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你的死活真的無關緊要9...)

字數:43039   加入書籤

A+A-




    李元達走了, 鄧琳琅卻仍舊怔怔的立在原地。
    從淑妃口中得知所謂的真相之後,她為之鬱鬱,幾日不曾展顏, 他曾經放下政務前去探望,卻都被她推脫身體不適拒絕,最後也隻是隔著簾幕說了幾句話,便將他糊弄走了。
    那時候她還不知道,那其實是她最後一次見到他了。
    門扉就在此時又一次從外邊打開,進來的卻不是李元達, 而是先前侍奉過他的近侍。
    他並沒有催促鄧琳琅,也沒有露出不耐煩的神情, 一直等她哭完了,才很有禮貌的道:“鄧娘子,請吧,聖上為您安排好了去處, 待到此間事了,便遣人送您離開京城。娘子飄零多年, 想來也很久不曾去墳前祭奠親人了吧。”
    鄧琳琅默然不語,良久之後, 終於道:“有心了, 替我謝過聖上吧。”
    李元達回了宮, 便使人往皇後宮中去傳旨,廢淑妃為庶人,遷居冷宮安置。
    作為一個皇帝, 他其實不太在乎後宮那些勾心鬥角,但是後妃把手伸到了皇帝身上, 這絕對不行!
    淑妃暗搓搓的跑去跟一個極得聖寵的妃子說皇帝是你的滅門仇人——這臭婆娘想幹什麽?!
    也就是鄧琳琅天賦異稟,腦回路異於常人,但凡換個正常的過來,不得分分鍾把朕噶了?!
    朕隻是將你廢為庶人,卻沒有賜死,已經很宅心仁厚了!
    皇後聽聞這旨意,卻是愕然,畢竟淑妃能夠躋身四妃,顯然也是有寵在身,如今一朝被打落深淵……
    沉吟再三之後,皇後親自往宣室殿去求見。
    卻聽皇後柔聲道:“臣妾接到旨意之後,可是嚇了一跳,卻不知淑妃妹妹是做錯了什麽,惹得聖上如此動怒?若是不知緣由,便降下罪責,一來隻怕淑妃妹妹不會心服,二來,也令後宮眾多嬪禦不安啊。”
    李元達言簡意賅道:“淑妃於日前宮中失火一案牽涉甚多。”
    皇後便點到即止,不再深問,倒是又說了一句:“隻是後妃被廢為庶人,本朝從未有過,並非臣妾想要為罪人求情,隻是淑妃誕育皇子,即便自身失禮,總也得顧及皇子的顏麵啊……”
    李元達用如意抵著臉頰,眉宇間流露出幾分沉吟之色,輕不可聞的歎了口氣:“淑妃有罪,不可不加以懲處,至於皇子——那也是朕的子嗣,朕自然不會虧待他的。罷了,先別急著貶斥淑妃,且叫朕好生想想吧。”
    皇後見他心意未定,便不再勸,又說了些宮務之事,這才起身告辭。
    ……
    昔日冷寂莊肅、百官禁往的詔獄,此時簡直比菜市場還要熱鬧。
    以丞相嚴衝為首,百官一並到了詔獄門口,錄下名姓之後,浩浩蕩蕩往關押雍王的囚室去了。
    詔獄詔獄,便是指得到皇帝授令才能查辦的案子,有幸被關進來的,無一不是高官勳貴,品階低下的官員,還沒資格進來呢!
    有這麽一層前提在這兒,詔獄的牢房條件當然要比尋常牢獄好得多,更別說雍王乃是當今聖上的胞弟,李元達更不可能在自己的地盤上苛待弟弟,對外留下話柄。
    嚴衝跟柳太傅一前一後來到雍王所在的囚室,瞥了一眼裏頭的裝飾,眉頭便不約而同的皺了起來,二話不說便退到外邊去,夥同守候在外的官員開始給雍王哭喪。
    雍王起初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麽回事——
    最開始被關進詔獄的時候,他倒也不是不慌,隻是見日子一天天過去,自己卻始終沒有被人問罪,心也就安了,再看詔獄的人好吃好喝的伺候著自己,想也知道是得了皇兄的吩咐。
    既然如此,他還有什麽好怕的?
    這會兒叫姓嚴的跟姓柳的兩個老頭子領著人在外邊那麽一哭,雍王就意識到了不對勁兒了,再用他經曆擁有上書房學曆的腦袋瓜那麽一想,霎時間冷汗涔涔。
    這是仿效文帝殺舅的故事啊!
    這兩個老匹夫,是要以言辭逼他自盡!
    即便他不自盡,怕也成了天下人眼裏的笑話與臭蟲,此後再無聲名可言!
    雍王且驚且怒,心頭又有幾重難掩的恐懼:“我乃是先帝嫡子,當今胞弟——彼輩爾敢?!”
    沒有人理會他。
    牢獄外哭聲震天。
    雍王又喊了幾聲,卻仍舊是無人理會,幾次反複之後,雍王渾身發冷。
    他覺得自己此刻不是身處牢獄之中,而是正躺在一處冷寂的棺槨之中安眠。
    聽吧,不是正有人在棺槨外為他痛哭流涕嗎?!
    雍王宛如一頭落入陷阱的獵物,在必死的困境之中焦躁又不安的咆哮,他隱隱有了幾分不祥的預感,又在心裏拚命地安撫自己:
    不會的!
    皇兄一定會保護我的!
    我們是親兄弟啊,母後臨終前再三叮囑他,一定要好好照顧我!
    這場哭喪一直持續到第三天,雍王也幾乎是不合眼的在牢獄裏待了整整三天,直熬得眼下青黑,雙眸充血,昔日豐神俊朗的翩翩皇子,如今卻猙獰如惡鬼。
    到最後,去送飯食的獄卒都不敢跟他搭話,小心翼翼的將餐盒擱下,便逃命似的飛奔離開。
    這個狗奴才,居然敢如此輕視本王!
    雍王站起身,搖搖晃晃的走向餐盒——他其實並不餓,隻是他覺得,一定要有點什麽事情做才好。
    不然,真的會被逼瘋的!
    已經是傍晚時分,哭喪的官員們早已經散去,可即便如此,雍王耳朵裏仿佛也回旋著那飽含著咒怨與譏誚的哭聲。
    他痛苦的捂住了耳朵,就在此時,卻聽鑰匙碰到鎖頭的聲音傳入耳中……
    有人來了。
    ……
    第二天天還沒亮,柳太傅便早早起身,洗漱之後正待往前廳去用飯,卻有心腹管事匆匆前來報信:“老爺,詔獄出事了!”
    柳太傅精神一振:“哦?出什麽事了?!”
    那管事低聲道:“雍王自盡了,就在昨夜……”
    柳太傅精神矍鑠,神色振奮,不由得喝了聲:“好!”
    這禍亂天下的根源死了,豈不是上上好事?
    有這個好消息頂著,他腳步都比從前輕快三分。
    一路乘坐轎子進了宮城,舉步向前之時,見到等候在外的同僚們,眉宇之間都不禁泄露出幾分喜色。
    倒是有他的學生小心近前,低聲提醒他:“老師不可如此喜形於色。”
    又用目光向他示意:“您看那邊——”
    柳太傅順勢望過去,卻見是戍守詔獄主官孫登,一張微黑的麵龐死死的板著,神情當中隱含擔憂。
    柳太傅這才反應過來。
    詔獄並未設置在宮城之中,雍王是於昨夜自盡,彼時宮門早已落鑰,料想天子還未知道這個消息。
    這幾天他們成群結隊去給雍王哭喪,早就惹得當今極其不快,幾度想要杖責朝臣,隻是有嚴衝這個丞相與教導過他的柳太傅以死相諫,這才作罷。
    倘若此時叫當今知道雍王業已於昨夜在詔獄自盡而亡……
    隻怕朝堂之上,馬上就要迎來一場風暴了!
    柳太傅心緒微沉,喜色盡收。
    人死不能複生,也隻能盡力勸慰聖上寬心了,至多,給雍王一個好聽點的諡號也便是了……
    到了時辰,宮門大開,禁軍挨著檢驗門籍。
    柳太傅的視線餘光一直覷著詔獄主管孫登,果然見他進門之後二話不說,便往天子歇息的寢殿去了,心裏邊不由得暗歎一聲。
    恰在此時,卻聽身後有紛亂驚呼之聲響起。
    “什麽人,膽敢擅闖禁宮?!”
    “我要麵見聖上——”
    有著先前章六劫人的經驗在,此時禁軍反應極其迅速,先請堵在宮城門口的大臣們入內躲避,又有弓箭手飛馳前來援助。
    柳太傅隻聽見禁軍整齊劃一的步伐聲自宮牆之外傳來,卻猜不透牆外究竟發生了何事,再想到前不久匆忙入宮覲見的孫登,一時心中且急且躁,五味俱全。
    列位朝臣在舉行朝會的正殿之外等待了沒多久,便有當今聖上的心腹內侍前來,微微眯著眼睛,躬身道:“聖上有請嚴丞相、柳太傅、龐司空,還有承恩公與虢國公見駕。”
    柳太傅心中了悟,當今必然已經知曉雍王殞命之事了。
    五人齊齊到了禦書房,經由內侍通稟之後,以爵位官職高低前後入內。
    承恩公與虢國公倒是還好,總算是與皇家沾親帶故,而待到嚴丞相與柳太傅、龐司空入內之後,天子卻是二話不說,便將案上奏疏一並砸了過去。
    “你們好大的膽子——你們居然敢!”
    李元達眼眶通紅,悲憤之情溢於言表:“雍王,是朕的同胞兄弟啊!你們非要朕處置他,好,朕把他下獄了。你們要去哭喪,朕也由著你們去哭,可你們為什麽一次次的得寸進尺,非要把他逼死,才肯罷休?!”
