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外行霸道

字數:10076   加入書籤

A+A-




    “主公,主公?”
    法正的呼喚在耳邊漸漸響起。
    劉備抬起頭,略微茫然的目光逐漸清醒過來。
    他看到所有人都在看著他。
    他問道:“怎麽了?”
    法正說道:“主公以為,曉卿之言可行否。”
    那一瞬間,劉備的臉色就嚴峻起來,沉聲道:“孝直、子喬。我如今能坐擁荊益,皆因曉卿謀劃。孔明說得不錯,若是別人這般說,我必不會置理,但若是曉卿這麽說,那一定有他的理由。”
    說罷他扭過頭對沈晨道:“曉卿,你要是堅持這樣的話,我采納你的建議,選擇先消滅江東,聯合韓遂馬超共同對抗曹操。但我希望你能說出原因,當然,你不說也沒關係,你隻要說希望我能如此,那我便如此。”
    法正張鬆二人頓時臉色也變幻起來,嚴肅中帶著驚愕,睜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看到劉備如此無條件的信任沈晨,充滿了震驚。
    “多謝主公信我。”
    沈晨起身認真拱手說道:“正因為我知道主公為人,才願意為主公效力。能得此信任,晨死而無憾。”
    劉備起身走到沈晨麵前,拉著他的手,輕輕拍著說道:“曉卿,按你說得去做吧。”
    “可是主公。”
    法正連忙說道:“若事情發展並未像曉卿說的那般,後患無窮啊。”
    “是啊。”
    張鬆也道:“主公,如果韓遂馬超選擇歸順曹操,我們再與江東開戰,則曹操坐擁整個北方,又有關中不知道多少騎兵,益州將麵臨巨大曹軍攻勢。屆時曹操再陳兵於江淮南陽等地,坐觀我們與江東交戰,恐讓曹操坐收漁翁之利啊。”
    劉備擺擺手道:“無妨,我有今日,皆賴曉卿,即便曉卿失算了,也不過是陷入苦戰。在北方多年,我何曾懼過曹賊?今日我比當年強大無數倍,難道還會懼怕他嗎?”
    人在一無所有的時候往往敢於拚命。
    可突然一夜乍富,卻變得謹小慎微起來,害怕失去。
    就像袁紹那樣。
    如今劉備也如袁紹般擁有了偌大家業,卻敢於信任沈晨,拿這份家業去賭,亦是讓沈晨十分感動。
    法正扭過頭看向沈晨,肅然說道:“曉卿,我想你也應該明白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主公如此信任於你,可若是你算錯了人,韓遂馬超歸順曹操,我們則關中西涼盡失,還要麵對孫曹聯手進攻,此將會成為我們的危急存亡也,還請說明白,為什麽要如此行事。”
    沈晨也正襟危坐,臉色肅然道:“好,那我來說說為何會選擇先滅江東,再取關中。首先是地緣因素,韓遂馬超占據的西涼關中雖然很關鍵,但對於我們來說,它的作用僅有產馬地而已,還構不成巨大收益。”
    “請曉卿細說。”
    眾人也認真跪坐好,挺直了腰板,看著沈晨。
    沈晨說道:“一是關中無人,經無數次西涼諸侯入侵三輔,再加上董卓之亂,關中十室九空,五十萬戶如今恐怕已經不足五萬戶,地廣人稀,如果占據了這些地方,百姓不能提供糧草,隻能從漢中運糧,然而運糧道路艱難,長途跋涉,徒增損耗。”
    “唔。”
    法正微微點頭,這是他知道的事情,不能否認。
    沈晨又道:“二是江東離得太近,孫權隱忍,連親妹妹都願意獻給主公,絕不是想要與我們友善。不然他又何必繼續割據,歸順主公不好嗎?他存著諸侯之心,便一定會聯合曹操襲擊荊州。因為北方他打不過去,隻有南方可以通過水戰進入荊益之地,因而先滅江東乃是為了防止我們與曹操打仗的時候,背後遭襲。”
    “嗯。”
    這次包括劉備諸葛亮在內,大家都沒什麽異議。
    因為沈晨說的都是事實,既然已經存下了南北二分天下的心思,那麽孫氏就一定是他們要消滅的對象。
