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商隊
字數:34807 加入書籤
戰爭最後講的就是一個字:
詭!
正所謂兵者詭道也。
這也是古人對於打仗的一個最最樸素務實的看法了,其實,說到底打仗也確實就是騙來騙去。
以少勝多精彩,而以多勝少也不失為穩重,無論你怎麽樣,勝利才是王道。
馬哈木似乎也想勝利,可麵對的是李泰,他可能就不打不是這個下場。
對於這個阿魯台倒是看的明白。
不過,對於馬哈木的這一戰,阿魯台倒是覺得,大明日後必然是要吃瓦剌人的虧。
因為馬哈木在這一次後,一定會學聰明的,慢慢的,隻怕大明的那些戰法,也就被瓦剌人研究的明白了。
這叫吃一塹長一智。
兩軍交戰要是如此,長期的對手,往往也就沒了什麽太大的勝負,這也是因為對方了解了你的戰法。
這就像是博弈。
下棋的兩個人,若是都是直來直去的招數,沒了算計在裏麵,豈不是最後三十二個子,劈殺殆盡。
所以算計乃是勝負的關鍵。
李泰今日就是算準了阿魯台,他因為人數的關係,加上和自己主將納哈的關係如此的糟糕。
若是他將這三千人在賠進去,隻怕最後真的無顏麵回去見元昭宗,也更是沒有臉麵去見擴廓帖木兒了。
所以李泰就是算準了他的心中所想,才用了這個令旗兵來演這場戲。
若是阿魯台真的發兵,那接下來的這場仗,其結果還真的不好說,畢竟,雙方的人力上勢均力敵,這納哈還有兩萬人,虎視眈眈,若是真的發生了逆轉,那麽阿魯台的加入,也許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李泰作為主將,他不得不考慮這個因素,可阿魯台的加入,也是他最難去防禦的。
所以,這個舉動其實李泰也是賭了一下。
賭阿魯台不敢賭他沒有伏兵。
這種操作隻能是一次,若是下一次,阿魯台可能就會發兵,所以,古時候的那些空城計,其實一輩子也隻能用那麽一回。
哪怕你下一次,都可能是另一個結果,所以,真正的用兵詭道的人,往往會在用計上,稍稍的改動,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調整。
這才是用兵的關鍵。
比如這一次,李泰就是看準了阿魯台不想為了瓦剌,讓他沒有後路可選,其實軍事上的行動,往往和政治也會扯上關係。
畢竟,戰爭說到底也是人的事。
李泰對身旁人道:“阿魯台的部隊離開了?”
“是,剛剛我們的探子說,阿魯台已經進入馬鬃山的隘口!”
“很好!”
李泰將身後令兵的旗子接過,舉起道:“出我城中精銳,三千,直奔納哈的大營,切記,隻需要佯攻,點火焚燒就可以,不要與納哈本部交戰!”
“是!”
隻見三千個穿著元人鎧甲的明軍,悄悄地離開了嘉峪關,其實這是李泰的又一個計策,就是在阿魯台離開後,他讓這些明軍裝成阿魯台部,去納哈大營。
劫營!
這個納哈做夢也想不到,瓦剌和大明開戰,李泰還有心思在他的身上,他也不會想到三千的阿魯台人馬,會被利用,來作為劫營的部隊。
其實,這就是李泰打了一個時間差,阿魯台離開,其實納哈的探子也會發現,可這個時間上,卻遠沒有李泰知道的要早。
戰爭中信息的傳遞,往往起到了絕對的作用,李泰這邊確定了阿魯台離開,就派出了這隊人馬,就是不想納哈得到消息。
而此刻的藍玉和瓦剌大軍,已經碰到了一起,混戰,一場大雨中的混戰。
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這一戰雖然隻是被人看成了一次瓦剌與明守軍的普通戰役,但其實李泰確實麵對了倍於自己的敵人,而且是元人和瓦剌的聯軍。
這樣的局麵下,李泰還能以少勝多,可以說是一次很成功的戰役,而這一戰,瓦剌人也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馬哈木的侄子戰死,李泰的騎兵直接加入戰局,讓瓦剌人頓時亂了陣腳,兩萬人,死傷大半。
這也是瓦剌人失敗的最最慘的一次。
馬哈木帶著自己的人馬,直接棄營而走,而他原本讓納哈來幫自己,卻得到了納哈大營被大明劫了的消息。
“什麽,這,這李泰到底是多少人啊!”
