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第 251 章 皇帝們求仙問道那些事
字數:8517 加入書籤
先前王上宣布要親征時, 滿朝文武有一個算一個,就沒有持讚同意見的。
但眾所周知,秦王向來頭鐵, 祭天了一個中車府令,強行將此事通過, 沒過幾日就毅然決然的踏上了北征的道路。
然後……
尼瑪啊,在這之前,誰知道我們王上這麽能打啊?!
一日之內連挑數城,武安君在世也不過如此吧?!
還是說王上當真是如有神助?
而此時此刻, 軍中流傳甚廣的那些小道消息也終於傳到了鹹陽官民的耳朵裏……
驚!
我國王上或已得道成仙!
這消息一撒出去, 真如同的油鍋裏澆了一瓢水, 整個鹹陽都為之沸騰了。
得知王上業已起駕回京,馬上就要抵達都城之後,以馮去疾、馮劫為首的官員們有條不紊的準備了迎接儀式。
然而因為外界秦王得道的消息甚囂塵上,大批的百姓難掩興奮雀躍, 甚至於違背了大秦版本的治安管理條例,蜂擁著走上街頭,爭先恐後的圍觀那得勝歸來後浩浩蕩蕩的王駕——
馮去疾因此有些頭疼。
這要是管吧, 須得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且他心裏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考量。
王上有意放了這樣的風聲出來,是否也是有意通過輿論來造神?
馮去疾才不相信好端端的一個人真的能成神呢!
既然如此, 百姓們的熱切反應,大抵也是王上所需要的。
但話又說回來了, 這要是不管, 以後還怎麽好意思說大秦以法度治國?
之於他而言, 也是妥妥的失職。
馮去疾隻能同馮劫商量,後者也是為難,最後還是道:“左右也不是大罪, 便叫他們去吧,令官吏把守進出門戶,待到散場之時,挨著讓他們交付罰金,也便是了。”
如是待到嬴政回到鹹陽之後,入耳便是聲如雷霆般的歡呼聲,視線所及,皆是神情振奮、難掩雀躍的秦人,摩肩接踵,舉手如雲。
再仔細一聽,卻不乏有人高呼“王上萬年”之類的祝禱之語。
嬴政不由得皺起眉來:“馮去疾跟馮劫在搞什麽!”
朱元璋倒是有所猜測,有些好笑的道:“大概是真的覺得你想成仙吧……”
“怎麽不算呢?”
劉徹透過空間,看著那狂熱的人潮,哼笑道:“就始皇當下這狀態,說是成了仙,也不為過吧?”
李世民也笑了。
倒是李元達若有所思,目光在其餘幾個人臉上挨著轉了一圈兒,忽的道:“你們說,這一世的時間軌跡上,還會有劉徹、李世民和朱元璋嗎?”
被他點到的幾人齊齊一怔:“這……”
李元達旋即提出了他的觀點:“朝代的更迭勢不可免,秦朝可能不會一世而亡,但十世、一世之後呢?如果在這個時間線上,你們幾人仍舊是存在的,看到史書上記載的始皇,會不會真的覺得他是得道成仙了啊?”
劉徹:“……”
李世民:“……”
朱元璋:“……”
啊這。
李元達:“等到了老年時期,你們都能控製住自己不去求仙問道嗎?”
劉徹:“……”
李世民:“……”
朱元璋:“……”
啊這。
李元達:“不會又有人被老年詐騙吧?”
劉徹:“……”
李世民:“……”
朱元璋:“……”
啊這。
笑容漸漸消失jpg
因為這事兒聽起來真的很有可能啊!!!
但要說是想個法子來避免,好像也無計可施。
一日之內連下三城,數年不睡不歇、提前精準預知到自己大限之日的始皇帝在壽終正寢的時候,鄭重其事的告訴其餘人“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神仙,也沒有得道這回事”?
想想就很抓馬吧!
