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

字數:9443   加入書籤

A+A-




    立於高台上的諸葛亮,望著糜暘駕駛著駿馬,引領著一批批的漢軍走出大營,朝著郿縣的方向前去。

    目光流轉之下,臉上帶笑的諸葛亮,心情卻是複雜的。

    有期待,卻亦有著幾分擔憂。

    雖說諸葛亮對糜暘有信心,他心裏也認可糜暘的戰術。

    可糜暘帶走的是大漢將近七成的精銳,糜暘要去做的更是一件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在這種情況下,連諸葛亮也不能篤定,糜暘一定會取得成功。

    無法篤定,心中自然就會有著擔憂。

    不過擔憂是有,可諸葛亮心中期待的情緒卻遠遠大於擔憂。

    諸葛亮笑著對身後的蔣琬言道:“你素來敬仰成湯事跡,今日不就親眼見到了嗎?”

    諸葛亮的話讓蔣琬也笑了起來。

    在一開始時,蔣琬與黃權等人的想法一樣,都想著一定要勸住糜暘這大膽的想法。

    但在見過今日的情景後,隻要心中有著熱血,隻要心中有著大漢,那麽沒人心中會再有勸阻之意了。

    而正如諸葛亮所說,糜暘今日做的事,與曆史上一件著名的事件很相似——那便是湯誓。

    據《尚書》記載當年成湯討伐夏桀時,由於夏朝主力尚在,諸位諸侯齊集的軍隊心中是有著深深憂慮的。

    為了穩定軍心,成湯在鳴條於臨戰之前召開了隆重的誓師大會,在誓師大會上成湯與今日的糜暘一般,發出了著名的誓詞。

    正是那篇慷慨激昂的誓詞,加上成湯的個人威望,才讓諸侯聯軍軍心穩固,從而在後來的大戰中一舉擊潰夏朝主力,推翻了夏桀的暴政。

    想起《尚書》中的記載,再回憶起方才的場景,蔣琬隻覺得一樁夙願在他的心中完成了。

    當然蔣琬心中還有著自己的想法。

    “今日不止見成湯之誓,更見韓侯背水一戰之英姿也。”

    蔣琬的感慨令諸葛亮一怔,然後便發出一陣爽朗的大笑。

    然也然也。

    蔣琬口中的韓侯,指的便是當年協助劉邦定鼎天下的漢大將軍韓信。

    盡管韓信最後以罪人之身伏法,可他在世時為大漢立下的功績,卻一直是後世人都無比敬仰的事跡。

    在那諸多事跡中,背水一戰無疑是格外著名的一件。

    同樣的看似不可能,但同樣的義無反顧。

    大笑之後諸葛亮張開掌心,看著手中未曾抹去的“湯誓”二字,他再定睛看向糜暘那若隱若現在眾軍中起伏的身影。

    他的徒弟前去為大漢重立山河了,那身為師父的他,就勢必要好好為他守好這後路。

    為大漢守住這命脈!

    想到這諸葛亮翻手緊緊握住掌心,他帶著蔣琬從高台上走下。

    糜暘的大軍一走,接下來陳倉多的是風雲。

    隻是若沒有風雲相助,臥龍又怎麽翱翔於天際呢?

    陳倉,不一定會一直在魏軍手中。

    在率軍走出數裏後,由於背後密林的遮擋,糜暘再次望向後方時,他已然無法再看到那道立於高台上的淵然身影。

    但想起諸葛亮在他臨走前贈他的一句話,糜暘的心中就充滿著安定。

    那句話是:“大膽且去,你的背後有為師。”

    寥寥數字,卻給糜暘帶來數萬大軍都不曾帶給他的安全感。

    見望不到諸葛亮的身影後,糜暘猛然回頭,現在他的眼中隻有前方,隻有長安。

    “全軍加速前進,孤要曹真猝不及防!”

    糜暘的話快速轉化為軍令傳遍全軍,在這道軍令下,將近十萬漢軍行軍的速度已然提到極致。

    長安,我們來咯!

    在陳倉百裏之外的郿縣中,曹真與一眾心腹將領,還在探討著趙雲率上萬騎軍來到城外的目的。

    前幾日趙雲連續攻破郿縣外的七道魏軍軍寨後,他並未再有新的行動。

    趙雲隻是率著上萬騎軍遊曳在郿縣外,一時往東,一時往西,好似趙雲是帶著這上萬漢軍騎軍來踏青的。

    趙雲這一副悠閑的作態,讓城內的曹真等人更加摸不著頭腦。

    哪怕曹真召來劉曄問計,劉曄也無法猜出趙雲,或者說糜暘的真實意圖是什麽。

    當下曹真收到的情報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漢軍的主力正在圍困陳倉,另一個便是郿縣外有上萬漢軍騎軍遊蕩。

    這兩個情報,一個是在魏軍諸將的推測之中,一個卻在魏軍諸將的意料之外。

    當這兩個矛盾的情報匯總在一起後,曹真及魏軍諸將是會產生很多推測的。

    難道糜暘是想圍點打援?