馬哈木真的是懵了,李泰左右開花不說,現在還是分兵而戰,若不是人數在他之上,又怎麽可能如此。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李泰已經是全部兵力了,要是有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那麽結果都是另一個樣子。
這一戰整整進行了一整天,直到瓦剌人被殺退,納哈帶著殘餘,跑去了哈密衛的方向。
李泰才將人馬收回,這一戰,明軍大獲全勝,此事李泰給藍玉記了大功一件,也上了折子給朱元璋。
折子裏麵為藍玉請功。
而作為藍玉,他其實倒是心裏明白的很,若不是李泰派出的那一萬騎兵,他和瓦剌人的這一戰,隻能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對於李泰,他心裏也不得不佩服,不過,藍玉明白,自己和李泰之間,不是一個道上的。
沒有什麽可能走到一起。
藍玉當然很是客氣地到李泰處,感恩戴德,說了一大堆的好話。
對於藍玉為人,李泰也深知,他也不想真的把主副將的關係,搞得太不和睦。
而李泰真正關心的是自己下一步的事。
他送走了藍玉,便帶著人來到了從南京城運來的那批布匹絲綢的車輛前,足足的數百輛。
這些布匹絲綢若是能都運到歐洲的那些國家,到時候一定可以賣一個好價錢。
李泰其實也已經為這件事準備了很久。
長槍隊,還有盧展鵬的護衛隊,這些人馬他早就準備停當,外加兩名向導,還有數名常年行走於絲綢之路之上的商隊的隊長。
他們對於這個路上的風土人情,還有語言等都是很擅長,有了這個隊伍,李泰相信,這一次可以打通一條大明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商貿之路。
重走絲綢之路,李泰信心十足,可他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困難遠比這一次瓦剌的要大了數倍。
第五百一十一章 惹了個大禍
南京城。
朱元璋看著李泰的折子,他笑著合上,道:“咱就知道,這小子,哈哈哈……”
“陛下,李相來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快,讓他進來。”
他說著起身,這時李善長從外麵走入,見朱元璋親自來迎,他嚇得忙躬身下拜:“陛下!”
“來來,我們這邊坐!”
朱元璋指了指一旁的席塌,這可是他平時用來休息的,李善長看了眼,忙躬身:“臣不敢!”
“哎呀,你和我又不是別人,再說了,這裏沒什麽外人,咱們,就不要講那些什麽君臣的禮數了。”
朱元璋很高興,他拉著李善長坐到了席塌上,擺了擺手,
“這可是西域的貢茶,哈哈哈,來,嚐嚐!”
李善長有些懵了,朱元璋是什麽人,他這個人要是對人這麽客氣,那隻有一個情況,就是這個人足夠他如此對待。
可自己想了想,還是找不出什麽事,這些天的朝政,也都是按部就班。
想了想,李善長突然想到了一個人,就是他的那個三兒子,這小子難不成就搞出了什麽明堂?
李善長心中是一百個不高興,他幾次給李泰的家書裏麵,都跟他說了,不能在搞出什麽事端。
淮西集團這邊如今被朱元璋盯得緊,好幾個原來跟著朱元璋出生入死的,也都被他給治了罪。
李家可不想真的被牽連,所以李善長這段時間是謹小慎微,而且他還告誡李泰,絕不能在和藍玉發生什麽矛盾了。
畢竟藍玉也算是淮西集團的生力軍,他就是有一些利益上的牽扯。
李善長的壓力也不小,這個兒子在前麵打仗,可讓他這個老子在後麵跟著每天擦屁股。
“陛下,茶不錯。”
李善長淺嚐了一口後道:“不知今日陛下喊我來,是?”
“哈哈哈……我啊,就是想找你聊聊,哦,還有就是想跟你說,你的兒子李泰,這小子行!”
“他?”
李善長就知道,一定是這個兒子又怎麽樣了,其實,他這位相國本該是能知道前麵的情況的,可朱元璋為了確保李泰此次行動的秘密性。
所以給了李泰一個特權,就是讓他可以直接給自己上折子,不必經過兵部,這麽一來,李善長其實對於前方的事,知道的就少了。
藍玉雖然也會將前麵的是寫了折子,秘密送回南京,可李善長畢竟沒有朱元璋知道的快。
邊塞的塘報,在明朝可是有著很完善的塘報係統,這個自然是比藍玉的那些私下的要快了很多。
“犬子是不是又惹什麽禍了?”
李善長笑的很勉強。
“禍?哈哈,倒是真的惹了個大禍!”