    “這天下,究竟是朕的天下,還是爾等的天下?!”
    幾人入門之前,便隱約能夠預料到天子的驚怒,此時雖然惶恐,卻也不算毫無防備,當即便在嚴丞相的帶領之下跪倒,拜道:“聖上,臣等絕無私心,所作所為,俱都是為了社稷跟宗廟啊!”
    嚴衝苦口婆心道:“聖上,雍王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如何還能繼續存活於世?若如此,天下藩王誰又肯安分守己呢?!”
    李元達卻不與他分辯此事,隻冷冷哂笑道:“丞相好威風,好氣魄啊!您一聲令下,便有百官前去為雍王送終哭喪,這等號召力,豈不是勝過朕這個天子百倍?!”
    “雍王是先帝的嫡子,朕的骨肉兄弟,丞相要他三更死,他便活不過五更去,您有這樣的本領,做丞相豈不是屈就了?朕把這寶座讓給您,如何?!”
    這豈不是誅心之論!
    嚴衝臉上霎時間沒了血色,摘下官帽,再三拜道:“聖上明察,臣豈敢有此大逆不道之想?老臣對天發誓,絕無半分不忠不孝之心,若此言為虛,天地之所不容,人神之所共斥!”
    李元達神色戚然,極寡淡的笑了一笑:“人心隔肚皮,誰知道呢?”
    複又哽咽道:“我隻知道,我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昨日夜裏孤零零的死在了詔獄!”
    說罷,放聲大哭,哀戚不已。
    如是一來,別說是柳太傅與龐司空,就連嚴丞相這個剛剛被誅心的人,都不能再說什麽了。
    最後,還是飛奔而來的一名內侍打破了滿室淒冷。
    “聖上,陳嬤嬤帶了太後娘娘的遺詔前來——”
    禦書房內眾人皆是一驚。
    李元達滿臉是淚,愕然抬頭,哽咽著道:“陳嬤嬤何在?速速請她老人家進來。”
    那內侍麵露難色。
    李元達見狀,便厲色道:“怎麽,朕使喚不動朝臣,難道也使喚不動你了?!”
    幾位重臣不由得低下頭去。
    卻聽那內侍戰戰兢兢道:“陳嬤嬤,陳嬤嬤她已經氣竭而死了!”
    李元達大為驚駭:“你說什麽?!”
    他一把扯住那內侍衣襟:“怎麽回事?!”
    那內侍小心翼翼又迅速的將自己得知的消息說給聖上聽:“就在方才,有個形容狼狽、身受重傷的老婦要闖禁宮,身後還有人在追趕,禁軍匆忙將人押住,卻聽那老婦自稱是昔年服侍過太後娘娘的近侍女官。”
    “幾日之前,她想要以太後娘娘的遺詔來救雍王殿下,不成想剛出王府,便被人抓住,關押起來,嚴刑拷問,就在昨夜,雍王殿下薨了,看守她的人也不再注意,她這才趁機逃了出來……”
    李元達顫聲道:“母後居然留有遺詔?”
    又急忙追問:“遺詔何在?!”
    那內侍忙道:“已經遣人往雍王府去取了!”
    李元達恍若失魂,鬆開抓住他衣襟的手,呆呆愣愣的跌坐回原處。
    幾位重臣彼此交換一個視線,一時之間,竟也無人膽敢做聲。
    不多時,便有侍從匆忙來稟:“遵從陳嬤嬤的遺言,找到了太後娘娘留下的遺詔。”
    近侍小心翼翼道:“聖上?”
    李元達艱難的咽了口唾沫,澀聲道:“呈上來吧。”
    內侍應聲。
    他接到手裏,展開細看,臉上血色愈發濃烈,眉頭痛苦的顫抖幾下,忽然間一口血吐了出來。
    眾人大驚失色,柳太傅甚至顧不得禮儀,上前去將哀毀不已的天子扶住:“聖上,聖上!”
    又厲聲吩咐左右:“還不去傳太醫?!”
    承恩公撿起掉在地上的太後遺詔看了,神色也頗悲憤,近前去將柳太傅擠開,親自攙扶著皇帝外甥,盛怒不已:“自稱人臣,卻在這裏做逼迫天子的事情,爾等怎麽有顏麵以國家柱石自居?!”
    “雍王有罪,雍王該死,可你們別忘了,天底下隻有一個人有資格賜死他,那就是天子,你們居然敢越俎代庖,代天子行事!”
    又流淚道:“太後娘娘臨終之前,最是牽掛雍王,而聖上向來與雍王友愛,你們逼死了雍王,讓聖上違背了太後娘娘的遺詔,怎麽還有顏麵繼續在朝堂上做愷悌君子!”
    李元達一直堵在心口的那口氣終於艱難的吐了出來。
    他放聲大哭,悲慟的簡直像是要把心肝都嘔出來:“我為人子,卻如此違逆母後的遺命,我死之後,該如何去見高廟,又如何以對定陵啊!”
    又強撐著支起身體,聲色俱厲道:“朕的話是耳旁風,太後的遺詔你們都敢視若無睹,你們還有什麽不敢做的?彼輩非人臣也!”
    對於臣下而言,再沒有比“非人臣”更嚴厲的指責了。
    如是一來,不隻是嚴丞相,連柳太傅與龐司空也齊齊摘掉官帽,叩頭請罪。
    虢國公就在這時候上場和稀泥:“幾位老臣也是掛懷社稷,故而如此,才有些越矩……”
    又站在天子那邊斥責幾名朝臣:“但是居然有人敢扣押太後娘娘生前的近侍女官,害其性命,以至於聖上違逆定陵太後遺命,更是罪不容誅!”
    沒人知道扣押陳嬤嬤的人究竟是誰派去的,匆忙之中,也沒人有心再去探究這些了。
    隻是事已至此,總要有人出麵收拾殘局,相應的,也總要有人對整件事情負責。
    嚴丞相顫顫巍巍的拜了下去:“臣為丞相,統禦百官,年邁昏庸,有失察之過,再無顏麵侍奉天子,臣今請乞骸骨……”
    李元達殊無挽留之意,寒聲吐出來一句:“準!”
    龐司空也忙附和:“臣年歲與丞相相當,亦乞骸骨!”
    李元達麵籠寒霜,冷冷的覷著他,又道了一聲:“準!”
    隨之,柳太傅也主動請求致仕。
    李元達的語氣卻比對待前兩人稍稍柔和幾分:“太傅也要在此時離朕而去嗎?”
    柳太傅歎道:“臣是無顏再見聖上……”
    李元達沒說準,也沒說不準,太醫就在此時過來了。
    他有些疲憊的擺了擺手,打發朝臣們退下了。
    幾名叱吒風雲多年的重臣默不作聲的退了出去,關上門的前一刻,尤且聽見天子在同近侍低語。
    “皇弟他,當真走了嗎?”
    內侍低低的應了一聲。
    天子的聲音裏平添了幾分哽咽:“他比我要小三歲,還沒有成家,連個祭祀的後人都沒有啊。”
    緊接著,又有氣無力道:“我作為兄長,怎麽能眼看著弟弟無人送終?傳旨,將淑妃所出的皇次子過繼給雍王為嗣……”
    內侍驚慌不已:“聖上,您膝下總共也隻有幾位皇子而已啊!”
    卻聽天子哭道:“兒子有什麽打緊?若是可行,我真恨不得用自己來換皇弟活過來才好!勿要囉嗦,去傳旨吧……”
    有著先前章六劫人的經驗在,此時禁軍反應極其迅速,先請堵在宮城門口的大臣們入內躲避,又有弓箭手飛馳前來援助。
    柳太傅隻聽見禁軍整齊劃一的步伐聲自宮牆之外傳來,卻猜不透牆外究竟發生了何事,再想到前不久匆忙入宮覲見的孫登,一時心中且急且躁,五味俱全。
    列位朝臣在舉行朝會的正殿之外等待了沒多久,便有當今聖上的心腹內侍前來,微微眯著眼睛,躬身道:“聖上有請嚴丞相、柳太傅、龐司空,還有承恩公與虢國公見駕。”
    柳太傅心中了悟,當今必然已經知曉雍王殞命之事了。
    五人齊齊到了禦書房,經由內侍通稟之後,以爵位官職高低前後入內。
    承恩公與虢國公倒是還好,總算是與皇家沾親帶故,而待到嚴丞相與柳太傅、龐司空入內之後,天子卻是二話不說,便將案上奏疏一並砸了過去。
    “你們好大的膽子——你們居然敢!”
    李元達眼眶通紅,悲憤之情溢於言表:“雍王,是朕的同胞兄弟啊!你們非要朕處置他,好,朕把他下獄了。你們要去哭喪,朕也由著你們去哭,可你們為什麽一次次的得寸進尺,非要把他逼死,才肯罷休?!”
    “這天下,究竟是朕的天下,還是爾等的天下?!”
    幾人入門之前,便隱約能夠預料到天子的驚怒,此時雖然惶恐,卻也不算毫無防備,當即便在嚴丞相的帶領之下跪倒,拜道:“聖上,臣等絕無私心,所作所為,俱都是為了社稷跟宗廟啊!”
    嚴衝苦口婆心道:“聖上,雍王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如何還能繼續存活於世?若如此,天下藩王誰又肯安分守己呢?!”
    李元達卻不與他分辯此事,隻冷冷哂笑道:“丞相好威風,好氣魄啊!您一聲令下,便有百官前去為雍王送終哭喪,這等號召力,豈不是勝過朕這個天子百倍?!”
    “雍王是先帝的嫡子,朕的骨肉兄弟,丞相要他三更死,他便活不過五更去,您有這樣的本領,做丞相豈不是屈就了?朕把這寶座讓給您,如何?!”
    這豈不是誅心之論!
