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

字數:4743   加入書籤

A+A-




    而孫桓想勸降這些士卒,乃是為了到達公安城下後,他要將這些荊州降卒當做工具,來影響公安城中的軍心。

    在從建業出發之前,孫權曾召孫桓進行一次單獨會話過。

    從那次會話中,孫桓才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孫權對其這個“宗室顏淵”的期望有多深。

    而懷抱著孫權巨大期望而來的孫桓,自然不滿足於立下一個簡簡單單的先鋒之功。

    若是有機會,他必要一鳴驚人,好洗涮他身上一直以來的非議之辱。

    在擦拭完佩劍的劍身後,孫桓隻是冷冷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那十數具還算溫熱的屍體。

    他接下來對著左右吩咐道,“就按之前那般做吧。”

    孫桓剛親手斬殺了十數人,這時候他身上自帶一股煞氣。

    這股煞氣嚇得他的左右,絲毫不敢有所遲疑,連聲應唯。

    而就在吩咐完這件事後,一同樣身穿精甲的武將來到孫桓身前,對其抱拳道,

    “都尉,烽火台中有異樣,還請前往察看。”

    這名麵容周正的武將,乃是孫桓此番出征的副將。

    他名周睿,字明達,乃廬江周氏子弟。

    周睿年少從軍,因為是周瑜族弟的原因,因此他早年就一直跟隨在周瑜身邊作戰,因功累升為軍中校尉一職。

    周瑜在世時曾向呂蒙誇讚過他這個族弟,性格沉穩,嚴明有將略。

    所以在周瑜死後,周睿就被呂蒙收在帳下聽用。

    此番孫桓作為先鋒大將出征公安,呂蒙恐孫桓年輕氣盛,因此他便特地將性格沉穩的周睿,安排為孫桓的副將輔助他。

    周睿在來到孫桓身前看到地上所發生的一幕後,眉頭不經意間一皺。

    因為自幼跟隨周瑜的緣故,周瑜對於他的影響頗大。

    周瑜性格開闊,寬宏大度,在受這樣影響之下成長的周睿,對於孫桓擅殺俘虜的舉動,心中不自覺地就產生了厭惡。

    但他也不再是青蔥少年了,沉穩的他,對於這事並沒有貿然向孫桓勸諫什麽。

    而孫桓在看到周睿來了之後,他臉上的戾氣轉瞬之間就消失不見。

    他臉上馬上浮現了和煦之色。

    周睿出身不凡,這樣的人與他的身份才是對等的。

    對於身份對等的人,孫桓絲毫不介意展現他“顏淵”的一麵。

    “有何異常?明達為我副將,你的才幹吾早有耳聞。

    有些事你自行處理即可,何須事事奏報。”

    孫桓語氣真誠,對周睿所言的異常不以為意。

    畢竟烽火台不過數丈大小,且其中兵士皆已經被其斬殺。

    裏麵大概隻剩下石頭那種死物,還能有什麽異常。

    但周睿想起烽火台中的那一物,卻再次執意要孫桓前去察看,他言道,

    “事涉都尉,某無法處置。”

    見周睿如此執著,孫桓收起了自己的不以為意。

    周睿性格沉穩,他能有這麽執著的反應,看來烽火台中那異常,正如他所說一般,事涉自己。

    想到此,孫桓便馬上往不遠處的烽火台走去。

    在來到烽火台之前後,他見周圍的士卒早已被周睿調遣離去。

    周睿謹慎的這一做法更令孫桓心中生疑。

    但對於周睿他還是信任的,因此即使心中疑竇頻生,孫桓還是大步邁入了烽火台之中。

    這是孫桓第一次邁入烽火台之中。

    烽火台因為大多是用石塊壘成的,而現在又恰值冬季,所以烽火台內更顯得陰冷無比。

    幸虧烽火台有燭火在燃燒著,不至於讓孫桓伸手不見五指。

    而在進入烽火台內後,在這狹窄的空間內,孫桓瞬息之間就看到了烽火台中的其中一麵牆壁上,正掛著一卷寫滿字跡的帛書。

    而那帛書上的內容,也是馬上就入了孫桓的眼中。

    但就是這一察看,令孫桓全身上下的血液,在這陰冷的烽火台中,都變得火熱起來。

    那張帛書上寫的是糜暘寫給孫桓的一封信:

    “小子孫桓頓啟:彼此和好日久,而彼誌無厭,擾我邊民。

    今秋我軍北伐,汝主暗藏叵測之意,意圖襲盟友以自肥,小人之誌也。”

    “今吾聞彼欲來,若能越長江而至公安者,隨意且來,來以軍迎,敗以囚擒。”

    “若汝厭江東山水者,可來公安牢中居。”

    “吾亦往揚州驃騎府中住,相與易。”

    “料彼年已及冠,未嚐出戶,雖率軍而來,如三歲嬰兒。”

    “與我荊州百戰之師,可相比哉?”

    “今汝此來,無餘物可相贈,今送枷鎖一副,草藥若幹。”

    “彼來道遠,若欲換新居,可戴。”

    “或水土不服,哇哇啼哭時,藥可自療也。”

    “大人糜暘致。”

    糜暘在這封信中寫的話並不多,孫桓幾息之間就已經看完。

    但就在他看完後,他感覺他的怒火正在騰騰燃燒著。

    最後孫桓氣的抽出腰間長劍,朝著那麵帛書砍去。

    “糜賊欺人太甚,吾誓必殺汝!”

    在孫桓一聲怒吼之下,那張糜暘所寫的“好客文書”瞬間就被孫桓鋒利的佩劍砍做兩半。

    最後如柳絮一般,緩緩飄落在地。

    在烽火台中燭火的映照下,孫桓那雙細長的眼,這時已經睜到最大。

    那雙眼中滿是羞辱,惱怒之色。

    糜暘在這封信中從無一個髒字,但幾乎每字每句都在羞辱孫桓。

    而且他所羞辱孫桓的點,正是孫桓最在乎的地方。

    這無疑讓孫桓心中,對糜暘的恨意達到極致。

    當世,辱人一句者,即可殺之,何況如今糜暘這數十句乎!

    孫桓沒想到,糜暘與他一樣皆是身份不凡之人,竟然會寫出如此羞辱人的話,這哪位老師教出來的!

    心中氣甚的孫桓,對著已經落地的帛書又狠狠踩了幾腳。

    隨後他大喝一聲,喚來了一直在外守候的周睿。

    孫桓已經氣得滿臉通紅,他轉眼看向周睿,對其言道,

    “整軍,我要立即率軍趕到公安城下。”

    但孫桓的這個舉動卻被周睿所勸阻:

    “都尉,我軍晝夜兼程數日,已經疲憊至極。

    如今貿然行軍前往敵軍城下,士卒皆疲累,且正好是日暮時分,恐為敵軍所趁。”

    周睿的進言可謂是老成持重之語,但盛怒之下的孫桓,從未受過如此委屈的孫桓,這時又豈能聽得進去。

    “勿複多言,吾等部眾俱是精兵,又何懼!”(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