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莫名其妙的戰爭2

字數:31057   加入書籤

A+A-


    二月二十五日,北洋水師提督丁禹亭丁汝昌),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子香劉步蟾)抵達直隸總督衙門。
    李鴻章推掉了當天所有事情,靜待二人到來。
    “職部丁禹亭劉子香)拜見中堂大人!”2
    “起來說話!”李大人
    “禹亭,子香,看看這個。”李鴻章還沒等二人問詢,就把總理衙門的發文給了他們。
    二人細細的看著。
    “這如何使得?”劉子香還沒來得及說話,丁禹亭先說了。
    “卑職步軍出身,但也知敵情不明,貿然分兵乃兵家大忌,更別說北洋職責所在,此次南征,該派幾艘軍艦,補給如何,軍費如何,兵家大事,敵情如何,有船幾艘,炮幾門?此戰目的何在?萬一有變,又將如何?”丁禹亭翻了半天也沒看到除了南華兩個字之外,哪裏有和南華有關係的情報,更不知道此次出征的目的何在。
    “哼!不過是些許清流匹夫,奪權之計,這翁同酥打得一手好算計,此戰若是敗了,過皆在我北洋,此戰若是勝了,則他有主戰之功,還能博個好名聲。”李鴻章略顯惱怒的說道。
    在die清當官,特別是大官,那得有一手養氣功夫,李鴻章這是氣不過,翁同酥把他北洋當成了進身之階。
    “大人,卑職有話說。”劉子香見李鴻章說完了話才說道。
    “講!”李鴻章更看重劉子香的看法,畢竟正經海軍出身,不過丁禹亭是他的嫡係,用來控製水師,當然要是統帥。
    “南華此國卑職也有所耳聞,聽聞是那荷蘭人原殖民地,華人飽受屠戮,庚寅年十月,奪了一城,號稱南華,直至去年末,才占了爪哇島,不知為何朝廷注意到了這邊陲小國?”丁禹亭問道。
    “竟有此事?這荷人雖國土狹隘,但堅船利炮一樣不缺,為何還被占了島?”李鴻章雖然派人去收集情報了,但並不抱太大希望。
    “具體如何,卑職也並不知曉,隻是聽聞此事後,查詢了爪哇的消息,爪哇不過區區一東西二千裏,南北三百裏的狹長小島,島上密林覆蓋,氣候濕潤異常,許是其堅船利炮無法發揮作用吧!”劉子香猜測到。
    “區區一省之地?距我多遠?”李鴻章疑惑道。
    “從羊城出發,約摸七千裏。但海上行船,沿航線行駛,萬裏之遙!”劉子香說道。
    “萬裏之遙?”丁禹亭驚訝到。
    “中堂!此事萬不可行啊!不提交戰,萬裏行船僅補給一項便是個大問題。”丁禹亭激動的說道。
    “知道了!你們暫時不要回旅順口,等我上報朝廷,靜待朝廷回複,下去吧。”李鴻章聽到這些已經累了,後麵都沒有問的必要。
    等二人走後,一個略顯肥胖的身影從後廳走出來。
    “嶽父大人。”此人拜道。
    “不必多禮,座。”李鴻章說道。
    “幼樵啊,剛才的話你都聽見了,你怎麽想?”李鴻章問道。
    此人就是張佩綸,字幼樵,李鴻章的女婿,名門出身,前清流,參加了中法戰爭。
    “中堂大人,此戰必不能開!”張佩綸說道。
    “何解?”李鴻章在考教張佩綸。
    “一則敵情不明,二則遠隔重洋,三則倉促應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這不知己也不知彼,獲勝,何其難也!”張佩綸說道。
    李鴻章咗了一口茶,問道“還有嗎?”
    “最主要的,此事是翁同酥這個清流提出的。太後也沒有反對,這其中,怕是有些彎彎繞繞在裏麵!”張佩綸說道。
    翁同酥是清流代表,由他主戰,在正常不過,但是,他是帝黨,而且還是帝黨的頭目,帝師!這個味道,就變了。
    “皇上也大了,太後她老人家,多多少少會讓皇上說說話。”李鴻章說道。
    “清流誤國!他翁同酥懂得什麽兵戰凶危,隻懂得爭權奪利,哼!”張佩綸說道,但是避開了這句話,他沒聽懂他嶽父大人的意思。
    “嗬嗬嗬,若是我猜的不錯,這件事啊,太後要交給清流。”李鴻章對張佩綸說道,他是真的欣賞張佩綸的才華,可惜,中法之戰,張佩綸以清流身份參加,戰敗,剝奪官職功名,永不錄用。
    不過不經曆這一道關卡,李鴻章還真不一定看得上這人。
    “那您的意思是?”張佩綸懂了,但是有時候懂了還得裝作不懂。
    “此戰,不能財,敗了,我北洋就倒了,且會讓人誤以為我國弱兵疲,說不得又是一次戰爭,但!更不能勝,勝了,老佛爺就不高興了!”李鴻章說道。
    “既然相隔如此之遠,就派致靖經來四艘快船,一來,以路途遙遠,鐵甲艦力有不逮為由,二來,主力未出,勝負並無大礙。”張佩綸說道。
    “不忙不忙,待我上書,水師出擊,沒道理不給錢吧!”李鴻章愉快的說道。
    “哼!翁同酥?小人也!”
    確實,北洋八大遠,一下子派出了四艘,朝廷總不能說北洋不出力了,總不能都派出去吧?而且航程還都夠不著,也就致靖二艦夠得上,以最續航馬力,跑個來回沒問題,前提是不能久留。
    定鎮二艦,國之重器,拱衛京師,動不得,分艦隊過去觀光一下,馬上離開,回去就說補給不利,隻得先行撤軍,然後談判。
    最後北洋出了力,沒勝也沒辦法,遠隔重洋,途中無補給,不退回來,難道要把船留在那兒?那也是個苦勞,還能騙一筆軍費。
    追責就追到提議的人身上了,不懂兵你就別亂說!然後呢?帝黨被追責,皇帝親政被暫緩,太後名正言順的繼續執掌大權。
    北洋騙了軍費,高興了,後黨壓製了帝黨,高興了,太後繼續掌權,高興了,隻有帝黨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
    二月十五日晚,翁同酥的寨子裏,日本公使特使,野外生野子次郎正同翁同酥吃著飯交談著。
    “翁大人,這是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野外生笑嘻嘻的用熟練的京片子說道。同時把一個信封放在了桌上。
    “野外生特使客氣了,我也是為皇上分憂,為國盡忠!”翁同酥向著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放下來的時候不小心在桌上磕了一下,桌子上的信封就不見了。
    “那…這北洋何時出兵?”野外生又問道。
    “就在這幾日,朝廷上下已經達成一致,他直隸總督,再怎麽樣也就是個總督,無非就是上折子要錢罷了。”翁同酥還真覺得他能贏,而且憑借這筆軍功,不說上升一步,至少皇帝就能逐漸親政,那他這個帝師還能受虧待?
