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

字數:9888   加入書籤

A+A-




    頂著江上吹來的寒風,諸葛瑾靜靜站在州陵城下,觀望著這座不久前還屬於己方的城池。
    諸葛瑾記得他跟隨陸遜出兵,至多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
    而州陵納入大吳的版圖中,想來也才半個月左右。
    沒想到就是這半個月的時間,讓大吳與大漢之間的局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想到這,諸葛瑾眼神就變得迷離了起來。
    大變之下,常有大思。
    諸葛瑾不禁暗暗想道
    當年他不顧孔明勸阻,執意選擇投奔孫權,難道真的做錯了嗎?
    這樣的想法一出現在諸葛瑾的心中,就驚得他下意識左顧右盼起來。
    諸葛瑾擔心自己的想法,被外人所察覺到。
    而在環顧四周,見無人察覺到自己異樣的神色後,諸葛瑾放心的同時又自嘲地笑了起來。
    建安初年至今,他為孫權效力已二十餘年。
    他的名望,富貴、乃至於子孫的未來,都已經與大吳的國運深深的綁在一起。
    他已然沒有後路,現在想這些又有何用呢?
    就在諸葛瑾因心中想法而喟歎不已的時候,一道身影在眾臣的拱衛下,來到了諸葛瑾的身前。
    “暘,拜見子瑜公。”
    來到諸葛瑾身前的,正是糜暘。
    而糜暘在諸葛瑾麵前,十分誠懇地擺出了晚輩的禮節。
    糜暘的禮拜聲,驚醒了尚在沉思的諸葛瑾。
    早年間,諸葛瑾曾見過糜暘一麵。
    隻是多年之下,諸葛瑾心中原本對糜暘的相貌,早就記得不太清了。
    可當糜暘站在身前後,諸葛瑾腦海中殘存的印象很快被勾起。
    望著站在身前的這位偉岸男子,盡管他畢恭畢敬的拿出了晚輩之禮,但諸葛瑾卻一點都不敢擺出長輩的譜。
    畢竟眼前這位男子,已幾乎將己方的大軍逼入絕境中。
    諸葛瑾連忙欠身虛扶起糜暘,然後亦對著糜暘一拜道
    “外臣諸葛瑾,問漢大司馬安。”
    麵對諸葛瑾的回禮,糜暘早有預料,他直接半身躲過諸葛瑾的回禮以示不敢當。
    而糜暘之所以要避開諸葛瑾的回禮,除去禮節的限製外,還因為諸葛瑾是以東吳使臣的身份向他回禮的。
    今日他迎接的隻是恩師的胞兄,迎接的是名滿天下的名士諸葛瑾,絕不是什麽東吳的使臣。
    糜暘的避讓,亦讓諸葛瑾明白了他的用意。
    察覺到糜暘的用意後,諸葛瑾不免輕歎一聲。
    不過糜暘的這一反應,諸葛瑾早就有預料到,故而諸葛瑾打算轉變做法。
    “孔明近來可好?”
    聽到諸葛瑾問起諸葛亮的近況,糜暘臉上由衷露出思念的神色。
    “暘不久前剛與恩師通過書信,恩師近來的身體狀況頗佳。”
    能不好麽。
    曆史上諸葛亮之所以會累死,乃是季漢國事危急,加上諸葛亮又軍政一把抓。
    可當世大漢的國運蒸蒸日上,軍事要務又大多被糜暘分擔走。
    以諸葛亮的能力來說,單單處理政務,就算那政務再過繁雜,對他來說也不是難事。
    聽糜暘說諸葛亮的身體不錯,諸葛瑾的臉上露出了笑意。
    拋開兩者各為其主的事實不談,他與諸葛亮之間的關係還是極好的。
    而因諸葛瑾有意的關懷起諸葛亮,這無形間拉近了他與糜暘之間的關係。
    接下來糜暘便一臉敬意的,帶著諸葛瑾登上早就準備好的車輦朝著城內走去。
    諸葛瑾乘坐的,乃是糜暘的專用車輦,加上糜暘又以弟子禮陪伴在諸葛瑾身側。
    任誰看到這一幕,不都得誇一句糜暘禮儀備至?
    糜暘今日並未在城中下達戒嚴的禁令。
    因此當諸葛瑾進入城中後,他很快便注意到了,城內正來回巡邏的一隊隊漢軍。
    觀那些巡邏的漢軍,一個個皆龍精虎猛,鬥誌昂揚。
    連巡邏的漢軍都尚且如此,更何況城外軍營內的野戰軍呢?