    嚴衝臉上霎時間沒了血色,摘下官帽,再三拜道:“聖上明察,臣豈敢有此大逆不道之想?老臣對天發誓,絕無半分不忠不孝之心,若此言為虛,天地之所不容,人神之所共斥!”
    李元達神色戚然,極寡淡的笑了一笑:“人心隔肚皮,誰知道呢?”
    複又哽咽道:“我隻知道,我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昨日夜裏孤零零的死在了詔獄!”
    說罷,放聲大哭,哀戚不已。
    如是一來,別說是柳太傅與龐司空,就連嚴丞相這個剛剛被誅心的人,都不能再說什麽了。
    最後,還是飛奔而來的一名內侍打破了滿室淒冷。
    “聖上,陳嬤嬤帶了太後娘娘的遺詔前來——”
    禦書房內眾人皆是一驚。
    李元達滿臉是淚,愕然抬頭,哽咽著道:“陳嬤嬤何在?速速請她老人家進來。”
    那內侍麵露難色。
    李元達見狀,便厲色道:“怎麽,朕使喚不動朝臣,難道也使喚不動你了?!”
    幾位重臣不由得低下頭去。
    卻聽那內侍戰戰兢兢道:“陳嬤嬤,陳嬤嬤她已經氣竭而死了!”
    李元達大為驚駭:“你說什麽?!”
    他一把扯住那內侍衣襟:“怎麽回事?!”
    那內侍小心翼翼又迅速的將自己得知的消息說給聖上聽:“就在方才,有個形容狼狽、身受重傷的老婦要闖禁宮,身後還有人在追趕,禁軍匆忙將人押住,卻聽那老婦自稱是昔年服侍過太後娘娘的近侍女官。”
    “幾日之前,她想要以太後娘娘的遺詔來救雍王殿下,不成想剛出王府,便被人抓住,關押起來,嚴刑拷問,就在昨夜,雍王殿下薨了,看守她的人也不再注意,她這才趁機逃了出來……”
    李元達顫聲道:“母後居然留有遺詔?”
    又急忙追問:“遺詔何在?!”
    那內侍忙道:“已經遣人往雍王府去取了!”
    李元達恍若失魂,鬆開抓住他衣襟的手,呆呆愣愣的跌坐回原處。
    幾位重臣彼此交換一個視線,一時之間,竟也無人膽敢做聲。
    不多時,便有侍從匆忙來稟:“遵從陳嬤嬤的遺言,找到了太後娘娘留下的遺詔。”
    近侍小心翼翼道:“聖上?”
    李元達艱難的咽了口唾沫,澀聲道:“呈上來吧。”
    內侍應聲。
    他接到手裏,展開細看,臉上血色愈發濃烈,眉頭痛苦的顫抖幾下,忽然間一口血吐了出來。
    眾人大驚失色,柳太傅甚至顧不得禮儀,上前去將哀毀不已的天子扶住:“聖上,聖上!”
    又厲聲吩咐左右:“還不去傳太醫?!”
    承恩公撿起掉在地上的太後遺詔看了,神色也頗悲憤,近前去將柳太傅擠開,親自攙扶著皇帝外甥,盛怒不已:“自稱人臣,卻在這裏做逼迫天子的事情,爾等怎麽有顏麵以國家柱石自居?!”
    “雍王有罪,雍王該死,可你們別忘了,天底下隻有一個人有資格賜死他,那就是天子,你們居然敢越俎代庖,代天子行事!”
    又流淚道:“太後娘娘臨終之前,最是牽掛雍王,而聖上向來與雍王友愛,你們逼死了雍王,讓聖上違背了太後娘娘的遺詔,怎麽還有顏麵繼續在朝堂上做愷悌君子!”
    李元達一直堵在心口的那口氣終於艱難的吐了出來。
    他放聲大哭,悲慟的簡直像是要把心肝都嘔出來:“我為人子,卻如此違逆母後的遺命,我死之後,該如何去見高廟,又如何以對定陵啊!”
    又強撐著支起身體,聲色俱厲道:“朕的話是耳旁風,太後的遺詔你們都敢視若無睹,你們還有什麽不敢做的?彼輩非人臣也!”
    對於臣下而言,再沒有比“非人臣”更嚴厲的指責了。
    如是一來,不隻是嚴丞相,連柳太傅與龐司空也齊齊摘掉官帽,叩頭請罪。
    虢國公就在這時候上場和稀泥:“幾位老臣也是掛懷社稷,故而如此,才有些越矩……”
    又站在天子那邊斥責幾名朝臣:“但是居然有人敢扣押太後娘娘生前的近侍女官,害其性命,以至於聖上違逆定陵太後遺命,更是罪不容誅!”
    沒人知道扣押陳嬤嬤的人究竟是誰派去的,匆忙之中,也沒人有心再去探究這些了。
    隻是事已至此,總要有人出麵收拾殘局,相應的,也總要有人對整件事情負責。
    嚴丞相顫顫巍巍的拜了下去:“臣為丞相,統禦百官,年邁昏庸,有失察之過,再無顏麵侍奉天子,臣今請乞骸骨……”
    李元達殊無挽留之意,寒聲吐出來一句:“準!”
    龐司空也忙附和:“臣年歲與丞相相當,亦乞骸骨!”
    李元達麵籠寒霜,冷冷的覷著他,又道了一聲:“準!”
    隨之,柳太傅也主動請求致仕。
    李元達的語氣卻比對待前兩人稍稍柔和幾分:“太傅也要在此時離朕而去嗎?”
    柳太傅歎道:“臣是無顏再見聖上……”
    李元達沒說準,也沒說不準,太醫就在此時過來了。
    他有些疲憊的擺了擺手,打發朝臣們退下了。
    幾名叱吒風雲多年的重臣默不作聲的退了出去,關上門的前一刻,尤且聽見天子在同近侍低語。
    “皇弟他,當真走了嗎?”
    內侍低低的應了一聲。
    天子的聲音裏平添了幾分哽咽:“他比我要小三歲,還沒有成家,連個祭祀的後人都沒有啊。”
    緊接著,又有氣無力道:“我作為兄長,怎麽能眼看著弟弟無人送終?傳旨,將淑妃所出的皇次子過繼給雍王為嗣……”
    內侍驚慌不已:“聖上,您膝下總共也隻有幾位皇子而已啊!”
    卻聽天子哭道:“兒子有什麽打緊?若是可行,我真恨不得用自己來換皇弟活過來才好!勿要囉嗦,去傳旨吧……”
    有著先前章六劫人的經驗在,此時禁軍反應極其迅速,先請堵在宮城門口的大臣們入內躲避,又有弓箭手飛馳前來援助。
    柳太傅隻聽見禁軍整齊劃一的步伐聲自宮牆之外傳來,卻猜不透牆外究竟發生了何事,再想到前不久匆忙入宮覲見的孫登,一時心中且急且躁,五味俱全。
    列位朝臣在舉行朝會的正殿之外等待了沒多久,便有當今聖上的心腹內侍前來,微微眯著眼睛,躬身道:“聖上有請嚴丞相、柳太傅、龐司空,還有承恩公與虢國公見駕。”
    柳太傅心中了悟,當今必然已經知曉雍王殞命之事了。
    五人齊齊到了禦書房,經由內侍通稟之後,以爵位官職高低前後入內。
    承恩公與虢國公倒是還好,總算是與皇家沾親帶故,而待到嚴丞相與柳太傅、龐司空入內之後,天子卻是二話不說,便將案上奏疏一並砸了過去。
    “你們好大的膽子——你們居然敢!”
    李元達眼眶通紅,悲憤之情溢於言表:“雍王,是朕的同胞兄弟啊!你們非要朕處置他,好,朕把他下獄了。你們要去哭喪,朕也由著你們去哭,可你們為什麽一次次的得寸進尺,非要把他逼死,才肯罷休?!”
    “這天下,究竟是朕的天下,還是爾等的天下?!”
    幾人入門之前,便隱約能夠預料到天子的驚怒,此時雖然惶恐,卻也不算毫無防備,當即便在嚴丞相的帶領之下跪倒,拜道:“聖上,臣等絕無私心,所作所為,俱都是為了社稷跟宗廟啊!”
    嚴衝苦口婆心道:“聖上,雍王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如何還能繼續存活於世?若如此,天下藩王誰又肯安分守己呢?!”
    李元達卻不與他分辯此事,隻冷冷哂笑道:“丞相好威風,好氣魄啊!您一聲令下,便有百官前去為雍王送終哭喪,這等號召力,豈不是勝過朕這個天子百倍?!”
    “雍王是先帝的嫡子,朕的骨肉兄弟,丞相要他三更死,他便活不過五更去,您有這樣的本領,做丞相豈不是屈就了?朕把這寶座讓給您,如何?!”
    這豈不是誅心之論!
    嚴衝臉上霎時間沒了血色,摘下官帽,再三拜道:“聖上明察,臣豈敢有此大逆不道之想?老臣對天發誓,絕無半分不忠不孝之心,若此言為虛,天地之所不容,人神之所共斥!”
    李元達神色戚然,極寡淡的笑了一笑:“人心隔肚皮,誰知道呢?”
    複又哽咽道:“我隻知道,我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昨日夜裏孤零零的死在了詔獄!”
    說罷,放聲大哭,哀戚不已。
    如是一來,別說是柳太傅與龐司空,就連嚴丞相這個剛剛被誅心的人,都不能再說什麽了。
    最後,還是飛奔而來的一名內侍打破了滿室淒冷。
    “聖上,陳嬤嬤帶了太後娘娘的遺詔前來——”
    禦書房內眾人皆是一驚。
    李元達滿臉是淚,愕然抬頭,哽咽著道:“陳嬤嬤何在?速速請她老人家進來。”
    那內侍麵露難色。
    李元達見狀,便厲色道:“怎麽,朕使喚不動朝臣,難道也使喚不動你了?!”
