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五,仁桓中興,漢皇啃老

字數:2600   加入書籤

A+A-




    建興二年到建興六年間,季漢內部就已經完成了大量改革,整個國家發展開始趨於穩定。
    在經濟上,季漢鼓勵手工製造業,不抑製商業發展,加速與周邊國家、部落、蠻夷、土著交流,積極擴展陸地、海上等貿易。
    農業上,加大高效率農具研發,改善農業種植環境,抑製土地兼並,鼓勵自耕農發展小農經濟,鼓勵桑、麻、甘蔗等經濟作物種植,同時開墾荒地,修建水渠、池塘、大壩等。
    畜牧業上,鼓勵百姓多養殖雞、鴨、魚、羊、牛、豬,並且提出了閹豬概念,隻保留一頭精壯肉多的種豬,其它的豬都閹掉,來保證肉質和品種改良。
    軍事上,進行大規模裁軍轉業,隻保留大概二十多萬精銳,老弱病殘陸續退伍回鄉,分發田地,獎賞錢幣。並且進行了武器裝備改製,軍銜改製,軍區改製,並遠征漠南和西域,讓大漢武德昌盛。
    政治上,進行了官員改革,品秩劃分,三公九卿漸漸成為榮譽性職務,內閣成為國家政策中心,軍務院為國家軍事中心。內閣負責製定政策,三省六部成為執行者,保證政策發展。
    文化上,沉晨撰寫經書,發展理科,同時詩詞歌賦、小說戲曲、各類雜劇漸漸流行,文化發展日新月異,在印刷術的幫助下,報紙等媒體也出現,成為主流信息渠道。
    科技上,火藥、造紙術、指南針、印刷術等四大發明或是被製造出來,或是廣泛發揚光大,新式農具、工具、武器、裝備層出不窮,各類發明創造每天蓬勃發展,物理學、化學、數學等理科知識,也漸漸成為主流,被納入科舉取士之中。
    教育上,季漢朝廷在全國各地推廣鄉學、縣學、郡學、州學,相當於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最高級別的目前隻有兩座,一座是洛陽太學,另外一座則是洛陽大學。這兩座學校包攬了全國最頂級人才,或是科研、或是從政,是未來季漢最頂尖科學家以及政治家誕生地。
    外交上,季漢如今的外交政策乃是內王外霸,在亞洲實行霸道主義。並且提出國家主權和民族文化概念,對外推廣儒家文化,廣收周邊蠻夷留學生,將他們部落或者國家文化往漢人文化圈引,漸漸吸納融合,為將來吞並做準備。
    交通上,沉晨於建興三年正式提出全國大運河概念,在全國原有的水道基礎上,出資修建運河,並且對黃河、長江、淮河等大型河流進行修河加固,修建大壩、提高兩岸高度,防止大河泛濫。
    等到建興十年的時候,在一係列政策鼓勵下,整個季漢王朝都已是蓬勃發展。
    運河經過七年修建,已經正式運行,山南海北,勾連在一起。即便是從最南的交趾出發,也可以走海運先到南海郡,然後走漓水,也就是珠江進入湘江,再從湘江進入長江,隨後順運河北上至淮河,再到黃河乃至幽州。
    有了運河之後,商貿往來發展就更加旺盛,國家財政富裕,糧草充足,縱使因為小冰河時期,各地天災不斷,在政治清明,官府行動效率極高的情況下,也對大漢沒有造成任何影響。
    一時間季漢國力飆升,比西漢東漢任何一次興盛時期都要壯大。後世將這一段時間稱之為“仁桓中興”,而且這次中興時間,持續了足足一百多年之久。
    因為劉禪活得夠長,加上為人有其父仁厚之風,在他的治下,大漢國力到達頂峰,因而死後群臣皆說他的諡號應該為“文帝”。
    但漢朝已經有文帝,所以加諡號“仁”,為“漢文仁皇帝”!
    而劉禪比曆史上活得久一些,一直到快八十歲才死,結果熬死了長子劉璿以及三子劉琮。並且二子劉瑤性格軟弱,不願意繼承大位,最後老四劉瓚繼承大統。
    劉瓚性格仁厚,有其父之風,跟劉禪感情極深,劉禪死後,劉瓚痛苦不已,在位僅僅兩年時間不到,就哀傷病死。
    由於劉瓚無子,隻有幾個女兒,群臣商議,在皇帝無子的情況下,應該由劉禪五子北地王劉諶登基,所以劉諶於公元286年成為了第四任季漢皇帝,登基時四十三歲,正是年富力強。
    劉諶性格剛烈,跟大哥劉璿一樣,有劉備小時候風範,喜歡騎馬打槍,武德充沛,在繼承父業的時候,父親劉禪以及四哥劉瓚給他留下了一個無比龐大的家業。
    於是在劉諶五十歲到七十歲,也就是公元290310年間,多次出兵征伐四方,獲取大量疆域,將大漢版圖擴充一倍有餘,因而被稱為武桓帝。
    劉禪在位五十七年,劉諶在位也三十一年,一舉將大漢盛世推向巔峰。在這一段時間不僅擊敗貴霜帝國和安息帝國,將大漢的征伐一路打到中亞,還使得萬國來朝,連羅馬帝國都派使者前來覲見。
    在劉諶時期,由於要經略西域和出兵貴霜安息,所以他把帝國遷至長安。保留洛陽為中都,也就是在他這個時期,洛陽、長安、廣州、襄陽、臨淄、北平等地人口皆突破百萬。
    特別是長安和廣州,因陸上絲綢之路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的旺盛,使得兩地外國人極多,全球各地遣漢使者絡繹不絕,大漢帝國自此一躍成為了全球性的霸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