    不管孫權有沒有背刺劉備之心,他們說有,那他就有。
    而且在地緣上也確實孫權離荊州中心太近了,關中打漢中走陳倉道得個把月,中間還有大量關隘,再打成都光長驅直入走路都得兩三個月。
    曆史上司馬懿麵對諸葛亮,居然不是打進漢中去,而是一直處於被動挨打。
    所以從現實角度上來看,益州地區其實非常安全,隻要守住了漢中,根本不需要擔心別人攻進去。
    反觀荊州就不同。
    北麵是曹操,東麵是孫權,被夾在其中,腹背受敵。
    因此必須要消滅一個敵人,防止身後背刺,這樣才能專心致誌對付北方的曹操。
    隻不過在順序上,龐統法正徐庶他們認為應該先消滅韓遂馬超的關中勢力,以防止曹操得到這部分兵馬,再回頭平滅江東。
    而沈晨則認為韓遂馬超不會投靠曹操,應該先消滅孫權,再與曹操對抗。
    這就是沈晨與龐統法正徐庶他們意見向左的地方。
    沈晨繼續道:“三,關中貧瘠,從地緣角度來看,江東威脅更大。同時從戰略角度來看,取得關中西涼作用也遠不如得到江東,付出的成本遠高於收獲的好處,所以先滅江東再取關中最好。”
    “可是還是那個問題。”
    法正說道:“一旦曹操得到關中西涼,拉攏韓遂馬超歸順,加上關中其餘大小勢力,一下子就能為曹操擴充十餘萬兵馬,而且還有大量騎兵,此消彼長,將來即便攻滅了江東,南北爭霸,我們也將處於極大劣勢。”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四點了。”
    沈晨道:“我知道士元、元直、孝直你們看得長遠,已經考慮到了未來南北爭霸的問題。然而我觀韓遂馬超之舉,絕不像要歸順曹操,所以這就是我與你們結論不同之處。”
    “哦?”
    法正便問:“有何根據韓遂馬超不會歸順曹操?難道他們連自己的父母兒女家人都不顧了嗎?韓遂雖然隻送了一個兒子過去,可他手下大將閻行父母子女,以及馬超一家都在鄴城,馬超父親和兄弟姐妹,全都不要了?”
    “這個”
    這話沈晨都不知道怎麽接,隻好苦笑道:“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但我確實是這麽認為的,他們的確可能會放棄家人,選擇自立。”
    法正沒有反駁,隻是說道:“我想聽聽曉卿為何做出這樣的判斷。”
    “此次曹操攻打並州,高幹狼狽遁入關中。雖然高幹派人聯絡韓遂馬超,想與他們一起抗曹,被他們拒絕,但他們也沒有出兵幫助鍾繇。”
    沈晨思索著說道:“你們看他們的舉動,一不出兵幫曹操,二不攔截高幹。鍾繇在長安,差點讓高幹跑了。這麽一個向曹操示好的機會,沒有人會錯過。可他們唯一的舉動,居然是主公北上想接應高幹的時候,如臨大敵,可見他們割據一方之心。”
    “很遺憾。”
    法正搖搖頭:“這不能說服我,因為這個理由太牽強了,漢中被主公攻克的消息早就傳了過去,曹操為了防止主公接應高幹,或者出兵關中,命令他們嚴正以待,也是有可能的事情,甚至這可能就是當時的情況,所以我不可能認可曉卿你說的話。”
    場內陷入沉默。
    秋風輕輕拍打著門窗,發出呼呼聲。
    張鬆緊了緊自己寶藍色的蜀錦絲綢長袍衣領,諸葛亮閉目養神,劉備則雙手錘靠在身前的桌案上,身體前傾看著沈晨和法正。
    法正質問完之後,就一直在看著沈晨,希望他能夠給他一個合乎情理的答案。
    但沈晨隻是低頭凝思,一臉嚴肅的表情。
    他無法給法正合理的解釋。
    畢竟他總不能說,曆史上韓遂馬超就是這麽做的。
    而且曆史上的曹操可比現在強大得多,雖然經曆過赤壁之戰的失敗,可依舊是北方最大霸主。
    在那種情況下,韓遂馬超都敢起兵叛亂,可見他們根本不在乎家人的生死。
    隻是這種事怎麽說呢?
