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兵出擊

字數:3126   加入書籤

A+A-


    “李禦史剛剛曾言,擊潰那些小股賊兵會打草驚蛇,給未來收複縣城增加難度,可這若是直接擊潰了一千賊兵,豈不是會更讓那賊首警惕麽?”
    聽著聶慶彤的話,李泰突然笑了,而後指著地圖說道:“沒錯,所以我打算隻用這百騎兵,馳援清源縣,其餘一千人,分散到文水縣周圍各個交通要道!”
    王二聽得頓時眼前一亮,因為毫無疑問,這一千人的指揮權定然是要交到他的手上的。
    “將軍妙策,如此一來,擊破清源縣千餘賊寇的消息傳出去,那範五定然會收攏四下作亂的賊軍,我們大可以以逸待勞,將這群回援的小股賊軍全部一網打盡!”
    藍玉也是不虧是未來的名將,聽的連連點頭後說道:“不止如此,若是那範五敢出兵援助清源縣,我們同樣可一舉擊潰,不用打那費勁的攻城戰!”
    王二和藍玉皆是被李泰想法折服,唯有聶慶彤還是有些擔憂此舉是否有些太過冒進。
    總共隻有一千兩百人,還要分兵兩處,更何況李泰是要用二百騎兵去清繳清源縣的一千賊寇。
    隻可惜,李泰已經決定了,王二和藍玉兩名將領也都同意,聶慶彤再反對也沒有用,命令都已經發了下去。
    王二親領二百騎兵去攻打情緣,而文水縣那邊因需要照看的地方多,藍玉和王二各領五百,相互成犄角之勢,相互幫襯。
    當命令下發出去,命那二百騎兵整隊後立刻出發,而聶慶彤帶過來的那七八名,名義上的監軍,應該分去人數更多的文水縣那邊,結果所有人都混進了李泰領的二百騎兵的隊伍之中。
    李泰也隻當是聶慶彤信不過自己,因此也沒在意,二百騎兵輕裝上陣,隻帶了三日的口糧,便直奔清源縣而去。
    都是騎兵,且清源縣也不算遠,當天晚上便已經到達,二百騎隱藏在距離清源縣二十裏外的密林中。
    李泰派了兩騎充當斥候哨探,其餘人就地紮寨休息,養精蓄銳,倒得深夜便回人傳報:“清源縣已經被賊寇圍困了兩日,賊軍兩次攻上牆頭,又都被守城的官民殺退。”
    “且清源縣耽擱了這麽一日,一千人的賊寇又一次翻倍增長成了兩千多人,隻不過好在兵器甲胄很少,許多賊寇還在用鋤頭、菜刀作戰。”
    李泰聞言冷笑說了一聲:“烏合之眾!”
    並且說的很大聲,故意讓周圍的兵卒聽見,並非是李泰輕敵,而是要用這種方式提振士氣。
    總不能仗還沒打起來,李泰這個主將就愁眉苦臉的,本來人數就不占優,若是士氣也輸了,那恐怕即便這些騎兵的作戰素養再高,那些賊寇再不成氣候,這仗也沒法打。
    齊田齊河兩兄弟心裏可是沒底,對方再怎麽垃圾,聽見賊寇人數又多了一千,自己這二百騎兵可怎麽打啊?
    “禦史大人,咱們真要打麽!”
    齊田悄悄尋到李泰,言道:“我不是怕死,隻是咱們騎兵珍貴,要是全打沒了,到時候不太好交代。”
    李泰冷笑道:“騎兵珍貴,軍餉從不曾克扣,日日皆有肉食,那你當朝廷給你們的待遇便是應當的麽,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報銷君恩隻在今朝,切不可有絲毫退怯!”
    齊田被李泰一句話便懟的說不出話來,隻得硬著頭皮說道:“禦史大人所言極是,末將定當死戰不退,不負禦史大人和聖上恩遇!”
    而後齊田就回了營和自家兄弟商量,結果依然是覺得此戰十死無生。
    “大哥,別多想了,”同胞兄弟齊河勸道,“李泰這個公侯之子都不怕,我等武夫還怕個什麽,咱總不能比他個讀書人膽子還要小吧,那李泰可是要禦駕親征的,真就是死了咱們也算賺了,他李泰是李善長的兒子,咱們死的隻是幾條廝殺漢。是不是這個道理?”
    齊田也算是破罐子破摔了,隻覺得豁除去了,咬牙切齒的說道:“那就幹,特娘的,二百打兩千,真活下來老子也肯定能升官了!”
    ……
    畢昭,字文山,清源縣人,自幼詩書傳家,洪武元年舉孝廉成了清源縣令,這也是在科舉未開之時,明朝絕大多數底層官員的升任之路。
    這種舉孝廉的方式,或許無法選出足夠有才能的官員,但上任的官員絕對是對故土有著難以舍離的感情。
    畢竟古代宗族觀念強盛,且人口流通很小,一個縣裏,往上數上個幾輩,都可能是親戚朋友。
    文水縣的縣令,在城破之前,死戰不退,便也是因為這個緣故,他縣令或許可以逃走,但是城裏的親眷呢,其餘沾親帶故的百姓呢?
    畢昭同樣如此,隻不過他運氣好一些,在文水縣被破城的消息傳出來後,他便立刻讓縣中大戶出糧出錢,修築城牆,整頓兵甲,招撫饑民。
    整個太原府最大的賊首範五,也曾打過清源縣的主意,但是發現清源縣城備森嚴後,直接繞開了清源縣,去了其餘村鎮繼續掃蕩。
    隻是正是因為範五在其餘地方的肆虐,激起了更多的賊匪,莫名的就又聚集起來了一股千餘人的人馬,因為周圍村鎮都已經被範五搶奪一空了,隻剩下清源縣安然無恙,這群賊匪竟然直接將清源縣給圍住了。
    “縣令大人,賊匪已經上了北牆,咱們實在是有些扛不住了,縣尉大人請縣令您給個辦法!”
    畢昭臉上帶著疲態,但此時依然拔出平常隻用作裝飾用的文士劍,對著身後的鄉勇說道:“諸位父老鄉親,可還記得幾日前文水縣的慘案?”
    “為了妻兒老小,都隨我上城牆殺敵,將那群匪寇打回去!”
    “殺!殺匪寇!”
    “殺!”
    差不多又十幾名差役和一百多青壯組成的鄉勇齊聲大喝,不懼生死朝著清源縣北城牆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