    幾位重臣不由得低下頭去。
    卻聽那內侍戰戰兢兢道:“陳嬤嬤,陳嬤嬤她已經氣竭而死了!”
    李元達大為驚駭:“你說什麽?!”
    他一把扯住那內侍衣襟:“怎麽回事?!”
    那內侍小心翼翼又迅速的將自己得知的消息說給聖上聽:“就在方才,有個形容狼狽、身受重傷的老婦要闖禁宮,身後還有人在追趕,禁軍匆忙將人押住,卻聽那老婦自稱是昔年服侍過太後娘娘的近侍女官。”
    “幾日之前,她想要以太後娘娘的遺詔來救雍王殿下,不成想剛出王府,便被人抓住,關押起來,嚴刑拷問,就在昨夜,雍王殿下薨了,看守她的人也不再注意,她這才趁機逃了出來……”
    李元達顫聲道:“母後居然留有遺詔?”
    又急忙追問:“遺詔何在?!”
    那內侍忙道:“已經遣人往雍王府去取了!”
    李元達恍若失魂,鬆開抓住他衣襟的手,呆呆愣愣的跌坐回原處。
    幾位重臣彼此交換一個視線,一時之間,竟也無人膽敢做聲。
    不多時,便有侍從匆忙來稟:“遵從陳嬤嬤的遺言,找到了太後娘娘留下的遺詔。”
    近侍小心翼翼道:“聖上?”
    李元達艱難的咽了口唾沫,澀聲道:“呈上來吧。”
    內侍應聲。
    他接到手裏,展開細看,臉上血色愈發濃烈,眉頭痛苦的顫抖幾下,忽然間一口血吐了出來。
    眾人大驚失色,柳太傅甚至顧不得禮儀,上前去將哀毀不已的天子扶住:“聖上,聖上!”
    又厲聲吩咐左右:“還不去傳太醫?!”
    承恩公撿起掉在地上的太後遺詔看了,神色也頗悲憤,近前去將柳太傅擠開,親自攙扶著皇帝外甥,盛怒不已:“自稱人臣,卻在這裏做逼迫天子的事情,爾等怎麽有顏麵以國家柱石自居?!”
    “雍王有罪,雍王該死,可你們別忘了,天底下隻有一個人有資格賜死他,那就是天子,你們居然敢越俎代庖,代天子行事!”
    又流淚道:“太後娘娘臨終之前,最是牽掛雍王,而聖上向來與雍王友愛,你們逼死了雍王,讓聖上違背了太後娘娘的遺詔,怎麽還有顏麵繼續在朝堂上做愷悌君子!”
    李元達一直堵在心口的那口氣終於艱難的吐了出來。
    他放聲大哭,悲慟的簡直像是要把心肝都嘔出來:“我為人子,卻如此違逆母後的遺命,我死之後,該如何去見高廟,又如何以對定陵啊!”
    又強撐著支起身體,聲色俱厲道:“朕的話是耳旁風,太後的遺詔你們都敢視若無睹,你們還有什麽不敢做的?彼輩非人臣也!”
    對於臣下而言,再沒有比“非人臣”更嚴厲的指責了。
    如是一來,不隻是嚴丞相,連柳太傅與龐司空也齊齊摘掉官帽,叩頭請罪。
    虢國公就在這時候上場和稀泥:“幾位老臣也是掛懷社稷,故而如此,才有些越矩……”
    又站在天子那邊斥責幾名朝臣:“但是居然有人敢扣押太後娘娘生前的近侍女官,害其性命,以至於聖上違逆定陵太後遺命,更是罪不容誅!”
    沒人知道扣押陳嬤嬤的人究竟是誰派去的,匆忙之中,也沒人有心再去探究這些了。
    隻是事已至此,總要有人出麵收拾殘局,相應的,也總要有人對整件事情負責。
    嚴丞相顫顫巍巍的拜了下去:“臣為丞相,統禦百官,年邁昏庸,有失察之過,再無顏麵侍奉天子,臣今請乞骸骨……”
    李元達殊無挽留之意,寒聲吐出來一句:“準!”
    龐司空也忙附和:“臣年歲與丞相相當,亦乞骸骨!”
    李元達麵籠寒霜,冷冷的覷著他,又道了一聲:“準!”
    隨之,柳太傅也主動請求致仕。
    李元達的語氣卻比對待前兩人稍稍柔和幾分:“太傅也要在此時離朕而去嗎?”
    柳太傅歎道:“臣是無顏再見聖上……”
    李元達沒說準,也沒說不準,太醫就在此時過來了。
    他有些疲憊的擺了擺手,打發朝臣們退下了。
    幾名叱吒風雲多年的重臣默不作聲的退了出去,關上門的前一刻,尤且聽見天子在同近侍低語。
    “皇弟他,當真走了嗎?”
    內侍低低的應了一聲。
    天子的聲音裏平添了幾分哽咽:“他比我要小三歲,還沒有成家,連個祭祀的後人都沒有啊。”
    緊接著,又有氣無力道:“我作為兄長,怎麽能眼看著弟弟無人送終?傳旨,將淑妃所出的皇次子過繼給雍王為嗣……”
    內侍驚慌不已:“聖上,您膝下總共也隻有幾位皇子而已啊!”
    卻聽天子哭道:“兒子有什麽打緊?若是可行,我真恨不得用自己來換皇弟活過來才好!勿要囉嗦,去傳旨吧……”
    有著先前章六劫人的經驗在,此時禁軍反應極其迅速,先請堵在宮城門口的大臣們入內躲避,又有弓箭手飛馳前來援助。
    柳太傅隻聽見禁軍整齊劃一的步伐聲自宮牆之外傳來,卻猜不透牆外究竟發生了何事,再想到前不久匆忙入宮覲見的孫登,一時心中且急且躁,五味俱全。
    列位朝臣在舉行朝會的正殿之外等待了沒多久,便有當今聖上的心腹內侍前來,微微眯著眼睛,躬身道:“聖上有請嚴丞相、柳太傅、龐司空,還有承恩公與虢國公見駕。”
    柳太傅心中了悟,當今必然已經知曉雍王殞命之事了。
    五人齊齊到了禦書房,經由內侍通稟之後,以爵位官職高低前後入內。
    承恩公與虢國公倒是還好,總算是與皇家沾親帶故,而待到嚴丞相與柳太傅、龐司空入內之後,天子卻是二話不說,便將案上奏疏一並砸了過去。
    “你們好大的膽子——你們居然敢!”
    李元達眼眶通紅,悲憤之情溢於言表:“雍王,是朕的同胞兄弟啊!你們非要朕處置他,好,朕把他下獄了。你們要去哭喪,朕也由著你們去哭,可你們為什麽一次次的得寸進尺,非要把他逼死,才肯罷休?!”
    “這天下,究竟是朕的天下,還是爾等的天下?!”
    幾人入門之前,便隱約能夠預料到天子的驚怒,此時雖然惶恐,卻也不算毫無防備,當即便在嚴丞相的帶領之下跪倒,拜道:“聖上,臣等絕無私心,所作所為,俱都是為了社稷跟宗廟啊!”
    嚴衝苦口婆心道:“聖上,雍王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如何還能繼續存活於世?若如此,天下藩王誰又肯安分守己呢?!”
    李元達卻不與他分辯此事,隻冷冷哂笑道:“丞相好威風,好氣魄啊!您一聲令下,便有百官前去為雍王送終哭喪,這等號召力,豈不是勝過朕這個天子百倍?!”
    “雍王是先帝的嫡子,朕的骨肉兄弟,丞相要他三更死,他便活不過五更去,您有這樣的本領,做丞相豈不是屈就了?朕把這寶座讓給您,如何?!”
    這豈不是誅心之論!
    嚴衝臉上霎時間沒了血色,摘下官帽,再三拜道:“聖上明察,臣豈敢有此大逆不道之想?老臣對天發誓,絕無半分不忠不孝之心,若此言為虛,天地之所不容,人神之所共斥!”
    李元達神色戚然,極寡淡的笑了一笑:“人心隔肚皮,誰知道呢?”
    複又哽咽道:“我隻知道,我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昨日夜裏孤零零的死在了詔獄!”
    說罷,放聲大哭,哀戚不已。
    如是一來,別說是柳太傅與龐司空,就連嚴丞相這個剛剛被誅心的人,都不能再說什麽了。
    最後,還是飛奔而來的一名內侍打破了滿室淒冷。
    “聖上,陳嬤嬤帶了太後娘娘的遺詔前來——”
    禦書房內眾人皆是一驚。
    李元達滿臉是淚,愕然抬頭,哽咽著道:“陳嬤嬤何在?速速請她老人家進來。”
    那內侍麵露難色。
    李元達見狀,便厲色道:“怎麽,朕使喚不動朝臣,難道也使喚不動你了?!”
    幾位重臣不由得低下頭去。
    卻聽那內侍戰戰兢兢道:“陳嬤嬤,陳嬤嬤她已經氣竭而死了!”
    李元達大為驚駭:“你說什麽?!”
    他一把扯住那內侍衣襟:“怎麽回事?!”
    那內侍小心翼翼又迅速的將自己得知的消息說給聖上聽:“就在方才,有個形容狼狽、身受重傷的老婦要闖禁宮,身後還有人在追趕,禁軍匆忙將人押住,卻聽那老婦自稱是昔年服侍過太後娘娘的近侍女官。”
    “幾日之前,她想要以太後娘娘的遺詔來救雍王殿下,不成想剛出王府,便被人抓住,關押起來,嚴刑拷問,就在昨夜,雍王殿下薨了,看守她的人也不再注意,她這才趁機逃了出來……”
    李元達顫聲道:“母後居然留有遺詔?”
    又急忙追問:“遺詔何在?!”
    那內侍忙道:“已經遣人往雍王府去取了!”