    “此事啊,他宜早不宜遲,風聲一漏,他做好負隅頑抗的準備,到時候平添了幾分變故。”野外生一臉正色的道,仿佛真的是在為翁同酥著想。
    “不急,此事是陽謀,祖宗法度,皇帝應該親政了,不論怎麽樣,都得讓皇上做一做,誰也不能阻止。”翁同酥說道。
    “不過你們的消息可以啊!那麽邊邊角角的地方,成立了個小國寡民的國家,你們也知道。不過得虧他成立了,還是漢人,不然,太後也不會有這麽大反應。”翁同酥又感歎道。
    “哈哈哈!哪裏哪裏,日本沒有天朝之富有,隻能多關注海外的變故,畢竟靠海吃海嘛!還是翁大人才思敏捷,我也僅僅提供了個消息罷了,翁大人製定的計劃可真是令人敬佩。”野外生嘴上笑著說,實際上心底越發的看不起眼前人。
    “就這也能是帝國之重臣?die清已經腐朽了,應該又我們日本來使用這塊肥妹的大陸!”
    “哈哈哈哈!過獎,過獎!太後發話了,他北洋是不上也得上!贏了,是皇上英明,親政也能前進一步,輸了,那就是他李鴻章無用,該罰!後黨失一大將!”翁同酥好像喝醉了,得意得道。
    “大人英明!野外生敬您一杯!”野外生即便不屑,也知道這是重要棋子,此次事件中,不論die清和南華誰勝誰敗,裂痕已經產生,日本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當然,要是能削弱北洋海軍,那肯定是大大的意外之喜,可北洋應該不會傻到用軍艦去衝炮台,而南洋也沒幾個海軍,好像就兩艘炮艇?
    野外生不明白,海軍如此孱弱的南華,日本為何不親自下場,奪下這塊富庶的島嶼。
    ……
    宮牆之內,也在為這件事討論著,而且相同點都差不多,重點都不是南華,而是無聊的帝後之爭罷了。
    “小順子。”儲秀宮,老佛爺常年所在地——聽說是住習慣了,就給裝修了一下?
    “奴才在!”一個小太監跑來,幾乎是趴在地上回道。
    “李蓮英那邊怎麽還沒消息?去催一催!”老佛爺依著椅子說道。
    “老佛爺,奴才來了!”小順子還沒跑出去,又一個太監跑進來,恰恰就是李蓮英。
    “怎麽這麽晚才回來?”老佛爺的聲音有些冷,李蓮英打了個冷顫。
    “回老佛爺話,皇上那邊,日本公使去的勤,小德子沒趕上趟,奴才一直在等她。”李蓮英說道。
    “日本公使?荒唐!撮爾小國的公使,也能引到這後宮來?這皇帝祖宗家法不要了嗎?”老佛爺勃然大怒,當然,重點不是祖宗家法,而是皇帝聯係了外國人,甚至,得到了支持。
    “小德子怎麽說?”老佛爺平複了一下心情,問道。
    “這件事,確實是皇帝的手筆,不過,好像是倭寇慫恿的。”李蓮英說道。
    “什麽好像,那群清流,隻學得什麽聖人之言,怎麽會關注海外之事,十有八九,這個消息也是倭寇帶來的,哼!一群蠢貨!被人牽著鼻子走!”老佛爺說道。
    “皇帝…他…對這件事是什麽個看法。”老佛爺的聲音輕柔了些。
    “皇上…皇上全力支持此事,並且,讓小德子傳口信給翁大人,讓他在明日朝會上在提水師之事。”李蓮英腦袋磕著地麵說道。
    “哼!這皇帝啊!是不甘寂寞了!”老佛爺冷哼一聲。
    “可憐我啊!辛酉年,先皇帝去了,留下我們孤兒寡母,苦苦挨著,我是一點都不敢鬆懈,生怕載淳長歪了,沒曾想,我的兒病死了。又抱著皇帝進攻,可憐我我把他當做兒子,他卻把我當仇人,我可是他親姨母啊!當初,我可是忍著妹妹的哭訴,把他抱上的皇位,這還沒親政呢,就要趕我走了?”老佛爺感歎道。
    “若是他有聖祖皇帝之風也就罷了,但是呢?誌大才疏都是誇獎他了!”老佛爺看著顫抖的一眾太監,失去了講下去的性質,就停止了說話。
    “下去吧,哀家乏了。”整理了下情緒,又變成了那個權傾天下的女人。
    …………
    二月十六號,正月初十,小朝會,皇帝賜宴。
    “稟老佛爺,北洋水師上了折子,稱軍械糧草不足,請添補軍費一千萬,以做出征軍資。”世鐸說道。
    “一千萬?”這個金額引發了軒然大波。
    “這都夠再買一個北洋了!”
    “撮爾小國,也需要如此多的軍費?是他李鴻章貪汙了吧?”
    “臣,彈劾李鴻章,貪汙軍餉,軍紀渙散,欺壓良善,魚肉百姓…”馬上就有人站出來說道。
    啪!
    “肅~靜”太監又揮鞭喊到。
    “世鐸,海軍衙門還有多少存銀?”老佛爺問道,她要下重手了。
    “回老佛爺話,海軍衙門存銀六十萬,但是還需撥款給各軍械所,機器局,還有兵員軍餉,能動用的,隻有十萬餘。”世鐸說道。
    他可不願意出錢,他是後黨,出力不討好?
    “翁同酥,戶部賬上還有多少錢?”老佛爺馬上又問。
    “回聖母皇太後話,戶部存銀二千餘萬,但需要撥往各地,預計結餘五百萬。”翁同酥跪倒在地。
    實際上哪有這麽多?這是翁同酥截流的結果,不然不虧空就是好事。
    至於之後怎麽補虧空?帝黨贏了,抓幾個後黨,沒問題吧?錢不就來了嗎?但是也不能李鴻章要多少給多少。
    “翁大人,這是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野外生笑嘻嘻的用熟練的京片子說道。同時把一個信封放在了桌上。
    “野外生特使客氣了,我也是為皇上分憂,為國盡忠!”翁同酥向著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放下來的時候不小心在桌上磕了一下,桌子上的信封就不見了。
    “那…這北洋何時出兵?”野外生又問道。
    “就在這幾日,朝廷上下已經達成一致,他直隸總督,再怎麽樣也就是個總督,無非就是上折子要錢罷了。”翁同酥還真覺得他能贏,而且憑借這筆軍功,不說上升一步,至少皇帝就能逐漸親政,那他這個帝師還能受虧待?
    “此事啊,他宜早不宜遲,風聲一漏,他做好負隅頑抗的準備,到時候平添了幾分變故。”野外生一臉正色的道,仿佛真的是在為翁同酥著想。
    “不急,此事是陽謀,祖宗法度,皇帝應該親政了,不論怎麽樣,都得讓皇上做一做,誰也不能阻止。”翁同酥說道。
    “不過你們的消息可以啊!那麽邊邊角角的地方,成立了個小國寡民的國家,你們也知道。不過得虧他成立了,還是漢人,不然,太後也不會有這麽大反應。”翁同酥又感歎道。
    “哈哈哈!哪裏哪裏,日本沒有天朝之富有,隻能多關注海外的變故,畢竟靠海吃海嘛!還是翁大人才思敏捷,我也僅僅提供了個消息罷了,翁大人製定的計劃可真是令人敬佩。”野外生嘴上笑著說,實際上心底越發的看不起眼前人。
    “就這也能是帝國之重臣?die清已經腐朽了,應該又我們日本來使用這塊肥妹的大陸!”
