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

字數:7171   加入書籤

A+A-




    在一眾漢臣暢懷大笑的時候,他們沒發現的是,劉備亦掀開了禦輦上的車簾,注視著渭水南岸發生的這一幕。

    能得到如此多百姓的衷心祝福,劉備又豈會不感到開心呢?

    這一刻劉備覺得數十年的辛苦征戰,得到了最好的慰藉。

    注視良久的劉備不舍的放下車簾,然後對著禦輦內的劉禪言道:

    “這便是朕給你留下的,最好的基業!”

    在劉備看來,唯有人心所向,才是保證基業穩固的首要條件。

    而這一點他已經給劉禪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以後劉禪隻要不倒行逆施,那麽大漢的基業是不會動搖的。

    不知道劉禪聽懂了劉備話中的含義沒有,反正他的臉上是適時流露出了一副沉思的神色。

    看著劉禪臉上的沉思神色,劉備滿意地閉目養神起來。

    哪怕渭水南岸的百姓,給一眾大漢君臣獻上了一副最美的景象,可今日的大事也不能耽誤。

    在漢軍的隊伍繼續前進之下,劉備慢慢遠離了渭水南岸的歡騰氣氛之中。

    當漢軍渡過渭水之後,至多不用兩個時辰,劉備的禦輦就將抵達長陵。

    隨著越來越接近長陵,身為帝王的劉備心中,是懷著幾分激動的。

    他雖是帝王,但他也是劉氏的子孫。

    身為劉氏子孫,在過往的時日裏,他心中一直是有愧的。

    本來按照常理,在他稱帝那日時,為了向天下昭示正統,就應該遙祭太祖長陵。

    但劉備卻一直遲遲未做這件事。

    並非是劉備不懂得這個禮法,而是劉備愧於做這件事。

    凡後世帝王告祭先祖時,都要向先祖講述當下社稷的現狀。

    而要是之前劉備就行告祭之舉,劉備該如何向九泉之下的劉邦講述。

    難道要講述大漢法統為逆賊所篡,隻能偏安一隅的事實嗎?

    還是講述人心背漢,就連先帝劉協也為逆賊所弑的事實?

    之前的劉備,並無麵目告祭先祖。

    可今日不同了。

    大漢雖未重新一統天下,但也徹底有了複興的氣象。

    這一份答卷算不上滿分,卻也讓劉備終於有勇氣告祭他的先祖。

    心中激動的劉備,不由得覺得禦輦行進的速度有些慢了。

    一道催促的口諭快速地發到糜暘的耳中,在得知劉備焦急的心情之後,糜暘笑著下令全軍加快速度。

    或許不止是劉備的心情焦急,就連數萬漢軍的心情也是如此。

    當糜暘的命令傳遍全軍後,整支大軍行進的速度登時快上了幾分。

    本來需要兩個時辰的路程,在漢軍加快速度的行進下,不過一個多時辰就已經到達。

    當糜暘駐足在長陵下時,他的臉上不免流露出驚歎的神色。

    其實由於長陵的高大,平日裏天氣晴朗之時,糜暘站在未央宮的高台上,就能清晰地望見如山峰矗立的長陵。

    可遙望畢竟是遙望,當糜暘率領著漢軍真正走到長陵下時,他還是被映入眼中的長陵全貌給驚歎到。

    長陵東西寬達上百步,高度觀之足有數十丈,這樣的一座陵寢,完全可以用氣勢磅礴來形容。

    望著眼中這座高大的長陵,恐怕任何人心中都會生出敬畏渺小的感覺。

    而繼續順著目光往東邊看去,就會發現在長陵東側,還林立著許多大大小小的陵墓,那些陵墓群一眼望去綿延足有上千米。

    那是長陵的陪葬墓區。

    能夠陪葬在長陵之側的陵墓主人,生前俱是輔佐劉邦安邦定國的有功之臣。

    而今日隨行的大臣中,就有許多是那些功臣的後代。

    在糜暘驚歎於長陵的雄偉之時,劉備在劉禪的攙扶之下,從停下的禦輦中走了出來。

    站在禦輦的車架上,望著眼中高大的長陵,劉備的神色除去驚歎外,還有著強烈的向往。

    沒有絲毫的猶豫,劉備輕輕甩開劉禪的手,他自己邁步從禦輦上走下,然後朝著長陵下方的劉邦陵園走去。

    百年前的赤眉之亂中,赤眉軍火燒長安,並將長陵大肆劫掠了一番。

    後來劉秀收複長安後,感慨長陵陵園的殘破,便特地命人將長陵陵園大加修葺了一番。

    可惜就在數十年前,長陵的陵園再次遭受了曹操的洗劫。

    在劉備收複長安之時,長陵的陵園剩下的隻有殘垣斷壁。

    可以說每逢漢室喪亂之際,長陵就會不可避免地遭受一次重創。

    數百年來,長陵無形中一直在親眼見證著大漢的興衰。

    而劉備收複長安的時間不久,縱使他有心重新修葺長陵,可短時間內定然無法將長陵陵園修複如初。

    但至少讓長陵陵園在表麵上看起來,不再是那般殘破了。

    劉備一步步朝著前方的長陵陵園靠近,望著腳下道路上的斑駁烏黑血跡,劉備的眼中不知不覺間已經出現了淚水。

    按照大漢禮製,在帝王陵寢的不遠處,通常會建立起一個鄉邑。

    而據劉備所知,長陵邑鼎盛時居住著數萬人。

    長陵邑的存在,除去有著遷徙關東大族的特殊意義外,還有著讓長陵邑的百姓守護長陵的用意。

    可現在長陵邑的數萬百姓何在?