    李元達恍若失魂,鬆開抓住他衣襟的手,呆呆愣愣的跌坐回原處。
    幾位重臣彼此交換一個視線,一時之間,竟也無人膽敢做聲。
    不多時,便有侍從匆忙來稟:“遵從陳嬤嬤的遺言,找到了太後娘娘留下的遺詔。”
    近侍小心翼翼道:“聖上?”
    李元達艱難的咽了口唾沫,澀聲道:“呈上來吧。”
    內侍應聲。
    他接到手裏,展開細看,臉上血色愈發濃烈,眉頭痛苦的顫抖幾下,忽然間一口血吐了出來。
    眾人大驚失色,柳太傅甚至顧不得禮儀,上前去將哀毀不已的天子扶住:“聖上,聖上!”
    又厲聲吩咐左右:“還不去傳太醫?!”
    承恩公撿起掉在地上的太後遺詔看了,神色也頗悲憤,近前去將柳太傅擠開,親自攙扶著皇帝外甥,盛怒不已:“自稱人臣,卻在這裏做逼迫天子的事情,爾等怎麽有顏麵以國家柱石自居?!”
    “雍王有罪,雍王該死,可你們別忘了,天底下隻有一個人有資格賜死他,那就是天子,你們居然敢越俎代庖,代天子行事!”
    又流淚道:“太後娘娘臨終之前,最是牽掛雍王,而聖上向來與雍王友愛,你們逼死了雍王,讓聖上違背了太後娘娘的遺詔,怎麽還有顏麵繼續在朝堂上做愷悌君子!”
    李元達一直堵在心口的那口氣終於艱難的吐了出來。
    他放聲大哭,悲慟的簡直像是要把心肝都嘔出來:“我為人子,卻如此違逆母後的遺命,我死之後,該如何去見高廟,又如何以對定陵啊!”
    又強撐著支起身體,聲色俱厲道:“朕的話是耳旁風,太後的遺詔你們都敢視若無睹,你們還有什麽不敢做的?彼輩非人臣也!”
    對於臣下而言,再沒有比“非人臣”更嚴厲的指責了。
    如是一來,不隻是嚴丞相,連柳太傅與龐司空也齊齊摘掉官帽,叩頭請罪。
    虢國公就在這時候上場和稀泥:“幾位老臣也是掛懷社稷,故而如此,才有些越矩……”
    又站在天子那邊斥責幾名朝臣:“但是居然有人敢扣押太後娘娘生前的近侍女官,害其性命,以至於聖上違逆定陵太後遺命,更是罪不容誅!”
    沒人知道扣押陳嬤嬤的人究竟是誰派去的,匆忙之中,也沒人有心再去探究這些了。
    隻是事已至此,總要有人出麵收拾殘局,相應的,也總要有人對整件事情負責。
    嚴丞相顫顫巍巍的拜了下去:“臣為丞相,統禦百官,年邁昏庸,有失察之過,再無顏麵侍奉天子,臣今請乞骸骨……”
    李元達殊無挽留之意,寒聲吐出來一句:“準!”
    龐司空也忙附和:“臣年歲與丞相相當,亦乞骸骨!”
    李元達麵籠寒霜,冷冷的覷著他,又道了一聲:“準!”
    隨之,柳太傅也主動請求致仕。
    李元達的語氣卻比對待前兩人稍稍柔和幾分:“太傅也要在此時離朕而去嗎?”
    柳太傅歎道:“臣是無顏再見聖上……”
    李元達沒說準,也沒說不準,太醫就在此時過來了。
    他有些疲憊的擺了擺手,打發朝臣們退下了。
    幾名叱吒風雲多年的重臣默不作聲的退了出去,關上門的前一刻,尤且聽見天子在同近侍低語。
    “皇弟他,當真走了嗎?”
    內侍低低的應了一聲。
    天子的聲音裏平添了幾分哽咽:“他比我要小三歲,還沒有成家,連個祭祀的後人都沒有啊。”
    緊接著,又有氣無力道:“我作為兄長,怎麽能眼看著弟弟無人送終?傳旨,將淑妃所出的皇次子過繼給雍王為嗣……”
    內侍驚慌不已:“聖上,您膝下總共也隻有幾位皇子而已啊!”
    卻聽天子哭道:“兒子有什麽打緊?若是可行,我真恨不得用自己來換皇弟活過來才好!勿要囉嗦,去傳旨吧……”
    有著先前章六劫人的經驗在,此時禁軍反應極其迅速,先請堵在宮城門口的大臣們入內躲避,又有弓箭手飛馳前來援助。
    柳太傅隻聽見禁軍整齊劃一的步伐聲自宮牆之外傳來,卻猜不透牆外究竟發生了何事,再想到前不久匆忙入宮覲見的孫登,一時心中且急且躁,五味俱全。
    列位朝臣在舉行朝會的正殿之外等待了沒多久,便有當今聖上的心腹內侍前來,微微眯著眼睛,躬身道:“聖上有請嚴丞相、柳太傅、龐司空,還有承恩公與虢國公見駕。”
    柳太傅心中了悟,當今必然已經知曉雍王殞命之事了。
    五人齊齊到了禦書房,經由內侍通稟之後,以爵位官職高低前後入內。
    承恩公與虢國公倒是還好,總算是與皇家沾親帶故,而待到嚴丞相與柳太傅、龐司空入內之後,天子卻是二話不說,便將案上奏疏一並砸了過去。
    “你們好大的膽子——你們居然敢!”
    李元達眼眶通紅,悲憤之情溢於言表:“雍王,是朕的同胞兄弟啊!你們非要朕處置他,好,朕把他下獄了。你們要去哭喪,朕也由著你們去哭,可你們為什麽一次次的得寸進尺,非要把他逼死,才肯罷休?!”
    “這天下,究竟是朕的天下,還是爾等的天下?!”
    幾人入門之前,便隱約能夠預料到天子的驚怒,此時雖然惶恐,卻也不算毫無防備,當即便在嚴丞相的帶領之下跪倒,拜道:“聖上,臣等絕無私心,所作所為,俱都是為了社稷跟宗廟啊!”
    嚴衝苦口婆心道:“聖上,雍王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如何還能繼續存活於世?若如此,天下藩王誰又肯安分守己呢?!”
    李元達卻不與他分辯此事,隻冷冷哂笑道:“丞相好威風,好氣魄啊!您一聲令下,便有百官前去為雍王送終哭喪,這等號召力,豈不是勝過朕這個天子百倍?!”
    “雍王是先帝的嫡子,朕的骨肉兄弟,丞相要他三更死,他便活不過五更去,您有這樣的本領,做丞相豈不是屈就了?朕把這寶座讓給您,如何?!”
    這豈不是誅心之論!
    嚴衝臉上霎時間沒了血色,摘下官帽,再三拜道:“聖上明察,臣豈敢有此大逆不道之想?老臣對天發誓,絕無半分不忠不孝之心,若此言為虛,天地之所不容,人神之所共斥!”
    李元達神色戚然,極寡淡的笑了一笑:“人心隔肚皮,誰知道呢?”
    複又哽咽道:“我隻知道,我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昨日夜裏孤零零的死在了詔獄!”
    說罷,放聲大哭,哀戚不已。
    如是一來,別說是柳太傅與龐司空,就連嚴丞相這個剛剛被誅心的人,都不能再說什麽了。
    最後,還是飛奔而來的一名內侍打破了滿室淒冷。
    “聖上,陳嬤嬤帶了太後娘娘的遺詔前來——”
    禦書房內眾人皆是一驚。
    李元達滿臉是淚,愕然抬頭,哽咽著道:“陳嬤嬤何在?速速請她老人家進來。”
    那內侍麵露難色。
    李元達見狀,便厲色道:“怎麽,朕使喚不動朝臣,難道也使喚不動你了?!”
    幾位重臣不由得低下頭去。
    卻聽那內侍戰戰兢兢道:“陳嬤嬤,陳嬤嬤她已經氣竭而死了!”
    李元達大為驚駭:“你說什麽?!”
    他一把扯住那內侍衣襟:“怎麽回事?!”
    那內侍小心翼翼又迅速的將自己得知的消息說給聖上聽:“就在方才,有個形容狼狽、身受重傷的老婦要闖禁宮,身後還有人在追趕,禁軍匆忙將人押住,卻聽那老婦自稱是昔年服侍過太後娘娘的近侍女官。”
    “幾日之前,她想要以太後娘娘的遺詔來救雍王殿下,不成想剛出王府,便被人抓住,關押起來,嚴刑拷問,就在昨夜,雍王殿下薨了,看守她的人也不再注意,她這才趁機逃了出來……”
    李元達顫聲道:“母後居然留有遺詔?”
    又急忙追問:“遺詔何在?!”
    那內侍忙道:“已經遣人往雍王府去取了!”
    李元達恍若失魂,鬆開抓住他衣襟的手,呆呆愣愣的跌坐回原處。
    幾位重臣彼此交換一個視線,一時之間,竟也無人膽敢做聲。
    不多時,便有侍從匆忙來稟:“遵從陳嬤嬤的遺言,找到了太後娘娘留下的遺詔。”
    近侍小心翼翼道:“聖上?”
    李元達艱難的咽了口唾沫,澀聲道:“呈上來吧。”
    內侍應聲。
    他接到手裏,展開細看,臉上血色愈發濃烈,眉頭痛苦的顫抖幾下,忽然間一口血吐了出來。
    眾人大驚失色,柳太傅甚至顧不得禮儀,上前去將哀毀不已的天子扶住:“聖上,聖上!”
    又厲聲吩咐左右:“還不去傳太醫?!”
    承恩公撿起掉在地上的太後遺詔看了,神色也頗悲憤,近前去將柳太傅擠開,親自攙扶著皇帝外甥,盛怒不已:“自稱人臣,卻在這裏做逼迫天子的事情,爾等怎麽有顏麵以國家柱石自居?!”
