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劃分總督區

字數:5795   加入書籤

A+A-


    7月十5日,黃正方初步安頓下來後,華夏帝國又召開了軍政聯合會議。
    “第1批赴歐作戰的部隊已經登上了法國,目前在馬賽1處法國人提供的軍營中。”
    “我們計劃在月內繼續向歐洲運輸1個步兵師,及所屬裝備。”
    赴歐作戰計劃通過後,華夏帝國上下又開始連軸轉,為將軍隊和補給投放到1萬3千公裏外的法國做準備。
    “為什麽不沿著奧斯曼帝國向歐洲進攻?從波斯灣到比雷吉克我們沿途修建了許多設施,且附近就有軍隊集結。”
    看著地圖,孫載之發出了疑問。
    沿著奧斯曼帝國北上就是巴爾幹半島,能直接攻擊保加利亞,順便解救塞爾維亞。
    這條路要近的多,而且還能充分利用之前建設的各種設施和巴格達鐵路。
    另外,還能避免同德國作戰,說不定還能在歐洲拿到1塊飛地呢?
    “奧斯曼帝國太不穩定了,目前其國內各派已經開始動亂,過境攻擊保加利亞,風險很大。”楊濤解釋道。
    華夏帝國剛剛和奧斯曼帝國停戰,要過境的話,就得忍受可能的,源源不斷的破壞。
    他們不用做什麽,隻需要沒事的時候扔幾塊大石頭或者幾根木頭在軌道上,就能極大的擾亂火車調動。
    “這樣嗎?就像泰國1樣,我了解了。”孫載之點了點頭。
    6月開始到現在,泰國的稻米出口量急劇下降,引起華夏帝國出現小規模物價上漲。
    原因之1就是,遊擊隊在各種商隊必經之路上搞破壞,破壞道路、船隻,焚燒貨物等。
    好在,華夏帝國是和地方商人進行生意,損失和傷亡都是泰國商人的。
    也因此,泰王的勢力得到了南部貴族、地主、商人等的全麵支持,雙方的戰鬥開始變的你死我活。
    “我們計劃到8月底,維持1個整編軍在歐洲的存在,並建立遠征軍指揮部。”
    “遠征軍會在8月底到9月初,進行1次有限的戰鬥,評估德國人的戰鬥力、戰鬥意誌等等。”
    “然後在今年最後3個月,將遠征軍的規模提升至1整個集團軍。”
    “初步計劃將駐紮在奧斯曼的6軍第十5集團軍調去,此集團軍共計有4個軍十2個師,兵力充足,裝備齊全。”
    “再補充1些直屬部隊,加強支援火力配置,最終兵力計劃在2十萬左右。”
    謝輝繼續講解著。
    “2十萬會不會有點少?聽說西線打的很厲害,隨意1次進攻就是十幾萬人傷亡。”孫載之再次插話。
    “這個數量是變動的,如果後續需要,我們會繼續增兵,但是我們不建議遠征軍總兵力超過5十萬。”
    “那樣的話,對後勤運輸和國土防禦都是1個極大的挑戰,除非再次擴軍,或者消除某個方向上的威脅。”
    謝輝拿出另1幅地圖,標注著帝國6軍的兵力分配。
    經過多輪擴軍後,帝國6軍兵力終於超過2百萬,正在協助6軍工作的預備役或者民兵也超過1百萬。
    看起來不少,但是根本不夠用。
    北部,廣闊的北方總督區,現在隻有4十萬人,其中約3十萬布置在西伯利亞鐵路和葉卡捷琳堡1線。
    隻有十萬人是機動兵力,還被許輝用來清掃占領區內的抵抗力量。
    麵對寬闊的北亞,十萬人顯得十分力不從心。
    西部,阿拉伯地區,目前屯兵接近5十萬,其中有十幾萬是放著威懾英國的。
    自從華夏帝國拿下北亞開始,華夏帝國在亞洲的勢力就滲透了北亞、西亞,以及老家東亞,對南亞形成包夾之勢。
    南亞印度次大6是英國的命根子,不放1點人在波斯邊上,大6橋計劃根本無從談起。
    剩下的兵力要防備的地方多了,朝鮮方向、泰國方向、中亞方向、各地駐防以穩定國內。
    東拉西扯的,大量兵力被牽扯,剩餘機動兵力隻有2十多個師,這是戰略預備隊了。
    “為了讓軍隊更具有戰鬥力,以及獲得更多戰後話語權,我們將派出海空力量前往歐洲。”謝輝看了看馬倉。
    “我們計劃派遣個戰鬥師,兩個空輸師,總計8個師約1千3百餘架各式飛機。”
    “這些飛機將全程跟隨遠征軍作戰,爭奪製空權,執行對地進攻任務等。”
    “總數雖不多,但是平均轟炸機占比上,遠遠超過英法德的軍隊。”
    “後續還有兩個轟炸機師將在阿拉伯待命,若有需要,隨時可以趕赴法國。”
    馬倉振奮的說道。