    就像後世偉人想了十天十夜都沒有想明白為啥那個神秘的東方大國敢跑來進攻我們一樣。
    韓遂馬超的行為在當時人眼中也難以理解。
    要知道當時曹操和馬超也沒啥私仇,反而是韓遂殺過馬超的母親。
    而且曹操對於投降他的諸侯降將待遇都是非常不錯的。
    除了呂布以外,隻要你來投降,基本都會接納。
    連高幹這樣的袁家死忠,還有張繡這樣殺他兒子、侄子、愛將的人,曹操都接納了他們。
    可見曹操即便有不少缺點,但在容人這件事上,還是做得非常出色。
    一個以孝治天下的世界,居然有人放棄名聲道德,放棄投降歸順帶來的榮華富貴,連一家老小都不要了,就是要和曹操硬拚。
    這種事情,本身就不符合常理。
    沈晨想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去推翻常理,論證一件不符合常理的事情,難度可想而知有多大。
    除非它發生了。
    於是沈晨沉聲道:“這些隻是我個人的推論,我沒辦法驗證。我會去問問文和先生,看以他對韓遂馬超的了解,會不會與我一致。”
    “文和先生?”
    法正頗為驚訝道:“莫非是賈文和?”
    “是的。”
    沈晨點點頭道:“他在襄陽。”
    法正就說道:“文和先生確實是天下有數的智者,但我相信他會與我們一樣,選擇攻打關中西涼,至少他也應該很想西涼老家了吧。”
    沈晨就說道:“此事我還是堅持我的看法,主公,現在當務之急,是處理內政,在外事上,應該保持最少五年之內不能與敵人交戰。大家都在爭取時間,好好休養生息,民富才國強,國強才能爭霸。因而我以為,不能打關中,先觀望以待局勢。”
    劉備想了想,於是說道:“既然我答應了曉卿,此事就由你來做主,那你就放心去做吧。之前你說不會主持荊州益州的內政事宜,需要帶兵在外抵禦曹操,不若幹脆就駐兵漢中,來處理關中事宜?”
    諸葛亮此時站出來建議道:“曉卿不能去漢中。”
    “為何?”
    劉備不解道:“曉卿去關中,不就能隨時應變來處理韓遂馬超的事宜嗎?”
    諸葛亮說道:“如今益州應該保持守勢,正麵最有可能打仗的地方,是南陽以及淮南,這二地都需要一上將駐守。亮以為,曉卿必須在南陽,才能抵禦曹操的進攻。何況南陽有武關,關中有變,曉卿可以隨時出武關進關中。”
    “嗯。”
    劉備微微點頭道:“還是孔明想得周道,曉卿就駐兵南陽如何?”
    “唯。”
    沈晨拱手應是。
    劉備就又道:“那此事就這麽定下,就依曉卿之策,外結韓遂馬超,北抗曹操,內除孫氏。”
    沈晨說道:“主公打算將左將軍駐地定於何處?”
    劉備想了想道:“成都?”
    “不可。”
    沈晨搖搖頭:“成都距離荊州過於遙遠,一旦荊州戰事有變,很難反應。”
    “那襄陽?”
    劉備又問。
    沈晨又搖搖頭:“襄陽距離漢中過於遙遠,若漢中有變,荊州也無法立即馳援。”
    “當為中樞。”
    諸葛亮思索道:“乃定江州?”
    “不錯。”
    沈晨說道:“江州為二地中樞,東可迅速馳援荊州,北可立即北上漢中,因而左將軍駐地放在江州最為合適。”
    劉備點點頭:“好,那便在江州,屆時孔明可隨我前往江州治蜀。”
    “還有淮南事宜,我們得到了小半個廬江郡,東可威懾江東,北可攻打曹操江淮,亦需要上將駐守。”
    “曉卿認為舉薦何人最為合適?”
    “主公帳下人才濟濟,但我認為能單獨為大將者,隻有孔明、士元、雲長叔、子龍叔以及文仲業。”
    沈晨說道:“至於翼德叔,主公是知道的,他喜歡喝酒誤事。”
    “子龍?”
    劉備很驚訝地說道:“曉卿覺得子龍能單獨領兵了嗎?”