    想來都已經化成了他腳下的斑駁血跡。

    不用親身經曆,光憑想象劉備就能猜到,當如狼似虎的竊陵賊人衝入長陵時,負責守衛長陵的百姓,紛紛倒在了賊子前進的道路上。

    身為大漢帝王,身為劉氏子孫,劉備豈會對這一慘狀不感到痛心?

    同時劉備心中還有著深深的自責。

    都是子孫無用,方才累及忠臣慘死,方才累及先祖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寧。

    當內心中的悲痛情緒湧現之時,劉備對著跟隨在身後的糜暘下令道:“將劉曄帶上來!”

    聽到劉備的命令後,糜暘不敢怠慢。

    不久之後,被強製梳洗幹淨的劉曄就被帶到了劉備的身前。

    劉曄是不願被帶到長陵之下的。

    可有些事不是一味的躲避,就能逃開的。

    當劉曄被帶到劉備身前後,麵對著這位同宗兄弟,劉備臉上有的隻有憤恨的神色。

    “跪下!”

    一聲厲喝於劉備的口中發出。

    或許是因為被帶到長陵的恐慌,讓劉曄沒有及時聽清劉備的話,故而在劉備話音落下的好一會後,劉曄依然還渾身顫抖著站著。

    看著劉曄的這副鬼模樣,樂於助人的糜暘直接來到劉曄身後,狠狠地踹了他一腳。

    糜暘的武力是不高,但他的力氣卻不小。

    在他的猛踹下,猝不及防的劉曄直接整個人撲倒在地。

    劉曄的臉龐與冰冷的地麵重重相撞,這讓劉曄疼的齜牙咧嘴。

    而下一刻撲倒在地的劉曄,就近距離地看到了烏黑的地麵。

    意識到地麵為何會呈現那詭異顏色的劉曄,嚇得下意識就要從地上爬起來。

    可當他的身體剛剛爬起之時,他又被身後的漢軍重重的按住身子跪倒在地。

    膝蓋上傳來的強烈痛感,讓劉曄感覺他整個人都快散架了。

    而相比於身體上的痛感,劉備接下來說的話,卻讓劉曄更加無法接受。

    “你是漢室宗親,你是劉氏子孫。

    你承載著先祖遺澤出生,更承蒙先祖遺澤而拜學名師。

    若無先祖遺澤,你之才學從何而來,你之名望又從何而來?”

    “人皆有畏強之心,這點朕知曉。

    可你不是畏強,你是利欲熏心!

    天下同宗何止千萬?千萬同宗中,難道就你一人懷有才學?

    朕從來不求同宗,皆能夠如朕與季玉、景升一般為國效力,征討逆賊。

    若你能如廣大同宗一般,保全家族,朕亦不會對你心懷怨憤。

    可你是怎麽做的!

    你為了功名利祿,主動自薦於曹賊麾下,數次為曹賊出謀劃策,戕害我劉氏忠臣。

    當年曹操死後,你更是以漢室宗親的身份,主動上表求請曹丕稱帝。

    你是漢室宗親呀!

    如此厚顏無恥,數典忘宗之事,你到底是如何能做的出來的!

    做出以上事的你,與禽獸又何異!”

    麵對劉備的怒斥,劉曄臉龐漲紅,羞愧的無以複加。

    可哪怕他巧舌如簧,卻無法為自身辯解一句。

    能怎麽辯解?

    以他的家世,他並不缺衣食之物,他本可以不為曹操效力。

    在家治學授徒,亦不失為一條好出路。

    當年若不是他毛遂自薦,謀臣眾多的曹操,會要身為漢室宗親的他嗎?

    靠背叛自己的祖宗,來為自己謀取私利,這樣的他被劉備罵上一句禽獸絲毫不為過。

    而在略微停歇之後,劉備又帶著心中的怒火繼續罵道:

    “你眼前是太祖的陵寢。

    你膝下是守衛陵寢的忠臣之血。

    當年曹操為補貼軍用,創立摸金校尉一職盜掘長陵,那時你是在曹操身邊的。

    可是你卻眼睜睜看著祖宗陵寢,為賊子所盜掘。

    你眼睜睜看著祖宗生前衣冠,被賊子所踐踏。

    就連異姓人都會為扞衛祖宗陵寢而效死,可是你呢?

    你簡直是連禽獸都不如!”

    劉備似是要一下子發泄出內心的怒火,他的言語一句比一句犀利。

    可以說劉備罵的每句話都在掏劉曄的心窩子。

    最重要的是當下劉備是在無數人麵前,公然揭露劉曄醜惡的麵目,這對於一向看重臉麵的劉曄來說,又如何能接受的了?

    劉曄腦中不斷回蕩著,劉備替祖宗怒罵他的每句話。

    劉曄又看到了周圍無數人望向他的鄙視,厭惡的眼神。

    終於劉曄再也堅持不住,感覺到五內俱焚的他直接猛的噴出了一口血。

    見劉曄被自己罵的吐血後,劉備覺得還不解恨。

    隨著他的招手,又有一大批人被漢軍帶了上來。

    今日劉備要問罪的可不止是劉曄一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