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送禮

字數:2967   加入書籤

A+A-




    楊憲臉上堆滿了笑容,笑著說道:“未曾和四爺約好,今日卻是隻有楊某一人,不知道李公子是否歡迎?”
    李泰急忙讓開身位,邀請楊憲進來,同時說道:“楊大人這是說的什麽話,您肯屈尊來我這簡陋地方,我又怎會不歡迎呢。”
    “非也,非也,李公子這裏閑庭雅致,正適合李公子您這種虛懷若穀的才子居住,和您這裏相比,反倒是我們這種俗人住的地方那才叫粗陋,比不得,根本比不得!”
    楊憲能從一個小校尉,混到內閣大臣的地步,除了是搞情報的能力確實出眾以外,這一手拍馬屁的功夫也可謂是功不可沒。
    李泰和楊憲又在門口寒暄了幾句,二人便又一次在院中石桌處座下。
    說實話,李泰也有些奇怪,這群人一個算一個,沒事就往他家裏跑,怎麽看怎麽不正常,可卻又挑不出什麽毛病。
    今日正好碰上了楊憲,李泰也打算試探一番。
    “楊大人,不知今日來我這裏,可是有何要事?”
    楊憲今日前來,自然是有目的的,朱元璋將商稅改製以及攤丁入畝兩件明擺著的大功交給了汪廣林,同為內閣大臣的楊憲有了危機感,因此便想要多爭取一些權力。
    隻是組建錦衣衛的想法被朱元璋暫時擱置,而且楊憲也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因此楊憲便尋到了李泰這裏。
    幾次相見,李泰的能力已經徹底折服了楊憲,甚至讓原本還想要扳倒李善長的楊憲直接打掉了這個恐怖的想法。
    楊憲深知道,就憑這個李泰能提出攤丁入畝這個政策,若是有人敢動李泰一根汗毛,朱元璋便會直接殺他的全家。
    同樣,楊憲覺得,李泰能輕而易舉的想出攤丁入畝這種對於朝廷乃至於大明百利而無一害的政策,給他組建錦衣衛的想法提一提建議,那還不簡單?
    隻不過楊憲也是個人精,這種人說話恨不得一句話裏有十八個彎彎繞繞,因此即便真的有事情要求李泰,而麵對李泰的問詢,楊憲卻依然不肯直說,而是笑著說道:“倒也是沒有什麽要事,隻是聽聞李公子您在富樂院欲購酒曲而不得,我這裏恰好有兩壇好酒,不知道李公子您能不能看上眼?”
    說著,楊憲將手中兩壇酒擺放在李泰麵前,隻是李泰卻未看那酒壇一眼,而是眉頭緊鎖,語氣有些發冷的說道:“你派人跟蹤我?”
    楊憲卻是急忙擺手,而後言道:“李公子誤會了,我隻是職責所在,富樂院乃是魚龍混雜之地,自然會布下些手段,此事隻是碰巧讓我知曉,絕非故意調查,李公子您可千萬不要多想!”
    李泰聞言,這才狐疑的看了楊憲一眼,半信半疑的點了點頭,而後奇道:“不知道楊大人在朝中是何官職,為何要在富樂院這種地方布下手段?”
    楊憲聞言則慚愧一笑,回答道:“添聖上垂青,某現在為左都禦史。”
    作為內閣大臣,因內閣之中不設品級,但畢竟行使的是閹割過的相權,因此,原本的楊憲官位太低,難以壓服百官,朱元璋特意給他升了官,左都禦史,正二品的官員,掌管督察院,原本為中書省的機構,如今卻獨立了出來,行的依舊是監察百官的職責。
    李泰聽見這麽官職,這才恍然大悟,急忙恭敬道:“原來是都禦史大人。”
    楊憲依然擺手,言道:“李公子何必如此,我與你一見如故,隻不過是癡長你幾歲,你還是叫我大哥,我稱你為小友如何?”
    李泰卻是滿臉正色的說道:“不敢,楊大人您與我父為同僚,晚輩怎敢與您同輩相稱,楊大人還是莫要折煞了晚輩!”
    楊憲見套近乎拉關係沒成功,也沒表現出什麽,而是話鋒一轉,又一次拍了拍帶來的兩壇酒,說道:“小友客氣了,那一日有手下跟我報告,說是小友你去富樂院同那裏的管事想要購買秋露白的酒曲,這可是讓我好奇的緊,小友你身為公侯之子,想要喝什麽樣的美酒喝不到,買那酒曲做什麽?”
    李泰覺得也沒什麽好隱瞞的,因此十分大方的說道:“自然是想要釀酒去賣。”
    李泰都已經做好了準備,畢竟好像每一次在這些長輩麵前說他想要經商的話題時,說不得便是一陣唇槍舌戰的勸阻,可這一次卻發現楊憲非但沒有,反而是有些驚奇的問道:“小友竟然還通釀酒之法?”
    “略懂一些!”
    李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卻並未明說,畢竟蒸餾酒的想法已經涉及到他的商業機密,自然不會就這麽告訴了楊憲。
    而楊憲本就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想要把禮送出去,也沒有多問,而是指著自己帶來的這兩壇酒說道:“秋露白確實乃是此地名酒,但卻不代表隻有那一種好酒,我這兩壇,一壇名叫鬆間照論味道論名氣皆都不輸那秋露白,另一壇那更是如今宮裏的禦酒,這酒曲的方子我也帶來了,小友您若是不嫌棄,便全算是老哥我的一點心意!”
    楊憲說著,還真從懷裏掏出兩章方子,放到了那酒壇之上,連同兩壇酒一起推到了李泰的麵前。
    這東西,李泰確實是現在急需的,昨日李善長告知他,朱元璋已經同意了他和朝廷合開鹽務公司的計劃,依照李泰的想法,是在確立好經銷商製度的情況下,依靠鹽務打開銷售渠道。
    他和朝廷是九比一的分成,說實話,即便隻是一成,那也同樣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但李泰依舊覺得不滿足。
    想要實現工業化,想要以資本推動大明的改革,想要將大明改造成李泰想要見到的樣子,這點錢依然不夠。
    可同樣,李泰在不知道朱元璋其實就是四爺的情況下,他也不敢再要更多的利潤,因便將目光放在了釀酒,這個利潤極高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