    “哈哈哈哈!過獎,過獎!太後發話了,他北洋是不上也得上!贏了,是皇上英明,親政也能前進一步,輸了,那就是他李鴻章無用,該罰!後黨失一大將!”翁同酥好像喝醉了,得意得道。
    “大人英明!野外生敬您一杯!”野外生即便不屑,也知道這是重要棋子,此次事件中,不論die清和南華誰勝誰敗,裂痕已經產生,日本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當然,要是能削弱北洋海軍,那肯定是大大的意外之喜,可北洋應該不會傻到用軍艦去衝炮台,而南洋也沒幾個海軍,好像就兩艘炮艇?
    野外生不明白,海軍如此孱弱的南華,日本為何不親自下場,奪下這塊富庶的島嶼。
    ……
    宮牆之內,也在為這件事討論著,而且相同點都差不多,重點都不是南華,而是無聊的帝後之爭罷了。
    “小順子。”儲秀宮,老佛爺常年所在地——聽說是住習慣了,就給裝修了一下?
    “奴才在!”一個小太監跑來,幾乎是趴在地上回道。
    “李蓮英那邊怎麽還沒消息?去催一催!”老佛爺依著椅子說道。
    “老佛爺,奴才來了!”小順子還沒跑出去,又一個太監跑進來,恰恰就是李蓮英。
    “怎麽這麽晚才回來?”老佛爺的聲音有些冷,李蓮英打了個冷顫。
    “回老佛爺話,皇上那邊,日本公使去的勤,小德子沒趕上趟,奴才一直在等她。”李蓮英說道。
    “日本公使?荒唐!撮爾小國的公使,也能引到這後宮來?這皇帝祖宗家法不要了嗎?”老佛爺勃然大怒,當然,重點不是祖宗家法,而是皇帝聯係了外國人,甚至,得到了支持。
    “小德子怎麽說?”老佛爺平複了一下心情,問道。
    “這件事,確實是皇帝的手筆,不過,好像是倭寇慫恿的。”李蓮英說道。
    “什麽好像,那群清流,隻學得什麽聖人之言,怎麽會關注海外之事,十有八九,這個消息也是倭寇帶來的,哼!一群蠢貨!被人牽著鼻子走!”老佛爺說道。
    “皇帝…他…對這件事是什麽個看法。”老佛爺的聲音輕柔了些。
    “皇上…皇上全力支持此事,並且,讓小德子傳口信給翁大人,讓他在明日朝會上在提水師之事。”李蓮英腦袋磕著地麵說道。
    “哼!這皇帝啊!是不甘寂寞了!”老佛爺冷哼一聲。
    “可憐我啊!辛酉年,先皇帝去了,留下我們孤兒寡母,苦苦挨著,我是一點都不敢鬆懈,生怕載淳長歪了,沒曾想,我的兒病死了。又抱著皇帝進攻,可憐我我把他當做兒子,他卻把我當仇人,我可是他親姨母啊!當初,我可是忍著妹妹的哭訴,把他抱上的皇位,這還沒親政呢,就要趕我走了?”老佛爺感歎道。
    “若是他有聖祖皇帝之風也就罷了,但是呢?誌大才疏都是誇獎他了!”老佛爺看著顫抖的一眾太監,失去了講下去的性質,就停止了說話。
    “下去吧,哀家乏了。”整理了下情緒,又變成了那個權傾天下的女人。
    …………
    二月十六號,正月初十,小朝會,皇帝賜宴。
    “稟老佛爺,北洋水師上了折子,稱軍械糧草不足,請添補軍費一千萬,以做出征軍資。”世鐸說道。
    “一千萬?”這個金額引發了軒然大波。
    “這都夠再買一個北洋了!”
    “撮爾小國,也需要如此多的軍費?是他李鴻章貪汙了吧?”
    “臣,彈劾李鴻章,貪汙軍餉,軍紀渙散,欺壓良善,魚肉百姓…”馬上就有人站出來說道。
    啪!
    “肅~靜”太監又揮鞭喊到。
    “世鐸,海軍衙門還有多少存銀?”老佛爺問道,她要下重手了。
    “回老佛爺話,海軍衙門存銀六十萬,但是還需撥款給各軍械所,機器局,還有兵員軍餉,能動用的,隻有十萬餘。”世鐸說道。
    他可不願意出錢,他是後黨,出力不討好?
    “翁同酥,戶部賬上還有多少錢?”老佛爺馬上又問。
    “回聖母皇太後話,戶部存銀二千餘萬,但需要撥往各地,預計結餘五百萬。”翁同酥跪倒在地。
    實際上哪有這麽多?這是翁同酥截流的結果,不然不虧空就是好事。
    至於之後怎麽補虧空?帝黨贏了,抓幾個後黨,沒問題吧?錢不就來了嗎?但是也不能李鴻章要多少給多少。
    “翁大人,這是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野外生笑嘻嘻的用熟練的京片子說道。同時把一個信封放在了桌上。
    “野外生特使客氣了,我也是為皇上分憂,為國盡忠!”翁同酥向著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放下來的時候不小心在桌上磕了一下,桌子上的信封就不見了。
    “那…這北洋何時出兵?”野外生又問道。
    “就在這幾日,朝廷上下已經達成一致,他直隸總督,再怎麽樣也就是個總督,無非就是上折子要錢罷了。”翁同酥還真覺得他能贏,而且憑借這筆軍功,不說上升一步,至少皇帝就能逐漸親政,那他這個帝師還能受虧待?
    “此事啊,他宜早不宜遲,風聲一漏,他做好負隅頑抗的準備,到時候平添了幾分變故。”野外生一臉正色的道,仿佛真的是在為翁同酥著想。
    “不急,此事是陽謀,祖宗法度,皇帝應該親政了,不論怎麽樣,都得讓皇上做一做,誰也不能阻止。”翁同酥說道。
    “不過你們的消息可以啊!那麽邊邊角角的地方,成立了個小國寡民的國家,你們也知道。不過得虧他成立了,還是漢人,不然,太後也不會有這麽大反應。”翁同酥又感歎道。
    “哈哈哈!哪裏哪裏,日本沒有天朝之富有,隻能多關注海外的變故,畢竟靠海吃海嘛!還是翁大人才思敏捷,我也僅僅提供了個消息罷了,翁大人製定的計劃可真是令人敬佩。”野外生嘴上笑著說,實際上心底越發的看不起眼前人。
    “就這也能是帝國之重臣?die清已經腐朽了,應該又我們日本來使用這塊肥妹的大陸!”
    “哈哈哈哈!過獎,過獎!太後發話了,他北洋是不上也得上!贏了,是皇上英明,親政也能前進一步,輸了,那就是他李鴻章無用,該罰!後黨失一大將!”翁同酥好像喝醉了,得意得道。
    “大人英明!野外生敬您一杯!”野外生即便不屑,也知道這是重要棋子,此次事件中,不論die清和南華誰勝誰敗,裂痕已經產生,日本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當然,要是能削弱北洋海軍,那肯定是大大的意外之喜,可北洋應該不會傻到用軍艦去衝炮台,而南洋也沒幾個海軍,好像就兩艘炮艇?
    野外生不明白,海軍如此孱弱的南華,日本為何不親自下場,奪下這塊富庶的島嶼。
    ……
    宮牆之內,也在為這件事討論著,而且相同點都差不多,重點都不是南華,而是無聊的帝後之爭罷了。
    “小順子。”儲秀宮,老佛爺常年所在地——聽說是住習慣了,就給裝修了一下?