朱元璋見他如此說,就臉色陰沉地道,李善長知道這位皇帝,陰晴不定啊,殺人都可能是笑著說。
“陛下!”
李善長直接站起,躬身道:“犬子年少,他卻擔此大任,難免會有一些紕漏,還望陛下能夠……”
“哈哈哈……看看你,李善長,你說你怎麽現在變的這麽的迂腐了呢?”
朱元璋笑著將他拉到了席塌上坐下。
“你家的李泰啊,這小子真的是厲害,把瓦剌和元人的聯軍,一天就給打敗了,哎,你說這個小子是不是真的是個人物!”
朱元璋說著拍了拍李善長的肩頭。
"我就說,咱沒看錯他,怎麽樣,你兒子啊,我看你這一次真的要好好的琢磨一下,為什麽對你這個兒子,你這麽不看好,怎麽,是不是怕我哢嚓了他啊?"
他說著大笑。
李善長見他如此,這心算是放下了,表麵卻又隻能笑著道:“這個李泰,他,哈哈,陛下說什麽呢,君讓臣死,我怎麽會有什麽害怕可言。”
朱元璋點了點頭:“你們李家父子對我大明都是有功之臣,這樣吧,我要賞!”
他說著想了想。
李善長卻說道:“陛下,這李泰打了勝仗,那是他身為主將的本分,有什麽該賞的,倒是那些邊塞的將士,他們才是該賞賜的。”
"好,說得好啊!"
朱元璋對於李善長的話,很是讚許,不過,他笑著道:“你兒子是主將,我要是沒有他,怎麽可能打了如此大的勝仗,而且,你要知道,你兒子不光光是幫我打敗了元人和瓦剌,他啊,還幫我弄了很多有用的東西。”
“陛下是說江浙一帶的那些紡織的工廠嗎?”
“對啊,這個小子研究的那個飛梭,就讓那些織廠提高了很多的產量,加上他提出的這個工廠的概念,讓我們也織出了很多的布匹和絲綢。”
李善長心中真的是氣,這些事,李泰根本就沒和自己說起,而是今天從朱元璋的嘴裏聽到。
雖然他早有耳聞,可李泰這小子,怎麽說也是他兒子,李善長心裏生氣,表麵上卻還要笑著道:“陛下說的對。”
“哈哈哈……行了,你這個人啊,我懂,謹小慎微,什麽事都要穩妥才行,可有些事,不能隻是穩重,也要有所革新才行,比如李泰的做法,我覺得就很適合我們現在的情況!”
朱元璋壓低了聲音道:“老夥計,我們現在沒錢啊,老子還要打元人,還有瓦剌現在也是蠢蠢欲動,還有那些遼東人,高麗人,媽了個巴子的,這些人都想著來跟我們大明比劃比劃,你說,我要是不給他們一點苦頭,他們怎麽可能怕我們呢!”
李善長道:“陛下說的對。”
“咱們不光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以後的那些子子孫孫,要是這些真的都想你兒子,我就放心了,可難免會有那個不頂用的!”
朱元璋說著站起身:“老李啊,我們大明現在還有很多事要我們去費心,所以,你可不能像那些人,隻想著享受,隻想著搞錢!”
李善長一聽,嚇得忙起身:“陛下,臣願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哈哈哈,行了,你啊就跟著我好好在南京享福,打打殺殺的,就交給李泰他們去吧!”
朱元璋說著看了眼李善長。
他們對於這個路上的風土人情,還有語言等都是很擅長,有了這個隊伍,李泰相信,這一次可以打通一條大明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商貿之路。
重走絲綢之路,李泰信心十足,可他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困難遠比這一次瓦剌的要大了數倍。
第五百一十一章 惹了個大禍
南京城。
朱元璋看著李泰的折子,他笑著合上,道:“咱就知道,這小子,哈哈哈……”
“陛下,李相來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快,讓他進來。”
他說著起身,這時李善長從外麵走入,見朱元璋親自來迎,他嚇得忙躬身下拜:“陛下!”
“來來,我們這邊坐!”
朱元璋指了指一旁的席塌,這可是他平時用來休息的,李善長看了眼,忙躬身:“臣不敢!”
“哎呀,你和我又不是別人,再說了,這裏沒什麽外人,咱們,就不要講那些什麽君臣的禮數了。”
朱元璋很高興,他拉著李善長坐到了席塌上,擺了擺手,
“這可是西域的貢茶,哈哈哈,來,嚐嚐!”
