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茶館說書
字數:3138 加入書籤
實際上是,他就算是想繼續講下去,賺那額外的賞錢,可他沒東西說啊。
雖說還有李泰差遣人交給他的報紙,上麵有著後續的劇情,可他真要是照著報紙上寫的東西將第一回講完,那剩下的呢?
總不能是自己寫出後續吧,他若是有這能耐,他也不至於這麽多年翻來覆去的隻能講兩本半的書了。
說書先生也算是個識文斷字之人,自然不可能這麽短視,眼看著新書反響這麽好,就為了這一茬賞錢,便廢了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
“諸公,還請聽某一言!”
見說書先生說話了,茶館裏的喧鬧聲頓時安靜下來,所有茶客都靜候下文。
“這書今日是斷不可能接著講下去了,諸位若是想聽下回,明兒個還請早!”
眼看著下方茶館眾茶客們又要喧鬧,說書先生不敢再買關司,急忙說道:“諸公先莫要著急,倘若是真有人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這本書的後續情節,不想等到明天的,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
說著,說書先生從一旁的桌子裏取出一摞報紙,看分量要有七八百張的樣子。
應天下轄上元、江寧、句容、溧陽、溧水、高淳、江浦、八縣,算上京城,常住人口大約有一百二十多萬,算上外來流動的商人之類的角色,差不多兩百萬人上下。
李泰刊印出的十萬這個數字,顯然是經過仔細核對過的,大明整體的識字率或許不足百分之一,但是應天和江南之地,識字率顯然是絕對高於大明的平均水平的,差不多足有兩到三成。
“此乃是報……報什麽來著,哦,對,報紙。”
“報紙?這報紙又是何物?”
下方有茶客搭話,說書先生微微一笑,又清了清嗓子,照著李泰的吩咐,言道:“這報紙,就是記載了近幾日咱們應天府,乃至整個大明這幾日的趣事要聞。”
“我們要這東西有什麽用,我們要聽書,不想看什麽趣事要聞!”
“你今天就講了這一會的時間,我們不認,你要不講,就讓老板把茶錢給我們退了!”
“對,他不講,咱們就讓老板退茶錢!”
看著下方群情激奮的茶客,說書先生額頭上都出了冷汗,急忙說道:“莫急,諸位莫急,這上麵不止有這些,還有書的下半回,你們想看的都在這上麵寫著呢。”
說書先生這麽一說,出半貫錢到那說書先生的書案上,拿起一張報紙,仔細看了起來,不久之後便抬頭,笑道:“還真有,比郭老頭說的全,整第一回都在上麵!”
《三國演義》開創了章回體小說的先河,這第一回,便是講明了東漢亂象,劉關張三兄弟桃園結義,斬黃巾賊初立功。
那說書先生將那半貫錢錢拿起來,雖然有些心疼,卻還是重新叫回來人,言道:“莫急,先別走!”
“怎麽,你這兩張紙,五百文還不夠!”
那人還以為說書先生是在坐地起價,頓時有些不滿的喝道。
“不是,還請這位爺將錢收好,這報紙不要錢免費送給大家的,但是每人隻可以領一份!”
“免費?”
此言一出,頓時所有人都是一驚,畢竟聽說過施粥,施米的,卻從來沒聽說過有人施書的。
“沒錯,就是免費,每人都可以領取一張,這上麵寫有孤篇古籍,有樂府詞令,當然還有諸公最想要知道的後續。”說書先生搖頭晃腦的說著,心裏其實也好奇寫這報紙之人,到底想要幹什麽。
這報紙他也看了,即便不算那連載的小說,單單是前麵的內容,便已經讓他驚為天人。
說書先生也是讀書人,隻不過大多學問有限,但這是多種原因構成的,不代表他無法鑒賞出這報紙蘊含的巨大潛力。
尤其是上麵抄寫的那篇孤篇,說書先生想著,若是每一期這報紙上都有這麽一篇,那將是多少寒門學子的福音。
其他人沒有說書先生這麽多想法,畢竟還沒有看到報紙的成品,但是剛剛聽的那一段《三國》已經勾起了他們的興趣,而當知道這後續的劇情是寫在這報紙之上的,而且這報紙還不要錢,頓時激動了起來。
所有人都急哄哄的朝著說書先生的方向湧去,生怕自己排在後麵,這報紙不夠了,整個茶館裏足有七八十人,好在空間足夠大,說不得還要發生踩踏事件。
這亂象足足持續了一炷香的功夫,搶到報紙的茶客這才算是散去,或是捧著報紙回到原位邊看邊喝茶,或是直接拿著報紙回家自己去看了,那桌上堆疊的報紙少了足足有三分之一還要多。
七八十個茶客,卻沒了一百多張報紙,顯然是有人搶了不止一張,雖說有每人隻可領一份的規矩,但肯定是有人鑽了空子,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此時茶館中還不斷有新的客人進來,又等了小半個時辰,差不多茶館裏的客人有七八成換成了另外一批人,那說書先生,便清了清嗓子,再次開始從頭講起。
而茶館中的朱元璋同樣也對這報紙起了興趣,隻不過以他身份肯定是不可能上去哄搶的。
花了銀子,從一個茶客手裏買了一份,看了兩眼後,朱元璋的臉色瞬間一變。
小小一份報紙,看熱鬧的茶客最感興趣的自然是連載的小說,算是個讀書人的說書先生,震驚於上麵刊登的古籍孤篇,而身為帝王的朱元璋,看到報紙之時,瞬間便想到了其可操控民意的作用。
“這東西是誰做出來的!”
朱元璋的聲音十分嚴肅,他看的很仔細,尤其是有關時政的板塊,三言兩語便直指這幾日朝廷動向的深意,顯然不是普通讀書人能寫出來的,不說在朝中任職,那也是在朝廷有很深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