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

字數:6867   加入書籤

A+A-




    馬超的聲音鏗鏘有力,振聾發聵。

    而雖然由於門洞的遮擋,讓城牆上的魏軍看不見許褚屍身被掛在城門上的慘狀。

    但方才許褚的屍身被馬超一路拖拽的情形,城上的魏軍可是看的清清楚楚的。

    許褚身形彪悍,可與壯牛相比擬。

    當年許褚做出單手拽牛的壯舉,引得圍攻其家鄉的賊寇紛紛大驚,從而傳為一時美談。

    原本眾魏軍以為許褚是當世少有的大力士了,但沒想到的是馬超竟然更絕。

    馬超是未當眾拽牛,當他將身軀如壯牛的許褚一路拖拽至城門下,並且將他的屍身緊緊釘在厚重的城門上。

    盡管馬超能完成這個壯舉,有不少是借助了馬力的幫助,但由此也可看出,馬超本人的氣力該有多大!

    世人對大力士除去崇拜之外,還往往會有著敬畏。

    今日馬超展露出太多常人難以做到的事,這讓城牆上的魏軍對馬超心中的恐懼已經累積到一個無以複加的地步。

    怪不得當年渭南之戰時,先帝擁有那麽多的名將,卻還數次麵臨著被馬超追殺的風險。

    不是當年那眾多名將不中用,實在是馬超過於勇猛了呀!

    隨著內心中對馬超的畏懼之心不斷累積,良久之後城牆上都未有一位魏軍膽敢回應馬超的喊話。

    馬超現在就在下方,而以馬超今日展現出的勇武,誰人敢下去替許褚收屍?

    不要說今日是許褚的屍身掛在城門之上,就是曹丕的屍身被馬超掛在那裏,恐怕除去曹氏宗親外,也不會有一位魏軍敢下去收屍。

    而若是不敢收屍的話,那麽馬超喊出的第二句話,又讓城牆上的魏軍如何應對呢?

    許褚戰死之後,不要說眼下潼關內外,就是眼下大魏境內,又有何人能抵擋馬超的勇武呢?

    馬超勇武就算了,他此番前來潼關還帶來了大量的漢軍。

    漢軍既有馬超這等不世出的猛將,又有數萬訓練有素的精兵,他們憑借潼關內的數千人能夠抵擋住漢軍的攻勢嗎?

    當這一個疑問,隨著馬超的高喊浮現在諸位魏軍的心中後,諸位魏軍心中開始浮現起不一樣的心思。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魏軍,都會因為馬超展現出來的神勇而意誌不堅定。

    例如夏侯霸就是對大魏十分忠心的人。

    他的出身決定了他,不可能會對大魏起反叛之心——除非大魏的掌權換成異姓人了。

    隻是雖然馬超的高喊,不能動搖夏侯霸誓守潼關的決心,但夏侯霸也不是無智之人,他知道自己不會被動搖,不代表別人不會。

    夏侯霸如鷹的般的眼神,不斷掃視過周圍的所有人。

    每一位被他掃視過的魏軍,眼神中都有著躲閃之色。

    看到這一幕後夏侯霸就知道,馬超的喊話或者說挑釁,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動搖了城內的軍心。

    意識到這一點後,夏侯霸氣急敗壞地讓城上的守軍,紛紛朝著下方射箭。

    不知道這樣是否能傷到馬超。

    但要是再什麽都不做下去,任由馬超在城下囂張的叫喚的話,不出數日城內的軍心就要崩潰了。

    看不到希望的戰爭,沒人會願意打的。

    在夏侯霸的連聲催促下,城牆上終於有魏軍開始趴在牆垛上朝著下方射箭。

    可看他們有氣無力的樣子,又能對馬超造成什麽傷害呢?

    城牆上稀稀鬆鬆落下的箭矢,引得馬超大笑起來。

    當年在潼關城外,他為曹操所敗淪為喪家之犬。

    雖然那一敗大多是由於他智謀不及曹操,但那時候魏軍的戰鬥力還是得到馬超認可的。

    隻是沒想到的是,一代人的時光還未過去,眼下同樣是在潼關城內外,魏軍的戰鬥力竟然如此拉垮了。

    大笑後馬超策馬從門洞內衝出。

    哪怕是背對著城牆上的魏軍,但憑借著自己高超的騎術,加上魏軍無心戰鬥之下,馬超最終安然回到了漢軍的陣營之中。

    馬超的安然回歸,無疑又對城牆上魏軍的士氣,造成了一次重創。

    夏侯霸更是氣的要跳腳了。

    意識到潼關內魏軍的軍心,已經成功被自己重創後,馬超對著身旁的薑維下令道:

    “全軍紮營。

    待後部大軍到達後,立即對潼關發動猛攻!”

    馬超的將令經由薑維之口,很快傳遍全軍。

    而在聽到馬超的將令後,與士氣低迷的魏軍不同的是,士氣高漲的漢軍連連發出陣陣歡呼。

    對於一場有很大希望戰勝的戰爭,沒有一位軍人是不想打的。

    漢軍的士氣如虹被城牆上的夏侯霸注意到了,這一刻就連是他也頓時失去了要跳腳的怒氣。

    潼關他是一定要守的。

    但以當下的情形,潼關真的守得住嗎?