    “奴才在!”一個小太監跑來,幾乎是趴在地上回道。
    “李蓮英那邊怎麽還沒消息?去催一催!”老佛爺依著椅子說道。
    “老佛爺,奴才來了!”小順子還沒跑出去,又一個太監跑進來,恰恰就是李蓮英。
    “怎麽這麽晚才回來?”老佛爺的聲音有些冷,李蓮英打了個冷顫。
    “回老佛爺話,皇上那邊,日本公使去的勤,小德子沒趕上趟,奴才一直在等她。”李蓮英說道。
    “日本公使?荒唐!撮爾小國的公使,也能引到這後宮來?這皇帝祖宗家法不要了嗎?”老佛爺勃然大怒,當然,重點不是祖宗家法,而是皇帝聯係了外國人,甚至,得到了支持。
    “小德子怎麽說?”老佛爺平複了一下心情,問道。
    “這件事,確實是皇帝的手筆,不過,好像是倭寇慫恿的。”李蓮英說道。
    “什麽好像,那群清流,隻學得什麽聖人之言,怎麽會關注海外之事,十有八九,這個消息也是倭寇帶來的,哼!一群蠢貨!被人牽著鼻子走!”老佛爺說道。
    “皇帝…他…對這件事是什麽個看法。”老佛爺的聲音輕柔了些。
    “皇上…皇上全力支持此事,並且,讓小德子傳口信給翁大人,讓他在明日朝會上在提水師之事。”李蓮英腦袋磕著地麵說道。
    “哼!這皇帝啊!是不甘寂寞了!”老佛爺冷哼一聲。
    “可憐我啊!辛酉年,先皇帝去了,留下我們孤兒寡母,苦苦挨著,我是一點都不敢鬆懈,生怕載淳長歪了,沒曾想,我的兒病死了。又抱著皇帝進攻,可憐我我把他當做兒子,他卻把我當仇人,我可是他親姨母啊!當初,我可是忍著妹妹的哭訴,把他抱上的皇位,這還沒親政呢,就要趕我走了?”老佛爺感歎道。
    “若是他有聖祖皇帝之風也就罷了,但是呢?誌大才疏都是誇獎他了!”老佛爺看著顫抖的一眾太監,失去了講下去的性質,就停止了說話。
    “下去吧,哀家乏了。”整理了下情緒,又變成了那個權傾天下的女人。
    …………
    二月十六號,正月初十,小朝會,皇帝賜宴。
    “稟老佛爺,北洋水師上了折子,稱軍械糧草不足,請添補軍費一千萬,以做出征軍資。”世鐸說道。
    “一千萬?”這個金額引發了軒然大波。
    “這都夠再買一個北洋了!”
    “撮爾小國,也需要如此多的軍費?是他李鴻章貪汙了吧?”
    “臣,彈劾李鴻章,貪汙軍餉,軍紀渙散,欺壓良善,魚肉百姓…”馬上就有人站出來說道。
    啪!
    “肅~靜”太監又揮鞭喊到。
    “世鐸,海軍衙門還有多少存銀?”老佛爺問道,她要下重手了。
    “回老佛爺話,海軍衙門存銀六十萬,但是還需撥款給各軍械所,機器局,還有兵員軍餉,能動用的,隻有十萬餘。”世鐸說道。
    他可不願意出錢,他是後黨,出力不討好?
    “翁同酥,戶部賬上還有多少錢?”老佛爺馬上又問。
    “回聖母皇太後話,戶部存銀二千餘萬,但需要撥往各地,預計結餘五百萬。”翁同酥跪倒在地。
    實際上哪有這麽多?這是翁同酥截流的結果,不然不虧空就是好事。
    至於之後怎麽補虧空?帝黨贏了,抓幾個後黨,沒問題吧?錢不就來了嗎?但是也不能李鴻章要多少給多少。
    “翁大人,這是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野外生笑嘻嘻的用熟練的京片子說道。同時把一個信封放在了桌上。
    “野外生特使客氣了,我也是為皇上分憂,為國盡忠!”翁同酥向著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放下來的時候不小心在桌上磕了一下,桌子上的信封就不見了。
    “那…這北洋何時出兵?”野外生又問道。
    “就在這幾日,朝廷上下已經達成一致,他直隸總督,再怎麽樣也就是個總督,無非就是上折子要錢罷了。”翁同酥還真覺得他能贏,而且憑借這筆軍功,不說上升一步,至少皇帝就能逐漸親政,那他這個帝師還能受虧待?
    “此事啊,他宜早不宜遲,風聲一漏,他做好負隅頑抗的準備,到時候平添了幾分變故。”野外生一臉正色的道,仿佛真的是在為翁同酥著想。
    “不急,此事是陽謀,祖宗法度,皇帝應該親政了,不論怎麽樣,都得讓皇上做一做,誰也不能阻止。”翁同酥說道。
    “不過你們的消息可以啊!那麽邊邊角角的地方,成立了個小國寡民的國家,你們也知道。不過得虧他成立了,還是漢人,不然,太後也不會有這麽大反應。”翁同酥又感歎道。
    “哈哈哈!哪裏哪裏,日本沒有天朝之富有,隻能多關注海外的變故,畢竟靠海吃海嘛!還是翁大人才思敏捷,我也僅僅提供了個消息罷了,翁大人製定的計劃可真是令人敬佩。”野外生嘴上笑著說,實際上心底越發的看不起眼前人。
    “就這也能是帝國之重臣?die清已經腐朽了,應該又我們日本來使用這塊肥妹的大陸!”
    “哈哈哈哈!過獎,過獎!太後發話了,他北洋是不上也得上!贏了,是皇上英明,親政也能前進一步,輸了,那就是他李鴻章無用,該罰!後黨失一大將!”翁同酥好像喝醉了,得意得道。
    “大人英明!野外生敬您一杯!”野外生即便不屑,也知道這是重要棋子,此次事件中,不論die清和南華誰勝誰敗,裂痕已經產生,日本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當然,要是能削弱北洋海軍,那肯定是大大的意外之喜,可北洋應該不會傻到用軍艦去衝炮台,而南洋也沒幾個海軍,好像就兩艘炮艇?
    野外生不明白,海軍如此孱弱的南華,日本為何不親自下場,奪下這塊富庶的島嶼。
    ……
    宮牆之內,也在為這件事討論著,而且相同點都差不多,重點都不是南華,而是無聊的帝後之爭罷了。
    “小順子。”儲秀宮,老佛爺常年所在地——聽說是住習慣了,就給裝修了一下?
