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匈奴將至

字數:3707   加入書籤

A+A-




    對於樓清的話,黃鴻儀沒有產生半點懷疑,畢竟以人家的身份,根本沒必要欺騙他。
    但正因如此,反而讓黃鴻儀的臉色,陡然間變得無比凝重。
    此前係統就有過提醒,說匈奴會再次南下攻城,但黃鴻儀以為他們會把時間,放在夏秋季節。
    因為這樣,南下的匈奴就不用為糧食發愁,同樣也給了黃鴻儀更多的準備時間。
    以至於這段時間,黃鴻儀對玩家是放任不管的態度,任由他們野蠻生長。
    但是今天從樓清口中,得到了關外突生變故,一場規模巨大,且威力極強的倒春寒來襲的消息,讓黃鴻儀瞬間警醒。
    “多謝景澄兄告知,我一定會多加防備,不會讓匈奴破壞下安縣的。”黃鴻儀神色鄭重的保證。
    “我相信縣尊是心懷百姓之人。”樓清點點頭。
    雖然他剛到下安縣一天,但從收集到的資料來看,這位小士族出身的縣尊,的確是難得一見的重視百姓的“濁流”官員。
    算計縣丞等一幹官吏鄉紳,從他們手中收刮了大量錢財,以此來安頓流民,讓他們可以安穩的渡過困難時期。
    等春耕結束之後,他又在下安縣境內大搞土木建設,讓很多百姓從中獲利,進一步減輕百姓的壓力。
    而且在樓清南下的路上,他經過峽道時,看到了在最狹窄處,正在努力修建的一座塢堡。
    樓清看得出來,黃鴻儀早有準備,隻是他可能沒想到匈奴會這麽快就再度南下。
    把該說的都說了,樓清便沒有繼續待下去,他準備休息一晚,明天再在附近各縣奔波,把這個消息盡可能的多告訴一些官員。
    樓清之所以選擇親自出馬,是因為他樓氏嫡係的身份,能夠讓眾人更加重視這個消息!
    送樓清之後,黃鴻儀內心不由得生出一股焦慮,思來想去,最後決定集中人手,先把邛籠碉房建起來。
    黃鴻儀下定決心後,又和係統商量了一陣,決定發布遊戲第一個資料篇!
    【資料篇:匈奴來襲】
    【北地突降大雪,導致匈奴牛羊損失慘重,為了彌補損失,匈奴可汗決定再次南下,攻打大宏朝邊境。】
    【更新時間:今晚十二點至第二天六點】
    【更新內容:增加臨時轉職士兵);暫停道路、水渠等修建;取消下安縣空氣牆;發布一係列相關任務……】
    【溫馨提示:凡是能提高戰勝匈奴的辦法、手段,都會得到驚喜獎勵。】
    “終於出資料篇了!”
    “是啊,遊戲都開服一個多月了,總算是開啟活動了。”
    “不過看這次的更新,接下來恐怕是兵營那群玩家為主了。”
    “這不很正常嗎?遊戲名字早已說明一切,想要爭霸天下,手上沒兵可不行啊!”
    “不是開啟了臨時轉職嗎?到時候我們也可以上戰場廝殺,獲取積分。”
    說到這個,在場大部分玩家都顯得十分興奮,仿佛自己現在就在沙場縱橫,於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
    一位渾身透露出一股英挺剛硬的玩家,聽著眾人的談論,卻輕輕地搖了搖頭,他對於這場戰事,並沒有多大的期待。.
    因為從黃鴻儀一係列舉動來看,這一戰恐怕不會和匈奴正麵打鬥,而是以邛籠防守,以峽道地形奇襲為主。
    這位玩家在原地站了片刻,便動身朝著縣衙走去,想要拜見黃鴻儀。
    隻不過此時的黃鴻儀,正在和劉令等人商討匈奴一事,他隻能在外等著。
    “諸位對此事何有看法?”黃鴻儀見眾人沉默不語,便主動挑起話題問道。
    某個小吏心懷僥幸的說道:“縣尊,那位樓氏子弟也不過猜測而已,匈奴幾個月前才掠劫過一次,應該不會再來了吧?”
    “如果匈奴真的來了呢?要以最壞的結果來看待此事。”黃鴻儀還沒開口,縣尉何榮就大聲反駁道。
    “我聽聞縣尊早在峽道建造塢堡,不知還要多少時間才能建成?”縣丞劉令跟何榮一樣,也是主戰派。
    其實劉令內心並不看好此事,因為匈奴的戰力不是他們訓練的那些縣兵能比的,隻不過為了身家性命,他沒有別的選擇!
    因為匈奴的殺性和他們的戰鬥力一樣,都是舉世聞名。
    在他們眼中,隻有錢財、糧食和女人,他們這些官吏一旦被抓住,那就是破家滅門的下場!
    就算是僥幸逃過了匈奴的屠刀,朝廷的懲罰也不會好到那裏去,照樣是死路一條。
    “再有幾天時間,就能建成了。”黃鴻儀淡定的說道:“諸位大可安心,隻要邛籠一成,除非匈奴率領數萬大軍,用人命來衝破防線,否則不可能打破邛籠的。”
    邛籠本就易守難攻,而且狹窄的山道根本不允許大量士兵並行,再在路上布置一些陷阱,完全可以擋住萬餘匈奴。
    當然,匈奴可以翻過安山,不走峽道,不過生長在大草原上的匈奴,恐怕不習慣山林行走,找不到路不說,還要擔心會不會有人埋伏偷襲。
    而且根據黃鴻儀的判斷,這一次匈奴南下的主攻點,應該不在安州,而是安州東邊的江州!
    之所以會得出這個推斷,是因為匈奴不久之前,才掠劫過安州一次,除非他們準備深入大宏朝,否則不可能再對安州動手。
    不過這件事情,黃鴻儀沒有和任何一個人說。
    一是這隻是他的猜測,實現了,他不會得到什麽好處,但要是猜錯了,那他絕對討不了好!
    二是黃鴻儀想要利用這場戰事,積累一些功勳,為官階晉升做準備!
    眾人聽到黃鴻儀這麽說,懸著的心總算安定了不少。
    祝英更是連聲誇讚黃鴻儀,說他有先見之明,才讓下安縣百姓免於一場災難。
    “誇讚的話就不要說了,而且這也多虧了諸位的支持,否則吾又怎能召集百姓,建造塢堡呢?”
    黃鴻儀打斷了祝英的誇讚,一臉嚴肅的說道:“匈奴是否會南下一事,還無法確定,暫時不要把消息散播出去,以免引起百姓的恐慌。”
    “謹遵縣尊之令!”隨著時間的推移,黃鴻儀的威望漸高,非必要情況,根本沒有人敢站出來反對他。
    黃鴻儀對於這種情況,自然是樂見其成,畢竟這更有利於他掌控下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