佰低下頭,下麵的不必再聽了。
    “三角函數求值,可以分成三種類型:給角求值、給值求值、給值求角。”
    課桌一邊放著教案,另一邊他翻開筆記本,回憶著寫下三角函數求值的三種題型。
    “給值求值的題,怎麽解?”
    “唔將它給的三角函數變形,想方設法轉換成要求的函數式能用的,或者把要求的函數式變形後再看。”
    “給值求角怎麽做”
    陸佰努力消化,回憶了一趟之後,對解題思路有了大體了解。
    隨後打開必刷題的相應單元,
    ——學以致用
    求[2s50°+s10°(1+√3tan10°)]√(1+s20°)的值。
    “給角求值”
    “轉化成已知數值的角,有50°和10°,那就考慮向60°轉。”
    “(1+√3tan10°),把tan拆開”
    “把√(1+s20°)降成10°的形式,把s10°乘進去,後麵的一項式子是(s10°+√3s10°)。”
    陸佰卡了一下,看了看前麵的2s50°s10°,明白過來,隨即把2提出來,將1/2s10°+√3/2s10°轉化成了s60°s10°+s60°s10°,接著變成s50°。
    答案呼之欲出。
    下一題已知s(π/4+α)·s(π/4-α)=1/6,α∈(π/2,π),求s4α。
    “給值求值”
    陸佰又想,那些頂級學霸絕不會用這種思路做題,甚至講課的王老師也不會這樣做題,這程序太繁瑣太笨重!
    就像喬英子之前講題時分享的,那些陸佰不解的難題,她在短短思考題目裏的條件特性後,便近乎下意識的抓住了解題的脈絡,至於後麵她縝密的步驟,不過是順著她心中的脈絡延伸出來而已。
    他們一定是將這套流程隱沒在不自知的潛意識流中。
    我何時能達到這個境界?
    “叮叮咚咚!”
    下課鈴響。
    “下課!”王老師走出教室。
    瞬間響起一片桌椅摩擦的聲音。
    陸佰恍然——走神了。
    又是這樣,總是這樣
    “呼”陸佰長出一口氣。
    沒有自責,沒有惱火,沒有氣餒。
    陸佰神情平靜。
    別為過去的錯誤痛苦,別為將來的困難擔憂。
    沉下心來,把眼前題繼續做下去。
    這是最重要的。
    手中的筆才是他唯一能握住的東西。
    所以陸佰握得很穩,筆尖在紙上滑動,一行行字符順暢的流出
    一種無聲而沉著的力量在他的心底慢慢集聚,它緩慢而持久的重塑陸佰,可他並不自知。
    但張迎雪知道。
    她已經給陸佰上了數次課。
    從他的言語、神態,從他的困惑,從他的掙紮,張迎雪敏感的意識到他在突飛猛進的改頭換麵。
    但張迎雪並沒有誇過他。
    哪怕一次。
    因為這也許會打斷陸佰的狀態。
    在第二次課,陸佰渴望獲得高手的秘訣,張迎雪潑冷水,坦言他不曾有過好的學習習慣,一直貪玩享樂,如果想要好好學習便能學習好好,不切實際,頂尖學霸豈是如此廉價?
    張迎雪勸他實事求是,首先要認識到他高強度學習一段時間就會走神,這是必然的。
    其次沒必要為此自責,因為自責也沒用,事實就是事實,不會因此改變。
    最後,最有用的,是意識到思維偏離就糾正回來,如果走神頻率太高,不如暫且休息一下。
    張迎雪說她認為正確的東西,卻並沒指望陸佰聽進去。
    因為從陸佰之前發誓考北大的樣子,就能看出他是個非常偏執的人。
    這種人不撞南牆不知回頭,怎麽可能因為她的三言兩語而改變。
    但陸佰真的聽進去了。
    她從每次課,陸佰關於不斷矯正學習習慣學習進度的提問中感受到了。
    陸佰百分百的聽進去了。
    奇怪,張迎雪從沒見過這樣的學生。
    她在備課時,每每評估陸佰的學習進度,就覺得有趣。
    陸佰非常理智,沒有成見,全力以赴完成她製定的指標,這樣理智的人為什麽會有最狂妄的夢想?
