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9章 朝議
字數:5877 加入書籤
vw
官秀從沒在乎過現在和以後的人們會對他如何評價,他也從來在乎過自己的功績是大是小,是不是被埋沒,他在乎的是皇族血脈能不能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風國能不能和平過渡成一個君主立憲製的國家,
儀仗隊伍進入天京城內,放眼望去,街道的兩旁人頭湧湧,一眼望不到邊際,
當人們看到金黃色的馬車鑾駕緩緩行駛到自己的近前,附近的百姓們無不屈膝跪地,向馬車叩首,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數以萬記十萬計的呼喊聲,真如同山呼海嘯一般,響徹天京城,
聽著車外人們的千呼萬喚,看著跪倒在街道兩旁,人山人海的人群,唐淩的心情業已激動到無以複加的地步,她有些顫抖地伸出手來,稍稍拉開一點簾帳,向外觀瞧,
這便是天京,這便是曆代風國皇帝最夢寐以求的地方,
曆任君王,都未曾忘記先祖之遺訓,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古往今來,風國不知出征過寧南多少次,但每次都是以失敗而告終,損兵折將無數,數之不盡的英雄豪傑埋骨異鄉,
而這個看似永遠都不可能完成的千古偉業,竟然由自己完成了,唐淩感覺她現在像是在做夢一樣,她喃喃說道:原來,這是天京,
官秀已在天京好幾個月了,但對天京的一草一木,他仍談不有多熟悉,在天京的這段時間,他大多時間都在辦公,很少有外出的機會,更是從未逛過天京,
他柔聲說道:這次香兒在天京多住一些時日,
唐淩點點頭,而後又惋惜地說道:本來我打算帶靜兒一起來的,可是靜兒太小了,唐靜出生都已經一年了,可官秀還從來沒有見過他呢,
官秀笑道:路途遙遠又波折,讓靜兒待在京也好,
說話之間,鑾駕抵達皇宮,
唐淩挽著官秀,從馬車內走出來,早已等在附近的大臣們齊齊跪地叩首,異口同聲說道:微臣參見陛下,參見殿下,
諸位愛卿平身,唐淩擺了擺手,
謝陛下,謝殿下,一幹大臣相繼起身,人們躬著身形,走到官秀和唐淩的後麵,
穿過一道宮門,舉目往前看,前方是一座巨大的廣場,廣場的正間由白色的大理石鋪路,麵精雕細琢,有各種神獸瑞獸,向道路的兩旁看,廣場站滿了風軍將士,
看到官秀和唐淩走入廣場,風軍將士紛紛單膝跪地,齊聲喊喝:風,風,風,大風,大風,大風
喊喝之聲高亢,盤旋在皇宮空,久久不散,
順著大理石的道路,走到盡頭,再向前看,是一座巨大雄偉的宮殿,宮殿大門的方懸掛著牌匾,寫太和寶殿四個大字,
唐淩深吸口氣,緩緩抬起手來,官秀牽著他的柔荑,一步步對走台階,登完三十九級的台階,方來到太和寶殿的正門前,唐淩站定,轉回身形,緩緩抬起手來,
站於台階下的大臣們再次屈膝跪地,齊聲唱吟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廣場內的風軍將士再次齊聲大喝:風,風,風,大風,大風,大風,
唐淩微微一笑,回過身來,與官秀並肩走入太和寶殿之內,
在外麵看,太和寶殿夠高大夠雄偉的了,占地三千平,殿高三十米,進入其,裏麵亦是讓人有眼前一亮之感,空間寬闊,舉架之高,令人仰望,
大殿內兩排大紅的柱子,麵雕刻著栩栩如生的盤龍,
唐淩邊好地打量左右,邊向裏麵走著,到了龍椅的台基前,官秀站定,唐淩轉頭看了他一眼,他向唐淩含笑點了點頭,唐淩鬆開官秀的手,一步步地走台基,來到龍椅前,從容落座,
直至唐淩坐定,外麵的大臣們才魚貫而入,走進大殿當,按品階站班排序,緊接著,人們齊齊撩起官袍的衣襟,屈膝跪地,再次三呼萬歲,
端坐在龍椅的唐淩擺手說道:諸位愛卿平身,
謝陛下,
唐淩一字一頓地說道:風地與寧南,數百年來,征戰不斷,生靈塗炭,今,兩地歸一,一統,乃國之幸哉,天生蒼生之幸哉,朕感念蒼天之恩德,故,即日起,大赦天下,
吾皇聖明,造福蒼生,天下之福,百姓之福,剛剛起身的大臣們又跪地叩首,
這些都是早已內定好了的事,現在隻是走個過場而已,所謂的大赦天下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免罪的,一些特定的罪名便無法被赦免,如謀反,這不在大赦天下的範圍之內,
等眾人重新起身後,唐淩說道:光複天京已經有三個多月的時間,這段時間裏,朕對總督府的表現很是滿意,當然,總督府的表現也離不開國公的盡心盡力,
說話之間,她拿起一封奏疏,說道:這是國公呈交於朕的總督府各部大臣的名單,說著話,唐淩把奏疏交給一旁的女官,女官躬身接過來,將奏疏內的名單一一宣讀出來,
總督府的軍部大臣內務大臣農部大臣財部大臣都不變,仍由洛忍張九維彭卓君勝南四人分別擔任,