    或者說糜暘派出趙雲的目的,在於徹底阻斷魏軍對陳倉的救援之路?

    當然還有著一種可能,那便是糜暘想要分兵奇襲長安。

    目前這三種推測,占據著主流。

    而在這三種推測中,盡管第三種猜測相比於前兩種可能性並不大,但曹真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分出了不少的兵力前往長安。

    分兵之下,目前在郿縣內的魏軍,隻有兩萬左右。

    至於要是糜暘的目的是前兩種的話,那曹真反而顯得安心了。

    因為他是絕對不可能派軍去救援陳倉的——陳倉城本就是他根據當下戰局,拋出的一枚要舍棄的誘餌。

    現在這誘餌已經將漢軍主力拖住,他又怎麽可能違背初衷,打亂布局呢?

    隻是雖然對軍中三種主流的猜測,都有著相應的對策。

    可一日不真正得知糜暘的意圖,曹真的內心還是如被壓上了一顆重逾千斤的秤砣一般,沉重的心情壓的他難受。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多次召集諸將討論。

    原本曹真以為今日又會如前幾日一般,諸將百般探討而不能得出答案,可曹真想錯了。

    有些答案想不出來,可會自己送上門。

    就在曹真不滿於諸將智慧的時候,一道慌張的身影從門外跌跌撞撞的闖了進來。

    見突然有人闖進來,曹真及諸位魏將嚇了一跳。

    但在看清來人的裝扮後,他們的心情又穩定了下來。

    來人正是曹真布置在陳倉城外的斥候,為了第一時間得到前線軍情,曹真曾特意準許陳倉外的斥候不經通稟便可麵見他。

    隻是雖然事先給了斥候這項特權,可以往斥候從未如此衝撞過,斥候的衝撞讓本就心情積鬱的曹真忍不住大聲出言斥責他:

    “何事如此驚慌!成何體統!”

    在曹真的厲喝之下,斥候嚇得跪倒在地。

    這一刻,曹真身為曹魏大將軍的威嚴顯露無疑。

    可威風是擺出去了,曹真還是想知道前線到底發生何事的。

    隨即曹真又厲聲問道:“究竟是何事,速速報上來!”

    曹真的厲聲詢問,讓斥候更加驚慌的同時,說出了一句吞吞吐吐的話:

    “敵軍,敵軍來了!”

    當聽到這句話後,曹真及廳內的一眾魏將連忙打起了精神。

    原來第三種猜測才是糜暘的意圖!

    曹真與劉曄對視一眼後,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如釋重負的眼神。

    幸虧對於這種猜測,他們早有所防範。

    如釋重負的曹真心情好了許多,他輕鬆地問斥候道:“多少敵軍前來?”

    “是一萬,還是兩萬?

    又是哪位敵將領兵?”

    在曹真看來,就算糜暘想用險分兵奇襲長安,可有著陳倉的存在,糜暘不可能分出太多兵馬,他自己也不可能親自領兵離開陳倉。

    在這兩點不可能的情況下,糜暘的分兵之舉,著實沒什麽可怕的。

    不會影響到大局的發展。

    可是斥候接下來的回答,卻讓曹真的眼睛瞪的如銅鈴一般大。

    “不是一萬、兩萬敵軍,是數萬!

    敵軍傾巢而出了!

    糜暘也來了!”

    三個猶如晴天霹靂般的回答,一道道砸在曹真及廳內諸位魏將的頭上,讓他們一時間無法從震驚中恢複過來。

    良久之後,曹真才顫抖著抬起手指向那名斥候,口中帶著不可置信的語氣問道:

    “陳倉丟了?”

    盡管這一猜測容易令人瘋魔,可以糜暘的舉動來說,唯有這猜測成真,這件事才有可能不是嗎?

    但斥候這次的回答,明顯又給曹真的心間重重來了一擊。

    “陳倉沒丟,糜暘是棄陳倉不顧,直接率大軍東下的!”

    由於心中的懼怕,斥候幾乎是哭著說出這句話的。

    可就是這句話,讓曹真一旁的一向冷靜的劉曄也不免驚呼出聲:

    “怎麽可能!

    絕不可能!”

    在劉曄發出驚呼之後,廳內的諸位魏將,也立刻從震驚中反應過來,然後紛紛對著那名斥候怒目而視。

    一定是這名斥候謊報軍情!