    他既然知道他的理想是癡人說夢,又為什麽要堅持?
    張迎雪覺得,陸佰在朝著一個不可能達到的終點竭盡全力的奔跑,奔向注定失敗的結局。
    夢想與現實巨大的割裂,遙不可及無能為力的痛苦不會時時刻刻折磨著他嗎?
    他的意誌力能撐到什麽時候?
    張迎雪不知道,但她希望陸佰的崩潰來得晚一點。
    因為陸佰的確在突飛猛進,他去不了2,但盡可能的考一個高分,至少可以慰藉他的奮鬥,難道真還能非北大清華不上?人生又不隻有高考。
    “從更高的視角來看,我們可以通過有機物的官能團中各鍵的極性強弱、碳原子的飽和程度來推測更有可能發生的化學反應。”
    張迎雪回答完了陸佰的最後一個問題,關上了投屏,會議軟件裏隻留下兩個人的攝像頭。
    陸佰也在紙上記完最後一行,抬頭說道:“謝謝老師,老師再見。”
    張迎雪作為教育市場裏的王牌教師,每一次陸佰都受益匪淺,他非常感激。
    “我這發了兩張遊樂園的券,沒人陪我,送你了,周末和朋友一起玩吧。”張迎雪打了個哈欠,拿起手機微信將券碼傳了過去,好像隻是隨手而為。
    陸佰一愣,說道:“額,老師您給我浪費了,您送別人吧。”
    張迎雪撇了撇嘴,不要不識好人心啊。
    ,
    小說
    但很快,就有幾個同學對陸佰改觀了——當發試卷的他們看到陸佰奇特的試卷之後。
    陸佰的試卷有大片空白,惹人浮想聯翩。
    是否填滿卷子後,他會拿到很高的分數?
    他是故意考了低分?是故意空著不寫?
    這引起小範圍的討論,但所有人都知道他的不好惹,所以沒有人再去找他問個清楚了。
    但不管如何,此人必然是個怪胎,這漸漸成了同學們的共識,而且陸佰在班級裏寡言少語,沒有社交需求,更使得他形單影隻。
    誰要在乎這個?
    陸佰來這隻幹三件事,學習,學習,還是他媽的學習!
    下午第三節課,數學。
    王老師說道:“所以,對於給角求值的題,我們要麽找道銷項、約項的機會,要麽找出現特殊角的三角函數!靠的什麽?要靈活選用公式變形,分析整體結構,分析每個三角函數還有角的相互關係。”
    陸佰支著下巴,努力把老師講得東西吃下來。
    這部分內容,陸佰忘得一幹二淨,相比自學,聽課的效率更高。
    “好,我們看教案的第13題。”
    陸佰低下頭,下麵的不必再聽了。
    “三角函數求值,可以分成三種類型:給角求值、給值求值、給值求角。”
    課桌一邊放著教案,另一邊他翻開筆記本,回憶著寫下三角函數求值的三種題型。
    “給值求值的題,怎麽解?”
    “唔將它給的三角函數變形,想方設法轉換成要求的函數式能用的,或者把要求的函數式變形後再看。”
    “給值求角怎麽做”
    陸佰努力消化,回憶了一趟之後,對解題思路有了大體了解。
    隨後打開必刷題的相應單元,
    ——學以致用
    求[2s50°+s10°(1+√3tan10°)]√(1+s20°)的值。
    “給角求值”
    “轉化成已知數值的角,有50°和10°,那就考慮向60°轉。”
    “(1+√3tan10°),把tan拆開”
    “把√(1+s20°)降成10°的形式,把s10°乘進去,後麵的一項式子是(s10°+√3s10°)。”
    陸佰卡了一下,看了看前麵的2s50°s10°,明白過來,隨即把2提出來,將1/2s10°+√3/2s10°轉化成了s60°s10°+s60°s10°,接著變成s50°。
    答案呼之欲出。
    下一題已知s(π/4+α)·s(π/4-α)=1/6,α∈(π/2,π),求s4α。
    “給值求值”
    陸佰又想,那些頂級學霸絕不會用這種思路做題,甚至講課的王老師也不會這樣做題,這程序太繁瑣太笨重!
