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
字數:5141 加入書籤
在糜回到大廳內後,他便轉身對著身後的丁封言道:
“讓樊醫前去診治李嚴。”
丁封聽到糜的話後,明顯的愣了一下。
丁封日夜不離糜身邊,他當然知道糜口中說的樊醫指的是誰。
那人正是華佗高徒樊阿。
原本樊阿是關羽身邊的貼身醫官,關羽病死後,糜便將樊阿招到身邊引為侍奉。
作為華佗的高徒,樊阿以善針灸聞名於世,但這並不代表他治療外傷不在行。
隻是相比於師父華佗,他在這道上自謙“不精通”而已。
丁封是知道樊阿的醫術及他在糜心中的地位的,糜願意派樊阿去救治李嚴,這就說明他並不想李嚴死。
可要是不想李嚴死的話,剛才糜為何要下那麽重的手呢?
糜見丁封呈現一副CPU燒了的遲滯模樣,他不免覺得有些好笑。
不過他也沒向丁封多做解釋,隻是進一步催促道:
“還不快去!”
在糜的催促下,丁封這才對著糜一拜後,趕緊朝外走去。
當丁封離開大廳中後,還跟隨在糜身後的,就隻剩下了鄧芝、陳到、丁奉、石苞、州泰幾人。
他們剛才也是聽到了,糜對丁封的吩咐的。
隻是嘛,他們心中透明,臉上卻當做沒聽到一般。
隨後待眾臣落座後,坐在主座上的糜,就笑著說道:
“昨日孤收到了兩個情報。”
“其中一個情報,是從長安送來的。
情報中說,衛將軍已經率軍抵達玉門關。
而就在衛將軍剛剛到達玉門關時,就有一些西域小國派使者來,表達出願意內附的想法。”
聽完糜說的情報後,廳內的眾人臉上都流露出笑意。
他們齊齊起身對著糜言道:
“為大司馬賀,為大漢賀!”
糜所說的第一個情報,無疑是關於西征的最新進展的。
而還未等趙雲的西征大軍進入西域,就有一些西域國家表達出要投降的意願,這足以預示出漢軍接下來的西征行動,會比預期中更順利上不少。
不過眾人祝賀歸祝賀,臉上卻沒有多少豔羨的神色。
畢竟相比於開疆擴土的事業,他們正在做的一統天下的大業,更能讓人心潮澎湃。
在眾臣慶賀完後,糜笑著擺手讓他們重新坐下。
待眾臣坐下後,糜讓廳內的侍從,拿出一份奏報輪流給在座的眾臣觀看。
最先看到那封奏報的,正是鎮東將軍陳到。
而隨著目光在那份奏報上的流動,陳到原本沉穩的神色消失不見,他臉上浮現了震驚的神色。
不止陳到如此,就是鄧芝,石苞,丁奉等人看完奏報中的內容後,他們的神色也大多是以震驚為主。
震驚之餘,下意識間鄧芝就脫口而出道:
“莫不是有人泄露了機密?”
鄧芝的推斷,很快引起眾臣的深思。
可糜在聽完鄧芝的推斷後,卻搖搖頭說道:
“非也。”
這份奏報究竟是什麽內容呢?竟會引得眾臣有這麽大的反應。
原來這份奏報的內容,是關於陸遜那一日在建鄴大朝會中的獻策。
最重要的是,就在幾日前,糜才剛剛跟眾臣商議,初步定下了東征的方略。
那個方略,主體可概括為八個字:“積蓄國力,恩澤人心。”
對於糜的這條東征方略,鄧芝等人之前可是都讚不絕口的。
可讓鄧芝、陳到等人沒想到的是,這方略還未開始真正的實施呢,就出現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大變故。
陸遜的獻策,條條都在針對預防著糜的東征方略。
就像是陸遜提前知道了糜的想法一般。
這詭異的一點,足以引起鄧芝等人的震驚,也足以引起鄧芝等人的懷疑。
不過糜卻知道,陸遜能有那番策略,絕不是有人泄密的緣故。
原因有二。
第一個原因是糜之所以會知道陸遜獻策的全部內容,乃是有著周魴在。
而周魴也在密信中說的很清楚了,陸遜的獻策早於糜蒞臨江陵的時間。
第二個原因嘛,說起來就更簡單了。
身為穿越者的糜,比當世人任何人,都了解且相信陸遜的能力。
以陸遜的才能,他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得出對東吳來說最佳的策略的。
當然在鄧芝等人麵前,糜說明的肯定是第一個原因。
而在聽完糜的解釋後,鄧芝等人更加感到震驚了。
若是在被泄密的情況下,陸遜有著針對性的方略,那是說明自身內部出了問題,這一點倒不算棘手。
好好搜查下,總能找出那個內鬼。
可實際情況並不是。
這就在無形中證明了一點:陸遜與糜所見略同。
隻是糜是誰?
多年來百戰百勝,幾乎是憑借一己之力,將大漢捧上複興軌道的名將。
能與糜所見略同,看來陸遜這人,能力定不可小覷。
想到這時,在座的眾臣臉上都流露出凝重的神色。
沒想到自周瑜死後,江東還能出這等英傑,那孫一舟運氣的確可以。
不過陸遜或可稱為英傑,然在座的眾臣,又豈是碌碌之輩乎?
鄧芝率先反應過來,對著糜進言道:
“大司馬,今陸伯言既有所針對,那我等是否要相應的轉變下方略?”
雖說陸遜的見識超出了鄧芝的意料,可鄧芝知道,一味的擔憂是沒用的。
既然東吳方麵有所防備,那他們也應該相應轉換下策略。
鄧芝的進言,引起了陳到、丁奉、州泰等人的讚同。
因為鄧芝所言,是正常情況下的應對方法。
可眾臣中,卻有一人當眾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不可!”
一道堅定的聲音,吸引了鄧芝等人的注意。
他們紛紛將目光投向那人,發現那人正是石苞。
糜也被石苞的這聲反對給吸引,他眼角帶笑的看向石苞問道:
“仲容有什麽想法,盡管說來。”
得到糜的允許後,石苞直接站起身來,對著鄧芝問道:
“敢問刺史,當初刺史為何會同意大司馬的東征方略?”
石苞此話一出,鄧芝瞬間一怔。
他望著身前麵容姣好的石苞,思索了一番答道:
“自是因為大司馬之東征方略,上合天時,中體國情,下迎人心之緣故。”
鄧芝不解石苞,為何會問出一個這麽簡單的問題。
而讓鄧芝更不解的是,他察覺到石苞在聽完他的回答後,臉上露出了笑容。
“然也!
大司馬之東征方略,可謂最佳。
然既是最佳,又為何要更改?(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