……
“我們所處的時代,同神迷且強大的秦王朝之間橫亙著太過久遠的歲月,以至於當時發生的那些極為鮮明的真實事件,在當代也變得模糊起來。”
“不過即便如此,我們也能夠通過司馬遷與友人的書信一窺那個盛大王朝的景象……”
——《秦王朝與神仙之說》
“我出生的時候,始皇帝早已經駕崩多年。”
“駕崩,是史家給予的結論。”
“那時候我的四世祖司馬昌正在做鐵官。據他留下來的私人日記記載,那時候,更多的人都堅信始皇帝陛下是得道成仙,脫離了他的軀殼,魂靈去了一個更加盛大的世界……”
“從出生直到及冠那日,我都沒有見到任何真正神異的事情,這使我一度認為始皇帝得道成仙的說法是假的。”
“直到及冠之後,父親說,如果你無法用自己的腿和腳丈量這片土地,去了解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你就無法做一個合格的史官。”
“於是就在及冠之後,我背上行囊,離開了家,沿著當初始皇帝征討六國的路線踏上了旅程。”
“這也是改變了我一生的一次旅程。”
“在北方的廣陽郡,我見到了始皇帝親征時射入巨石之中的箭矢,因為該地官吏小心保護的緣故,即便曆經多年,那箭矢也大致保持著最初的樣子。”
“我嚐試拉弓射箭,然而不要說將其射入巨石之中,就連使其深入樹幹之中,都難以辦到。”
“我一路騎馬北上,竭盡全力,然而接連嚐試了數日,都無法在一日之間往來三城。”
“我開始懷疑始皇帝時期留下的記載有不實之處,又不願因此懷疑先輩們的品格,幾經勘察之後卻發現,依照當時燕都之內的情狀乃至於始皇帝的進軍路線推測,錯非始皇帝真的能在一日之間連襲三城,則燕王喜便不會落入秦國之手,太子丹也不會因為城破之時巡防在外而躲過一劫……這居然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在那之後,我在舊燕都之外的水邊,見到了一位漁夫。他已經有了年歲,白發蒼蒼,談吐極為不俗。”
“我猜想他是一位博學多識的隱者,所以試著與之結交,用侍奉祖輩的禮節對待他。數月之後,他終於對我傾訴了他的來曆。”
“原來,這位老者的出身極其不俗,他竟是始皇帝朝名相李斯的幼子,從他口中,我得到了許多聽起來光怪陸離、難掩詭異的舊事!”
“與此同時,也進一步的佐證了始皇帝的神異之處!”
“據他所說,他是李淒然的老來子,在兄弟之中,最得父親的疼愛,又因為生來聰敏,所以年幼時父親同他說過的話,他大半都能記住。這實在是讓人慶幸的事情——因為在他逐漸長大之後,李淒然便不再同他說起那些事了。”
“現在回想,大抵是那時候父親大人太過於愁苦,又無人傾訴,所以就隻好對著我這個懵懂小兒言說一一了。那位老者這樣說。”
“始皇帝的神異之處,在於他真的如同老人們傳言的一樣,可以日夜無休,勞碌於政務。”
“英明剛毅的頭腦和強大果斷的執行能力,這或許是他的幸事,但卻是宰相們的苦楚。”
“尤其是李淒然,作為最被看重的那個宰相,他跟隨始皇帝完成了統一之戰,勞苦功高,後來甚至於走在了比他年高的馮去疾和馮劫前邊,不得不說,先前的勞碌或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
“始皇帝學究天人,不僅在文采方麵頗有造詣,書法也極出眾,然而這些個人方麵的造詣在文治和武功麵前,便顯得平平無奇了。這樣的帝王,前無古人,後麵大概也不會有來者了。”
“而在那位老者口中,我也聽聞許多始皇帝時期名臣的事跡。”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王翦王老將軍。”
“據說,在他臨終之前,子孫問其還有何心願未了,他臉上顯露出躊躇的樣子,最後還是沒有說出口。兒孫們哭著請求,他才說:真想跟我的知己再喝一次酒啊。”
“這是非常莫名其妙的話。兒孫們甚至於不知道他所說的這個知己是誰,而王老將軍也沒有點出名姓來。”
“然而就在數日之後,遠征身毒的始皇帝不知從何處得知了王翦病危的消息,風塵仆仆的趕了回去。”
“君臣一人見麵之後,王翦說:我想見見我的知己。”
“始皇帝說:拿酒來!”
“王家的人忙送了酒水過來,始皇帝親自斟了,一人一起飲下,繼而王翦大笑三聲,就此辭世。”
“以上是那位老者所說的原話,我有很多地方聽得莫名,再去詢問,他也不能給出確切的解釋。或許是因為上了年紀,記憶有所缺失,又或許是這期間的確是有我們難以理解的事情吧。”
——《司馬遷書信集(白話版)》
……
西漢,太始一年。
司馬承現在唯一的感覺就得頭大,非常頭大。
皇帝看過他的先祖司馬遷留下的筆跡之後,十分堅定地認為秦始皇帝是得道成仙了,現在讓他找找自家有沒有祖輩們留下的蛛絲馬跡,譬如說成仙的辦法之類的東西……
夭壽啊!
