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

字數:9797   加入書籤

A+A-




    張遼在率領著剩下的虎豹騎回到對岸後,他看著在與白毦兵交戰中損失數百騎的虎豹騎,臉上難掩愧色。

    慈不掌兵,張遼並不在意虎豹騎死了多少人。

    張遼在意的是,他在損失數百虎豹精銳後,竟還不能為曹操拿下南岸。

    張遼來到曹操身前對著他一拜,口中請罪道,「臣無能,不能為大王建功。」

    麵對張遼的請戰,曹操並沒有要懲罰他的意思。

    甚至對於曹操來說,他並不認為張遼沒有建功。

    曹操用一雙曆經世事的明眸,看著他身前的灘塗,因為灘塗之上有著積水,所以在有些地麵上,還有著馬蹄印。

    他對著張遼言道,「文遠你已經立功了。」

    聽到曹操如此說,張遼不禁詫異。

    對於張遼臉上的不解,曹操駕馬上前,來到河道邊,對著身後的諸將言道:「方才文遠你已經為孤證明了,這河道之中的洲渚、灘塗可行大軍。」

    「既如此,又豈能不算立功呢?」

    「隻要此處可行,等時日一久,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水中陸地露出。

    到那時,敵軍又如何阻擋我大軍攻占南岸呢?」

    在場的曹魏諸將,本來因為張遼退卻心中有著低落之感。

    但被曹操這麽一分析,眾人的心神又全部振奮起來。

    這就是魏王曹操的魅力。

    戰功卓著,戰績斐然的曹操,不需要如孫權那般特意通過重賞來提振軍心。

    有他在,提振軍心僅僅一句話即可。

    在說完後,曹操看向了對麵,那剛剛領兵到達的一員大將。

    時過境遷,故人風采依舊呀。

    隻是為何,一定要與我為敵呢?

    ...

    關羽在大營中收到了趙雲所部遇襲的消息,而他在知道是曹操大將張遼親自帶領虎豹騎來攻後。

    關羽擔心趙雲安危,急忙從大營中領了數千大軍來援。

    等關羽率軍到達戰場後,張遼及虎豹騎已經及時退去。

    關羽看著河道之中的戰馬及敵軍留下的屍體,再觀察了河道之上白毦兵留下的屍體,發現白毦兵戰死的人數比敵軍多了三分之一。

    隻不過虎豹騎是天下有數的騎軍,在一般情況下,騎軍與步軍對戰本就有著優勢,所以有這種戰損比也很正常。

    最重要的是,趙雲守住了陣地。

    否則一旦讓魏軍的虎豹騎衝上岸來,看著對岸那早已經擺列整齊的魏軍步卒,關羽心中可以想到那後果有多嚴重。

    趙雲在看到關羽領軍來援後,他駕馬來到關羽身前對其言道,「雲長,果不出我所料,敵軍已經在想方設法,從其餘地方突破我軍防線了。」

    關羽臉色沉重,他對趙雲言道,「今日若非子龍,敵軍還真有可能成事。」

    ….

