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決心

字數:4598   加入書籤

A+A-


    “馬卿,這是…邸報?”龍廣寧打開報紙一邊看一邊問道。
    “皇上,別亂扣帽子,草民怎麽敢印邸報,那是殺頭的。”馬漢山笑了笑說,“這是草民準備辦的民報,專門報道一些奇聞異事,宣傳一些種地耕田的方法,傳播一些科學技術,以及寫一些詩文娛樂民眾的民報。”
    邸報也叫邸抄、邸鈔。是專門抄發皇帝諭旨、臣僚奏議和有關政治情報的抄本。雖然類似於報紙出版物,但這玩意兒隻能是官辦的,上麵的內容,必須得皇帝或兩相點頭才能抄印,其實大部分內容就是聖旨和皇帝批閱過的奏折。
    邸報開始的時候,讀者是官府中人,後來發展到也可以供民間人士,形式上已是一份報紙,隻是內容上卻是官府文書。
    掌控輿情就掌控一切,這話雖然有點謬誤,但馬漢山要大展拳腳賺大錢,當然是不願意放過輿論這一塊的。
    “民報?嗯,《頌風報》?朝頌風華,世態百事。嗯,好,好…我看看都寫些什麽。”龍廣寧居然看起報來,好像忘了正在談什麽。
    “咳…咳咳,皇上,這隻是樣板,皇上要看,以後每期都令人送進宮就是了,草民的目標是每天刊發,但現在是不可能的,現在大概隻能辦成旬報吧,每旬發行一期。”馬漢山的理想是要辦一份《頌風日報》,每天一期如前世的《人民日報》一樣,成為全國性的權威日報。
    但現在是不可能的,無論是內容上還是印刷發行上都不可能的,而且,在這個世界辦報,成本要比在前世辦報大的不知多少倍,首先是交通不行啊,印刷的時候是新聞,等報紙送到讀者手上變成了舊故事,有什麽意義?
    “每旬發一期?嗯……。”龍廣寧將報紙疊好說,“馬卿家,就憑這份《頌風報》就可以令國民重拾膽氣重燃舊恨?”
    隻是一份…一份邸報就能改變國民的心態和民風?龍廣寧表示不相信。
    嗬嗬,從來都沒見過報紙的人,當然不知道報紙的力量有多大,從來都沒研究過輿情的人,當然也不知道輿情的威力。
    但馬漢山知道有時候,輿情比大炮的威力還要大。
    “皇上,是不是可能,怎樣可以,這些都不需要皇上知道,皇上需要做的是下一個決心,給大頌一個意誌就足夠了。”馬漢山看著龍廣寧說,“皇上,富國強軍,收拾舊山河,路很長,事很多,還要死不少人。敢問皇上,你準備好了嗎?你下了這個決心嗎?皇上要知道,你的決心,就是這個國家的意誌。”
    民意和國家意誌,是決定大頌是不是可以恢複江山最重要的兩點,但這兩點,決定性的因素都在皇帝龍廣寧的手中。
    如果龍廣寧做好了準備,下了決心,那麽,馬漢山也準備瘋狂一次。
    這個決心不好下,龍廣寧沉默。
    雖然說什麽率土之濱啥的,但事實上,皇帝也不是隨心所欲的,特別是大頌朝的皇帝,很多時候都被那些腐儒言官“道德綁架”了。皇帝的一切行動,這些腐儒言官們,都可以找出一千條理由指責,皇帝如果不妥協,他們就一哭二鬧三上吊逼皇帝妥協。
    一哭二鬧三上吊,到了現代才成為潑婦專利,在古代,其實是腐儒言官的專利,他們動不動就撒潑打滾,動不動就說要死給皇帝看。
    有人可能會說,他要死就死唄,皇帝不是最大的嗎,幹嘛要在乎他們。
    如果這樣想就錯了,這些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腐儒言官清流們,給自己扣了一個非常強大而且非常惑眾的帽子,曰為民請命,曰仗義執言……。
    整個國家的從識字到不識字的,所遵守的都是所謂聖人整出來的思想體係,而這些腐儒言官清流們,代表的就是骨頭都不知道在哪的聖人,曰為聖人代言。
    所以,如果他們因為仗義執言死了,如果他們因為皇帝一意孤行上吊了,那事情就大了,會引起全民唾罵,甚至會引發動蕩的。
    皇帝被維護為皇權的東西反噬,大概是聖人創立聖人思想體係的時候沒想到的。
    “馬卿家,你有幾成把握?”龍廣寧沉默片刻後問馬漢山。
    馬漢山端酒喝了口說:“我沒把握,不過,我知道如果皇上不下決心,那就永遠都沒機會。還有,我要告訴皇上的是,如果想等到有大把握再下決心,那就永遠都不用下決心,因為,皇上是等不到有大把握的時候的。”