    就像喬英子之前講題時分享的,那些陸佰不解的難題,她在短短思考題目裏的條件特性後,便近乎下意識的抓住了解題的脈絡,至於後麵她縝密的步驟,不過是順著她心中的脈絡延伸出來而已。
    他們一定是將這套流程隱沒在不自知的潛意識流中。
    我何時能達到這個境界?
    “叮叮咚咚!”
    下課鈴響。
    “下課!”王老師走出教室。
    瞬間響起一片桌椅摩擦的聲音。
    陸佰恍然——走神了。
    又是這樣,總是這樣
    “呼”陸佰長出一口氣。
    沒有自責,沒有惱火,沒有氣餒。
    陸佰神情平靜。
    別為過去的錯誤痛苦,別為將來的困難擔憂。
    沉下心來,把眼前題繼續做下去。
    這是最重要的。
    手中的筆才是他唯一能握住的東西。
    所以陸佰握得很穩,筆尖在紙上滑動,一行行字符順暢的流出
    一種無聲而沉著的力量在他的心底慢慢集聚,它緩慢而持久的重塑陸佰,可他並不自知。
    但張迎雪知道。
    她已經給陸佰上了數次課。
    從他的言語、神態,從他的困惑,從他的掙紮,張迎雪敏感的意識到他在突飛猛進的改頭換麵。
    但張迎雪並沒有誇過他。
    哪怕一次。
    因為這也許會打斷陸佰的狀態。
    在第二次課,陸佰渴望獲得高手的秘訣,張迎雪潑冷水,坦言他不曾有過好的學習習慣,一直貪玩享樂,如果想要好好學習便能學習好好,不切實際,頂尖學霸豈是如此廉價?
    張迎雪勸他實事求是,首先要認識到他高強度學習一段時間就會走神,這是必然的。
    其次沒必要為此自責,因為自責也沒用,事實就是事實,不會因此改變。
    最後,最有用的,是意識到思維偏離就糾正回來,如果走神頻率太高,不如暫且休息一下。
    張迎雪說她認為正確的東西,卻並沒指望陸佰聽進去。
    因為從陸佰之前發誓考北大的樣子,就能看出他是個非常偏執的人。
    這種人不撞南牆不知回頭,怎麽可能因為她的三言兩語而改變。
    但陸佰真的聽進去了。
    她從每次課,陸佰關於不斷矯正學習習慣學習進度的提問中感受到了。
    陸佰百分百的聽進去了。
    奇怪,張迎雪從沒見過這樣的學生。
    她在備課時,每每評估陸佰的學習進度,就覺得有趣。
    陸佰非常理智,沒有成見,全力以赴完成她製定的指標,這樣理智的人為什麽會有最狂妄的夢想?
    他既然知道他的理想是癡人說夢,又為什麽要堅持?
    張迎雪覺得,陸佰在朝著一個不可能達到的終點竭盡全力的奔跑,奔向注定失敗的結局。
    夢想與現實巨大的割裂,遙不可及無能為力的痛苦不會時時刻刻折磨著他嗎?
    他的意誌力能撐到什麽時候?
    張迎雪不知道,但她希望陸佰的崩潰來得晚一點。
    因為陸佰的確在突飛猛進,他去不了2,但盡可能的考一個高分,至少可以慰藉他的奮鬥,難道真還能非北大清華不上?人生又不隻有高考。
    “從更高的視角來看,我們可以通過有機物的官能團中各鍵的極性強弱、碳原子的飽和程度來推測更有可能發生的化學反應。”
    張迎雪回答完了陸佰的最後一個問題,關上了投屏,會議軟件裏隻留下兩個人的攝像頭。
    陸佰也在紙上記完最後一行,抬頭說道:“謝謝老師,老師再見。”
    張迎雪作為教育市場裏的王牌教師,每一次陸佰都受益匪淺,他非常感激。
    “我這發了兩張遊樂園的券,沒人陪我,送你了,周末和朋友一起玩吧。”張迎雪打了個哈欠,拿起手機微信將券碼傳了過去,好像隻是隨手而為。
    陸佰一愣,說道:“額,老師您給我浪費了,您送別人吧。”
    張迎雪撇了撇嘴,不要不識好人心啊。
    ,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