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

字數:4929   加入書籤

A+A-




    孫權麵目寬廣,鼻梁高挺,額頭飽滿,唇下胡須密而不雜,黝黑齊整。

    單單從相貌而言,坐在江東諸臣上首的孫權,頗有威嚴,無愧人主之態。

    今年年近四十的孫權,執掌江東已有十數年。

    在執掌江東的十數年來,孫權通過自身的各種禦下製衡手段,早已經將江東眾臣治理的服服帖帖的。

    雖然孫權此刻身軀半靠著憑幾,臉上一副喜怒不形於態的姿態,

    但就算是如此,孫權的身上依然隱約散發著一種威嚴的氣勢。

    這種氣勢,令在議事廳的江東諸臣,絲毫不敢有所不敬之舉。

    孫權弱冠之齡承繼江東,能夠在當時群狼環伺,內部不穩的情況下,保守住江東基業。

    這說明他本人的智謀並不低,隻是他比較偏科,將他的智謀點全都點到了權謀之術上。

    孫權如今手中握著的情報,乃是他安插在荊南的探子呈送來的。

    情報中詳細記載著,糜暘收複公安一事的來龍去脈。

    而當孫權看到糜暘親自斬殺了士仁之後,他的心隱隱有些作痛。

    士仁可是他耗費了巨大的力氣,才成功拉攏到手的。

    本來孫權還想靠著士仁,一舉撕開關羽在荊州布置的防禦圈的口子。

    但如今,一切皆成泡影。

    這怎麽能讓孫權心中不感到氣憤。

    隨之孫權又舉起徐詳寫給他的那封“情真意切”,懇求他早日出兵荊州的信。

    感覺被耍了的孫權,他氣的狠狠將這封信扔了出去。

    徐詳的信隨著孫權的大力滾落台階,落地後在廳內的地板上滾動幾圈,

    最後它就那麽直挺挺的倒在了地板上。

    這封信件最後的遭遇,代表著他主人在孫權心目中已經被判了死刑。

    “徐詳與孤相交數十載,孤對其一向推心置腹,不料其卻貪生怕死,為關羽寫這封信誆騙於我。”

    “而糜暘此子,竟然敢妄動微智,毀我大事,更是應該千刀萬剮!”

    孫權臉上怒氣湧動,對著廳內的諸位江東之臣,咬牙切齒的說出以上的話。

    隨著公安的情報送來,孫權方才後知後覺的,知曉了原來徐詳寫那封信的真正目的是什麽。

    他更是隱約猜出了,可能這一切都是出自於糜暘的謀劃。

    畢竟糜暘是糜芳的兒子,而徐詳正是在為他當說客誘降糜芳時才下落不明的。

    而相比較於無甚才能的糜芳,近來異軍突起的糜暘,才更符合孫權心中的那個懷疑對象。

    當初孫權在收到徐詳的信時,他一眼認出了信中是徐詳筆跡無疑。

    但因為徐詳從始至終都沒出現過,因此他不可避免的犯了疑心病。

    他覺得這封信很可能是關羽威逼徐詳寫給他的,為的就是引誘他,讓他早日出兵。

    但因為心中對關羽的畏懼,孫權當時覺得這就是關羽設下的誘敵之計。

    再加上後來樊城外的探子,將關羽射入徐晃營中的信謄抄了一份送回江東,這更讓孫權堅定了自己的判斷。

    他馬上下令讓已經到達尋陽的呂蒙回建業,從而錯失了攻取荊州的最佳時機。

    但如今看來,那哪裏是什麽誘敵之計,明明就是疑兵之計。

    若是關羽早有防範,設下的是誘敵之計,

    旁的不說,憑借著自身的威望,

    關羽隻需去公安走上一圈,士仁就得束手就擒。

    糜暘又何必行險才能拿下公安呢?

    關羽設下這疑兵之計,為的就是拖延他出兵的時機,好讓其有所時間回防江陵。

    好讓糜暘有時間拿下公安,並且除掉士仁這個江東內應。

    當一切的真相都揭開後,孫權隻覺得自己成了一個巨大的笑話。

    孫權一怒,廳內的江東眾臣皆是心中膽顫,唯有一人敢在這時昂首麵向孫權進言道,

    “至尊!”

    “事已至此,痛恨糜暘及徐詳已是無用。

    至尊現既然已經知道了關羽的所有謀劃,更應該立即出兵,拿下公安,收複荊州。”

    敢在孫權盛怒時進言的,正是如今江東頭號名將,虎威將軍呂蒙呂子明。

    孫權見是呂蒙向自己進言,麵對著自己如今最為倚重的大將,孫權臉上的怒氣稍息。

    當初在知曉自己為何將他召回建業後,呂蒙就多次向其懇諫,言明那可能是關羽的疑兵之計。

    但可惜自己當初沒有聽他的,以至於白白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對於這點,孫權對呂蒙心中是有些愧疚的。

    隻是孫權現在心中還有所顧慮。

    “子明,你所言有理。”

    “然今公安已被糜賊所據,公安城堅,怕是不易拿下呀。”

    因為數攻合肥不下,孫權對於攻打堅城已經有點心裏陰影了。

    當初要不是公安守將士仁有投效之意,孫權也不會采納呂蒙的襲取荊州之議。

    現在因為他的錯失良機,公安這座至關重要的堅城,已經被糜暘所占據。

    因為有合肥陰影的存在,這時孫權不可避免的心中犯起了嘀咕來。

    見孫權意誌又有所不堅,呂蒙不禁心急起來。

    他建言道,“現關羽大軍在樊城被徐晃所牽製,縱使公安在糜賊手中,但他手中能有多少兵馬?”

    “吾料之,現公安城中大軍至多不過一萬,甚至隻有數千而已。”

    “公安雖是堅城,但公安前守將士仁不修城防,不治民心,公安城雖堅亦無用也。

    今糜賊占據公安不過半月,時日之短,其能何為?

    治防具整民心,必曆日乃成。

    若至尊再有所遲疑,糜賊頗有才幹,待時日遷延日久,

    公安城備既修,益州外救又至,將不可圖也。

    今且荊州空虛,當乘虛而入。

    若留經日,劉備大軍當至,從上遊而下江東,蒙竊危之。

    今觀此城,不能甚固,以三軍銳氣,四麵並攻,不移時可拔,全勝之道也。”

    呂蒙言辭懇切,並且為了讓孫權采納他的建議,他伏地頓首不停。

    在空曠的議事廳中,呂蒙頓首引起的咚咚聲響徹不停,不停的敲擊著在孫權的心間。

    呂蒙雖是在孫策時代就入仕江東,但其是受到孫權的賞識提拔才有今日的。

    於呂蒙來說,孫權才是他的真正恩主。

    於孫權來說,與周瑜相比,呂蒙可以算是他一手調教出來的嫡係大將。

    有著這樣超乎一般君臣的關係在,孫權見呂蒙叩首不停,當即從座上起身來到呂蒙身前。

    孫權止住了呂蒙頓首的舉動。

    在呂蒙停止頓首之後,孫權看到他的額頭之上已經有了一抹紅色,

    孫權見狀心中大急,他連忙扶起自己的王侯衣袖,為呂蒙擦拭起額頭上的傷口來。

    “子明!子明!”

    “你本就體弱,何必如此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