    「隻是長久以往,久守必失呀。」

    關羽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睛盯著那河道之中的眾多馬蹄印。

    曹操能想到的,他自然也不會忽略了。

    隻是不忽略又如何。

    他手中的兵力太少了。

    當初他從江陵出兵北伐時,手中僅有三萬大軍。

    後來雖然他數戰敵軍,大多以計取勝,自身兵馬折損並不高。

    但在連番征戰之下,他手中的兵力也有一定的折損。

    特別是之前俘虜

    了徐晃的萬餘精兵,令其不得不分出兩千士卒押運彼等南下江陵。

    所以他如今總共隻剩下約兩萬五大軍。

    為了不讓曹操的十萬大軍順利南下,他往日中是憑借著襄陽城外的天然防線漢水,才能用手中的兩萬餘眾大軍抵擋住十萬魏軍。

    但如今,隨著漢水水量的逐漸減少,漢水防線已經在逐漸失去作用。

    趙雲順著關羽擔憂的目光望去,他也知道了關羽是在擔憂什麽。

    但天時豈是人力可以扭轉的。

    關羽這時看到了對岸有一頭戴王冠之人一直在注視著他,關羽駕馬上前,來到岸邊與其對望起來。

    想起當年的種種,關羽於馬上對著曹操遙遙一拜。

    今雖陣營不同,戰場廝殺,但當初曹操對其有提攜之恩,照顧之情。

    曹操的恩他已經還了。

    這情,他如今也隻能通過遙遙一拜來償還了。

    至此之後,兩人之間恩斷情絕,隻是敵人。

    曹操看到關羽對其一拜,他不禁於馬上大笑起來。

    這才是他一直求而不得的關雲長呀。

    恩怨分明,忠義當先。

    在大笑之後,曹操從懷中取出一塊官印,這塊官印是他當初授予關羽的。

    當初關羽離他而去去尋找劉備時,將這塊官印放在了他的府門口。

    而自那日之後,這塊官印就一直被他帶在身上。

    手中握著這塊當初他為關羽精心刻造的官印,看著上麵刻著的「偏將軍」三個大字,曹操的眼神從一開始的溫情轉為清冷。

    他將那塊官印扔向了對岸。

    官印從半空中失力落在河道之中,落在了關羽的眼前。

    這一刻,那個對關雲長愛而不得的曹孟德已經不在。

    剩下的隻有勢要擒殺漢前將軍關羽,守衛大魏社稷的魏王曹操。

    曹操在做完此舉後,他命身後諸將在此紮營,而後他自己則在許褚的護衛下回了大營中。

    故人變敵人,也是人間一大趣事呢。

    在曹操離去後,關羽看著曹操的背影,他亦毅然決然的轉過頭對趙雲言道,「不出半月,我軍與魏軍定然有一場惡戰。」

    「要急報大王,請其速速領軍來援。」

    ...

    漢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巴郡,魚腹縣。

    劉備於昨日夜間方才領軍到達魚腹縣中。

    在剛到達魚腹縣中後,因為擔心荊州的軍情,休息還沒一個時辰的劉備,就召集了如今在魚腹縣的諸將議事。

    ….

    巴郡靠近荊州,當劉備領軍到達魚腹縣中後,對於荊州戰況的情報一下子就多了起來。

    這時在魚腹縣縣府的議事廳中,漢中王劉備正坐在上首看著手中的情報。

    而他這次所帶來的成都諸臣,及之前受到他王命召喚先來一步魚腹縣的諸將,此刻都聚集在他的下方,等著他的下一步王命。

    因為公安離益州更遠,所以劉備現在手中看的是,糜暘不久前方才送到的戰勝孫桓的戰報。

    在看完了糜暘的戰報之後,劉備終日憂心的臉上終於浮現出些許笑容。

    他對著一旁的許靖言道,「卿真知人也。」

    當初在成都射山之外,許靖就曾對劉備誇讚過糜暘:聰穎多變,睹事知機。

    如今糜暘送出的這封戰報,裏麵詳細敘述了他領兵與孫桓對戰的經過。

    而這經過在劉備這樣的知兵者看來,糜暘足以配得上許靖這樣的誇讚。

    如今劉備對糜暘是越來越喜愛了。

    之前他就擔心糜氏在他死後會敗落,所以他從小將糜暘帶在身邊調教,期望他長大後做出一番成績。

    而當如今糜暘按照他的心中的期許,真的做出一番成績後。

    覺得親手培養出一個才俊的劉備,心中的那種欣喜感與滿足感是旁人難以體會的。

    這時廳中有一將出來對劉備進言道:

    「大王,古人言有功則賞,有過則罰,則能激勵士眾,無所不克。」

    「今前將軍主簿先有公安鋤女幹之功,後有大敗孫桓之功,如此大功,不可無賞。」

    出來向劉備進言要對糜暘封賞的人,是現任輔漢將軍的李嚴。

    李嚴,字正方,荊州南陽人士。

    李嚴年輕時為郡中專職吏員,以才幹知名。那時荊州牧劉表讓他到郡中各縣任職。

    曹操攻荊州時,李嚴正為秭歸縣令,因為不願投降曹操,李嚴於是西往奔蜀。劉章用他為成都縣令,在任上李嚴又獲得了賢名。

    劉備攻打益州時,劉章任李嚴代為護軍,在綿竹一帶抵抗劉備。

    李嚴自知不敵,率領部下投降劉備,劉備任命他為裨將軍。

    平定成都後,李嚴被劉備任命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

    後來劉備任命軍師將軍諸葛亮、揚武將軍暨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將軍尹籍、左將軍西曹掾劉巴和李嚴五人一起製定《蜀科》。

    去年時,盜賊馬秦、高勝等在郪縣起兵,招集隊伍數萬人,攻打資中縣。當時劉備在漢中,蜀中兵力空虛。

    李嚴沒有選擇等待援兵,他隻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討伐,斬殺馬秦、高勝等人。其餘人都四散逃命,回家為民。

    不久後,越巂郡夷帥高定率軍圍攻新道縣,李嚴前往解圍,高定被擊敗後逃走。

    因為這些戰功,劉備於是加封李嚴為輔漢將軍,兼任原郡郡守如前。

    李嚴在犍為太守任上政績斐然,不久前劉備聽聞荊州有難,為了以策萬一,他召集益州諸位將領到魚腹縣中待命。

    ….