    “奴才在!”一個小太監跑來,幾乎是趴在地上回道。
    “李蓮英那邊怎麽還沒消息?去催一催!”老佛爺依著椅子說道。
    “老佛爺,奴才來了!”小順子還沒跑出去,又一個太監跑進來,恰恰就是李蓮英。
    “怎麽這麽晚才回來?”老佛爺的聲音有些冷,李蓮英打了個冷顫。
    “回老佛爺話,皇上那邊,日本公使去的勤,小德子沒趕上趟,奴才一直在等她。”李蓮英說道。
    “日本公使?荒唐!撮爾小國的公使,也能引到這後宮來?這皇帝祖宗家法不要了嗎?”老佛爺勃然大怒,當然,重點不是祖宗家法,而是皇帝聯係了外國人,甚至,得到了支持。
    “小德子怎麽說?”老佛爺平複了一下心情,問道。
    “這件事,確實是皇帝的手筆,不過,好像是倭寇慫恿的。”李蓮英說道。
    “什麽好像,那群清流,隻學得什麽聖人之言,怎麽會關注海外之事,十有八九,這個消息也是倭寇帶來的,哼!一群蠢貨!被人牽著鼻子走!”老佛爺說道。
    “皇帝…他…對這件事是什麽個看法。”老佛爺的聲音輕柔了些。
    “皇上…皇上全力支持此事,並且,讓小德子傳口信給翁大人,讓他在明日朝會上在提水師之事。”李蓮英腦袋磕著地麵說道。
    “哼!這皇帝啊!是不甘寂寞了!”老佛爺冷哼一聲。
    “可憐我啊!辛酉年,先皇帝去了,留下我們孤兒寡母,苦苦挨著,我是一點都不敢鬆懈,生怕載淳長歪了,沒曾想,我的兒病死了。又抱著皇帝進攻,可憐我我把他當做兒子,他卻把我當仇人,我可是他親姨母啊!當初,我可是忍著妹妹的哭訴,把他抱上的皇位,這還沒親政呢,就要趕我走了?”老佛爺感歎道。
    “若是他有聖祖皇帝之風也就罷了,但是呢?誌大才疏都是誇獎他了!”老佛爺看著顫抖的一眾太監,失去了講下去的性質,就停止了說話。
    “下去吧,哀家乏了。”整理了下情緒,又變成了那個權傾天下的女人。
    …………
    二月十六號,正月初十,小朝會,皇帝賜宴。
    “稟老佛爺,北洋水師上了折子,稱軍械糧草不足,請添補軍費一千萬,以做出征軍資。”世鐸說道。
    “一千萬?”這個金額引發了軒然大波。
    “這都夠再買一個北洋了!”
    “撮爾小國,也需要如此多的軍費?是他李鴻章貪汙了吧?”
    “臣,彈劾李鴻章,貪汙軍餉,軍紀渙散,欺壓良善,魚肉百姓…”馬上就有人站出來說道。
    啪!
    “肅~靜”太監又揮鞭喊到。
    “世鐸,海軍衙門還有多少存銀?”老佛爺問道,她要下重手了。
    “回老佛爺話,海軍衙門存銀六十萬,但是還需撥款給各軍械所,機器局,還有兵員軍餉,能動用的,隻有十萬餘。”世鐸說道。
    他可不願意出錢,他是後黨,出力不討好?
    “翁同酥,戶部賬上還有多少錢?”老佛爺馬上又問。
    “回聖母皇太後話,戶部存銀二千餘萬,但需要撥往各地,預計結餘五百萬。”翁同酥跪倒在地。
    實際上哪有這麽多?這是翁同酥截流的結果,不然不虧空就是好事。
    至於之後怎麽補虧空?帝黨贏了,抓幾個後黨,沒問題吧?錢不就來了嗎?但是也不能李鴻章要多少給多少。
    “翁大人,這是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野外生笑嘻嘻的用熟練的京片子說道。同時把一個信封放在了桌上。
    “野外生特使客氣了,我也是為皇上分憂,為國盡忠!”翁同酥向著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放下來的時候不小心在桌上磕了一下,桌子上的信封就不見了。
    “那…這北洋何時出兵?”野外生又問道。
    “就在這幾日,朝廷上下已經達成一致,他直隸總督,再怎麽樣也就是個總督,無非就是上折子要錢罷了。”翁同酥還真覺得他能贏,而且憑借這筆軍功,不說上升一步,至少皇帝就能逐漸親政,那他這個帝師還能受虧待?
    “此事啊,他宜早不宜遲,風聲一漏,他做好負隅頑抗的準備,到時候平添了幾分變故。”野外生一臉正色的道,仿佛真的是在為翁同酥著想。
    “不急,此事是陽謀,祖宗法度,皇帝應該親政了,不論怎麽樣,都得讓皇上做一做,誰也不能阻止。”翁同酥說道。
    “不過你們的消息可以啊!那麽邊邊角角的地方,成立了個小國寡民的國家,你們也知道。不過得虧他成立了,還是漢人,不然,太後也不會有這麽大反應。”翁同酥又感歎道。
    “哈哈哈!哪裏哪裏,日本沒有天朝之富有,隻能多關注海外的變故,畢竟靠海吃海嘛!還是翁大人才思敏捷,我也僅僅提供了個消息罷了,翁大人製定的計劃可真是令人敬佩。”野外生嘴上笑著說,實際上心底越發的看不起眼前人。
    “就這也能是帝國之重臣?die清已經腐朽了,應該又我們日本來使用這塊肥妹的大陸!”
    “哈哈哈哈!過獎,過獎!太後發話了,他北洋是不上也得上!贏了,是皇上英明,親政也能前進一步,輸了,那就是他李鴻章無用,該罰!後黨失一大將!”翁同酥好像喝醉了,得意得道。
    “大人英明!野外生敬您一杯!”野外生即便不屑,也知道這是重要棋子,此次事件中,不論die清和南華誰勝誰敗,裂痕已經產生,日本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當然,要是能削弱北洋海軍,那肯定是大大的意外之喜,可北洋應該不會傻到用軍艦去衝炮台,而南洋也沒幾個海軍,好像就兩艘炮艇?
    野外生不明白,海軍如此孱弱的南華,日本為何不親自下場,奪下這塊富庶的島嶼。
    ……
    宮牆之內,也在為這件事討論著,而且相同點都差不多,重點都不是南華,而是無聊的帝後之爭罷了。
    “小順子。”儲秀宮,老佛爺常年所在地——聽說是住習慣了,就給裝修了一下?
    “奴才在!”一個小太監跑來,幾乎是趴在地上回道。
    “李蓮英那邊怎麽還沒消息?去催一催!”老佛爺依著椅子說道。
    “老佛爺,奴才來了!”小順子還沒跑出去,又一個太監跑進來,恰恰就是李蓮英。
    “怎麽這麽晚才回來?”老佛爺的聲音有些冷,李蓮英打了個冷顫。
    “回老佛爺話,皇上那邊,日本公使去的勤,小德子沒趕上趟,奴才一直在等她。”李蓮英說道。
    “日本公使?荒唐!撮爾小國的公使,也能引到這後宮來?這皇帝祖宗家法不要了嗎?”老佛爺勃然大怒,當然,重點不是祖宗家法,而是皇帝聯係了外國人,甚至,得到了支持。
    “小德子怎麽說?”老佛爺平複了一下心情,問道。
    “這件事,確實是皇帝的手筆,不過,好像是倭寇慫恿的。”李蓮英說道。
    “什麽好像,那群清流,隻學得什麽聖人之言,怎麽會關注海外之事,十有八九,這個消息也是倭寇帶來的,哼!一群蠢貨!被人牽著鼻子走!”老佛爺說道。
    “皇帝…他…對這件事是什麽個看法。”老佛爺的聲音輕柔了些。
    “皇上…皇上全力支持此事,並且,讓小德子傳口信給翁大人,讓他在明日朝會上在提水師之事。”李蓮英腦袋磕著地麵說道。
    “哼!這皇帝啊!是不甘寂寞了!”老佛爺冷哼一聲。
    “可憐我啊!辛酉年,先皇帝去了,留下我們孤兒寡母,苦苦挨著,我是一點都不敢鬆懈,生怕載淳長歪了,沒曾想,我的兒病死了。又抱著皇帝進攻,可憐我我把他當做兒子,他卻把我當仇人,我可是他親姨母啊!當初,我可是忍著妹妹的哭訴,把他抱上的皇位,這還沒親政呢,就要趕我走了?”老佛爺感歎道。
    “若是他有聖祖皇帝之風也就罷了,但是呢?誌大才疏都是誇獎他了!”老佛爺看著顫抖的一眾太監,失去了講下去的性質,就停止了說話。
    “下去吧,哀家乏了。”整理了下情緒,又變成了那個權傾天下的女人。
    …………
    二月十六號,正月初十,小朝會,皇帝賜宴。
    “稟老佛爺,北洋水師上了折子,稱軍械糧草不足,請添補軍費一千萬,以做出征軍資。”世鐸說道。
    “一千萬?”這個金額引發了軒然大波。
    “這都夠再買一個北洋了!”