    想到這一點的夏侯霸,最後黯然神傷地朝著城下走去。

    而看著夏侯霸離去的背影,城牆上有些魏將的眼神在無形中交流了起來。

    ...

    深夜時分,隨著城外漢軍紮營的動靜漸漸停歇,在白天的眼神交流之下,有幾名魏將不由得聚在了一起。

    為首的魏將名為朱靈。

    朱靈是早年時就跟隨曹操的將領之一,而由於資曆深厚,加上朱靈立下不少戰功,曹丕在稱帝後就授予朱靈後將軍的官職。

    去年曹真大舉南征時,朱靈作為宿將隨同曹真一同南征。

    隻是朱靈因曾是袁紹的部將,因此從未得到過曹魏統治者的真正信任。

    所以南征之戰時,朱靈活躍的次數並不多。

    在整場南征之戰中,朱靈有且隻有負責一個任務,那就是率軍看守魏軍在漢水修築的堤壩。

    這本來是個輕鬆又得不到大功勞的任務,十分符合朱靈不受待見的境況。

    隻是讓朱靈沒想到的是,天殺的漢軍突然會出現在漢水外將他擊敗。

    而他的落敗,更是直接導致了十數萬魏軍被水淹的慘劇。

    因此盡管在那場滔天水難中,他有幸逃回了長安。

    可事後暴怒的曹真,還是一下子將朱靈從後將軍貶為一名軍司馬

    當時要不是一些老將求情,朱靈直接被曹真斬了都有可能。

    可哪怕撿回了一條命,但從重號將軍變成一位軍司馬,這種身份上的巨大差距,還是時常讓朱靈暗自憤憤不平。

    更別說早在這件事之前,朱靈對曹魏就心有不滿了——建安年間,曹操曾派於禁毫無理由地奪取了他的兵權。

    以往曹魏強盛時,朱靈是不敢對這件往事心懷怨懟的。

    可現在曹魏的社稷一片山河日下之態,那麽本就不安分的朱靈,難免會將身上遭受的兩件不公事合二為一,並讓心中的怨懟達到頂峰。

    而原本就存在心中的強烈怨懟,在目睹了今日潼關城外發生的一切後,最終催化出了朱靈的一個想法:

    既然曹魏越來越不行了,那他為何不再次良禽擇木而棲呢?

    朱靈原本是袁紹的部將,後來朱靈見曹操乃是成大事的人,便果斷拋棄舊主袁紹投奔了曹操。

    所以對於朱靈來說,他有這個想法實在是很正常的。

    並且朱靈曾經為了榮華富貴,曾坐視一家老小被公孫瓚殘殺。

    對於這樣的人來說,一旦他心中起了反叛之心,那是十頭牛也拉不回來的。

    今夜朱靈召集的要麽是他以往的舊部,要麽是心中早就對曹魏不滿的將校。

    對於這些人來說,今夜的密議可是閃耀著誌同道合的光輝。

    當然人要臉樹要皮,反叛畢竟是不雅的事,一開始也不能太直接。

    看著身前坐著的幾位魏將,朱靈先是重重地歎了一口氣道:

    “今日觀馬超行事,似有霸王之勇。

    而觀夏侯霸為人,豈有韓信之奇也?

    如此一來,潼關危矣。”

    朱靈先是用一個明顯的對比,來突出馬超與夏侯霸之間的差距。

    朱靈的對比是有效果的。

    在他的話音剛落之後,他身前的幾位魏將亦跟著他齊齊歎起氣來。

    “潼關若不保,我等身死是小,城內的百姓該怎麽辦呀!”

    連連歎氣之後,朱靈的一位舊部,張口就說出了一句冠冕堂皇的話。

    就是這句冠冕堂皇的話,好似撩到了朱靈的心坎,他登時一拍桌案憤憤言道:

    “今日夏侯霸對虎侯見死不救,實在是寒了城內軍士的心。

    我看他獐頭鼠目,不似死戰之輩,沒準他現在如曹洪一般,正在謀劃著如何棄城而逃一事。”

    朱靈的這番話又引起了帳內數位魏軍的歎氣。

    別管朱靈說的是不是真的,眼下這種情況,它必須是真的。

    “若真如此,吾等又能如何呢?”

    有一位魏將在歎氣後,如是說道。

    聽到這句話並且察覺氣氛已經烘托到位後,朱靈不由得壓低聲音說道:

    “為百姓計,亦為吾等計,不若我們將潼關獻於馬超。

    這樣我們怎麽說也是大功一件。

    漢室對有功之人一向是不吝獎賞的。

    像那蘇則及楊囂,不就是投誠的早,現在更有豐厚封賞嗎?”

    朱靈為鼓動人心,直接擺出了蘇則及楊囂的例子。

    蘇則與楊囂不久前可都是大魏的臣子呢。

    在聽到這兩個例子後,數位魏將的臉上已經有了意動之色。

    可還是有一位魏將遲疑地問道:“縱使馬超肯收我等,但聽聞糜暘對我等軍中之人感官頗為不佳呀!”

    這位魏將本是下意識地遲疑,豈不料他這句話一說出口,朱靈頓時吹鼻子瞪眼:

    “什麽糜.....

    那是大將軍。

    大將軍的名諱,豈是我等可以稱呼的?”

    朱靈的語氣中充滿了為糜暘扞衛權威的義憤!(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