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紙上的內容

字數:3106   加入書籤

A+A-


    其中一個板塊印著一篇蘇軾的孤篇,並且還有著柳清薇寫的點評和賞析。
    所謂孤篇,便是那種不太為人所知的文章,但是不為人所知,卻不代表水平不夠。
    古時候的文章流傳,一直便是一個大問題,畢竟這時候又沒有朋友圈,微博什麽的,那位大才寫了個什麽文章一上傳,便有無數人追捧。
    以前的文人書寫文章詩作,並非是為了出版刊印後販賣,而是分為幾種形式。
    最多的,大概便是呈示寄贈,最出名的作品大概便是李白的那兩首,《贈汪倫》、《沙丘城下寄杜甫》還有孟浩然的《秋登萬山寄張武》。
    其二便是投諸名流,簡單來說便是許多文人士子,為了獲得聲譽,順利及第,往往會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獻給當時的名流,以顯露自己的才華,提高自己的身價。
    再有便是一些酒席上流傳開來的文章詩作,有好事者記載下來,便也流傳開來。
    可無論是什麽方式寫出來的文章詩作,隻要不是專門為了刊印出版的文章,其後續留存便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許多文章,幹脆都隻有當時寫下來的一篇孤本,除了當事人,根本便無人見識過。
    而這些孤本,有些消失在了曆史之中,有些這輾轉騰挪到了一些書香世家,或是豪門大戶的手裏。
    這就是為何,寒門難出貴子,而越是有傳承的豪族,就越容易出才子的原因。
    畢竟寒門子弟,即便是有錢讀書,所能讀的書籍也不過是單純的四書五經,而真正有底蘊的豪族家裏,家中藏書不知多少。
    比如李泰,便曾在李善長的書房中翻到過一本,朱熹親筆撰寫的《四書集注》,世上僅此隻有一本,卻又有多少人看過呢?
    所以李泰覺得,與其放任這些孤本和孤篇留在這些豪門大戶的家中生灰,然後不知何時毀在了意外和戰火之中,還不如他刊印在報紙之上,既可以吸引那些沒有機會閱讀這種孤篇的讀書人,又可以廣而傳播,讓前人心血,避免消失的莫名其妙。
    這些文章可都是文化瑰寶,也算是李泰給後世人留下的一個寶藏!
    而李泰第一個用來薅羊毛的,自然就是他老爹李善長,李善長跟著朱元璋當了這麽些年的官,不知道收藏了多少本孤篇古籍,也足夠李泰用一陣了,如今被李泰刊印在第一期報紙上的,便是蘇軾的一篇不為人知的文章,基本沒幾人見過。
    至於報紙背麵的另一個板塊,同樣是為讀書人準備的,也是柳清薇自己的心血,上麵寫了一篇自己編寫的詞令小調,柳清薇特意在上麵標注了韻調,這要是放在後世,大概是相當於歌詞本?
    另一張報紙同樣也是四個板塊,一個寫百姓生活中最關心的事情,如糧價菜價,招工信息,還有司天監根據曆法所預測的天氣情況,雖然出錯的概率有些大但李泰還是堅持著寫了上去。
    至於另外三個板塊,如今還是空白,其中有一個自然是留給羅貫中在上麵連載小說,而另外兩個,李泰一個是打算用來寫蹴鞠比賽相關的新聞,而另一個便是廣告位。
    雖然李泰並不想依靠報紙賺錢,這東西在他手中最重要的事情還是發揮媒體的職能,但是若是招商的情況客觀,李泰大可以將報紙的訂價放的更低一些,這樣可以擴大用戶群。
    同時,廣告也是推廣商業的一部分,想要推動資本,建立一個健全的商業體係,每一個部分李泰都不想落下。
    “這裏預留的地方,便是想將先生所寫的小說連載在上麵,即可幫助我這報紙培養閱讀習慣,亦可幫先生您的作品讓更多人看到,此乃雙利之事,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
    羅貫中沉默了,他翻來覆去的觀看這一張半的報紙,越看越是心驚,以他的眼光,不難看出,這份報紙蘊含的驚人力量,以及市場潛力。
    正如之前李泰所說,羅貫中以前也成功出版過書籍,但是卻隻賣出去了幾百本。
    而羅貫中即便不是個貪錢之人,卻也想讓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
    如今大明民間最為暢銷的話本小說,據說刊印販賣了幾萬冊,再加上盜版的流傳,大概能有十幾萬。
    原本羅貫中以為,自己的小說即便能夠刊印,可以賣出這個數量便已經足夠讓其滿意了,畢竟識字的人本就不多,且小說終究不是大道,最為龐大的識字的群體,也便是那群一心功名的讀書人,想來也不會抽出時間來看閑書。
    可現在羅貫中看來,這種報紙,若是賣價不貴,即便是他,也想,每日買上一份,而且內容涵蓋的群體,從商人到百姓,再到讀書人,可以說是無所不包。
    自己的小說若是真能在這上麵連載……
    他或許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名流千古,萬世垂青!
    當不了諸葛亮,做一個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小說名家,似乎也不錯……
    羅貫中越想越遠,畢竟他對自己的小說確實十分有信心,再加上報紙這個極佳的平台,實在是讓羅貫中心動。
    “你這報紙,賣價如何,畢竟是新鮮東西,若是賣價太高的話,想來那些貧苦百姓,應該不太容易接受吧。”
    羅貫中試探性的問著,卻也是他最擔心的問題,這報紙雖好,就連他也動心,但若是賣價太高的話,對他小說的傳播性確是有很大的影響。
    李泰聞言,微微一笑,知道羅貫中這是心動了,急忙趁熱打鐵的說道:“賣價不會超過十文,不過是一頓飯錢,一周兩刊,尋常百姓也是能負擔的起的。”
    “十文,倒也是不貴,隻是怕這前幾刊不太好賣啊。”
    羅貫中現在甚至開始主動的幫著李泰擔心起了銷量的問題,更是讓李泰滿意,因此笑道:“先生放心,這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報紙,我決定了,刊印十萬張,免費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