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技術進步

字數:5828   加入書籤

A+A-


    “飛行甲板已經清空。”
    “動力輸出90%,當前航速二十九節。”
    “風速二十二點五米每秒。”
    “艦體姿態正常……”
    叮~
    隨著警鈴響起,飛行甲板上除了飛機,什麽都不剩下。
    平時訓練時,甲板上的人員不會這麽少,至少在艦橋前後、艦體兩側邊緣處,會有地勤人員等待,以方便放飛第一批次後,快速放飛第二批次。
    而這次,除了躲在艦橋前方的一支損管隊伍,甲板上是真的清空了。
    不為別的,這次航母上要起飛的,是一個大家夥。
    長十六點二五米,高四點六米,翼展十九點二米,兩台1000馬力星型發動機掛在巨大的機翼上。
    全金屬單翼飛機,機翼偏厚,在獲得更大的升力的同時,能儲存更多燃油。
    空重五千二百公斤,最大起飛重量九千一百六十公斤,乘員四人。
    最多可以攜帶一點五噸重的炸彈,也就是三枚五百公斤航彈,另外還有四挺12.7毫米航空機槍。
    滿載時最大航程一千三百六十公裏,標準起飛重量時最大航速四百三十八公裏每小時,巡航速度三百三十公裏每小時。
    由於采用了全金屬機身,其強度能支持飛機進行小角度俯衝,最大俯衝速度記錄超過六百公裏每小時。
    采用了全封閉座艙,裝備了渦輪增壓裝置,使用升限提升到八千二百米,遠超同一時期的各種產品。
    從任何角度看,這都是一架劃時代的飛機,但是也是從任何角度看,她都不是一架放在航母上用的飛機,而是路基飛機。
    如此大的自重,她不可能在短短二百多米的跑道上完成升空。
    而且這麽大的尺寸,即便三皇級特別設計了龐大的機庫,也容納不下幾架這麽龐大的飛機。
    但是她就是出現在了這裏,hz27式陸基雙發中型轟炸機,出現在了女媧號航空母艦上。
    不過也做了些許改動,例如加固了起落架和機翼連接處,更改了機體姿態以增大迎風麵,甚至還加了一個沒用的掛鉤。
    另外,還著重加固的座艙。
    突突突~~嗡嗡嗡~~
    發動機啟動,星型發動機發出刺耳的蜂鳴,聲音極大。
    “司令,準備完畢,可以起飛了。”艦長看著這架龐然大物,手心都是汗。
    “起飛吧。”顧凡點了點頭,看著航母各處緊張的眾人。
    艦長深吸了口氣,轉頭對著作戰參謀點了點頭,作戰參謀摁下指示燈按鈕,起飛指示燈變成綠色。
    操縱室內,飛行參謀看著綠燈,摁下控製按鈕,甲板下方,儲存已久的高壓蒸汽充入管道,推動著活塞向前飛奔。
    沒錯,就是蒸汽彈射。
    早在1911年,美國人就研製出了彈射裝置,在第二年研究出了壓縮空氣彈射並且進行了船上實驗。
    但是除了部分戰艦——攜帶水上飛機的戰艦之外,並沒有人重視並進一步研究這個,而且這些戰艦也大多使用液壓彈射裝置。
    液壓彈射器較為簡單,體積小重量輕,還不用占用蒸汽動力,除了彈射力量較低之外,也沒什麽缺點。
    但這是雙翼機時代,飛機起飛並不需要多大的速度,液壓彈射已經夠用了,至於起飛重型飛機,航母也沒這個需求。
    隻有華夏帝國,在燧人氏號服役後,麵對全金屬機身越來越大的重量,想起來了彈射裝置。
    三皇級服役之後,女媧號第一個接受了改造,加裝了一套蒸汽彈射器。
    結果等改裝完成,27式海軍艦載戰鬥機也研製成功,在七百五十馬力發動機的牽引下,戰鬥機不需要彈射器也能升空。
    海軍想了很久,就這麽拆了也不甘心,畢竟錢都花了,所以海軍開始尋求更大更重的飛機。
    首先是重型魚雷機,目前還在研發中,其次就是目前的,將陸基轟炸機改了改,放在女媧號上嚐試能不能用。
    嗡嗡嗡~~
    在發動機和蒸汽彈射器的雙重牽引下,27式陸基中型轟炸機在兩百米內被加速到二百一十公裏每小時。
    甚至甲板都沒有用完,就已經飛了起來。
    “成功啦!”
    “喔!咱們也可以玩大飛機啦!”
    “飛起來了!”
    隨著轟炸機越飛越遠,航母上的水兵們都激動了起來,年輕軍官們在艦橋中憋紅了臉,明明很興奮卻不敢表露。
    因為海軍頭頭,總參謀長顧凡還沒說話。
    “好。很好!”
    “空載飛行實驗完成後,還要進行重載,甚至滿載實驗。”