    “雍王有罪,雍王該死,可你們別忘了,天底下隻有一個人有資格賜死他,那就是天子,你們居然敢越俎代庖,代天子行事!”
    又流淚道:“太後娘娘臨終之前,最是牽掛雍王,而聖上向來與雍王友愛,你們逼死了雍王,讓聖上違背了太後娘娘的遺詔,怎麽還有顏麵繼續在朝堂上做愷悌君子!”
    李元達一直堵在心口的那口氣終於艱難的吐了出來。
    他放聲大哭,悲慟的簡直像是要把心肝都嘔出來:“我為人子,卻如此違逆母後的遺命,我死之後,該如何去見高廟,又如何以對定陵啊!”
    又強撐著支起身體,聲色俱厲道:“朕的話是耳旁風,太後的遺詔你們都敢視若無睹,你們還有什麽不敢做的?彼輩非人臣也!”
    對於臣下而言,再沒有比“非人臣”更嚴厲的指責了。
    如是一來,不隻是嚴丞相,連柳太傅與龐司空也齊齊摘掉官帽,叩頭請罪。
    虢國公就在這時候上場和稀泥:“幾位老臣也是掛懷社稷,故而如此,才有些越矩……”
    又站在天子那邊斥責幾名朝臣:“但是居然有人敢扣押太後娘娘生前的近侍女官,害其性命,以至於聖上違逆定陵太後遺命,更是罪不容誅!”
    沒人知道扣押陳嬤嬤的人究竟是誰派去的,匆忙之中,也沒人有心再去探究這些了。
    隻是事已至此,總要有人出麵收拾殘局,相應的,也總要有人對整件事情負責。
    嚴丞相顫顫巍巍的拜了下去:“臣為丞相,統禦百官,年邁昏庸,有失察之過,再無顏麵侍奉天子,臣今請乞骸骨……”
    李元達殊無挽留之意,寒聲吐出來一句:“準!”
    龐司空也忙附和:“臣年歲與丞相相當,亦乞骸骨!”
    李元達麵籠寒霜,冷冷的覷著他,又道了一聲:“準!”
    隨之,柳太傅也主動請求致仕。
    李元達的語氣卻比對待前兩人稍稍柔和幾分:“太傅也要在此時離朕而去嗎?”
    柳太傅歎道:“臣是無顏再見聖上……”
    李元達沒說準,也沒說不準,太醫就在此時過來了。
    他有些疲憊的擺了擺手,打發朝臣們退下了。
    幾名叱吒風雲多年的重臣默不作聲的退了出去,關上門的前一刻,尤且聽見天子在同近侍低語。
    “皇弟他,當真走了嗎?”
    內侍低低的應了一聲。
    天子的聲音裏平添了幾分哽咽:“他比我要小三歲,還沒有成家,連個祭祀的後人都沒有啊。”
    緊接著,又有氣無力道:“我作為兄長,怎麽能眼看著弟弟無人送終?傳旨,將淑妃所出的皇次子過繼給雍王為嗣……”
    內侍驚慌不已:“聖上,您膝下總共也隻有幾位皇子而已啊!”
    卻聽天子哭道:“兒子有什麽打緊?若是可行,我真恨不得用自己來換皇弟活過來才好!勿要囉嗦,去傳旨吧……”
    有著先前章六劫人的經驗在,此時禁軍反應極其迅速,先請堵在宮城門口的大臣們入內躲避,又有弓箭手飛馳前來援助。
    柳太傅隻聽見禁軍整齊劃一的步伐聲自宮牆之外傳來,卻猜不透牆外究竟發生了何事,再想到前不久匆忙入宮覲見的孫登,一時心中且急且躁,五味俱全。
    列位朝臣在舉行朝會的正殿之外等待了沒多久,便有當今聖上的心腹內侍前來,微微眯著眼睛,躬身道:“聖上有請嚴丞相、柳太傅、龐司空,還有承恩公與虢國公見駕。”
    柳太傅心中了悟,當今必然已經知曉雍王殞命之事了。
    五人齊齊到了禦書房,經由內侍通稟之後,以爵位官職高低前後入內。
    承恩公與虢國公倒是還好,總算是與皇家沾親帶故,而待到嚴丞相與柳太傅、龐司空入內之後,天子卻是二話不說,便將案上奏疏一並砸了過去。
    “你們好大的膽子——你們居然敢!”
    李元達眼眶通紅,悲憤之情溢於言表:“雍王,是朕的同胞兄弟啊!你們非要朕處置他,好,朕把他下獄了。你們要去哭喪,朕也由著你們去哭,可你們為什麽一次次的得寸進尺,非要把他逼死,才肯罷休?!”
    “這天下,究竟是朕的天下,還是爾等的天下?!”
    幾人入門之前,便隱約能夠預料到天子的驚怒,此時雖然惶恐,卻也不算毫無防備,當即便在嚴丞相的帶領之下跪倒,拜道:“聖上,臣等絕無私心,所作所為,俱都是為了社稷跟宗廟啊!”
    嚴衝苦口婆心道:“聖上,雍王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如何還能繼續存活於世?若如此,天下藩王誰又肯安分守己呢?!”
    李元達卻不與他分辯此事,隻冷冷哂笑道:“丞相好威風,好氣魄啊!您一聲令下,便有百官前去為雍王送終哭喪,這等號召力,豈不是勝過朕這個天子百倍?!”
    “雍王是先帝的嫡子,朕的骨肉兄弟,丞相要他三更死,他便活不過五更去,您有這樣的本領,做丞相豈不是屈就了?朕把這寶座讓給您,如何?!”
    這豈不是誅心之論!
    嚴衝臉上霎時間沒了血色,摘下官帽,再三拜道:“聖上明察,臣豈敢有此大逆不道之想?老臣對天發誓,絕無半分不忠不孝之心,若此言為虛,天地之所不容,人神之所共斥!”
    李元達神色戚然,極寡淡的笑了一笑:“人心隔肚皮,誰知道呢?”
    複又哽咽道:“我隻知道,我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昨日夜裏孤零零的死在了詔獄!”
    說罷,放聲大哭,哀戚不已。
    如是一來,別說是柳太傅與龐司空,就連嚴丞相這個剛剛被誅心的人,都不能再說什麽了。
    最後,還是飛奔而來的一名內侍打破了滿室淒冷。
    “聖上,陳嬤嬤帶了太後娘娘的遺詔前來——”
    禦書房內眾人皆是一驚。
    李元達滿臉是淚,愕然抬頭,哽咽著道:“陳嬤嬤何在?速速請她老人家進來。”
    那內侍麵露難色。
    李元達見狀,便厲色道:“怎麽,朕使喚不動朝臣,難道也使喚不動你了?!”
    幾位重臣不由得低下頭去。
    卻聽那內侍戰戰兢兢道:“陳嬤嬤,陳嬤嬤她已經氣竭而死了!”
    李元達大為驚駭:“你說什麽?!”
    他一把扯住那內侍衣襟:“怎麽回事?!”
    那內侍小心翼翼又迅速的將自己得知的消息說給聖上聽:“就在方才,有個形容狼狽、身受重傷的老婦要闖禁宮,身後還有人在追趕,禁軍匆忙將人押住,卻聽那老婦自稱是昔年服侍過太後娘娘的近侍女官。”
    “幾日之前,她想要以太後娘娘的遺詔來救雍王殿下,不成想剛出王府,便被人抓住,關押起來,嚴刑拷問,就在昨夜,雍王殿下薨了,看守她的人也不再注意,她這才趁機逃了出來……”
    李元達顫聲道:“母後居然留有遺詔?”
    又急忙追問:“遺詔何在?!”
    那內侍忙道:“已經遣人往雍王府去取了!”
    李元達恍若失魂,鬆開抓住他衣襟的手,呆呆愣愣的跌坐回原處。
    幾位重臣彼此交換一個視線,一時之間,竟也無人膽敢做聲。
    不多時,便有侍從匆忙來稟:“遵從陳嬤嬤的遺言,找到了太後娘娘留下的遺詔。”
    近侍小心翼翼道:“聖上?”
    李元達艱難的咽了口唾沫,澀聲道:“呈上來吧。”
    內侍應聲。
    他接到手裏,展開細看,臉上血色愈發濃烈,眉頭痛苦的顫抖幾下,忽然間一口血吐了出來。
    眾人大驚失色,柳太傅甚至顧不得禮儀,上前去將哀毀不已的天子扶住:“聖上,聖上!”
    又厲聲吩咐左右:“還不去傳太醫?!”
    承恩公撿起掉在地上的太後遺詔看了,神色也頗悲憤,近前去將柳太傅擠開,親自攙扶著皇帝外甥,盛怒不已:“自稱人臣,卻在這裏做逼迫天子的事情,爾等怎麽有顏麵以國家柱石自居?!”
    “雍王有罪,雍王該死,可你們別忘了,天底下隻有一個人有資格賜死他,那就是天子,你們居然敢越俎代庖,代天子行事!”
    又流淚道:“太後娘娘臨終之前,最是牽掛雍王,而聖上向來與雍王友愛,你們逼死了雍王,讓聖上違背了太後娘娘的遺詔,怎麽還有顏麵繼續在朝堂上做愷悌君子!”
    李元達一直堵在心口的那口氣終於艱難的吐了出來。
    他放聲大哭,悲慟的簡直像是要把心肝都嘔出來:“我為人子,卻如此違逆母後的遺命,我死之後,該如何去見高廟,又如何以對定陵啊!”
    又強撐著支起身體,聲色俱厲道:“朕的話是耳旁風,太後的遺詔你們都敢視若無睹,你們還有什麽不敢做的?彼輩非人臣也!”
