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畢昭
字數:3077 加入書籤
“畢大人這是何意,快快起來!”
李泰又是一陣頭疼,他是真的不喜歡和這種讀書人打交道,比起宋濂畢昭這種人,還是呂本和楊憲更合李泰的胃口。
隻是畢昭卻是態度堅決,長長一輯,久久不起。
他也是真心敬佩李泰,不單單是一首石灰吟,也不僅是感謝李泰解了此番圍城之難。
更重要的是,李泰明顯是有著大好的前途,不說小小年紀便有才名,更重要的是,他乃是李善長之子。
這般尊貴的身份,卻居然敢以寡敵眾,冒死破敵,畢昭設身處地的想想,反正他是做不到這一點。
正是因此,畢昭是打心底裏的敬佩李泰,態度也愈發尊重,急忙邀請幾人進城。
隻不過同樣,畢昭堅持了自己的原則,堅決不允許那二百騎兵一同進去,隻是讓人準備好吃食過來招待犒勞。
對於此事,騎兵們或許頗有微詞,但是無論是齊氏兄弟,還是聶慶彤和李泰都表示理解。
規定如此,若無調令,軍隊不可入城,若有違反,視為造反之舉。
清源縣衙。
幾人圍坐在桌前,桌上擺著一大鍋燉肉,是馬肉,來自某匹死掉的賊寇戰馬。
入席的除了李泰和聶慶彤以及齊氏兄弟以外,另有縣令畢昭和縣尉以及縣丞作陪。
所有人坐定後畢昭先是舉起一杯清水說:“以水代酒,實在是失禮,還望諸位海涵,我畢某先在此感謝諸君在危難舍身相救。”
聶慶彤環視著縣衙的會客廳,除了這一張破舊的桌子以外,空無一物,別說名人字畫,古董擺飾,就連多餘的椅子都沒一張,還有畢昭身上那甚至打了補丁的衣服,嘴角含笑的說道:“畢知縣,我們李禦史是奉命過來剿匪的,不查貪腐之事,你不必做到如此地步!”
卻是聶慶彤以為自己看破了畢昭的小心思,畢竟上麵有官員到地方巡查,這些地方官終歸是要做做樣子的,但是做到畢昭這個地步,也確實有些離譜了。
一旁的齊河同樣有些不滿的說道:“就是,別的也就算了,你這請人吃飯,怎麽連酒水也不準備!”
畢昭聞言,頓時麵露苦笑,解釋著說道:“聶監軍誤會了,非是我裝模作樣,實不相瞞,我雖未曾貪墨過百姓一絲民脂民膏,但我畢家乃是詩書門第,家產頗豐,如今縣衙這個樣子,是因為這裏的東西和擺件,值錢的都當給了城中的豪門大戶,不值錢的就直接劈了當柴禾,用來燒煮金汁和滾油。”
“畢竟你想要的守城為由,拆了百姓的房子,總是要身先士卒的把自己的房子給拆了!”
“隻不過這縣衙又不是我畢家之物,更是代表著朝廷的威儀,這外麵是萬萬拆不得的,隻能將我帶來的這些家具都給拆了,至於酒水這東西,因為有止痛的效用,早在前幾日,城裏所有的酒水都已經分發給幫著守城的鄉勇了,本縣之內實在是真的再找不到任何一滴酒水了!”
畢昭說的可憐的緊,就連聶慶彤都不由得為之側目,隻覺得這知縣是不是讀書讀傻了,賊寇攻城,竟然還想著給城裏富戶當東西,直接搶了就是,逼迫富戶開倉發糧,招兵買馬,隻要把賊寇擋在城外,朝廷也絕不會因此事懲處,反而會有獎賞。
李泰倒是微微一笑,將麵前清水一飲而盡,言道:“畢大人此番心意,卻是讓這清水比酒還要醇厚,這一杯,喝的可是畢大人的拳拳之心!”
“李禦史過譽了,畢某隻是在盡自己的本分而已,”畢昭先是慚愧的說著,隨後又是一臉的憂慮之色,自責道,“隻是可惜我才能淺薄,既不能殺滅賊寇,也不能保衛百姓平安,實在是枉為一方父母官,辜負了朝廷的重托!”
大好的慶功宴,畢昭卻總是說一些喪氣無比的話,齊氏兄弟莫名的覺得有些不高興。
他們都是些粗人,雖說也讀書,也識字,但本質上就是和畢昭這種讀書人合不來。
在二人眼中,打贏了勝仗,還是這種堪稱傳奇的大勝仗,自當應該好好慶祝一番。
可是這畢昭組織的慶功宴,沒有酒水也就罷了,還總是說一些喪氣的話,這讓他二人十分憋屈。
畢竟他二人也看出來了,這位知縣還真是個清官,還是最清的那種。
那你和這種人還不能翻臉,畢竟打壓他有沒有任何好處,反而還能給他博得名氣,自己倒是惹上了一身騷。
二人對視一眼,索性直接起了身,言道:“李禦史,聶監軍,我二人實在是放心不下外麵的兄弟,這便不再這裏吃了,當然還請縣令大人見諒!”
畢昭有些愕然,他以為是他有什麽失禮之策,正想要道歉,卻被李泰按住,笑著點頭讓二人離去,隨後對著畢昭說道:“畢大人不必如此,讓他二人去吧!”
“那兩位將軍也是我清源縣的恩人,我怎可如此……”
見畢昭還要說,李泰急忙擺手打斷,而是轉移話題的問道:“畢大人接下來準備怎麽辦?”
畢昭頹唐的坐了回去,哀歎道:“夏收已過,秋收遠還未到,百姓們的糧食全都被那群賊寇搶光了,這日後誰也不知道怎麽辦,隻能盡量想辦法讓富戶把糧賣的便宜些,我能救活多少百姓,或許真就隻能看天意了,但願不要發生什麽易子而食之事!”
聶慶彤突然開口說道:“此番我回京,或許可在聖上麵前訴說一二,想必朝廷會調撥物資賑災。”
“畢某在這裏替清源百姓謝過聶公公!”
畢昭聞言立刻站起身,作勢又要給聶慶彤做輯,此番作態讓聶慶彤微微一愣,他是太監的身份並未隱瞞,而讀書人對他這種身份的人,即便是嘴上不說,但心裏多半是瞧不起的,卻不料畢昭竟然能為百姓做到這般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