    “盡快做出需求,確定航母的極限在哪裏、飛機的極限在哪裏,好研製更符合標準的戰機。”
    顧凡接連點頭。
    路基中型轟炸機能飛,那同等重量甚至輕一些的飛機能不能飛。
    這次實驗,將改變航母的作戰方式。
    例如那些受限於重量,無法裝備上海軍飛機的動力更強或者更省油的發動機,現在是否能裝上了?
    是否能給戰鬥機和魚雷轟炸機加強一下座艙和核心區?哪怕隻是給座艙裝上幾塊薄薄的裝甲板,對於戰鬥機和魚雷機來說也是質的提升。
    更重的魚雷機,例如攜帶重型魚雷,是否可行?
    一發重型魚雷,可以輕易重創癱瘓甚至擊沉一艘巡洋艦,而原本魚雷機攜帶的330毫米輕型魚雷頂多重創。
    另外,更大的飛機有更大的油箱,能攜帶更多燃油,航程更遠,攻擊範圍更大。
    同樣,能起飛中型轟炸機,自然能起飛中型偵察機,比輕型偵察機偵查範圍更大,通訊距離更遠。
    一切的一切都是戰略上的進步。
    ……
    短暫的實驗之後,1928年,三皇級航母的另外兩艘也進入了船塢,進行改造,安裝蒸汽彈射裝置,以及更新一些子係統。
    另外剛剛下水正在進行海試,尚未定名的新航母也重新回到船塢中接受改裝。
    五艘航母同時進行改裝,占用了五個超大型船塢,帝國泗水海軍造船廠、帝國馬辰海軍造船廠、椰城造船廠、江南廠,都開始了新的船塢擴建計劃。
    這次是需求導向,隨著華夏帝國發展,帝國內部工業的建設,帝國內部有著巨大的物資運輸需求。
    傳統的幾千噸級商船,已經不足以滿足人們的需要,隨著焊接技術在商船上大舉應用,大型、超大型商船的造價越來越低,數量越來越多。
    …………
    1929年,在泰國東南沿海,兩架巨大的天線被架設起來。
    這不是廣播天線,而是電子工業研究所攻克了十幾年的產物——多普勒脈衝雷達。
    脈衝波段十六厘米,探測距離二百公裏,能夠進行空中預警。
    這麽機密的東西為什麽在泰國?因為泰國有大量的電,而雷達運行要消耗大量的電。
    第一架雷達開機後,發現了位於泰國灣上空的華夏帝國空軍輕型偵察機,證明了雷達預警飛機的可行性。
    之後,便是對龐大的雷達進行改進。
    此時的雷達相當大,大到不可移動,不過,華夏帝國的電子工業遙遙領先於世界,小型電子管技術進展並不慢,縮小雷達不難。
    馬倉得知雷達小型化的可能後,立即讓各製造廠、設計局、研究所的技術人員設計一款能夠搭載小型化雷達和電台的飛機。
    這種飛機不僅僅是把武器取下來把設備塞進去這麽簡單,最基礎的,配重問題、功耗問題,設計師們就得絞盡腦汁的去解決。
    馬倉著實有些難為人了,畢竟設計師們都還不知道雷達的具體參數,就得設計一款能搭載雷達的飛機。
    最後琢磨了半天,設計師們達成一致,準備設計一架中型運輸機,具體參考運二十三式前線運輸機。
    這款飛機沒啥特別的優點,就是耐用性好,不挑地形,空間大,三具發動機,也能提供足夠的動力給發電機。
    …………
    “老李呀,什麽風把您吹來了?”宇智波鼬穿著一身鬆散的和服,滿臉胡子,困頓的看著李陽。
    過去兩年,也就第一年上半年,宇智波鼬配合著帝國來人,奪取了日本的地方治理權。
    也就是動刀子把那些中低級武士、貴族、官僚給砍了,換成自己人。
    其他的時間,他都不用管事,隻需要當一個吉祥物就好。
    他也樂得如此,民政有專業的官員,軍隊有專業的軍官,他隻需要時不時的拉點日本兵出去禍害一下鄉裏,刷刷存在感就行。
    日本人真的都是賤皮子,宇智波鼬越是亂來,他們越是覺得他“威嚴”,“強大”,也就越是老實聽話。
    “你這邊差不多也準備好了吧?上麵來消息,大概要開始慢慢收網了。”李陽無視了宇智波鼬的打扮。
    多個“日本”大名的狀態都和宇智波鼬差不多,一天到晚也沒什麽事可做,也不能和人有過多的交流,就隻能看看書、鍛煉鍛煉身體,自然也就不在乎形象。
    “收網?日本最近好像沒發生什麽事情,硬打的話,咱們恐怕還是很難打贏本州島。”宇智波鼬聽到是正事,坐正了身子。
    “上麵的意思是九州和四國先打再說,反正隔著大海,怎麽也不會輸,消耗一批日本人是一批……”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