    這將是空軍第1次同其他國家的對手接觸。
    在泰國那次作戰,相較於實戰,更像是1場實彈演習。
    泰國根本沒有飛機,防空火力也十分貧弱,隻要轟炸機飛的稍微高1些,根本不會受到任何天氣和機械故障之外的其他問題。
    不過,實戰演習的效果也不錯,至少建立起了區域氣候監測體係,為空軍提供預警。
    能監測氣候,同樣能監測飛機。
    1千多架飛機,飛行員加上安保、後勤人員,總計有4萬多5萬人。
    “這麽多力量投入,已經說得過去了,就半年的時間,相信英國人和法國人也能理解。”
    “英法德和談雖然破裂,但也意味著戰爭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有些事得抓緊時間做。”
    劉1鳴見孫載之沒有繼續問問題後,才開始主持會議。
    “第1,關於北部戰區的防禦問題,王洋,你來說。”劉1鳴指著王洋。
    “是,陛下,首相,請看這幅地圖。”王洋站起身,地圖又換了1副。
    與剛剛的地圖都不1樣,這次是局部地形圖。
    “王總督近期跑遍了北方總督區各重要城市,提議將北方總督區1分為3。”
    “首先是北部,西伯利亞地區,這裏地處苦寒之地,環境惡劣,物資匱乏,但是資源豐富。”
    “王總督提議建設西伯利亞總督區,引入建設兵團模式,開發的同時,也能就近支援前線戰鬥。”
    “具體範圍包括天山以北,東西伯利亞以西的全部地區,未來的主要戰鬥區域。”
    “然後是西伯利亞東部,包括龍江以北,東西伯利亞以東地區,這裏人口稀少,自然條件惡劣,設置1個大區,引入建設兵團模式。”
    “開發的同時,在沿海區域建設工廠,引入軍工生產,能夠沿著西伯利亞鐵路,向西進行物資支持。”
    “最後是西域,西域是其中最特殊的地方,因為其擁有大量可直接利用人口,開發曆史悠久。”
    “王總督建議,遵循舊製,設立西域總督區,總督駐地可以選在河穀地區。”
    “這裏的地形是1個喇叭口,同時是亞洲核心地帶,水源充足,控製了這裏,能輕易輻射中亞地區,保證對中亞地區的控製,還能與西伯利亞相呼應。”
    “其餘地區,王總督建議建立省級單位,加強控製。”
    控製了北方的最大好處,目前就顯現出來了。
    曾經,華夏和沙俄有1萬多公裏邊境線,蜿蜒曲折,想要在邊境有效防禦相當困難。
    這個問題不僅困擾著華夏,還困擾著沙俄,所以沙俄十分想要向南前進,吞並草原,形成戰略屏障。
    而目前,隨著華夏帝國的推進,北起葉卡捷琳堡北部,南至下伏爾加斯加,直線距離兩千公裏,防線長度4千公裏。
    4千公裏也不短,對於大部分國家來說都已經是不敢想象的長了,但是這卻縮短了3分之2防線。
    (下伏爾加斯加在裏海沿岸)
    防線短了,意味著兵力能更加集中,兵力調動也更加快捷方便。
    別提基礎設施建設,原本的邊境建設也幾乎同等於沒有。
    雖然補給線拉長了很多,但是在這個守大於攻的時代,縮短3分之2防線的意義遠大於拉長補給線的消耗。
    隻要能跟上就行。
    “首相,你怎麽看?”劉1鳴在王洋說完後,看向首相。
    “我同意總督區劃分的提議,也會讓政府盡盡全力配合生產建設兵團招人,不過改區設省,有1點問題。”
    孫載之揉了揉眉心。
    “什麽問題?”劉1鳴見他遲遲不說,問道。
    “草原地區,占地約為3百萬平方公裏,地區廣大,人煙稀少。”
    “即便以1百萬平方公裏設1省的超大規模設計,這裏也要設置3個省。”
    “下麵的市縣,即便盡可能大,總數也不是1個小數目。”
    “我們沒有這麽多官員去管理,或者說合格的官員並不多,草原又涉及到民族問題。”
    “如果可以的話,我申請延期處理這件事。”
    孫載之頭疼人的問題。
    不僅是草原麵臨著沒人,阿拉伯新拓展的土地上,依舊沒有足夠的官員。
    沒有合格的官員就不能形成有效統治,這樣可能導致出現大問題。
    所以,孫載之是強烈造成建設兵團製度的,因為這是半軍事單位。
    合格的官員可能不多,但是合格的軍官,隻要戰爭結束,1抓1大把。
    畢竟,軍官隻需要根據任務下命令就行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