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傾蓋如故

字數:3585   加入書籤

A+A-


    蕭清晏必須立刻趕回蕭家!
    謝行止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眸色深深地看著她,神情複雜。
    蕭清晏同樣知道他在顧慮什麽,主動開口:“謝七郎放心,就憑季家與我蕭家的關係,告發你這位好友,於我沒有任何好處,我敬佩季太尉的高義,便是出於道義,我也不會做出那等下作之事,但我心中記掛著家裏,必須立刻趕回去。”
    她看了眼床榻上昏睡的季月臨,接著道:“你的朋友暫且可以留在這裏,若你需要,我也可以盡力相助,但有一點望你理解,你我這般的出身,身後都有著龐大的家族和不計其數的分支族人,一言一行都可能牽連整個家族,希望你能妥善處理,莫要牽連我蕭家。”
    “我明白,”謝行止鄭重地向蕭清晏拱手,“多謝蕭郎高義,謝行止沒齒難忘。”
    蕭清晏很快叫來了周術,讓他立刻安排車馬回府,又將季月臨悄悄托付給了齊驥。
    包藏叛逆,一旦被發現便是抄家滅祖的大罪,蕭清晏請齊驥幫忙,也絕不隱瞞他,將事情一五一十地與他講明白,幫與不幫全憑他自願。
    但在蕭清晏說明一切後,齊驥還是毫不猶豫地便答應了。
    “少主對我們恩重如山,少主的事便是我們的事,您放心,我們一定會將人照顧好,絕不讓人發現。”齊驥拍著胸脯保證。
    蕭清晏很感激地對他施了一禮,叮囑了一些事情,便帶著人匆匆回府。
    至於謝行止的存在,蕭清晏隻告訴了周術和聶堯。
    臨行前,她單獨見了謝行止,說道:“如果我是你,現在便會立刻返回謝家,裝作什麽都不知道。”
    京中人人皆知謝行止與季長臨的關係,季家遭難,季長臨無故失蹤,尤其季長臨最後還是與謝行止在一起,一定會有人懷疑到謝行止,從而試圖順著他找到季月臨的下落。
    一旦如此,不論是季月臨還是蕭家,都會有滅頂之災。
    月下,牆角裏,謝行止背靠牆壁站著,蕭清晏站在他麵前,微微抬頭仰視著他。
    竹影橫斜,落在牆壁和兩人的衣擺之上,靜謐清雅。
    謝行止眼底映著月光,溫柔清澈,他垂眸看著少年如玉的麵容,帶著些微困惑,輕聲詢問:“我們可曾見過?”
    蕭清晏麵容平靜,沒有一絲波瀾:“不曾,為何這樣問?”
    謝行止微笑:“隻是覺得與你相處,就好像見了故人一般熟稔,是行止唐突了。”
    他從濕噠噠的衣袖中取出一塊竹牌:“這個贈你,是我親手刻的,日後若有什麽需要,蕭郎可隨時讓人帶著這個到謝家,謝行止必不推辭。”
    蕭清晏接過竹牌,匆匆道了聲謝,轉身上了馬車。
    望著馬車離開,謝行止從角落中走了出來,獨自站在月下。
    這蕭家九郎容色清絕,氣度華美,如同九天驕陽一般明烈奪目,他若曾經見過,不可能毫無印象。
    真是怪哉!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麽?
    謝行止眉目溫和舒朗,淺笑著低語:“莫非真是遇見了知己?”
    ……
    許是因為蕭家這些年早已淡出了朝堂權力中心,萬幸的是,當蕭清晏趕回家中時,蕭家還安然無恙。
    蕭家內院共分了三處,長房嫡係居北院,叔祖父和三叔蕭予若居東院,二叔蕭予之一家居西院,二叔的父親早年便已病故。
    這些年整個蕭氏一族的族務主要都由叔祖父在管,蕭清晏從不插手族中的事務,隻專心管好她的北院,至於她如何管理北院,叔祖父和兩位族叔也從來不會過問,彼此保持著這種默認的平衡。
    蕭家的護衛們緊張地在院中奔忙穿行,顯然是叔祖父也聽到了消息,知道大難將臨,已經做了安排部署。
    蕭清晏一邊往北院趕,一邊對隨行的聶堯叮囑:“立刻以最快的時間召集所有的人手,務必將北院的每一扇門每一堵牆都給我嚴防死守,一旦有人帶兵闖入蕭家,不管是誰,不管是何理由,沒有我的吩咐,就是一條狗都不許放進來。”
    “是!”聶堯抱拳便要離開。
    蕭清晏又想到了什麽,忙將他叫住:“等一下!”
    她對聶堯低聲道:“北院外麵的防守一旦出了問題,立刻將東西兩院的人引入北院,但要切記,隻能用我們北院自己的人,還要防著有人趁亂混入北院,興風作浪,一旦發現可疑……”
    蕭清晏目光如刀,殺伐之氣盡現:“就地格殺!”
    聶堯心中凜然:“是,屬下領命!”
    看著聶堯離開,夜色茫茫,蕭清晏忽然有些惶惶。
    他們將要麵對的極有可能是朝廷的正規軍,不是個別毛賊匪盜,單單堵上了門也不過隻能保得了一時,隻需朝廷一聲令下,這整座蕭家大院都會被夷為平地。
    他們蕭家如今的實力可遠遠不如季家,可看看季家,照樣不是被抄家滅族了嗎?
    也不知叔祖父那邊可有什麽應對之策,生死攸關,蕭清晏實在不敢指望任何人。
    孝成帝和太子一樣天生癡傻,不過就是個擺設,連一道完整的旨意也不可能自主發出,今夜這場行動的主謀是楊太後,滿朝上下,還有誰能讓楊太後忌憚?誰的麵子才能保住蕭家平安渡過這場劫難?
    蕭清晏正凝眉苦思,便迎麵遇見了母親蕭筠身邊的大丫頭綠映。
    綠映滿麵急色,但還是很規矩地行了禮:“少主,夫人讓您回來趕緊過去一趟,有要事相商。”
    蕭清晏不敢耽擱,忙跟著綠映到了母親居住的清平居。
    剛一進門,便看到蕭筠坐在書案前,提筆書寫著什麽,搖曳的燭光中,婦人跪坐得筆直如鬆柏,容顏秀美,氣質淡雅,一身的書卷氣,令人不自覺也跟著平靜下來。
    蕭清晏放輕了腳步,喚道:“阿娘。”
    蕭筠寫完最後一個字,一筆端正的楷書,不似尋常閨中女子的書法那般秀氣,倒更有巾幗不讓須眉的錚錚風骨。
    “希和,你回來便好。”蕭筠聲音柔和。
    她輕輕吹幹了墨跡,折疊好,放進信封中。
    蕭清晏看到母親提筆在信封上寫下幾個字:衛昭明親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