    “撮爾小國,也需要如此多的軍費?是他李鴻章貪汙了吧?”
    “臣,彈劾李鴻章,貪汙軍餉,軍紀渙散,欺壓良善,魚肉百姓…”馬上就有人站出來說道。
    啪!
    “肅~靜”太監又揮鞭喊到。
    “世鐸,海軍衙門還有多少存銀?”老佛爺問道,她要下重手了。
    “回老佛爺話,海軍衙門存銀六十萬,但是還需撥款給各軍械所,機器局,還有兵員軍餉,能動用的,隻有十萬餘。”世鐸說道。
    他可不願意出錢,他是後黨,出力不討好?
    “翁同酥,戶部賬上還有多少錢?”老佛爺馬上又問。
    “回聖母皇太後話,戶部存銀二千餘萬,但需要撥往各地,預計結餘五百萬。”翁同酥跪倒在地。
    實際上哪有這麽多?這是翁同酥截流的結果,不然不虧空就是好事。
    至於之後怎麽補虧空?帝黨贏了,抓幾個後黨,沒問題吧?錢不就來了嗎?但是也不能李鴻章要多少給多少。
    “翁大人,這是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野外生笑嘻嘻的用熟練的京片子說道。同時把一個信封放在了桌上。
    “野外生特使客氣了,我也是為皇上分憂,為國盡忠!”翁同酥向著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放下來的時候不小心在桌上磕了一下,桌子上的信封就不見了。
    “那…這北洋何時出兵?”野外生又問道。
    “就在這幾日,朝廷上下已經達成一致,他直隸總督,再怎麽樣也就是個總督,無非就是上折子要錢罷了。”翁同酥還真覺得他能贏,而且憑借這筆軍功,不說上升一步,至少皇帝就能逐漸親政,那他這個帝師還能受虧待?
    “此事啊,他宜早不宜遲,風聲一漏,他做好負隅頑抗的準備,到時候平添了幾分變故。”野外生一臉正色的道,仿佛真的是在為翁同酥著想。
    “不急,此事是陽謀,祖宗法度,皇帝應該親政了,不論怎麽樣,都得讓皇上做一做,誰也不能阻止。”翁同酥說道。
    “不過你們的消息可以啊!那麽邊邊角角的地方,成立了個小國寡民的國家,你們也知道。不過得虧他成立了,還是漢人,不然,太後也不會有這麽大反應。”翁同酥又感歎道。
    “哈哈哈!哪裏哪裏,日本沒有天朝之富有,隻能多關注海外的變故,畢竟靠海吃海嘛!還是翁大人才思敏捷,我也僅僅提供了個消息罷了,翁大人製定的計劃可真是令人敬佩。”野外生嘴上笑著說,實際上心底越發的看不起眼前人。
    “就這也能是帝國之重臣?die清已經腐朽了,應該又我們日本來使用這塊肥妹的大陸!”
    “哈哈哈哈!過獎,過獎!太後發話了,他北洋是不上也得上!贏了,是皇上英明,親政也能前進一步,輸了,那就是他李鴻章無用,該罰!後黨失一大將!”翁同酥好像喝醉了,得意得道。
    “大人英明!野外生敬您一杯!”野外生即便不屑,也知道這是重要棋子,此次事件中,不論die清和南華誰勝誰敗,裂痕已經產生,日本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當然,要是能削弱北洋海軍,那肯定是大大的意外之喜,可北洋應該不會傻到用軍艦去衝炮台,而南洋也沒幾個海軍,好像就兩艘炮艇?
    野外生不明白,海軍如此孱弱的南華,日本為何不親自下場,奪下這塊富庶的島嶼。
    ……
    宮牆之內,也在為這件事討論著,而且相同點都差不多,重點都不是南華,而是無聊的帝後之爭罷了。
    “小順子。”儲秀宮,老佛爺常年所在地——聽說是住習慣了,就給裝修了一下?
    “奴才在!”一個小太監跑來,幾乎是趴在地上回道。
    “李蓮英那邊怎麽還沒消息?去催一催!”老佛爺依著椅子說道。
    “老佛爺,奴才來了!”小順子還沒跑出去,又一個太監跑進來,恰恰就是李蓮英。
    “怎麽這麽晚才回來?”老佛爺的聲音有些冷,李蓮英打了個冷顫。
    “回老佛爺話,皇上那邊,日本公使去的勤,小德子沒趕上趟,奴才一直在等她。”李蓮英說道。
    “日本公使?荒唐!撮爾小國的公使,也能引到這後宮來?這皇帝祖宗家法不要了嗎?”老佛爺勃然大怒,當然,重點不是祖宗家法,而是皇帝聯係了外國人,甚至,得到了支持。
    “小德子怎麽說?”老佛爺平複了一下心情,問道。
    “這件事,確實是皇帝的手筆,不過,好像是倭寇慫恿的。”李蓮英說道。
    “什麽好像,那群清流,隻學得什麽聖人之言,怎麽會關注海外之事,十有八九,這個消息也是倭寇帶來的,哼!一群蠢貨!被人牽著鼻子走!”老佛爺說道。
    “皇帝…他…對這件事是什麽個看法。”老佛爺的聲音輕柔了些。
    “皇上…皇上全力支持此事,並且,讓小德子傳口信給翁大人,讓他在明日朝會上在提水師之事。”李蓮英腦袋磕著地麵說道。
    “哼!這皇帝啊!是不甘寂寞了!”老佛爺冷哼一聲。
    “可憐我啊!辛酉年,先皇帝去了,留下我們孤兒寡母,苦苦挨著,我是一點都不敢鬆懈,生怕載淳長歪了,沒曾想,我的兒病死了。又抱著皇帝進攻,可憐我我把他當做兒子,他卻把我當仇人,我可是他親姨母啊!當初,我可是忍著妹妹的哭訴,把他抱上的皇位,這還沒親政呢,就要趕我走了?”老佛爺感歎道。
    “若是他有聖祖皇帝之風也就罷了,但是呢?誌大才疏都是誇獎他了!”老佛爺看著顫抖的一眾太監,失去了講下去的性質,就停止了說話。
    “下去吧,哀家乏了。”整理了下情緒,又變成了那個權傾天下的女人。
    …………
    二月十六號,正月初十,小朝會,皇帝賜宴。
    “稟老佛爺,北洋水師上了折子,稱軍械糧草不足,請添補軍費一千萬,以做出征軍資。”世鐸說道。
    “一千萬?”這個金額引發了軒然大波。
    “這都夠再買一個北洋了!”