    李嚴因為之前的戰功,也在劉備的征召之列。

    李嚴性情孤傲,與常人很難相處的來,但在益州他還是有幾位好友的,例如同為東州派的法正。

    李嚴現會主動出來向劉備諫言要封賞糜暘,更多也是看在糜暘是法正徒弟的份上。

    而劉備在聽完李嚴的建議後,臉上也流露了允肯之色。

    他對李嚴言道:「正方言之有理。」

    劉備同意李嚴的建議,一個是因為糜暘此番的確立下了戰功。

    另一個是如今荊州麵臨夾擊之危,敵人兵力強大,為了穩定與激勵人心,他要在大戰前立一個典型出來。

    而這個典型,糜暘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劉備將不通兵事的許靖帶在身邊一起入荊,便是為了利用他的名聲來穩定荊州世家之心。

    至於關羽圍殺徐晃,大破魏軍,他立下的功勞無疑更大,劉備為何不選擇對其進行封賞呢?

    那是因為目前論地位、關羽的前將軍已經是諸將之尊。

    論權力,關羽駐守荊州,為一方督鎮。

    並且劉備已經賜予了關羽假節鉞之權,在劉備不在的情況下,關羽都可以代行王權了,這還能怎麽賞。

    今年以來關羽立下的所有功勞,劉備都幫他記著。

    等將來那一日到了,有個最尊崇的職位必定是給關羽的。

    說完後,劉備就開始思考該給糜暘什麽封賞。

    但在劉備還沒思考好的時候,魚腹守將陳到就拿著一封書信來到了大廳之中。

    劉

    備見陳到的臉上似有焦急之色,這讓他的臉色立刻沉重起來。

    陳到給劉備的印象一向是沉著穩重,很少有如今這種臉色浮現。

    劉備的禮官正要斥責陳到未經通報便擅自入內,但他還沒開口卻被劉備的一個眼神給瞪了回去。

    在瞪完禮官之後,劉備立即問陳到道,「是不是雲長來報了?」

    陳到聞言點點頭,見狀劉備連忙從座位上起身來到陳到身前,等不及的從他手中取過關羽最新送來的書信。

    在打開書信後,劉備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

    關羽在情報中言明了,他目前麵臨的危急情況。

    而預感到自身可能不保的關羽,更是在信中最後言道:

    「弟兩萬餘健兒拚命阻敵,敵攻勢未衰,前途難卜。

    若襄陽存在,弟當生還晉見兄長。如漢水失守,弟就死在疆場,身膏野革。

    他日兄長若能擊退強敵,領兵來到漢水之旁。

    如有波濤如山,那就是弟來見兄長了。」

    看完最後一句話時,劉備臉上浮現了濃厚的慌亂擔憂之色,他站在大廳中,著急得直跺腳。

    這是自從荊州出事以來,關羽第一次在求援信中,以弟自稱。

    「何至於此,何至於此!」

    「兄長到了呀!」

    劉備十一月才收到關羽送來的第一封求援信。

    ….

    為了盡快支援關羽,他在成都時幾乎每日一詔催促各郡縣勿要耽誤發兵日期。

    那段時間裏,劉備幾乎是住在尚書台中。

    如今方才十二月,他已經召集三萬大軍到了離荊州不遠的魚腹縣中。

    之前關羽還來信說,有漢水阻擋魏軍鐵騎,短期內並無兵敗危險。

    但盡管關羽如此說,劉備還是一日都沒有耽誤過。

    沒想到的是,前線形勢變化的如此之快。

    劉備這時已經顧不上封賞糜暘了,他馬上對著大廳中的諸臣命令道,「立即發兵襄陽!」

    在劉備下達這個詔令之後,廳中諸臣中有一人出來進言道:

    「北人悍戰,大軍當有先鋒,探明敵情,臣請為先驅以當寇,大王宜為後鎮。」

    出來進言的這人名黃權,字公衡,現任劉備的治中從事。

    黃權的提議很中肯。

    豈不料黃權在諫言之後,劉備立即否定了這個提議。

    「吾弟有難,吾如何能等!」

    「不用汝為吾先鋒,弟有難,其兄長當自為先鋒!」

    在說完後,劉備一揮王袖,他對著在場的所有將領言道:「立刻點齊大軍!即時出征。」

    「敢有怠慢軍機者,皆斬。」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為了救關羽,劉備不懼冒險。

    不久後,之前剛到宜都郡中的黃忠收到了劉備的王詔。

    「不惜一切,克日到達襄陽城下。」

    糜漢.

    醬油拌曆史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w&nbp;w&nbp;w..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您也可以用手機版:&nbp;wap..com,隨時隨地都可以暢閱無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