    對於臣下而言,再沒有比“非人臣”更嚴厲的指責了。
    如是一來,不隻是嚴丞相,連柳太傅與龐司空也齊齊摘掉官帽,叩頭請罪。
    虢國公就在這時候上場和稀泥:“幾位老臣也是掛懷社稷,故而如此,才有些越矩……”
    又站在天子那邊斥責幾名朝臣:“但是居然有人敢扣押太後娘娘生前的近侍女官,害其性命,以至於聖上違逆定陵太後遺命,更是罪不容誅!”
    沒人知道扣押陳嬤嬤的人究竟是誰派去的,匆忙之中,也沒人有心再去探究這些了。
    隻是事已至此,總要有人出麵收拾殘局,相應的,也總要有人對整件事情負責。
    嚴丞相顫顫巍巍的拜了下去:“臣為丞相,統禦百官,年邁昏庸,有失察之過,再無顏麵侍奉天子,臣今請乞骸骨……”
    李元達殊無挽留之意,寒聲吐出來一句:“準!”
    龐司空也忙附和:“臣年歲與丞相相當,亦乞骸骨!”
    李元達麵籠寒霜,冷冷的覷著他,又道了一聲:“準!”
    隨之,柳太傅也主動請求致仕。
    李元達的語氣卻比對待前兩人稍稍柔和幾分:“太傅也要在此時離朕而去嗎?”
    柳太傅歎道:“臣是無顏再見聖上……”
    李元達沒說準,也沒說不準,太醫就在此時過來了。
    他有些疲憊的擺了擺手,打發朝臣們退下了。
    幾名叱吒風雲多年的重臣默不作聲的退了出去,關上門的前一刻,尤且聽見天子在同近侍低語。
    “皇弟他,當真走了嗎?”
    內侍低低的應了一聲。
    天子的聲音裏平添了幾分哽咽:“他比我要小三歲,還沒有成家,連個祭祀的後人都沒有啊。”
    緊接著,又有氣無力道:“我作為兄長,怎麽能眼看著弟弟無人送終?傳旨,將淑妃所出的皇次子過繼給雍王為嗣……”
    內侍驚慌不已:“聖上,您膝下總共也隻有幾位皇子而已啊!”
    卻聽天子哭道:“兒子有什麽打緊?若是可行,我真恨不得用自己來換皇弟活過來才好!勿要囉嗦,去傳旨吧……”
    有著先前章六劫人的經驗在,此時禁軍反應極其迅速,先請堵在宮城門口的大臣們入內躲避,又有弓箭手飛馳前來援助。
    柳太傅隻聽見禁軍整齊劃一的步伐聲自宮牆之外傳來,卻猜不透牆外究竟發生了何事,再想到前不久匆忙入宮覲見的孫登,一時心中且急且躁,五味俱全。
    列位朝臣在舉行朝會的正殿之外等待了沒多久,便有當今聖上的心腹內侍前來,微微眯著眼睛,躬身道:“聖上有請嚴丞相、柳太傅、龐司空,還有承恩公與虢國公見駕。”
    柳太傅心中了悟,當今必然已經知曉雍王殞命之事了。
    五人齊齊到了禦書房,經由內侍通稟之後,以爵位官職高低前後入內。
    承恩公與虢國公倒是還好,總算是與皇家沾親帶故,而待到嚴丞相與柳太傅、龐司空入內之後,天子卻是二話不說,便將案上奏疏一並砸了過去。
    “你們好大的膽子——你們居然敢!”
    李元達眼眶通紅,悲憤之情溢於言表:“雍王,是朕的同胞兄弟啊!你們非要朕處置他,好,朕把他下獄了。你們要去哭喪,朕也由著你們去哭,可你們為什麽一次次的得寸進尺,非要把他逼死,才肯罷休?!”
    “這天下,究竟是朕的天下,還是爾等的天下?!”
    幾人入門之前,便隱約能夠預料到天子的驚怒,此時雖然惶恐,卻也不算毫無防備,當即便在嚴丞相的帶領之下跪倒,拜道:“聖上,臣等絕無私心,所作所為,俱都是為了社稷跟宗廟啊!”
    嚴衝苦口婆心道:“聖上,雍王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如何還能繼續存活於世?若如此,天下藩王誰又肯安分守己呢?!”
    李元達卻不與他分辯此事,隻冷冷哂笑道:“丞相好威風,好氣魄啊!您一聲令下,便有百官前去為雍王送終哭喪,這等號召力,豈不是勝過朕這個天子百倍?!”
    “雍王是先帝的嫡子,朕的骨肉兄弟,丞相要他三更死,他便活不過五更去,您有這樣的本領,做丞相豈不是屈就了?朕把這寶座讓給您,如何?!”
    這豈不是誅心之論!
    嚴衝臉上霎時間沒了血色,摘下官帽,再三拜道:“聖上明察,臣豈敢有此大逆不道之想?老臣對天發誓,絕無半分不忠不孝之心,若此言為虛,天地之所不容,人神之所共斥!”
    李元達神色戚然,極寡淡的笑了一笑:“人心隔肚皮,誰知道呢?”
    複又哽咽道:“我隻知道,我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昨日夜裏孤零零的死在了詔獄!”
    說罷,放聲大哭,哀戚不已。
    如是一來,別說是柳太傅與龐司空,就連嚴丞相這個剛剛被誅心的人,都不能再說什麽了。
    最後,還是飛奔而來的一名內侍打破了滿室淒冷。
    “聖上,陳嬤嬤帶了太後娘娘的遺詔前來——”
    禦書房內眾人皆是一驚。
    李元達滿臉是淚,愕然抬頭,哽咽著道:“陳嬤嬤何在?速速請她老人家進來。”
    那內侍麵露難色。
    李元達見狀,便厲色道:“怎麽,朕使喚不動朝臣,難道也使喚不動你了?!”
    幾位重臣不由得低下頭去。
    卻聽那內侍戰戰兢兢道:“陳嬤嬤,陳嬤嬤她已經氣竭而死了!”
    李元達大為驚駭:“你說什麽?!”
    他一把扯住那內侍衣襟:“怎麽回事?!”
    那內侍小心翼翼又迅速的將自己得知的消息說給聖上聽:“就在方才,有個形容狼狽、身受重傷的老婦要闖禁宮,身後還有人在追趕,禁軍匆忙將人押住,卻聽那老婦自稱是昔年服侍過太後娘娘的近侍女官。”
    “幾日之前,她想要以太後娘娘的遺詔來救雍王殿下,不成想剛出王府,便被人抓住,關押起來,嚴刑拷問,就在昨夜,雍王殿下薨了,看守她的人也不再注意,她這才趁機逃了出來……”
    李元達顫聲道:“母後居然留有遺詔?”
    又急忙追問:“遺詔何在?!”
    那內侍忙道:“已經遣人往雍王府去取了!”
    李元達恍若失魂,鬆開抓住他衣襟的手,呆呆愣愣的跌坐回原處。
    幾位重臣彼此交換一個視線,一時之間,竟也無人膽敢做聲。
    不多時,便有侍從匆忙來稟:“遵從陳嬤嬤的遺言,找到了太後娘娘留下的遺詔。”
    近侍小心翼翼道:“聖上?”
    李元達艱難的咽了口唾沫,澀聲道:“呈上來吧。”
    內侍應聲。
    他接到手裏,展開細看,臉上血色愈發濃烈,眉頭痛苦的顫抖幾下,忽然間一口血吐了出來。
    眾人大驚失色,柳太傅甚至顧不得禮儀,上前去將哀毀不已的天子扶住:“聖上,聖上!”
    又厲聲吩咐左右:“還不去傳太醫?!”
    承恩公撿起掉在地上的太後遺詔看了,神色也頗悲憤,近前去將柳太傅擠開,親自攙扶著皇帝外甥,盛怒不已:“自稱人臣,卻在這裏做逼迫天子的事情,爾等怎麽有顏麵以國家柱石自居?!”
    “雍王有罪,雍王該死,可你們別忘了,天底下隻有一個人有資格賜死他,那就是天子,你們居然敢越俎代庖,代天子行事!”
    又流淚道:“太後娘娘臨終之前,最是牽掛雍王,而聖上向來與雍王友愛,你們逼死了雍王,讓聖上違背了太後娘娘的遺詔,怎麽還有顏麵繼續在朝堂上做愷悌君子!”
    李元達一直堵在心口的那口氣終於艱難的吐了出來。
    他放聲大哭,悲慟的簡直像是要把心肝都嘔出來:“我為人子,卻如此違逆母後的遺命,我死之後,該如何去見高廟,又如何以對定陵啊!”
    又強撐著支起身體,聲色俱厲道:“朕的話是耳旁風,太後的遺詔你們都敢視若無睹,你們還有什麽不敢做的?彼輩非人臣也!”
    對於臣下而言,再沒有比“非人臣”更嚴厲的指責了。
    如是一來,不隻是嚴丞相,連柳太傅與龐司空也齊齊摘掉官帽,叩頭請罪。
    虢國公就在這時候上場和稀泥:“幾位老臣也是掛懷社稷,故而如此,才有些越矩……”
    又站在天子那邊斥責幾名朝臣:“但是居然有人敢扣押太後娘娘生前的近侍女官,害其性命,以至於聖上違逆定陵太後遺命,更是罪不容誅!”
    沒人知道扣押陳嬤嬤的人究竟是誰派去的,匆忙之中,也沒人有心再去探究這些了。
    隻是事已至此,總要有人出麵收拾殘局,相應的,也總要有人對整件事情負責。
    嚴丞相顫顫巍巍的拜了下去:“臣為丞相,統禦百官,年邁昏庸,有失察之過,再無顏麵侍奉天子,臣今請乞骸骨……”
    李元達殊無挽留之意,寒聲吐出來一句:“準!”
    龐司空也忙附和:“臣年歲與丞相相當,亦乞骸骨!”
    李元達麵籠寒霜,冷冷的覷著他,又道了一聲:“準!”
    隨之,柳太傅也主動請求致仕。
    李元達的語氣卻比對待前兩人稍稍柔和幾分:“太傅也要在此時離朕而去嗎?”
