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

字數:9609   加入書籤

A+A-




    諸將踴躍請戰的情緒,讓糜暘的臉上露出了笑意。

    身為大漢的大將軍,糜暘很喜歡一眾漢將這份有朝氣的模樣。

    糜暘的目光在身前的一位位漢將臉上劃過,在他的注視之下,諸位漢將的請戰情緒更加強烈。

    他們都知道大將軍要開始點將了。

    諸位漢將都知道當下的戰局對漢軍十分有利,以往強攻不下的渭北魏軍大營,當下是很有可能一鼓作氣攻下的。

    既然如此的話,糜暘當下的目光落在諸位漢將眼中,好似不是在挑選哪位大將前往擊殺郭淮。

    糜暘是在挑選大漢下一位的列侯是何人呀!

    哪位漢將不想憑借戰功封侯?

    他們眼下有這種表現,也實在是正常的很。

    沒看到性情直爽的魏延,都開始推搡起周圍的同袍,讓他們不要阻擋住自己的身形了嗎?

    魏延激動地表現當然逃不過糜暘的眼睛,但糜暘的目光在他的身上停留了一會後,便又轉向了站在他身前的一位銀袍大將。

    這位大將赫然就是趙雲!

    糜暘快速抽出一支令箭遞到趙雲的身前,而在看到糜暘的動作後,趙雲臉上也流露出喜色連忙對著糜暘一拜。

    “左將軍,孤現命你率五萬大軍再渡渭水。

    明日爭渡,可否為孤取下郭淮首級乎!”

    糜暘的話落在其他漢將耳中,讓他們的臉上都很明顯流露了失望的情緒。

    魏延看向趙雲的目光,都快成一把把刀子了。

    而趙雲這一刻臉上的喜色卻愈加燦然。

    “臣願立下軍令狀!

    若明日不勝,願任憑大將軍處置!”

    五萬大軍的行動,不可能一蹴而就。

    今日定下作戰任務,明日就開始有所行動,這速度已經算不慢的了。

    趙雲的回答鏗鏘有力,讓糜暘十分滿意。

    “孤信你。”

    說完這句話後,糜暘就將手中的令箭交到趙雲的手中。

    而為了保證明日作戰的勝利,糜暘又點了好幾名悍將作為趙雲的副將。

    在安排好這一切後,糜暘就下令讓諸將下去為明日的大戰養精蓄銳。

    隻是隨著諸多漢將的漸漸離去,有一位身形雄偉不輸趙雲的悍將卻獨自留了下來。

    這位悍將正是驃騎將軍馬超。

    見帳內無其他人後,馬超方才用既不解又期待的目光望向糜暘。

    馬超緣何會有這樣的目光,糜暘自是清楚的很。

    驃騎將軍,按漢代軍製,位份隻在大將軍之下。

    所以從常理上來說,西圍這十萬漢軍的主將是糜暘,那麽副將應該是馬超。

    可事實上並非如此。

    盡管自從劉備將軍權全部交給糜暘後,馬超就跟隨在糜暘的身邊。

    但在上邽到西圍的這一段時日中,漢軍不是沒有遇上重要的作戰任務,可糜暘一次都沒安排馬超前去。

    例如上次的奇襲郿縣之戰。

    奇襲郿縣主要靠的就是騎軍的高機動力,糜暘讓趙雲前去自然是妥當的。

    不過相比於趙雲,馬超很明顯更勝任那次任務,因為漢軍中的騎軍大多是羌氐中人。

    馬超在羌氐中的威望,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更別說馬超那一手傲視天下的騎軍指揮藝術。

    若說那一次未能領命出征,還隻是讓馬超心有失落的話,那麽今日糜暘的排兵布將,則就是讓馬超感到頗為不解了。

    馬超知道以他的過往,他很難可以獨立領軍作戰。

    馬超也不奢求這一點,他隻希望能成為趙雲的副將即可。

    但從糜暘方才的安排中,馬超並沒有聽到他的名字。

    就連劉封、張嶷等人都有機會出戰,武力明顯在他們之上的自己,卻一直不在糜暘的安排之中,這讓馬超怎麽能夠甘心呢?

    見糜暘不回應他的目光,馬超忍不住上前幾步,想著近距離問糜暘一個明白。

    但馬超的身體稍微往前挪動幾步時,大帳內的丁封就擺出一副如臨大敵的應激模樣。

    在丁封的指揮下,大帳內的糜暘親軍不由得擋在了糜暘與馬超之間。

    糜暘親軍的反應,也讓馬超下意識地停住了自己的腳步。

    可馬超的停下,並未讓丁封放鬆警惕。

    他的眼神一直注視在馬超的身上,馬超在世上成名已久,他不知道帳內的數十親軍能不能擋住馬超。

    丁封這一刻甚至都想著將大帳外的大量親軍喊進來了。

    不過還未等丁封開口,糜暘就出言說道:

    “退下!”