    諸葛瑾的臉色,變得暗淡了起來。
    坐在一旁的糜暘,他的眼神時不時地落在諸葛瑾的身上。
    諸葛瑾臉色的變化,被糜暘及時看在了眼中。
    隻是糜暘卻並未表現出什麽。
    重頭戲,還在後麵呢。
    行進了一段路程後,糜暘將諸葛瑾帶入了他的府邸中。
    而在將諸葛瑾一路護送至為他準備好的房間內後,糜暘便對著諸葛瑾言道
    “子瑜公遠途而來,先好好歇息。
    待明日暘會設下宴會,為子瑜公接風洗塵。”
    說完這番話後,糜暘就要作勢離去。
    可諸葛瑾卻慌忙的攔住糜暘,口中說道
    “吾身負國事而來,還望子晟稍待聽我一言。”
    見諸葛瑾都開始熟絡的,稱呼自己的表字了,糜暘也不好再拒絕。
    糜暘笑著說道
    “子瑜公放心,暘就在府內,又不會無端消失。
    然若是有國事,當在大庭廣眾下議之,豈可你我二人私下商議?
    這樣傳出去,恐有礙你我名聲。
    不如等到明日,在宴席中子瑜公再言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糜暘有理有據的話,讓諸葛瑾無話可說。
    再加上這一路上以來,糜暘的行為無可挑剔,也便讓諸葛瑾漸漸放下了戒心。
    於是諸葛瑾最後隻能答應道
    “那便一切聽子晟的。”
    在應付完諸葛瑾後,糜暘抽身回到自身的房內,然後便讓丁封召來了丁奉。
    待丁奉到來後,糜暘揮手驅退了房內的下人。
    “你對諸葛瑾到來一事,有什麽看法?”
    丁奉受召匆忙來到糜暘的房內,還以為糜暘是有什麽大事吩咐,沒想到糜暘卻冷不丁的問了他這麽一句話。
    而一向性情直爽的丁奉,聽到糜暘的這句問話後,卻一直扭捏的回答不上來。
    丁奉那故作扭捏的姿態,看的糜暘有些頭疼。
    “四下無人,你我多年君臣,有話就說,何必吞吞吐吐。
    孤赦你無罪就是。”
    糜暘知道丁奉是在顧忌,諸葛亮與諸葛瑾的關係。
    見糜暘都這麽說了,丁奉方才收攏起扭捏的姿態,然後一臉正經的給出了他的想法
    “大司馬,我可以罵人麽?”
    喜歡先登的丁奉,他的回答果然夠直接幹脆。
    而丁奉的回答,讓糜暘感到十分滿意。
    不過糜暘召丁奉前來,可不是為了聽他罵人的。
    糜暘很快說出了自己的用意。
    “明日孤會設宴款待諸葛瑾。”
    糜暘剛剛說出這一句話,丁奉就連忙嫌棄地擺手道
    “我不去!”
    丁奉的反應,讓糜暘啞然。
    這糙漢子!
    他是讓丁奉不用顧忌,但丁奉好歹也稍微意思意識,顧忌一點呀。
    糜暘拿起案上的毛筆,輕輕敲了下丁奉的頭
    “孤還未說完,你急什麽。”
    丁奉老老實實地受了糜暘一敲,然後就等著糜暘接下來的話。
    糜暘並未讓丁奉等太久,他很快接著說道
    “在宴席上,諸葛瑾定會向孤言及求和一事。”
    糜暘的這句話一出,丁奉的臉色變得更加惡心了。
    可糜暘接下來的話,讓丁奉的臉色發生了變化。
    “孤也不瞞你,要不是顧忌相國對孤的情義,就在今日,孤就想把諸葛瑾給烹殺了。”
    聽到糜暘的這句話後,丁奉臉上出現了期待的神色。
    “可孤是相國的弟子,這樣的事不能做。
    隻是孤與相國有師徒之義,你卻沒有。
    明日,你是可以因忠義,而怒斥諸葛瑾的。”
    糜暘的話,仿佛為丁奉打開了一扇明亮的天窗。
    丁奉仔細一想,好像真的可以耶!
    丁奉雖少時窮苦,沒讀過多少書,可他在投奔糜暘後,借助著糜暘的背景,曾找到不少名士教導他讀書。
    名士不僅教會了丁奉學識,還讓丁奉更深入了解了當世士子的價值觀。
    以當世的價值觀來說,糜暘與諸葛亮有師徒之義,故而糜暘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對諸葛瑾不敬、不利的。
    但吳軍入侵大漢疆域,又是明明白白的事。
    丁奉身為漢臣,諸葛瑾身為吳臣,在兩人之間沒其他關係的束縛下,丁奉可以站在忠義的道德製高點上,對諸葛瑾嚴加斥責。
    隻要丁奉的斥責不離忠義二字,那麽這樣的舉動,對諸葛亮的名聲亦是無礙的。
    之前丁奉身為糜暘的嫡係,下意識地會將糜暘的顧忌當做頭等大事,故而才未想到這一點。
    但現在被糜暘一點撥,丁奉瞬間就回過神來了。
    一想到可以一舒心中憤懣,丁奉的臉色就變得激動起來。
    “大將軍放心,明日臣必赴宴。”
    丁奉前後態度的轉變,讓糜暘不禁笑出聲。
    他又用毛筆輕輕敲了下丁奉的頭,而後讓丁奉將耳朵伸過來。
    在丁奉照做後,糜暘趨身在丁奉的耳邊說了一番話。
    聽到糜暘的吩咐後,丁奉的臉色變得有些古怪起來。
    要做的這麽狠嗎?