    柳太傅歎道:“臣是無顏再見聖上……”
    李元達沒說準,也沒說不準,太醫就在此時過來了。
    他有些疲憊的擺了擺手,打發朝臣們退下了。
    幾名叱吒風雲多年的重臣默不作聲的退了出去,關上門的前一刻,尤且聽見天子在同近侍低語。
    “皇弟他,當真走了嗎?”
    內侍低低的應了一聲。
    天子的聲音裏平添了幾分哽咽:“他比我要小三歲,還沒有成家,連個祭祀的後人都沒有啊。”
    緊接著,又有氣無力道:“我作為兄長,怎麽能眼看著弟弟無人送終?傳旨,將淑妃所出的皇次子過繼給雍王為嗣……”
    內侍驚慌不已:“聖上,您膝下總共也隻有幾位皇子而已啊!”
    卻聽天子哭道:“兒子有什麽打緊?若是可行,我真恨不得用自己來換皇弟活過來才好!勿要囉嗦,去傳旨吧……”
    有著先前章六劫人的經驗在,此時禁軍反應極其迅速,先請堵在宮城門口的大臣們入內躲避,又有弓箭手飛馳前來援助。
    柳太傅隻聽見禁軍整齊劃一的步伐聲自宮牆之外傳來,卻猜不透牆外究竟發生了何事,再想到前不久匆忙入宮覲見的孫登,一時心中且急且躁,五味俱全。
    列位朝臣在舉行朝會的正殿之外等待了沒多久,便有當今聖上的心腹內侍前來,微微眯著眼睛,躬身道:“聖上有請嚴丞相、柳太傅、龐司空,還有承恩公與虢國公見駕。”
    柳太傅心中了悟,當今必然已經知曉雍王殞命之事了。
    五人齊齊到了禦書房,經由內侍通稟之後,以爵位官職高低前後入內。
    承恩公與虢國公倒是還好,總算是與皇家沾親帶故,而待到嚴丞相與柳太傅、龐司空入內之後,天子卻是二話不說,便將案上奏疏一並砸了過去。
    “你們好大的膽子——你們居然敢!”
    李元達眼眶通紅,悲憤之情溢於言表:“雍王,是朕的同胞兄弟啊!你們非要朕處置他,好,朕把他下獄了。你們要去哭喪,朕也由著你們去哭,可你們為什麽一次次的得寸進尺,非要把他逼死,才肯罷休?!”
    “這天下,究竟是朕的天下,還是爾等的天下?!”
    幾人入門之前,便隱約能夠預料到天子的驚怒,此時雖然惶恐,卻也不算毫無防備,當即便在嚴丞相的帶領之下跪倒,拜道:“聖上,臣等絕無私心,所作所為,俱都是為了社稷跟宗廟啊!”
    嚴衝苦口婆心道:“聖上,雍王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如何還能繼續存活於世?若如此,天下藩王誰又肯安分守己呢?!”
    李元達卻不與他分辯此事,隻冷冷哂笑道:“丞相好威風,好氣魄啊!您一聲令下,便有百官前去為雍王送終哭喪,這等號召力,豈不是勝過朕這個天子百倍?!”
    “雍王是先帝的嫡子,朕的骨肉兄弟,丞相要他三更死,他便活不過五更去,您有這樣的本領,做丞相豈不是屈就了?朕把這寶座讓給您,如何?!”
    這豈不是誅心之論!
    嚴衝臉上霎時間沒了血色,摘下官帽,再三拜道:“聖上明察,臣豈敢有此大逆不道之想?老臣對天發誓,絕無半分不忠不孝之心,若此言為虛,天地之所不容,人神之所共斥!”
    李元達神色戚然,極寡淡的笑了一笑:“人心隔肚皮,誰知道呢?”
    複又哽咽道:“我隻知道,我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昨日夜裏孤零零的死在了詔獄!”
    說罷,放聲大哭,哀戚不已。
    如是一來,別說是柳太傅與龐司空,就連嚴丞相這個剛剛被誅心的人,都不能再說什麽了。
    最後,還是飛奔而來的一名內侍打破了滿室淒冷。
    “聖上,陳嬤嬤帶了太後娘娘的遺詔前來——”
    禦書房內眾人皆是一驚。
    李元達滿臉是淚,愕然抬頭,哽咽著道:“陳嬤嬤何在?速速請她老人家進來。”
    那內侍麵露難色。
    李元達見狀,便厲色道:“怎麽,朕使喚不動朝臣,難道也使喚不動你了?!”
    幾位重臣不由得低下頭去。
    卻聽那內侍戰戰兢兢道:“陳嬤嬤,陳嬤嬤她已經氣竭而死了!”
    李元達大為驚駭:“你說什麽?!”
    他一把扯住那內侍衣襟:“怎麽回事?!”
    那內侍小心翼翼又迅速的將自己得知的消息說給聖上聽:“就在方才,有個形容狼狽、身受重傷的老婦要闖禁宮,身後還有人在追趕,禁軍匆忙將人押住,卻聽那老婦自稱是昔年服侍過太後娘娘的近侍女官。”
    “幾日之前,她想要以太後娘娘的遺詔來救雍王殿下,不成想剛出王府,便被人抓住,關押起來,嚴刑拷問,就在昨夜,雍王殿下薨了,看守她的人也不再注意,她這才趁機逃了出來……”
    李元達顫聲道:“母後居然留有遺詔?”
    又急忙追問:“遺詔何在?!”
    那內侍忙道:“已經遣人往雍王府去取了!”
    李元達恍若失魂,鬆開抓住他衣襟的手,呆呆愣愣的跌坐回原處。
    幾位重臣彼此交換一個視線,一時之間,竟也無人膽敢做聲。
    不多時,便有侍從匆忙來稟:“遵從陳嬤嬤的遺言,找到了太後娘娘留下的遺詔。”
    近侍小心翼翼道:“聖上?”
    李元達艱難的咽了口唾沫,澀聲道:“呈上來吧。”
    內侍應聲。
    他接到手裏,展開細看,臉上血色愈發濃烈,眉頭痛苦的顫抖幾下,忽然間一口血吐了出來。
    眾人大驚失色,柳太傅甚至顧不得禮儀,上前去將哀毀不已的天子扶住:“聖上,聖上!”
    又厲聲吩咐左右:“還不去傳太醫?!”
    承恩公撿起掉在地上的太後遺詔看了,神色也頗悲憤,近前去將柳太傅擠開,親自攙扶著皇帝外甥,盛怒不已:“自稱人臣,卻在這裏做逼迫天子的事情,爾等怎麽有顏麵以國家柱石自居?!”
    “雍王有罪,雍王該死,可你們別忘了,天底下隻有一個人有資格賜死他,那就是天子,你們居然敢越俎代庖,代天子行事!”
    又流淚道:“太後娘娘臨終之前,最是牽掛雍王,而聖上向來與雍王友愛,你們逼死了雍王,讓聖上違背了太後娘娘的遺詔,怎麽還有顏麵繼續在朝堂上做愷悌君子!”
    李元達一直堵在心口的那口氣終於艱難的吐了出來。
    他放聲大哭,悲慟的簡直像是要把心肝都嘔出來:“我為人子,卻如此違逆母後的遺命,我死之後,該如何去見高廟,又如何以對定陵啊!”
    又強撐著支起身體,聲色俱厲道:“朕的話是耳旁風,太後的遺詔你們都敢視若無睹,你們還有什麽不敢做的?彼輩非人臣也!”
    對於臣下而言,再沒有比“非人臣”更嚴厲的指責了。
    如是一來,不隻是嚴丞相,連柳太傅與龐司空也齊齊摘掉官帽,叩頭請罪。
    虢國公就在這時候上場和稀泥:“幾位老臣也是掛懷社稷,故而如此,才有些越矩……”
    又站在天子那邊斥責幾名朝臣:“但是居然有人敢扣押太後娘娘生前的近侍女官,害其性命,以至於聖上違逆定陵太後遺命,更是罪不容誅!”
    沒人知道扣押陳嬤嬤的人究竟是誰派去的,匆忙之中,也沒人有心再去探究這些了。
    隻是事已至此,總要有人出麵收拾殘局,相應的,也總要有人對整件事情負責。
    嚴丞相顫顫巍巍的拜了下去:“臣為丞相,統禦百官,年邁昏庸,有失察之過,再無顏麵侍奉天子,臣今請乞骸骨……”
    李元達殊無挽留之意,寒聲吐出來一句:“準!”
    龐司空也忙附和:“臣年歲與丞相相當,亦乞骸骨!”
    李元達麵籠寒霜,冷冷的覷著他,又道了一聲:“準!”
    隨之,柳太傅也主動請求致仕。
    李元達的語氣卻比對待前兩人稍稍柔和幾分:“太傅也要在此時離朕而去嗎?”
    柳太傅歎道:“臣是無顏再見聖上……”
    李元達沒說準,也沒說不準,太醫就在此時過來了。
    他有些疲憊的擺了擺手,打發朝臣們退下了。
    幾名叱吒風雲多年的重臣默不作聲的退了出去,關上門的前一刻,尤且聽見天子在同近侍低語。
    “皇弟他,當真走了嗎?”
    內侍低低的應了一聲。
    天子的聲音裏平添了幾分哽咽:“他比我要小三歲,還沒有成家,連個祭祀的後人都沒有啊。”
    緊接著,又有氣無力道:“我作為兄長,怎麽能眼看著弟弟無人送終?傳旨,將淑妃所出的皇次子過繼給雍王為嗣……”
    內侍驚慌不已:“聖上,您膝下總共也隻有幾位皇子而已啊!”
    卻聽天子哭道:“兒子有什麽打緊?若是可行,我真恨不得用自己來換皇弟活過來才好!勿要囉嗦,去傳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