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赫爾曼

字數:5875   加入書籤

A+A-


    “同學們,今天班上又來了一位新同學,齊諾維奇·格裏戈裏耶維奇同學,他將和我們一起學習……”
    鄂木斯克西部,曾經這裏也是一所學校,不過是麵對富商和小貴族小地主的學校,相當華麗,現在成了鄂木斯克西郊第一小學。
    你問大貴族大地主?先不提這裏有沒有,人家有也是請家庭教師,到中學和大學才去聖彼得堡的學校,或者幹脆出國留學。
    “壯麗”的小學堂內,齊諾維奇在老師的帶領下,驚訝的看著這個班的學生。
    “校長先生,為什麽會有這麽多女孩兒在學校裏?這裏不是女校吧?!”格裏戈裏耶維奇在窗外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這是上麵的要求,要麽華夏人派人來接手整個學校,要麽接受女生入學。”
    “雖然神父覺得,這樣是毀壞傳統,會導致不潔的事情發生,但我覺得,與其讓華夏人徹底摧毀我們的傳統,不如讓我們來主導。”
    “這樣最起碼,我們還能有選擇的保留一些,隻是讓女孩子入學罷了,也不是沒有不是嗎?”
    校長摸了摸花白的胡子,欣慰的看著教室。
    俄羅斯帝國的女性教育啟蒙於十七世紀,和其他國家一樣,最初是貴族和皇室教育,普通女性不會接受太多知識。
    但是直到十九世紀中期,克裏米亞戰爭失敗後,俄國人引入了“女護士”這個概念,女性中學職業教育才算是開始。
    在這之前,即便是女校,也隻進行簡單教育,除了貴族和皇室,其他階層的女性很難獲得高等教育資源,哪怕那些大學明麵上給女性一些名額。
    到尼古拉二世時期,為了收攏權力,尼古拉二世傾向於保守,教育停滯不前,女性依舊隻能上女校,女子中學,然後看背景上大學。
    校長是提倡擴大女性受教育權的一批,不過一直沒什麽實質性進展。
    華夏人到來後,要求學校同華夏帝國一樣,不分性別,全麵接受男女學生,並計劃逐步實行義務教育。
    這些女孩兒們,就被送了過來,她們許多都是貧民的女兒,學校還包一餐,貧民們巴不得把沒用的孩子送來吃飯。
    貧民的顧忌可沒有平民多,他們必須抓住每一個生的可能,不然根本活不到可能的、沙皇打回來的時候。
    “這太瘋狂了,華夏人都是瘋子嗎?這會毀了我們的傳統的……”格裏戈裏耶維奇看著教室中端坐的女學生們,口不擇言。
    “我不知道阿勒巴圖先生為什麽給你介紹信,不過你不應該給他找麻煩,我也不希望你給我找麻煩。”
    “這是學校,如果你在這裏發癲,我想我們的體育老師很樂意教育一下你。”
    校長看著格裏戈裏耶維奇,悄無聲息的退了兩步,露出他身後正在鍛煉的大塊頭。
    一個身高一米八,全身都是勻稱的肌肉,看起來就很不好惹的俊美青年。
    這個時代,一米八在白人中也不矮甚至挺高了,特別是生產力落後的俄亞地區,這種身材是貴族商人等不缺營養的人才可能有的。
    “校長,出了什麽事嗎?”青年遠遠的看見了校長後退的步伐,警惕的拿著棍子走了過去。
    這段時間不是沒有來鬧事的家長,他已經揍了好幾個準備把女兒嫁出去的家長了。
    嗯,這是小學,前麵提過。
    “沒事,安德烈,我想格裏戈裏耶維奇先生並沒有失去理智。”校長高聲喊道。
    “對不起,校長先生。我還有事,先走了……”格裏戈裏耶維奇有些害怕,有些擔憂。
    實在是體育老師安德烈的氣勢太強了。
    放在現代,就是一個陽光開朗熱愛運動的普通壯年男性,但是在這個時候,這種普通且自信的氣質,是平民所不具有的。
    這是專屬於貴族的氣質。
    平民隻能在街邊彎著腰,給他們行禮。
    至於貧民?幹萬別出來礙眼,不然打了也是白打。
    在俄亞這種法外之地,打死也沒任何關係。
    “安德烈,和善一點,不要嚇到孩子們。”
    “我知道了,校長。”
    “有時候我都不知道你留在這裏幹什麽,唉……”
    …………
    十月,一艘普通的郵輪經過馬六甲海峽,進入了爪哇海,逐步靠近馬辰港。
    在過去的數年中,這樣的郵輪在這片海域上相當常見,他們或往來西亞歐洲運輸著士兵和補給,或往來華夏和東南亞,促進人口流動。
    不過,今天抵達馬辰的這一艘,十分令人驚訝,因為他上麵裝載的,既不是士兵,也不是華人或帝國公民,而是德國人,大量的德國人。
