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釵頭鳳(三)

字數:4657   加入書籤

A+A-


    午飯過後,許亦晨在院子裏曬藥曬得無聊了,在大理寺裏到處溜達,在大理寺後院,許亦晨瞅見悄悄從後門溜進來的李公公。
    “李公公,正門是讓人走的,不是來辟邪的。”許亦晨走過去拍了李公公的肩膀一下。
    “噓,許大人小聲著些,可別讓別人瞧見了。”李公公四周望了望,從腰封裏抽了封信給許亦晨,小聲道:“勞煩許大人了,這是皇上讓奴才帶給少卿的秘密任務,許大人務必送達。”
    “是葉知秋的事吧!”許亦晨看李公公驚訝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猜中了,笑道:“這不是三司的活嗎?怎麽到我們這來了。”
    “三司您也知道,有些人中看不中用,皇上在尋著靠譜之人來替換,前些天又死了批押送的衙役,人手也是不足,一時半會也折騰不出可靠的人,就……就尋思著二位現在也得空,所以……”李公公說著也挺不好意思的,三天兩頭的往大理寺跑。
    “行了,回去吧。”許亦晨把信收進袖子裏,李公公也是得了皇上聖意,大理寺他來也不是不來也不是,伸頭縮頭都是一刀,他也隻能硬著頭皮來找人了。
    見許亦晨笑眯眯接了信,李公公擦了擦嚇出來的冷汗,拱手一禮後匆匆離開。
    “來活了,幹活去。”許亦晨緊了緊披風,回前院書房找幕臨軒去了。
    另一邊,鳳菱支開了自己院子裏所有的丫鬟仆人,批上披風悄悄離開鳳府。她手裏揣著一把鑰匙,是她和何蕭小時候住過的別院,在城郊桃花林裏,那裏清淨適合習讀。
    她覺得奇怪,那裏一定有什麽東西,因為何蕭死前有半個多月都不允許她去那裏,還換了鎖,這把鑰匙是她在遺物裏找出來的,好奇心驅使下,她決定去看看別院,但這事不能讓家裏知道,所以她得自己悄悄去。
    鳳菱小時候和家裏仆人學過圍獵,所以她會騎馬,在附近客棧借了匹馬超別院奔去。
    大理寺裏,幕臨軒皺著眉頭看完了李公公帶過來的信,皇上讓他私下調查葉知秋,最近的流言蜚語讓整個朝廷眾臣很是不滿,紛紛上奏請皇上撤了葉知秋的職位。
    皇上也是為難,苦於沒有實據,三司還在重新整肅,刑部侍郎不完全可信,隻能讓大理寺悄悄查。
    “我讓錦溪先回去了,接下來我們去哪?”許亦晨拿起書桌角落上的燭台遞給幕臨軒。
    “我們不必出麵,讓暗探們去。”幕臨軒接過燭台,點燃了書信。
    “也對,避免打草驚蛇。”許亦晨點點頭,看了一眼門口探頭探腦的倆暗探,對他們招了招手。
    “看來李公公想得挺周全,連我安排在皇城外的暗探都找過來了。”幕臨軒笑道,他在皇城布下了三隊暗探,以防不時之需,這是城內的那一隊裏其中的兩個。
    “少卿。”兩人在今早接到了任務,悄悄潛入葉府和墨書閣,還真讓他們找著了點東西。
    是三頁書信和半塊帶血的玉佩,書信沒有敬語沒有署名,這半塊玉也是不知出處。
    “書信和玉佩皆是從葉尚書寢院裏找出。”暗探兵分兩路,卻隻找到了這麽些東西,說明還有什麽藏在別的地方他們沒有找到。
    “何蕭的住所去了嗎?”幕臨軒攤開其中一頁書信邊問暗探。
    “這有點不方便,畢竟他是寄居他人府中,府裏千金明天要出嫁了,我們也不好私闖,不吉利。”兩暗探對視了一眼說道。
    “你們去打聽打聽,看看何蕭還有沒有其他住處?有沒有愛慕的姑娘?他和葉家是否有過過節?去吧。”幕臨軒看著書信,眉頭一直皺著,這書信很奇怪,第一頁前言不搭後語地寫著三聯詩,第二頁隻有一聯詩,最後一頁一個字也沒有。
    “葉落秋巢迥,雲生石路深。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水霧一邊起,風林兩岸秋。”這些詩出自於王申禮、孟浩然和陳子良的詩詞,可這其中並無關聯。
    “一返桃源路,別後難追尋。”許亦晨摸著下巴,思考著這些詩句之間的聯係。
    “藏頭詩。”幕臨軒皺著眉頭看了許久後發現,第一頁並不是沒有敬語,而是何蕭把它藏在了其中,第二頁他應該是藏了個地方。