    一下子整個大廳內,瞬間群情激湧起來。

    響起的都是諸將請求曹真斬殺斥候的聲音。

    可是在那群情激湧之下,若仔細聽的話,還能聽出幾分畏懼。

    至於是為何畏懼,稍加思索便知。

    連劉曄及魏軍諸將的表現都尚且如此,更別說性情剛烈的曹真了。

    曹真一把抽出了腰間的長劍,快速來至斥候的身前,在將手中長劍架在斥候的脖頸上後,曹真語氣森然的問道:

    “他是糜暘,他是糜暘!

    連初出茅廬的將領,都不可能會做出你所說的這種事,他怎麽可能會!

    為什麽要謊報軍情?

    難道你是糜暘派來的奸細?”

    曹真的問話一句快過一句,他迫切的想知道答案,他也迫切的想讓斥候說出的答案,是他想聽到的。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曹真架在斥候脖頸上的劍不斷用力,絲絲鮮血已經在斥候的脖頸上滲出。

    看著眼前一副要吞了他的曹真,再感受著脖頸上傳來的疼痛,斥候心中的恐懼當下累積到最大。

    隻是他說的一切都是事實呀!

    “若大將軍不信,可再派人前去探查,小人絕無半句謊言。”

    斥候邊說邊叩頭求饒的表現,讓曹真下意識地放開了手中的長劍。

    他整個人的身軀,也因為無法接受這個事實,而不由得往後連續踉蹌了幾步。

    斥候都這麽說了,那怎麽可能還有假的呢?

    糜暘真的不顧陳倉,全力東下了!

    意識到這個真相的曹真,忍不住伸手抱住陣痛連連的頭,千算萬算,他唯獨沒算到糜暘會來這一招。

    他是怎麽敢的。

    斥候最後的話不僅讓曹真頭痛欲裂,也讓廳內的諸位魏將臉上重新浮現震驚及畏懼的神色。

    從一開始的震驚,到後麵的憤怒,再到現在的震驚與畏懼,短短數息之內,諸位魏將的心情猶如過山車一般起伏著。

    這換做誰能受得了呢?

    於是乎不可避免的,強烈的慌亂情緒浮現在諸位魏將的心頭。

    不少魏將都臉色慘淡的如郝昭一般跌坐在地。

    糜暘瘋了。

    他這麽年輕,發這種瘋做什麽?

    隻是瘋狂的糜暘,他們能抵擋的住嗎?

    毫無章法的戰術,完全打亂了之前魏軍的所有布置,在這一刻,他們的大腦隻有一片空白。

    諸位魏將之所以會感到畏懼,主要是因為在糜暘之前放出的煙霧彈之下,他們為了保證後方長安的安全,將大部分兵力都調往郿縣後的五丈原布防。

    當下郿縣中隻有兩萬魏軍。

    兩萬魏軍聽起來很多,可由於前幾年的一場變故,郿縣的城防遠不如陳倉堅固,加上原先魏軍中任何人都沒料到糜暘會來這一招。

    在沒有心裏準備的情況下,一旦城內的魏軍得知糜暘率漢軍主力前來的消息,那麽軍心一定會受到極大的動搖。

    到那時候,郿縣能在糜暘的猛攻下守得住嗎?

    這個疑問不止魏軍諸將,劉曄也有。

    可劉曄相比於魏軍諸將,他有著更為清晰的判斷。

    心急如焚的劉曄當即上前抱住曹真,不斷地搖晃著曹真的身軀,想讓他快點清醒過來:

    “大將軍,我軍應趕緊退到五丈原!

    五丈原地勢險要,加上我軍在那布防許久,在那裏阻擊賊軍是最好的對策。

    今惡鹿將至,大將軍卻隻顧抱頭驚疑,這無異於在白白斷送我大魏的社稷呀!”

    因為情況緊急,劉曄也顧不上君臣之禮了,說的話語氣也重了不少。

    可就是劉曄的最後一句話讓曹真恢複了思緒。

    曹真抬起頭看一旁的劉曄,他這時的眼睛中布滿著血絲:

    “上邽沒守住,我退了。

    見陳倉穩固,我又退了。

    難道當下郿縣,我還要繼續退嗎?”

    曹真哀愁的話語引起劉曄心中的苦楚,曾幾何時,當年縱橫天下的魏軍,變成如今模樣了?

    但迎著曹真詢問的目光,劉曄最後還是堅定的說道:

    “為了大魏,必須退!

    隻要五丈原在,我軍就守得住長安。”

    見劉曄如此堅定,出於對劉曄的信任,曹真強撐著一口氣,下達了一道被後世無數人引為笑談的命令:

    “傳令下去,全軍撤離郿縣!”

    糜暘你夠狠,郿縣我不要了可以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