    誰都希望在最大把握的時候做決斷,但是,馬漢山認為,就目前大頌的情況,是等不到最大把握再做決定的。唯一能等的,就是一個最有利大頌的時機。
    馬流山認為,現在的國際環境,就是最有利大頌的時機。
    “朕,很害怕。”龍廣寧居然直言害怕。
    事實上,他真的害怕的,如果不決斷,在他有生之年內,保持現狀應該是沒問題的,但他一旦做了決定,也許能成功收複舊山河,也許大頌會變得更麻煩了,他最擔心的是,若再丟國土會再受辱,如果這樣的話,他真的沒臉去見祖宗的。
    “那皇上就不要多想了,安安穩穩的做一個沒骨頭的皇帝好了,草民敢斷言,就算皇上什麽都不做,現狀起碼可以維持到皇上奔天的。”馬漢山看了一眼龍廣寧說,“不過,如果是草民,寧願站著死不願爬著活的。皇上,拿出點勇氣吧。”
    “好,朕拚了,朕要中興大頌,朕要收複舊山河,朕要做千古之君…馬卿,無論是風是雨,朕都願意闖一次,但望馬卿家能大頌盡力盡忠。”又想了片刻,龍廣寧終於下了決心。
    啪啪!
    馬漢山鼓掌,倒滿了兩杯酒說:“草民敬千古聖君一杯,祝皇上大業早成。”
    龍廣寧端酒和馬漢山碰了一下,然後仰頭幹了。
    “馬卿家,朕決心是下了,接下來怎樣做?向天下叫屈,然後獅子大開口索賠?哦,其間,要調兵遣將,做出決一死戰的態勢。一邊還要聯絡北蒙,放出聯蒙滅胡的消息……。但是,馬卿,國家意誌了,民意呢?還有,我們索賠的目標呢?何人可使北蒙?何人可使東胡?”龍廣寧下了決心,然後跟馬漢山發出一連串的問題。
    光下決心是不行的,還要有具體的行動。
    “民意方麵,皇上可以交給在下去處理,隻要皇上同意我們辦這份《頌風報》我保證,不出兩月,全大頌的國民就會重燃舊恨,同仇敵愾。”馬漢山拿起桌上的《頌風報》樣報揚了揚說。
    “辦一份報還需要朕下旨嗎?”龍廣寧很是不解。
    “當然不需要皇上下旨,但是,這份報如果要為大頌服務,要為皇上服務,所以就非得皇上點頭不可。因為,日後或許會招來那些投降派的腐儒清流們的責難,所以,皇上必須介入保住這份報紙才行。皇上,這份報紙的作用,不僅僅可以讓全民重拾舊恨,還可以為皇上做出很多事的,比如,可以用報紙號召天下的隱士,天下的武林人士為國家為皇上服務。還可以將一些皇上想說的話直接告訴天下人,皇上你要知道,有些話官方辦的邸報是不能說的,但《頌風報》可以說啊……。”馬漢山為了給《頌風報》找靠山,搜腸刮肚找了數十條好處說給龍廣寧聽。
    既然這《頌風報》有如此功能,龍廣寧自然是要支持的。
    他已下了決心要收複舊山河中興大頌,很多事,現在他隻能交給馬漢山操辦。因為,有些事,擺到明麵上,一定會被史黨狙擊。而交給馬漢山辦,卻可以瞞天過海。
    “朕已同意保護卿的《頌風報》,那卿是不是要用心為國了?”龍廣寧有點急,決心下了,得知道活怎樣幹呀。
    “皇上,怎樣幹,剛才不是已說過了嘛。至於出使,我覺得史北蒙可以派胡榘前往。”馬漢山想了一下說。
    “胡榘?他剛剛出京為慶元知府…又讓他回京為官,似乎不是那麽好吧。胡卿剛剛立大功…不好派其出使吧,而且他…他一直以來並非禮部係統也非禦史方麵的…他勝任嗎?”龍廣寧沒想到,馬漢山竟然會提議讓一個知府去當使者。
    “皇上,讓他出使而已,不一定得回京任職啊,給他一個戶部或禦史台的虛銜不就行了?出使完了,如果皇上想讓他繼續當知府,那就讓他當知府好了。”馬漢山頓了一下又說,“皇上,知不知道在下為什麽推薦胡榘?”
    “馬卿與他有舊?”龍廣寧覺得不可能,胡榘是史黨的人,馬漢山最不喜歡就是史黨了。
    “皇上覺得臣是那樣的人?”馬漢山居然又自稱臣了,嘖,這貨叫別人什麽,自稱什麽,總是隨著利益變化的。他點燃了煙鬥說,“皇上,胡榘是史黨。”
    “朕知道呀,正因為如此,朕想不通為什麽要派史黨的人出使。”龍廣寧很是迷茫。
    “皇上忘了聯蒙製胡是誰提出的嗎?我猜一定是史黨中人吧。史黨人提出的聯蒙,派史黨人出使,這不是正好嗎?這樣史黨歡喜,北黨相信…皇上,最早提出聯蒙的人是否調查過……。”馬漢山敢肯定,聯蒙製胡的提出者,背後一定有複雜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