    “赫爾曼,那是格丁根大學的能斯特教授、那是一元論同盟的主席奧斯特瓦爾德教授,還有那些人,都是非常有名望的科學家們。”
    越是靠近馬辰,赫爾曼·奧伯特的妻子瑪蒂爾德·胡莫爾就越焦慮。
    他們這一船人,都是赫赫有名的科學家、學者們,來華夏帝國進行交換交流學習。
    名字說得好聽,但是船上的人都知道,他們是被用來交換華夏人的外交幫助了。
    這些學者和科學家們,不少具有反戰思想,但是也不介意為德國付出一些代價。
    但是馬蒂爾德知道,他的丈夫不一樣!
    二十七歲的赫爾曼雖然算是一個高學曆人才,但是在這些人群中,他的學曆和能力反而是最低的。
    和這些教授們比起來,他隻是一個上了三年大學輟學的學生罷了,連學位都沒有。
    嗯,赫爾曼在慕尼黑大學學了三年醫學,眼看就要畢業了,戰爭爆發,他被征召回國加入奧軍,學業就此中斷。
    這次來華夏帝國交換交流之前,他正在海德堡大學旁聽,聽聞交流的消息,他跟風的遞交了申請。
    對於他來說,他的本學科是醫學,華夏帝國是醫學最發達的國家,來學習一下也有好處。
    不過他不抱任何希望,隻是跟風投一下而已,因為他連大學都沒有畢業,不可能通過的。
    然後,他通過了,不過不是醫科大學,而是帝國理工大學航天學院通過了他的申請。
    “是呀,他們真的對我的火箭理論感興趣嗎?”赫爾曼拉著妻子的手,擔憂的看著越來越近的海岸線。
    赫爾曼雖然學的醫學,但是他從小就對宇宙、航天等領域感興趣,或者說極度熱愛。
    十二歲時,他就斷定:反作用推進的火箭提供了唯一一種實現太空飛行的方式,巨大的火箭一定會用於未來的宇宙飛船。
    一直以來,他都在自學宇宙學和航天學的知識。
    這次投申請時,他也將自己正在進行的,基於火箭設計寫出的論文交了上去。
    加上自己被派往華夏帝國理工大學,赫爾曼猜測,華夏帝國是對他提出的火箭理論感興趣。
    這是讓他十分興奮的消息,意味著他可能會得到支持來進行他的研究,不管是資源上的還是技術上的。
    很快,船隻靠岸,為了迎接這些學者們,華夏帝國安排了專門的碼頭,有專車接送。
    因為來的人不少,不可能聚集在一個地方,所以都是以大學為單位,分開拉走。
    赫爾曼帶著妻子跟上了帝國理工大學的隊伍,座上了大巴車,前往火車站。
    又經過數小時了路程後,他們才算到了地方,帝國理工大學。
    “裴迪南教授在嗎?”
    “奧斯特瓦爾德教授,請您和他一起,前往我們為您準備的住所……”
    到了帝國理工大學,校長和幾個院長帶著會德語的學生們,開始分配這批教授。
    一批又一批人被分走,赫爾曼還沒聽到他的名字。
    這讓他有些忐忑,既害怕自己錯了,又不知道自己來的目的。
    “赫爾曼,赫爾曼·奧伯特先生在嗎?”終於,一個青年學生喊出了他的名字。
    “是我!”赫爾曼舉起手。
    “抱歉,人太多了,請問是赫爾曼·奧伯特先生和瑪蒂爾德夫人嗎?”青年跑到他麵前,麵帶歉意。
    “是的,是我們。”瑪蒂爾德見丈夫沒回話,趕緊上前點頭。
    “請將行禮交給他們吧,我們的車在那邊……”青年微笑著,帶著赫爾曼夫婦上車。
    “請問,我們要去什麽地方?我要做些什麽?”上車後,赫爾曼對青年問道。
    “你可以叫我楊,是火箭動力研究所的學生,我們要去的地方當然是火箭動力研究所,至於你要做什麽,那我就不清楚了。”
    “我隻是個學生,你的事情是研究所的行政主任安排的,不過我大概猜測,是和您的論文有關係。”
    “我們研究所一直致力於火箭動力運用於航天器的研究,目前已經進行了多次實驗。”
    “您在論文中對火箭設計方麵不同的觀點,正是我們需要的東西……”
    赫爾曼看著臉上洋溢著熱情的青年,神情再次恍惚。
    這是年輕人對於科學熱愛的表現,是那麽純粹,每次提到失敗時也沒有絲毫的氣餒,提到研究則充滿信心。
    這證明,華夏帝國的研究氛圍很好,研究者們不用關心太多和研究無關的問題。
    這是赫爾曼從未有過的,曾經的德國倒是有過。
    不過戰爭,毀掉了這一切。
    “火箭動力研究嗎……”
    【作者題外話】:屋漏偏逢連夜雨,不僅平台整體數據在下降,我也失戀了,還要忙其他事,改前麵的事情也就無從談起。
    唉,對不住,各位。.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