除此之外,工部副使向昭商部副使李帆,分別被官秀提名為工部大臣和商部大臣,
另外,官秀還分別提名了刑部大臣吏部大臣戶部大臣外務大臣,其除了刑部大臣是風族人外,吏部大臣戶部大臣外務大臣皆是寧南人,
聽完這份官秀提交的這份官員名單,不難看出他對寧南人的重視程度,也對寧南人在總督府起到的作用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等女官宣讀完,大殿裏鴉雀無聲,
唐淩向下麵環視了一眼,問道:對於國公提交的這份人選名單,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眾大臣們麵麵相覷,依舊無人做出表態,大家都在等,等旁人先發表意見,
目前,總督府部大臣的品階已被唐淩定為三品至從二品,以軍部大臣為例,品階最低為三品,最高為從二品,而京軍務大臣的品階是從二品到二品,
說白了,是天京這邊的總督府大臣,京那邊的朝廷大臣要低了半級,但雙方之間沒有隸屬關係,都是直接向皇帝效命的,
即便是三品,也有資格朝參與朝議了,總督府現任的四位部大臣,現在也都在大殿之內,
不過身為寧南人的張九維彭卓君勝南,因為身份的關係,都太合適表態,他們也隻能沉默以對,
其餘的風國大臣們,其實對官秀提交的這份名單是不太滿意的,現在誰都看得出來,總督府大臣的職權極大,算在品階不如京大臣,但手卻握著實實在在的權力,
這麽多的美差,都讓給寧南人去做,風人隻拿下了一個軍部大臣和一個刑部大臣,未免太令人失望了,
但是這份名單是官秀提交的,現在誰若站出來提出反對,等於是和官秀過不去,那不是自找苦吃嗎,
等了好半晌,也沒等到有人站出來表態,蔡霄皺了皺眉頭,別的部大臣由誰來擔任,他可以不聞不問,但財部大臣商部大臣工部大臣農部大臣這四個人選,他是一定要去爭一爭的,本來他心裏想去爭的還有內務大臣,隻是張九維向他的連連示好,讓他打消了替換掉內務大臣的想法,
他清了清喉嚨,說道:陛下,微臣有事啟奏,
唐淩和顏悅色地說道:蔡愛卿有什麽看法,盡管講出來是,frdo
現任的農部大臣彭大人和財部大臣君大人,微臣以為,都難以勝任,
哦,唐淩好地問道:彭愛卿和君愛卿治政期間,可有犯下過錯,
蔡霄正色說道:天京光複之後,彭大人於天京城外,非法征地六千餘畝,導致數百之眾的百姓,被迫流離失所,
說話之間,他從袖口抽出一封奏折,向前遞交,女官走前來,接過奏折,放在龍書案,
唐淩拿起,打開折子,大致看了看,然後放下奏折,看向彭卓,問道:彭愛卿,蔡愛卿所奏之事,是否屬實,
彭卓躬了躬身子,說道:臣啟陛下,此事雖屬實,但也不完全實屬,微臣是有在天京郊外征地,但卻不是非法征地,而是應軍部之申請,才做的征地,當時也有對被征地的百姓做了相應的補償,
唐淩點了點頭,軍部要用耕地,向農部這邊申請,也實屬正常,蔡霄揪住此事拿到朝堂來說,實在多此一舉,
可還沒等唐淩說話,蔡霄也先嗤笑出聲,說道:應軍部之申請,彭大人手可有軍部申請之書,
這下官並沒有,當時是
不等他把話說完,蔡霄轉頭看向洛忍,問道:洛大人可知此事,
洛忍滿臉的茫然,他是軍部大臣,但他不記得自己有向彭卓申請過什麽征地,
他下意識地看向官秀,後者負手而站,仰頭望著天棚,好像正在那裏數星星,完全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
官秀不給他任何提示,洛忍也隻能實話實說,他向唐淩拱手施禮,說道:微臣並未向彭大人提出過征地的申請,
蔡霄笑了,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神色,他向唐淩拱手說道:陛下,軍部大臣不知此事,農部手又無軍部送達的征地書,光憑彭大人紅口白牙的一句話,想擺脫掉和此事的幹係,隻怕,太難以服眾了吧,說話的同時,他還得意洋洋地看眼官秀,
彭卓可是官秀一手推去的農部大臣,他犯下大錯,是打誰的臉,
當然是打官秀的臉,至少他犯有識人不明之過,農部大臣的人選他看錯了,那麽,他提交的那份大臣人員的名單,還能令人信服嗎,
雖說唐淩剛剛到天京,但也聽說了天京城內已到了寸土寸金的地步,天京城外的郊區,也是跟著水漲船高,很多家底頗豐的貴族商賈都不惜花費重金,在天京郊外買下大片的耕地,建造成莊園別院,現在彭卓無緣無故的在郊外征收數千畝之多的土地,導致數百農戶流離失所,他究竟想幹什麽,是借職權之便,飽私囊,
簡直是膽大妄為,無法無天,嘭的一聲,唐淩狠狠拍了下桌案,沉聲喝問道:彭卓,你現在還有何話可說,
彭卓臉色變換不定,最後跪地叩首,說道:微臣,無話可說,
252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