    待糜暘從丁奉的耳邊離開後,他看著丁奉說道
    “今日孤叮囑的事你不要忘了。
    孤之計策是否成功,就看你明天的表現了。”
    盡管對糜暘的吩咐感到有些奇怪,可身為糜暘的死忠,丁奉自然不會違抗糜暘的命令。
    “大將軍放心,臣一定盡力而為!”
    丁奉的保證,讓糜暘頗為滿意。
    “下去準備去吧。”
    第二日的時間,很快就到來。
    因糜暘昨日說,要將國事放在今日的宴會上商談,所以諸葛瑾早早就起來打扮自己。
    身為一國使臣,氣度最為重要。
    當諸葛瑾打扮好自己後,他便聽到了丁封在門外問候的聲音。
    丁封是糜暘派來迎接諸葛瑾去往宴會的。
    聽到丁封的問候後,諸葛瑾深吸一口氣便走出了房門。
    隨後他便跟著丁封,一路朝著宴會所在地走去。
    諸葛瑾以為他今日起的夠早了。
    沒想到當他來到宴會中後,卻發現宴會中早就坐滿了人。
    想來那些人俱是在荊州位高權重的人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意識到這一點後,諸葛瑾更加不敢怠慢。
    諸葛瑾跟在丁封身後,亦步亦趨地來到他的座位上坐下。
    在諸葛瑾去往座位的一路上,他發現宴席內原本熱鬧的氣氛瞬間安靜下來。
    宴會中的人,都用意味不明的目光在打量著他。
    當然,那些目光中不乏有赤裸裸的惡意存在。
    好在糜暘還是照顧他的。
    在諸葛瑾坐下後,糜暘輕咳了一聲,驅散了那些注視在諸葛瑾身上不懷好意的目光。
    當那些目光離開後,諸葛瑾覺得空氣都變得香甜了起來。
    而隨後在糜暘的吩咐下,宴席正式開場。
    宴席開場後,場內的人似乎也真的不再關注諸葛瑾了,一個個開始推杯換盞起來。
    酒過三巡後,被糜暘敬了好幾杯酒的諸葛瑾也有了幾分醉意。
    醉意當頭下,諸葛瑾並未忘記自己的任務。
    諸葛瑾見糜暘在美酒的熏陶下,心情似乎不錯,因此便主動起身來到糜暘身前對著他一拜
    “吳臣諸葛瑾,代表我朝大將軍陸遜,有要事與大司馬相商。”
    諸葛瑾的舉動很早就被場內的人注視到。
    而他的話一出,更是讓宴席的氣氛瞬間冷了下來。
    不出意外的,頓時有十數道惡意的目光,射在了諸葛瑾的背上。
    可開弓沒有回頭箭,諸葛瑾隻能暗中為自己打氣。
    糜暘在聽到諸葛瑾的話後,輕笑了一聲。
    他放下手中的酒杯問道
    “何事?”
    見糜暘沒有因自己的話發火,壯了壯膽子的諸葛瑾再一拜說道
    “我朝大將軍感念近年來,兩朝交戰多有死傷。
    正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我朝大將軍不想兩朝百姓再有死傷,故想與大司馬訂立停戰之約。”
    可能是糜暘這兩日對自己的良好態度,給了諸葛瑾不少的勇氣。
    在說完上麵那些冠冕堂皇的話後,諸葛瑾又接著說道
    “大司馬棄宛城而至州陵,恐怕是因為我朝侵取荊州,危害王洪,導致怨念頗深,大司馬可能不願意講和。
    但您這有失偏頗,忽略了大處。
    我試著為大司馬論其輕重和其大小。
    今曹休為大司馬所困,若大司馬能抑威損忿,那麽宛城就會是大司馬的囊中之物。
    宛城一旦拿下,以大司馬的才能,可以進一步謀取中原。
    漢朝先帝與大司馬恩如父子,比之大司馬與王洪情義如何?
    漢朝先帝在時,每日都在想著光複中原,今大司馬豈可放棄大好機會?
    而私人之忿,比之中原各州名士之殷殷期盼又如何?
    相比之下,誰當先後?如果仔細思考,不是很簡單的事嗎。
    要是大司馬能以大事為念,可以馬上決定下來,不用再谘詢各位將領了。”
    當諸葛瑾說完他的話後,糜暘的反應隻有四個字可以形容。
    目瞪口呆!
    有想過諸葛瑾的話可能會無恥,但沒想到會這麽無恥!
    若說諸葛瑾的第一番話是冠冕堂皇的話,那麽他的第二番話,可以用令人作嘔來形容。
    而就在糜暘強忍著掀桌子的衝動之時,諸葛瑾身後的丁奉忍不住了。
    氣憤的丁奉直接一腳踢開身前的食案,大喝道
    “搖唇鼓舌之輩,你在放屁!”
    喜歡糜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糜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