    “撮爾小國,也需要如此多的軍費?是他李鴻章貪汙了吧?”
    “臣,彈劾李鴻章,貪汙軍餉,軍紀渙散,欺壓良善,魚肉百姓…”馬上就有人站出來說道。
    啪!
    “肅~靜”太監又揮鞭喊到。
    “世鐸,海軍衙門還有多少存銀?”老佛爺問道,她要下重手了。
    “回老佛爺話,海軍衙門存銀六十萬,但是還需撥款給各軍械所,機器局,還有兵員軍餉,能動用的,隻有十萬餘。”世鐸說道。
    他可不願意出錢,他是後黨,出力不討好?
    “翁同酥,戶部賬上還有多少錢?”老佛爺馬上又問。
    “回聖母皇太後話,戶部存銀二千餘萬,但需要撥往各地,預計結餘五百萬。”翁同酥跪倒在地。
    實際上哪有這麽多?這是翁同酥截流的結果,不然不虧空就是好事。
    至於之後怎麽補虧空?帝黨贏了,抓幾個後黨,沒問題吧?錢不就來了嗎?但是也不能李鴻章要多少給多少。
    “翁大人,這是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野外生笑嘻嘻的用熟練的京片子說道。同時把一個信封放在了桌上。
    “野外生特使客氣了,我也是為皇上分憂,為國盡忠!”翁同酥向著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放下來的時候不小心在桌上磕了一下,桌子上的信封就不見了。
    “那…這北洋何時出兵?”野外生又問道。
    “就在這幾日,朝廷上下已經達成一致,他直隸總督,再怎麽樣也就是個總督,無非就是上折子要錢罷了。”翁同酥還真覺得他能贏,而且憑借這筆軍功,不說上升一步,至少皇帝就能逐漸親政,那他這個帝師還能受虧待?
    “此事啊,他宜早不宜遲,風聲一漏,他做好負隅頑抗的準備,到時候平添了幾分變故。”野外生一臉正色的道,仿佛真的是在為翁同酥著想。
    “不急,此事是陽謀,祖宗法度,皇帝應該親政了,不論怎麽樣,都得讓皇上做一做,誰也不能阻止。”翁同酥說道。
    “不過你們的消息可以啊!那麽邊邊角角的地方,成立了個小國寡民的國家,你們也知道。不過得虧他成立了,還是漢人,不然,太後也不會有這麽大反應。”翁同酥又感歎道。
    “哈哈哈!哪裏哪裏,日本沒有天朝之富有,隻能多關注海外的變故,畢竟靠海吃海嘛!還是翁大人才思敏捷,我也僅僅提供了個消息罷了,翁大人製定的計劃可真是令人敬佩。”野外生嘴上笑著說,實際上心底越發的看不起眼前人。
    “就這也能是帝國之重臣?die清已經腐朽了,應該又我們日本來使用這塊肥妹的大陸!”
    “哈哈哈哈!過獎,過獎!太後發話了,他北洋是不上也得上!贏了,是皇上英明,親政也能前進一步,輸了,那就是他李鴻章無用,該罰!後黨失一大將!”翁同酥好像喝醉了,得意得道。
    “大人英明!野外生敬您一杯!”野外生即便不屑,也知道這是重要棋子,此次事件中,不論die清和南華誰勝誰敗,裂痕已經產生,日本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當然,要是能削弱北洋海軍,那肯定是大大的意外之喜,可北洋應該不會傻到用軍艦去衝炮台,而南洋也沒幾個海軍,好像就兩艘炮艇?
    野外生不明白,海軍如此孱弱的南華,日本為何不親自下場,奪下這塊富庶的島嶼。
    ……
    宮牆之內,也在為這件事討論著,而且相同點都差不多,重點都不是南華,而是無聊的帝後之爭罷了。
    “小順子。”儲秀宮,老佛爺常年所在地——聽說是住習慣了,就給裝修了一下?
    “奴才在!”一個小太監跑來,幾乎是趴在地上回道。
    “李蓮英那邊怎麽還沒消息?去催一催!”老佛爺依著椅子說道。
    “老佛爺,奴才來了!”小順子還沒跑出去,又一個太監跑進來,恰恰就是李蓮英。
    “怎麽這麽晚才回來?”老佛爺的聲音有些冷,李蓮英打了個冷顫。
    “回老佛爺話,皇上那邊,日本公使去的勤,小德子沒趕上趟,奴才一直在等她。”李蓮英說道。
    “日本公使?荒唐!撮爾小國的公使,也能引到這後宮來?這皇帝祖宗家法不要了嗎?”老佛爺勃然大怒,當然,重點不是祖宗家法,而是皇帝聯係了外國人,甚至,得到了支持。
    “小德子怎麽說?”老佛爺平複了一下心情,問道。
    “這件事,確實是皇帝的手筆,不過,好像是倭寇慫恿的。”李蓮英說道。
    “什麽好像,那群清流,隻學得什麽聖人之言,怎麽會關注海外之事,十有八九,這個消息也是倭寇帶來的,哼!一群蠢貨!被人牽著鼻子走!”老佛爺說道。
    “皇帝…他…對這件事是什麽個看法。”老佛爺的聲音輕柔了些。
    “皇上…皇上全力支持此事,並且,讓小德子傳口信給翁大人,讓他在明日朝會上在提水師之事。”李蓮英腦袋磕著地麵說道。
    “哼!這皇帝啊!是不甘寂寞了!”老佛爺冷哼一聲。
    “可憐我啊!辛酉年,先皇帝去了,留下我們孤兒寡母,苦苦挨著,我是一點都不敢鬆懈,生怕載淳長歪了,沒曾想,我的兒病死了。又抱著皇帝進攻,可憐我我把他當做兒子,他卻把我當仇人,我可是他親姨母啊!當初,我可是忍著妹妹的哭訴,把他抱上的皇位,這還沒親政呢,就要趕我走了?”老佛爺感歎道。
    “若是他有聖祖皇帝之風也就罷了,但是呢?誌大才疏都是誇獎他了!”老佛爺看著顫抖的一眾太監,失去了講下去的性質,就停止了說話。
    “下去吧,哀家乏了。”整理了下情緒,又變成了那個權傾天下的女人。
    …………
    二月十六號,正月初十,小朝會,皇帝賜宴。
    “稟老佛爺,北洋水師上了折子,稱軍械糧草不足,請添補軍費一千萬,以做出征軍資。”世鐸說道。
    “一千萬?”這個金額引發了軒然大波。
    “這都夠再買一個北洋了!”
    “撮爾小國,也需要如此多的軍費?是他李鴻章貪汙了吧?”
    “臣,彈劾李鴻章,貪汙軍餉,軍紀渙散,欺壓良善,魚肉百姓…”馬上就有人站出來說道。
    啪!