    “葉知秋和桃源。”幕臨軒將前兩頁書信逐字逐句一一拆解重組,組出了一個名字和一處地方。
    “桃源是指桃林嗎?若是桃林,黃城內倒是有一處,在城郊圍獵場朝南走兩裏,那裏之前是一座酒坊租用的桃園,後來酒坊搬入城內另租了林子,哪裏就荒廢了,後聽說後來被一員外買了。”許亦晨去過那酒坊買過桃花苞泡茶喝,所以記得那有片桃林,後來酒坊搬到城中,好一段時間沒有新鮮的桃花苞,自己去找了很多地方,才知道城裏除了酒坊那處還沒長好的桃林外,就隻有那一處有桃林。
    “這有地圖。”幕臨軒剛剛拿了第三頁書信聞了聞,上麵有酒味,自己書房裏沒有酒,餘光撇見許亦晨的藥箱,裏麵有他用來清理傷口的清酒,便取了一點塗在紙上,慢慢的紙上出現了一個淡淡的圖案,是一小幅長安城的地圖。
    “圍獵場在這,朝南走是桃林,沒錯了是這裏。”許亦晨敲了敲幕臨軒平鋪在桌上的地圖說道。
    “這些書信是給誰的?”幕臨軒還是沒有明白何蕭此舉的意思,他不可能給素不相識的葉知秋寫書信。沒有署名,就表示收這書信的人對他很熟悉,能很快認出書寫者和他所要表達的意思,這人是誰?
    “先去桃林吧,總得要有依據。”許亦晨說道。
    “走吧。”幕臨軒收了書信和玉佩後,兩人換了身便服,牽了兩匹馬離開大理寺。
    桃林別院裏,鳳菱打開了院門,映入眼簾的還是他們原本溫馨的院子,她沒有猶豫,徑直的朝何蕭院子走去。
    院子的門是虛掩著的,鳳菱推門而入,外麵的風激起了屋子裏的灰塵,鳳菱被嗆得直咳嗽。
    鳳菱用手帕捂住了口鼻,在屋子裏翻找了起來,很快她發現了梳妝台下有一個落了鎖的木匣子。
    鳳菱撿起木匣子,她沒有鑰匙,這鎖隻能撬開或是砸開。鳳菱摸了摸挽上去的秀發,拔下了一支珠釵撬鎖。
    她撬了半天鎖還是沒有能打開,正準備去院子裏尋塊磚頭來砸開鎖時,聽見了院外有動靜,她悄悄開了條門縫,見來的是兩位男子,其中一個很是眼熟。
    “幕少卿。”認清來人是誰後,鳳菱推開門迎了出去,一下子跪在了幕臨軒和許亦晨麵前。
    “姑娘這是何意?”幕臨軒和許亦晨看著這個突然出現的姑娘,匆忙將她扶起。
    “抱歉嚇著二位了,小女子叫鳳菱,前兩天死去的何蕭是我相公,我一直沒有明白他為何而死,想來尋個答案。”鳳菱把許亦晨和幕臨軒帶到屋裏,給他們看了那隻木匣子,道:“我打不開,裏麵有什麽我並不知道。”
    “給我吧。”許亦晨接過木匣子,用鳳菱遞給他的珠釵打開了木匣子,裏麵是本記事本。
    “還是姑娘你打開看看吧。”幕臨軒把木匣子推給鳳菱。
    鳳菱點了點頭,接過木匣子打開,記事本前半部分是他們一起成長的奇聞趣事,一切都正常,可是到了前段時間卻開始不一樣。
    記事本裏隻有三頁是這半個月來寫的,鳳菱念了出來。
    “葉知明今天來府裏了,他說他要娶鳳菱,讓我離開這裏,不然就讓我永遠消失,我很生氣和他打了一架,他輸了,可是我被夫人趕出了府,我隻能獨自回別院了。”
    “葉知明他不知怎麽的就尋到別院這來了,為了不讓鳳菱為難,我便不許她來這裏了。”
    “葉知秋約我後天去圍獵場,說有事找我,我答應了。”
    記事本的內容戛然而止,就是那一天,府裏仆人在圍獵場的瞭望塔下發現了何蕭的屍體,看著像是從上麵摔下來的。
    “姑娘可認得此物。”幕臨軒拿出了半塊玉佩,鳳菱看了一眼後,從自己的腰封上解下一枚玉佩吊墜,放到了一起,很明顯它們是出自同一塊玉。
    “請二位先離開吧!我想靜靜地呆一會兒。”鳳菱取回了自己那半塊玉佩吊墜。
    “那這記事本……”許亦晨猶豫道,若要定葉知秋的罪,這些都是要帶回去的,這樣好有個交代。
    “拿走吧。”鳳菱走進裏屋背對著他們在梳妝台前坐下。
    “姑娘請節哀,告辭。”幕臨軒拿了東西和許亦晨匆匆離開回大理寺,他要整理一下這些證物,寫封奏折和這些證物一起呈上龍案。
    在他們離開後,鳳菱走出屋子,她放飛了一隻信鴿,是去往葉府的。。
    葉知秋她不會動,自然會有人懲冶他,可葉知明不能,她必須自己親手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