    “正是。”
    沈晨認真地點點頭。
    其實後世往往都認為劉備集團隻有一個人能挑大梁,那就是諸葛亮。其餘龐統死得早,關羽有性格缺陷,最終兵敗麥城。
    但沈晨卻認為趙雲也可以,因為趙雲性格沉穩,而且有奇謀,比如著名的空城計,就是他在漢中之戰中使用的,並且成功以弱勝強,獨領大軍打敗了曹操本人率領的部隊。
    後來諸葛亮一出祁山的街亭之戰,由於馬謖的錯誤戰術,導致街亭之戰大敗,也是趙雲及時聚攏部隊,固守箕穀,又親自領兵斷後,才沒有造成重大的損失。
    所以趙雲在他看來,是一名可靠的將領,即便達不到關羽那樣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地步。但如果把趙雲放在荊州,大概率是不會出現敗走麥城。
    隻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目前趙雲的實質地位其實不高。
    現在的劉備集團裏,處於被劉備最信任的第一梯隊,肯定是關羽、張飛、沈晨、諸葛亮、徐庶、龐統、法正這幾人。
    關羽張飛不用多說,涿郡起兵就跟做劉備左右,是他最信任的左右手。
    沈晨也差不多。
    徐州的時候劉備就見識到了沈晨的能力,就像即便陳登沒有跟劉備走,劉備到了荊州還是會誇讚陳登元龍豪氣一樣。
    雖然那時沈晨還未投奔劉備,可雙方已經建立了友誼基礎。
    正是因為沈晨早就跟他說過,將來如果走投無路,應該前往荊州投奔劉表,他才有今日。
    何況沈晨還是帶兵加入,荊州十萬大軍,現在就歸他統率,在軍事地位上,還要高於關羽張飛。在政治意義以及為劉備出謀劃策上,也不遜色於諸葛亮。
    至於諸葛亮徐庶龐統法正這幾個人,加上沈晨,大家一起幫他謀劃了荊州和益州,正因為有他們幾人,劉備才能得到偌大地盤。
    所以這七個人就是劉備集團核心層。
    而趙雲和太史慈的話,由於並不是像關羽張飛那樣的原始股,也不是帶兵加入,或者出謀劃策,地位就比不上他們七人。
    大抵跟糜竺孫乾等徐州跟隨的那一批地位差不多,甚至太史慈的地位可能還要高於趙雲。
    因為趙雲有過一段時間因兄長病逝回去奔喪,缺席了劉備在徐州的經曆。
    這就跟後世開國元帥、大將、上將評選一樣,戰功再優秀,缺席了三大起義和長征,也很難評上。
    因而此時趙雲的地位屬於第二級,位置會相對靠後。
    可能排在簡雍、糜竺、孫乾、太史慈等人之後,跟士仁、劉琰、袁綝、夏侯纂等人地位差不多。
    如果說劉備需要找一個人單獨領軍鎮守淮南的話,他可能會選擇沈晨、關羽、諸葛亮、龐統或者文聘當中的一個,但絕對不會想到趙雲。
    唯有沈晨力薦。
    劉備沉吟片刻,微微點頭道:“好,既然如此,那我令趙雲駐守尋陽。”
    “還有漢中,成都之地,也要有人駐兵。”
    “另外益州以南,荊州以南,這些地方雖然偏遠,卻不能小覷。如益南多產鐵、金、銀、銅。荊南光照不錯,可以用雙季稻產糧。”
    “至於地方治理問題,主公可以多用兩地世家大族的人才,一縣之地,還是應該可以治理得好。”
    “文和先生在襄陽的話,也能出謀劃策,至少五年內,荊州不要有戰事。”
    “”
    沈晨又給了大量的建議,比如各地駐兵、內政治理、外交事宜、經濟發展等等。
    劉備基本都一一采納。
    到了最後,事情都說得差不多了,諸葛亮才輕聲說道:“各地治理事宜都皆已處置,那麽就該說說最後一件事了。”
    “何事?”
    劉備詫異問道。
    諸葛亮笑道:“主公莫忘了,還有一樁婚事。孫權幾番派使者來詢問,何時主公能與他妹妹結親。想來,他也有些迫不及待了。”
    又說起這件事情,劉備就隻好苦笑道:“這事啊,算了,那就派使者去江東,應下這事吧。”
    他其實不太想同意。
    但諸葛亮之前也說過,他們需要一個對江東開戰的借口。
    而孫權把妹妹送過來,必然會讓孫尚香當內應。
    到時候他們可以將計就計,讓孫尚香傳遞一些假情報回去。
    一旦孫權上當,主動挑起戰爭,那麽他們就有正當理由出兵江東了。
    所以為了大業著想,劉備隻能同意結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