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國際組織

字數:6374   加入書籤

A+A-


    關於美國參戰的討論,雙方不歡而散。
    美國自己的問題還沒解決,最大的阻礙是,華夏帝國頒布的邪教條目,以及相關法案。
    邪教條目中,第1條就是猶太教,衍生的數十個教派都被囊括在了下方。
    這讓寄生於美國的猶太財團難以接受,因為他們需要依靠這個宗教,繼續控製底層力量為自己所用,並且必要時刻拋出去讓人泄憤。
    目前,美國打著為了正義的幌子,極力促進著參加戰爭,華夏帝國也單純奔走,極力避免美國加入戰爭。
    跨越萬裏汪洋對美國進行遠征,華夏帝國還沒有這個能力。
    這萬裏汪洋和西亞歐洲不1樣,中途有大量補給點,阿拉伯經過建設有1些農業和工業基礎。
    就這樣,華夏帝國打和奧斯曼都縮手縮腳的,不能盡全力。
    “關於,戰後秩序的建設,英國和法國有什麽看法?我是說,該如何避免戰爭。”
    “這樣的戰爭,無疑是1個巨大的悲劇,不能再讓悲劇重演了。”
    又是1次英法聯袂而來,這次林安民主動談起了戰後秩序的話題。
    “額,華夏帝國有什麽看法?”西裏爾有些緊張,不知道這是華夏帝國的開價,還是扯開話題的煙霧彈。
    “我想,為了避免戰爭再次出現,我們需要1個對話平台,1個能將大家聚集在1起的平台。”
    “你知道的,這次戰爭的最終爆發,很大程度上和各國交流溝通不及時所產生的誤會有關。”
    “我們進行了複盤,結論是如果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帝國能冷靜1些,戰爭也許不會爆發。”
    “或者隻會爆發小規模衝突,局部戰爭。”
    林安民笑嗬嗬的說道。
    “是的,沒錯,可惜沒有如果,還有呢?”西裏爾唏噓了1下。
    反正,林安民在給英國開脫。
    1戰的格局,是英國1手推動的,不過這也是曆史的必然性。
    “還有戰後各國遺留下來的戰爭問題的處理,例如裁軍。”
    “奧斯曼帝國的情況非常棘手,他們遺留了約7十萬現役軍人,還有3十萬民兵預備役。”
    “根據條約規定,他們的軍隊需要降低到5萬5千人才合理,但是如何裁軍是個難題。”
    林安民拿出文件,放在桌上。
    “哦!怎麽了?”西裏爾擔任了各個的捧哏。
    “裁軍之後,這接近百萬青壯年該如何安排,裁軍的費用來源,多出來的武器裝備如何處理。”
    “還有,奧斯曼人並不信任我們,他們害怕他們裁軍之後,我們改變主意繼續進攻。”
    林安民看著2人。
    “不會,我們當然不會,隻有不要臉的英……印度人才會這樣做。”畢勝笑的很勉強,西裏爾也是。
    畢勝應該高興,英格蘭和印度開頭在中文發音中差不多,好吧,英語也差不多。
    en和in的區別嘛。
    “是的,我們不會,但是奧斯曼人擔心這個,我們也應該理解,畢竟關係到國家安全。”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不能讓奧斯曼人盡快裁軍,我們的軍隊也隻能被牽製在西亞。”
    “由此,我們又想到了戰後裁軍的問題,現在各國都維持著數百萬軍隊,戰爭結束後肯定要裁軍的。”
    “我覺得,如果用這個機構來監督裁軍,既能讓各國對這個機構初步認可,也能解決各國出於不同目標導致的裁軍問題。”
    “這樣,有利於掃除戰爭的影響,恢複到和平中來。”
    林安民說完,看著西裏爾和畢勝的反應。
    畢勝皺著眉頭,然後又鬆開了,這很正常,這符合法國的利益。
    “1個調節各國紛爭的,具有1定權威的國際組織,而且是針對整個世界秩序而建立的。”
    “那麽,大臣閣下,我有1些問題。”
    西裏爾抿著嘴看著林安民,
    “這個機構由誰進行領導,又如何決策,並保證其決策能順利的實施下去?”
    類似的國際機構其實早就有了,不過都是針對某1項問題並且毫無約束性。
    例如關於戰俘的待遇,最早在1864年簽署第1條,不過簽約國有限,而且執行起來也沒有任何影響力。
    尊不遵守,全憑自覺。
    這也是英國想要的,英國是世界老大,當然不希望有1個東西束縛他。
    同樣,西裏爾也很清楚,這樣規模的戰爭不能再有了,這1戰打掉了英國數十年積攢的家底,再來1次,英國就得賣老本了。
    所以,英國需要1個有1定影響力,但是影響力又不大的組織,來幫助他控製世界秩序。
    “嗯……這個我們還真沒有考慮過。”
    “不過,大概就是將世界上各個國家,受大眾認可的國家,抱歉,雖然我不針對英國,但是澳大利亞這種顯然不行。”
    “將各具有主權的國家集中起來,大家共同出人出力組成1個聯合組織。”