李善長有些懵了,朱元璋是什麽人,他這個人要是對人這麽客氣,那隻有一個情況,就是這個人足夠他如此對待。
可自己想了想,還是找不出什麽事,這些天的朝政,也都是按部就班。
想了想,李善長突然想到了一個人,就是他的那個三兒子,這小子難不成就搞出了什麽明堂?
李善長心中是一百個不高興,他幾次給李泰的家書裏麵,都跟他說了,不能在搞出什麽事端。
淮西集團這邊如今被朱元璋盯得緊,好幾個原來跟著朱元璋出生入死的,也都被他給治了罪。
李家可不想真的被牽連,所以李善長這段時間是謹小慎微,而且他還告誡李泰,絕不能在和藍玉發生什麽矛盾了。
畢竟藍玉也算是淮西集團的生力軍,他就是有一些利益上的牽扯。
李善長的壓力也不小,這個兒子在前麵打仗,可讓他這個老子在後麵跟著每天擦屁股。
“陛下,茶不錯。”
李善長淺嚐了一口後道:“不知今日陛下喊我來,是?”
“哈哈哈……我啊,就是想找你聊聊,哦,還有就是想跟你說,你的兒子李泰,這小子行!”
“他?”
李善長就知道,一定是這個兒子又怎麽樣了,其實,他這位相國本該是能知道前麵的情況的,可朱元璋為了確保李泰此次行動的秘密性。
所以給了李泰一個特權,就是讓他可以直接給自己上折子,不必經過兵部,這麽一來,李善長其實對於前方的事,知道的就少了。
藍玉雖然也會將前麵的是寫了折子,秘密送回南京,可李善長畢竟沒有朱元璋知道的快。
邊塞的塘報,在明朝可是有著很完善的塘報係統,這個自然是比藍玉的那些私下的要快了很多。
“犬子是不是又惹什麽禍了?”
李善長笑的很勉強。
“禍?哈哈,倒是真的惹了個大禍!”
朱元璋見他如此說,就臉色陰沉地道,李善長知道這位皇帝,陰晴不定啊,殺人都可能是笑著說。
“陛下!”
李善長直接站起,躬身道:“犬子年少,他卻擔此大任,難免會有一些紕漏,還望陛下能夠……”
“哈哈哈……看看你,李善長,你說你怎麽現在變的這麽的迂腐了呢?”
朱元璋笑著將他拉到了席塌上坐下。
“你家的李泰啊,這小子真的是厲害,把瓦剌和元人的聯軍,一天就給打敗了,哎,你說這個小子是不是真的是個人物!”
朱元璋說著拍了拍李善長的肩頭。
"我就說,咱沒看錯他,怎麽樣,你兒子啊,我看你這一次真的要好好的琢磨一下,為什麽對你這個兒子,你這麽不看好,怎麽,是不是怕我哢嚓了他啊?"
他說著大笑。
李善長見他如此,這心算是放下了,表麵卻又隻能笑著道:“這個李泰,他,哈哈,陛下說什麽呢,君讓臣死,我怎麽會有什麽害怕可言。”
朱元璋點了點頭:“你們李家父子對我大明都是有功之臣,這樣吧,我要賞!”
他說著想了想。
李善長卻說道:“陛下,這李泰打了勝仗,那是他身為主將的本分,有什麽該賞的,倒是那些邊塞的將士,他們才是該賞賜的。”
"好,說得好啊!"
朱元璋對於李善長的話,很是讚許,不過,他笑著道:“你兒子是主將,我要是沒有他,怎麽可能打了如此大的勝仗,而且,你要知道,你兒子不光光是幫我打敗了元人和瓦剌,他啊,還幫我弄了很多有用的東西。”
“陛下是說江浙一帶的那些紡織的工廠嗎?”
“對啊,這個小子研究的那個飛梭,就讓那些織廠提高了很多的產量,加上他提出的這個工廠的概念,讓我們也織出了很多的布匹和絲綢。”
李善長心中真的是氣,這些事,李泰根本就沒和自己說起,而是今天從朱元璋的嘴裏聽到。
雖然他早有耳聞,可李泰這小子,怎麽說也是他兒子,李善長心裏生氣,表麵上卻還要笑著道:“陛下說的對。”
“哈哈哈……行了,你這個人啊,我懂,謹小慎微,什麽事都要穩妥才行,可有些事,不能隻是穩重,也要有所革新才行,比如李泰的做法,我覺得就很適合我們現在的情況!”
