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分官

字數:3169   加入書籤

A+A-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在軍棍之下昏死,李泰依舊未留半點情麵,執法隊的屠刀也砍落一顆顆頭顱。
    昨天已經見過血的李泰,此時已經稍微適應了一些這種惡心的場景。
    反倒是不少混混出身的兵卒,有心心有餘悸,王二也是如此,他是個混混,雖然沒有幹過什麽十惡不赦之事,但終究是做過惡,今日發新衣服的時候,也曾有過想去搶一身的衝動,畢竟一身衣服也值不少銅板呢,多少人家一輩子可能也就是那一兩套衣服。
    隻不過王二終究沒有去幹,畢竟李泰昨日的表現給了王二一種期望,覺得或許這位新來的千戶大人真是個做實事的,所以王二克製住了這股衝動。
    可看到現在這個場麵,王二又不免有一種後怕的情緒湧上心頭。
    如果他今日沒有克製住這種衝動,是不是如今跪在那裏砍頭的也有他這一份?
    王二不怕死,畢竟這個時代,死個人算不得什麽天大的事情,甚至對於本人來說還可能算是一種解脫也說不定,而且之前那種混日子的經曆,他也已經過夠了。
    但是王二卻害怕,如今好不容易遇見了李泰,這個看起來不錯,值得他效忠的領導,結果自己的抱負還沒施展,就因為這種原因死在這裏。
    也就是這一刻,王二打定了主意,無論如何,他也要和他當混混的這段過往徹底斬斷聯係。
    鄭富貴就沒這麽多想法,覺得搶自己衣服的人受了懲罰,解氣,但看著這血腥的場麵又有點害怕。
    直到李泰開口說道:“都有誰被搶了東西,自己上來拿回去!”
    鄭富貴這才連滾帶爬的衝到點兵台前,特意繞過噴濺出來的血泊,而後拿回了自己被搶的東西,下意識的便想要跪下給李泰磕頭。
    “給我站起來,說過了,老子的兵,不是隨時隨地準備給人下跪磕頭的賤骨頭!”
    鄭富貴嚇得一個激靈,急忙站起了跑遠,生怕自己也被挨板子砍頭。
    其餘人也陸續出來撿走自己被搶奪的衣服,李泰看著這群人,有些恨鐵不成鋼的喝道:“十多個人被搶,竟然隻有兩人告發,剩下的人都特麽是啞巴麽,被人欺負了連個屁都不敢放?”
    還沒有歸隊的鄭富貴聽見身後李泰的暴怒,嚇得膝蓋又是一軟,隻是跪了一半之後,想到了什麽,急忙又站了起來,踉踉蹌蹌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懷抱著失而複得的新衣新鞋,內心五味雜陳,發現新衣服上沾染了血跡和灰塵,急忙小心的擦拭。
    這是十多年來,他成年後獲得的第一件新衣,上一次有新衣服穿,還是結婚的時候老丈人嫌他太寒酸,送的一件單衣。
    “王二,劉虎,肖大牛,給我站出來!”
    王二和其餘被點到名字的人,皆是渾身一震,不知自己是犯了何事,卻還是乖乖走上前來。
    “昨日錄冊,你們三人有自主維持秩序的表現,這很好,暫命你們三人為總旗,各領一千兵卒!”
    三人先是茫然,可隨後便是狂喜,肖大牛更是下意識的想要下跪謝恩。
    “再說一遍,不許跪!”
    李泰大聲嗬斥道:“軍中禮節,我發下去的《軍人規矩守則》中寫的很清楚,都給我回去好好背熟,又不認識的字,不懂的意思,自己去校尉那裏問!”
    頓了頓後,李泰又喝到:“告訴你們,你三人的總旗也隻是暫時的,軍餉和待遇與普通士卒並無差異,而且這段時間若是犯了錯,那你們幾人的總旗也就換成別人,所受刑罰也要比普通士卒多一倍!”
    三人聞言,頓時又是一陣沮喪,原來隻是個名號,讓他們過一過幹癮罷了。
    沒什麽好處不說,翻了錯受的罰還要比普通士兵多,這總旗當著還能有什麽意思。
    看三人樣子,李泰卻是又笑了一聲,言道:“有罰必然有獎,要是你們能完成我交代給你們的任務,並且持續一段時間沒有犯錯的話,我自然會上奏朝廷和聖上,賞你們一個真總旗又有何妨?”
    見李泰這麽說,三人的心再一次興奮起來,互相看了看,都能看出對方眼中的激動。
    官民相差一字,卻是天差地別,更何況武職與文官不同,明代又沒有什麽武科舉,因此軍中職位多為世襲,小兵想要升遷,隻有立戰功一條道路。
    這也是為何王二戰功被人冒領後,便心灰意冷開始自暴自棄,畢竟這份功勞足以改變他,乃至於他後代子子孫孫的命運。
    如今李泰說能在皇帝麵前,替他們求來一個真正的軍職,這如何能讓他們不為之激動。
    接下來李泰又接連點了十五人的名字,任命為臨時小旗,每人負責二百人,在
    說實話,明朝的軍職十分混亂,因為整個大明的軍事體係,可以分為三套完全不同的班子。
    五軍都督府,都指揮使司,以及各大地方的衛所,官職各不相同,大概分別相當於四大軍區,省軍區,以及地方分軍區,隻不過互相之間十分混亂,若是可以,李泰真的想把後世的軍師旅團營給照搬過來。
    隻可惜李泰不敢,他可以通過李善長或是四爺建議更改內閣製,或是通過楊憲更改司法製度,甚至敢直接和朱元璋說想要掌控大明鹽務。
    但是軍製,這東西實在太過敏感,李泰可不敢貿然提意見。
    四爺讓他練兵就已經讓李泰足夠警惕了,若不是丹書鐵券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強,他說什麽都不可能答應這件事情。
    而且李泰也不能保證自己是對的,上一世作為一個鍵政選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領先這個時代幾百年的眼光提點兩句也就算了,但是對於軍事這種東西,他卻就沒有那麽大的信心了。
    說不定在李泰眼中大明這套混亂的軍事體係,但在這個時代確實很有必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