司馬承心裏有一萬句p想說!
始皇帝跟司馬家很熟嗎,怎麽可能把成仙秘籍留給他的先祖?
那時候我們家老祖宗就是個鐵官,他上哪兒淘換成仙秘籍啊!
但是皇帝的意誌是不容違逆的。
尤其是年老到初步觸及死亡的皇帝,誰敢承擔讓他失望的責任呢?
更別說現下朝中局勢,已經是風雨交加。
自從驃騎將軍和大司馬先後辭世之後,太子的地位已經有所動搖,又聽說,宮裏陛下的新寵趙婕妤,已經身懷有孕了……
更要命的是,有司夜觀天象,大驚失色,前幾日上疏天子,道是紫微星隱隱有動。
趙婕妤剛剛有孕,就傳出了這樣的消息,若是一舉得男,太子又該怎麽辦呢?
而就在這樣要命的關頭,司馬承卻受令要去找什麽長生不老藥。
司馬承隻想大哭一場。
是始皇帝成仙了,又不是他成仙了,這讓他上哪兒去找啊?!
……
唐朝,貞觀一十年。
司馬平的府上到處都是卷軸,祖輩們留下的手記也好,世代收集的書籍也好,統統都被翻了出來。
“在哪兒啊,在哪兒啊,到底在哪兒啊!”
司馬平急得滿頭大汗:“祖宗噯,您可真是我的親祖宗!平日裏屁大點事,做個怪夢都要記載下來,當年怎麽安撫孝武皇帝逃過一劫,這麽重要的事兒你怎麽不記下來啊!!!”
雖說當世天子是個明君,不像孝武皇帝那麽暴烈難纏,但他是皇帝啊,皇帝哪有善茬!
更別說還有太子在盯著呢!
雖然太子向來寬仁,但是涉及到他的寶貝親爹,人家幹出點什麽來都不奇怪啊!
據他的先祖司馬遷記載,秦始皇帝或許已經得道成仙,而在幾百年後的大漢朝,孝武皇帝因此尋到了司馬遷的後人,令其四處巡防長生藥。
而司馬家流傳下來的典籍裏,也的確記載了這件事情。
在那之後,孝武皇帝的記載就變得玄妙起來,與太子劉據那瀕臨破裂的關係也奇跡般的緩和,最後高壽而終。
更重要的是,劉據得到了如同秦始皇帝一般神異的能力,開疆拓土,治宏祖業,繼其父之後,進一步將大漢的疆域拓展了諸多!
換言之,司馬承可能真的找到了成仙之法,雖然孝武皇帝可能沒有得到,但是劉據得到了!!!
秦始皇帝,劉據,接連兩次的成功,怎麽也不能用偶然來形容了。
如是到了本朝,貞觀皇帝上了年紀之後身體不行,就狠狠的心動了!
把司馬家的人給朕找出來,讓他去找長生不老藥!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的司馬平:“……”
啊???
……
大明,洪武年間。
“司馬大人,奴婢是奉皇爺之令,來請您幫忙,至於是辦什麽差事,旁人不知道,您還能不知道嗎?”
那內侍臉都笑成了一朵菊花,和顏悅色道:“皇爺說了,您要是能跟先祖們一樣把事情辦成,那公候之爵,不在話下,要是辦不成,皇爺可是會失望的。”
司馬寧:“……”
司馬寧弱弱的道:“先前不是失敗過一次嗎,貞觀年間那回,也沒成啊。”
“可不能這麽說!”
那內侍變了臉色,趕忙道:“是成了的!您是史學大家,怎麽會不知此事?太宗皇帝服藥之後並沒有顯露異樣,兩年之後還是駕崩了,高宗仁德,慟哭之後,終究沒有追究您先祖的罪過。可是……”
說到這兒,那內侍臉上顯露出一種異常明亮的神采:“可是誰想得到,幾年之後,高宗皇位動蕩之時,天空轟的一聲炸雷,昭陵被炸開了!”
“高宗皇帝想要以此為由問罪難以鉗製的太宗朝老臣,故而聽聞之後馬上前去哭靈請罪,沒成想啊,太宗皇帝死而複生,從陵墓裏出來了……”
司馬寧:“……”
司馬寧痛苦極了。
關我屁事啊!
是把太宗皇帝炸出來了,又不是把我炸出來了!
你們求仙問道就求仙問道,總是cu我們司馬家的人幹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