    哪怕心中擔憂糜暘安危,可糜暘的命令丁封卻不敢違抗。

    在丁封的示意下,數十親軍才閃到一旁,讓糜暘的眼中能夠再度看到馬超。

    隻是這時在糜暘的眼中,馬超的臉上還多了幾分不安的神色。

    他知道自己剛才的行為是逾距了。

    別看劉備經常將糜暘呼到自己的身前,可大漢那麽多臣子,除去糜暘有這殊榮之外,還有幾位臣子能得到劉備的這番信任?

    對於上位者而言,身前十步之內,本就是禁區。

    在看到馬超的神色後,糜暘心中不由得發出了一聲歎息。

    方才丁封的舉動並非出自他的授意,他雖不會完全信任馬超,但也知道眼下的馬超是不會有行刺之心的。

    隻是他信任這一點沒用,世上又有幾人會放心將自己的十步之內,交到馬超的這等虎將手中呢?

    丁封也是為了他的安全考慮。

    而丁封下意識地反應,恐怕又讓馬超心有惶恐了。

    “驃騎將軍可是覺得孤安排不公?”

    聽到糜暘的這句詢問,馬超臉上的不安愈濃。

    馬超連忙對著糜暘一拜解釋道:“臣不敢。”

    與懼怕劉備一般,馬超也懼怕糜暘。

    馬超對糜暘的懼怕,不僅源於糜暘身上的碩碩戰功,更源於糜暘當下的身份地位。

    驃騎將軍的位份是十分尊貴,可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又自帶節鉞之權。

    加上自己的壞名聲,馬超相信要是糜暘想殺他,那麽隻是一句話的事而已。

    見馬超有愈來愈不安的態勢,糜暘歎了口氣,對馬超說出了心中的真實想法。

    “自梁州一戰後,驃騎將軍難道還不知道孤的心意嗎?

    孤之所以一直不讓你上陣,主要是考慮到你的身體呀!”

    在陰平之戰時,馬超身上受到的創傷有許多,幾乎一度危及生命。

    誠然馬超的身子骨底子好,加上他的心病在糜暘的舉措下改善了不少,這才讓他勉強撿回了一條命。

    但病根終究在馬超的身體中落下了的。

    畢竟馬超至今已年逾四十,四十多歲的年紀在當世已經算的上老者。

    這一件事糜暘知道,馬超自己自然也清楚。

    所以當糜暘的回答落入馬超的耳中時,他驚訝的抬起頭看向了糜暘。

    驚訝的同時,馬超眼神中的不安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感動之色。

    他想過很多種可能,可唯獨卻沒到過,糜暘是因為擔心他的身體狀況,才一直不讓他上陣。

    馬超沒想到這一點並不奇怪,畢竟這一點若不是由糜暘親口說出,馬超又豈會相信世上除去馬岱之外,還會有人在關心他的身體呢?

    世上的人恐怕隻會關注,馬家逆子馬孟起還有多少利用價值而已。

    在馬超感動的望向糜暘之時,糜暘又接著說道:

    “你雖驍勇不下左將軍,可你我皆知,你的身體再難承擔高強度的作戰。

    你對大漢的忠心,對往事的悔悟,從陰平一戰中孤已知曉。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天下間將會越來越多人知曉。

    你無須再冒著生命危險,孤也不想你再冒著生命危險為大漢建功。

    待來日我們還於舊都之時,孤自會為你表功。

    以你的身份,屆時你的功勞,不會弱於其他大將。

    你與大漢之在百年後的史書之上,也會有一個善始善終,君臣相得的美名,這何嚐不好呢?”

    糜暘在心中早已經為馬超規劃好將來。

    他也覺得這樣的未來,對馬超而言才是最好的。

    身為一軍主將,糜暘本來應該站在大局的角度上,將馬超身上剩餘的價值全部發揮出來。

    若能做到這一點,糜暘有些事肯定會更好做。

    畢竟馬超可是與趙雲齊名的萬人敵。

    可糜暘是懂得感恩的人,糜暘深知陰平一戰時若沒有馬超,他絕不可能堅持到最後從而取得南鄭之戰的勝利。

    馬超沒有辜負過他,那他自然也要盡心為馬超考慮。

    糜暘對馬超的拳拳愛待之心溢於言表,糜暘的話語讓馬超心中愈發感動。

    但他最後還是抬起頭對糜暘言道:

    “如黃老將軍那般老死於病榻,不是臣心中所願。

    若真有不忍言的那一日到來,臣希望在那一日,臣的手中依然握著長槊!”