    “這個組織具有審查監督各國是否違反某些國際公理,是否在秘密進行戰爭準備等等權利,”
    “其管理機構應該是1個由7國或者9國十1國都可以,組成的委員會。”
    “委員會中半數委員為常任委員,例如我們,英國,法國,華夏,3國為常任委員。”
    “再增添4個非常任委員,例如意大利、西班牙、或者美國什麽的,定期重選,不得連任。”
    “當然,這對於我們來說不是特別公平,所以常任委員應該具有否決權。”
    “另外,這是致力於解決國際爭端的會議,我想應該給其他人更多說話的權利,在召開1個全體會議。”
    “具體運作方式,在意向定下來以後,還能再談嘛。”
    林安民直接將大概框架說了出來,很難讓人覺得這是臨時起意。
    雖然沒有詳細計劃,不過上層構架和投票權都出來了,在這個強者為王的時代中,這種國際組織已經能開始運作了。
    就像5大善人統1行動,藍星上還沒有人能擋得住,除了宇宙大國岡比亞,實在是出兵還掙不出油錢。
    “聽起來和各國議會聯盟有些像。”西裏爾點了點頭。
    “那麽,剛才大臣閣下也提到了,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即將成為大英帝國的自治領,擁有軍事和內政權利,雖然沒有完整的外交權利,但是就這樣否定其訴求,是否有些不妥。”
    西裏爾提出了自己的條件。
    “這個……我們是出於解決國際事務問題而提出這個想法,澳大利亞沒有完整的外交權利,肯定是不能作為成員國加入的。”
    “不過!我們可以在3層構架中再加設1層,用於收納這些有著1定權利的半自治地方政府。”
    “如果英國願意的話。
    林安民微笑著看著西裏爾,他巴不得英國同意這個說法。
    隻要澳大利亞擁有了這個權利,誰能保證英國其他殖民地自治領,甚至是完全殖民地不會要求和澳大利亞同等的權利?
    1個澳大利亞脫離不列顛帝國英國不會心疼,頂多隻是惱怒而已,邊遠的不毛之地。
    但是南非呢?那也是自治領,加拿大呢?
    1旦在國際事務上發出聲音了,脫離隻是遲早的事。
    他們的利益不可能永遠相同,隻要出現利益衝突,他們又能在國際機構中發聲,這不就給了他們外交的權利嗎?
    到時候和1個正常國家相比,他們就差1個名頭。
    且,戰爭結束後,又要還債又滿目瘡痍的英國,1定會狠狠的從殖民地吸血補充自身吧?!
    “算了,關於大臣的提議,我原則上並不反對,甚至讚同,我們需要1個這樣的組織來坦誠的談話。”
    “但是,我的態度並不代表倫敦的態度,也不代表女王的態度,我隻是駐外大使,沒有處理這麽宏偉事務的權利。”
    “另外插1句題外話,這是華夏帝國出兵歐洲的條件嗎?”西裏爾緊緊的盯著林安民的表情變動。
    “大使先生這是說的什麽話?這樣不就變成訛詐了嗎?華夏帝國不會訛詐任何國家,更別說是盟友。”
    “在奧斯曼帝國的裁軍問題有進展之後,華夏帝國6軍將第1時間登6歐洲大6,向邪惡的德國發起進攻。”
    林安民表現的很憤怒,斬釘截鐵的說道。
    “這樣嗎?我了解了,我會匯報倫敦相關情況的,也會敦促倫敦幫助奧斯曼人解決裁軍問題。”
    西裏爾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同畢勝對視了1眼。
    “是啊!我也會敦促巴黎,盡快解決盟友的後顧之憂。”
    畢勝有些恍惚。
    “是嗎?我隻是1個提議,不用太正式,時間不早了,我還有1個關於多國貿易糾紛的問題需要處理。”林安民站了起來。
    “那我們也就不打擾了,再見,大臣閣下。”
    西裏爾和畢勝起身,離開了辦公室。
    “大使先生,我想我們需要合作了。”剛走出外交部,西裏爾就輕輕的說道。
    “是的爵士,華夏人的條件太合理了,我們無法拒絕,那些議員們也不會拒絕,甚至會很高興。”畢勝杵著文明杖,點了點頭。
    2人1邊散步1邊用拉丁語交流著,就好像是兩個出來溜圈兒的老頭子1樣平凡。
    “是呀,議員們會很歡迎這個提議,所以我們更需要阻止華夏,那些議員根本不懂國際政治。”
    “是的,最起碼,這個組織,應該由我們來架構。”
    “最好,把美國人拉進來。”
    “這個可不太好辦,美國人沒有參與協約國,沒有對戰爭做出任何貢獻。”
    “這是致力於國際和平的組織不是嗎?那麽,就應該邀請所有國家參與,包括俄羅斯。”
    2人對視1眼,露出微笑,點了點頭。
    “那麽,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車來了,大使先生,我先失陪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