    “肅~靜”太監又揮鞭喊到。
    “世鐸,海軍衙門還有多少存銀?”老佛爺問道,她要下重手了。
    “回老佛爺話,海軍衙門存銀六十萬,但是還需撥款給各軍械所,機器局,還有兵員軍餉,能動用的,隻有十萬餘。”世鐸說道。
    他可不願意出錢,他是後黨,出力不討好?
    “翁同酥,戶部賬上還有多少錢?”老佛爺馬上又問。
    “回聖母皇太後話,戶部存銀二千餘萬,但需要撥往各地,預計結餘五百萬。”翁同酥跪倒在地。
    實際上哪有這麽多?這是翁同酥截流的結果,不然不虧空就是好事。
    至於之後怎麽補虧空?帝黨贏了,抓幾個後黨,沒問題吧?錢不就來了嗎?但是也不能李鴻章要多少給多少。
    “翁大人,這是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野外生笑嘻嘻的用熟練的京片子說道。同時把一個信封放在了桌上。
    “野外生特使客氣了,我也是為皇上分憂,為國盡忠!”翁同酥向著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放下來的時候不小心在桌上磕了一下,桌子上的信封就不見了。
    “那…這北洋何時出兵?”野外生又問道。
    “就在這幾日,朝廷上下已經達成一致,他直隸總督,再怎麽樣也就是個總督,無非就是上折子要錢罷了。”翁同酥還真覺得他能贏,而且憑借這筆軍功,不說上升一步,至少皇帝就能逐漸親政,那他這個帝師還能受虧待?
    “此事啊,他宜早不宜遲,風聲一漏,他做好負隅頑抗的準備,到時候平添了幾分變故。”野外生一臉正色的道,仿佛真的是在為翁同酥著想。
    “不急,此事是陽謀,祖宗法度,皇帝應該親政了,不論怎麽樣,都得讓皇上做一做,誰也不能阻止。”翁同酥說道。
    “不過你們的消息可以啊!那麽邊邊角角的地方,成立了個小國寡民的國家,你們也知道。不過得虧他成立了,還是漢人,不然,太後也不會有這麽大反應。”翁同酥又感歎道。
    “哈哈哈!哪裏哪裏,日本沒有天朝之富有,隻能多關注海外的變故,畢竟靠海吃海嘛!還是翁大人才思敏捷,我也僅僅提供了個消息罷了,翁大人製定的計劃可真是令人敬佩。”野外生嘴上笑著說,實際上心底越發的看不起眼前人。
    “就這也能是帝國之重臣?die清已經腐朽了,應該又我們日本來使用這塊肥妹的大陸!”
    “哈哈哈哈!過獎,過獎!太後發話了,他北洋是不上也得上!贏了,是皇上英明,親政也能前進一步,輸了,那就是他李鴻章無用,該罰!後黨失一大將!”翁同酥好像喝醉了,得意得道。
    “大人英明!野外生敬您一杯!”野外生即便不屑,也知道這是重要棋子,此次事件中,不論die清和南華誰勝誰敗,裂痕已經產生,日本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當然,要是能削弱北洋海軍,那肯定是大大的意外之喜,可北洋應該不會傻到用軍艦去衝炮台,而南洋也沒幾個海軍,好像就兩艘炮艇?
    野外生不明白,海軍如此孱弱的南華,日本為何不親自下場,奪下這塊富庶的島嶼。
    ……
    宮牆之內,也在為這件事討論著,而且相同點都差不多,重點都不是南華,而是無聊的帝後之爭罷了。
    “小順子。”儲秀宮,老佛爺常年所在地——聽說是住習慣了,就給裝修了一下?
    “奴才在!”一個小太監跑來,幾乎是趴在地上回道。
    “李蓮英那邊怎麽還沒消息?去催一催!”老佛爺依著椅子說道。
    “老佛爺,奴才來了!”小順子還沒跑出去,又一個太監跑進來,恰恰就是李蓮英。
    “怎麽這麽晚才回來?”老佛爺的聲音有些冷,李蓮英打了個冷顫。
    “回老佛爺話,皇上那邊,日本公使去的勤,小德子沒趕上趟,奴才一直在等她。”李蓮英說道。
    “日本公使?荒唐!撮爾小國的公使,也能引到這後宮來?這皇帝祖宗家法不要了嗎?”老佛爺勃然大怒,當然,重點不是祖宗家法,而是皇帝聯係了外國人,甚至,得到了支持。
    “小德子怎麽說?”老佛爺平複了一下心情,問道。
    “這件事,確實是皇帝的手筆,不過,好像是倭寇慫恿的。”李蓮英說道。
    “什麽好像,那群清流,隻學得什麽聖人之言,怎麽會關注海外之事,十有八九,這個消息也是倭寇帶來的,哼!一群蠢貨!被人牽著鼻子走!”老佛爺說道。
    “皇帝…他…對這件事是什麽個看法。”老佛爺的聲音輕柔了些。
    “皇上…皇上全力支持此事,並且,讓小德子傳口信給翁大人,讓他在明日朝會上在提水師之事。”李蓮英腦袋磕著地麵說道。
    “哼!這皇帝啊!是不甘寂寞了!”老佛爺冷哼一聲。
    “可憐我啊!辛酉年,先皇帝去了,留下我們孤兒寡母,苦苦挨著,我是一點都不敢鬆懈,生怕載淳長歪了,沒曾想,我的兒病死了。又抱著皇帝進攻,可憐我我把他當做兒子,他卻把我當仇人,我可是他親姨母啊!當初,我可是忍著妹妹的哭訴,把他抱上的皇位,這還沒親政呢,就要趕我走了?”老佛爺感歎道。
    “若是他有聖祖皇帝之風也就罷了,但是呢?誌大才疏都是誇獎他了!”老佛爺看著顫抖的一眾太監,失去了講下去的性質,就停止了說話。
    “下去吧,哀家乏了。”整理了下情緒,又變成了那個權傾天下的女人。
    …………
    二月十六號,正月初十,小朝會,皇帝賜宴。
    “稟老佛爺,北洋水師上了折子,稱軍械糧草不足,請添補軍費一千萬,以做出征軍資。”世鐸說道。
    “一千萬?”這個金額引發了軒然大波。
    “這都夠再買一個北洋了!”
    “撮爾小國,也需要如此多的軍費?是他李鴻章貪汙了吧?”
    “臣,彈劾李鴻章,貪汙軍餉,軍紀渙散,欺壓良善,魚肉百姓…”馬上就有人站出來說道。
    啪!
    “肅~靜”太監又揮鞭喊到。
    “世鐸,海軍衙門還有多少存銀?”老佛爺問道,她要下重手了。
    “回老佛爺話,海軍衙門存銀六十萬,但是還需撥款給各軍械所,機器局,還有兵員軍餉,能動用的,隻有十萬餘。”世鐸說道。
    他可不願意出錢,他是後黨,出力不討好?
    “翁同酥,戶部賬上還有多少錢?”老佛爺馬上又問。
    “回聖母皇太後話,戶部存銀二千餘萬,但需要撥往各地,預計結餘五百萬。”翁同酥跪倒在地。
    實際上哪有這麽多?這是翁同酥截流的結果,不然不虧空就是好事。
    至於之後怎麽補虧空?帝黨贏了,抓幾個後黨,沒問題吧?錢不就來了嗎?但是也不能李鴻章要多少給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