    馬超知道糜暘是為他好,但他錦馬超會怕死嗎?

    人固有一死,可他要的是馬革裹屍的結局。

    馬超的語氣很是慷慨。

    而他這一刻望向糜暘的目光中,有著糜暘似曾相識的堅定。

    這樣的堅定眼神,在當初馬超接下死守陰平的任務時,就曾出現過。

    “卿”

    糜暘本還想再勸,可他的話語卻被馬超搶先一步堵住。

    “大將軍若真想成全超,還請大將軍給臣一個馬革裹屍的機會!”

    說這句話時,一向驕傲的馬超,對著糜暘深深地拜了三拜。

    在當世,深深三拜的禮節通常隻對君主、尊長或恩人施用。

    馬超現在以三拜之禮獻給糜暘,既是在感激糜暘的維護之心,也是在鄭重的請求糜暘答應他的請求。

    馬超的三拜,讓糜暘的臉色動容。

    那句勸說的話,最終還是被糜暘咽回肚子裏。

    “長安有密報呈送,不日曹叡會派一支援軍援救長安。

    那支援軍的主將是許褚,到時候孤會讓你去。”

    說完這番話後,糜暘揮手對馬超言道:

    “退下吧。”

    聽到自己的請求得到回應,並且得知自己即將再度與許褚對陣後,馬超的心情很是激動。

    心中的最後一個遺憾,終於有機會彌補了。

    “多謝大將軍!”

    第二日一大早,五萬漢軍便在高昂的戰鼓聲中於西圍城內集結。

    當五萬漢軍都集結完畢後,趙雲對著城牆上的糜暘遙遙一拜,然後就對著身後的五萬漢軍下達了出征的命令。

    於出征的命令之下,五萬漢軍及一眾隨軍漢將齊齊發出一聲呐喊。

    而後五萬漢軍便在趙雲的率領下,宛若一股勢不可擋的洪流開始渡過渭水。

    趙雲前幾次的進攻,所未能成功奪下渭北的魏軍大營,可還是成功的讓漢軍在渭北建立起一處根據地。

    有著這處根據地的存在,可以防止漢軍在渡過渭水被魏軍半渡而擊,更從而避免了漢軍繞路渡過渭水的勞累。

    在戰船的護送下,訓練有素的五萬漢軍一個時辰內,就全都渡過渭水到達渭北。

    而數萬漢軍爭渡渭水的舉動,自然瞞不住魏軍的斥候。

    不久後身處在魏軍大營內的郭淮,就得知了這個猶如死神來臨般的消息。

    在得知己方的糧道被斷絕後,郭淮就推斷過或許在不久後漢軍就會對他的大營發動猛攻。

    因此當這一日真正到來時,郭淮的心中悲哀的情緒遠遠大過驚慌。

    往日裏他曾數次擊退過漢軍的進攻,可往日裏的情形能與今日一樣嗎?

    往日裏魏軍糧道未曾斷絕,加之他指揮有方,大營才固若金湯。

    但現在糧道斷絕的消息,早已經傳遍全軍,當下的魏軍可謂是士氣十分低下。

    沒有士氣,他郭淮縱有韓侯之能,又怎麽能抵擋的住漢軍的再次猛攻?

    更何況據斥候所說,今日漢軍出動的數量,足足有數萬之眾!

    看來糜暘今日是打定要取他首級的決心了。

    郭淮不是沒想過撤退,可沒有曹真的命令,他一旦擅自率軍撤退,等於是將渭北拱手讓給糜暘。

    而若讓漢軍占據渭北,糜暘的大軍便可順勢與武功水東岸的漢軍相連,一旦這種局麵形成,數萬魏軍可就被糜暘的大軍徹底包圍了!

    這樣的責任郭淮擔不起,他眼下隻有死戰一條路。

    隻要曹真能及時派出援軍,那麽今日渭北不一定會落入漢軍的手中。

    想到這,郭淮一方麵命副將召集軍士,另一方麵緊急派出信使前往對岸的五丈原向曹真求援。

    等到郭淮安排完這兩件事後,五萬漢軍早已經列陣完畢,朝著不遠處的魏軍大營徐徐逼近。

    站在西圍城牆上的糜暘,借助著居高臨下的優勢,能夠清楚地看到己方大軍的行進。

    魏軍大營內有著信使疾馳而出,自然也逃不過他的目光。

    但糜暘並未命人截殺那名信使。

    他就是要曹真率軍救援渭北的郭淮。

    區區一個郭淮,配的上他動用五萬大軍嗎?

    區區一個郭淮,配得上丞相夜觀星象嗎?

    他是說刀兵起於渭北,當有將星隕落,可他並沒有說今日會隻有一顆將星隕落。

    今日將是魏軍關西許多將領共同的星落之日!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