朱元璋壓低了聲音道:“老夥計,我們現在沒錢啊,老子還要打元人,還有瓦剌現在也是蠢蠢欲動,還有那些遼東人,高麗人,媽了個巴子的,這些人都想著來跟我們大明比劃比劃,你說,我要是不給他們一點苦頭,他們怎麽可能怕我們呢!”
李善長道:“陛下說的對。”
“咱們不光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以後的那些子子孫孫,要是這些真的都想你兒子,我就放心了,可難免會有那個不頂用的!”
朱元璋說著站起身:“老李啊,我們大明現在還有很多事要我們去費心,所以,你可不能像那些人,隻想著享受,隻想著搞錢!”
李善長一聽,嚇得忙起身:“陛下,臣願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哈哈哈,行了,你啊就跟著我好好在南京享福,打打殺殺的,就交給李泰他們去吧!”
朱元璋說著看了眼李善長。
他們對於這個路上的風土人情,還有語言等都是很擅長,有了這個隊伍,李泰相信,這一次可以打通一條大明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商貿之路。
重走絲綢之路,李泰信心十足,可他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困難遠比這一次瓦剌的要大了數倍。
第五百一十一章 惹了個大禍
南京城。
朱元璋看著李泰的折子,他笑著合上,道:“咱就知道,這小子,哈哈哈……”
“陛下,李相來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快,讓他進來。”
他說著起身,這時李善長從外麵走入,見朱元璋親自來迎,他嚇得忙躬身下拜:“陛下!”
“來來,我們這邊坐!”
朱元璋指了指一旁的席塌,這可是他平時用來休息的,李善長看了眼,忙躬身:“臣不敢!”
“哎呀,你和我又不是別人,再說了,這裏沒什麽外人,咱們,就不要講那些什麽君臣的禮數了。”
朱元璋很高興,他拉著李善長坐到了席塌上,擺了擺手,
“這可是西域的貢茶,哈哈哈,來,嚐嚐!”
李善長有些懵了,朱元璋是什麽人,他這個人要是對人這麽客氣,那隻有一個情況,就是這個人足夠他如此對待。
可自己想了想,還是找不出什麽事,這些天的朝政,也都是按部就班。
想了想,李善長突然想到了一個人,就是他的那個三兒子,這小子難不成就搞出了什麽明堂?
李善長心中是一百個不高興,他幾次給李泰的家書裏麵,都跟他說了,不能在搞出什麽事端。
淮西集團這邊如今被朱元璋盯得緊,好幾個原來跟著朱元璋出生入死的,也都被他給治了罪。
李家可不想真的被牽連,所以李善長這段時間是謹小慎微,而且他還告誡李泰,絕不能在和藍玉發生什麽矛盾了。
畢竟藍玉也算是淮西集團的生力軍,他就是有一些利益上的牽扯。
李善長的壓力也不小,這個兒子在前麵打仗,可讓他這個老子在後麵跟著每天擦屁股。
“陛下,茶不錯。”
李善長淺嚐了一口後道:“不知今日陛下喊我來,是?”
“哈哈哈……我啊,就是想找你聊聊,哦,還有就是想跟你說,你的兒子李泰,這小子行!”
“他?”
李善長就知道,一定是這個兒子又怎麽樣了,其實,他這位相國本該是能知道前麵的情況的,可朱元璋為了確保李泰此次行動的秘密性。
所以給了李泰一個特權,就是讓他可以直接給自己上折子,不必經過兵部,這麽一來,李善長其實對於前方的事,知道的就少了。
藍玉雖然也會將前麵的是寫了折子,秘密送回南京,可李善長畢竟沒有朱元璋知道的快。
邊塞的塘報,在明朝可是有著很完善的塘報係統,這個自然是比藍玉的那些私下的要快了很多。
“犬子是不是又惹什麽禍了?”
李善長笑的很勉強。
“禍?哈哈,倒是真的惹了個大禍!”
朱元璋見他如此說,就臉色陰沉地道,李善長知道這位皇帝,陰晴不定啊,殺人都可能是笑著說。
“陛下!”
李善長直接站起,躬身道:“犬子年少,他卻擔此大任,難免會有一些紕漏,還望陛下能夠……”
“哈哈哈……看看你,李善長,你說你怎麽現在變的這麽的迂腐了呢?”
朱元璋笑著將他拉到了席塌上坐下。
“你家的李泰啊,這小子真的是厲害,把瓦剌和元人的聯軍,一天就給打敗了,哎,你說這個小子是不是真的是個人物!”
朱元璋說著拍了拍李善長的肩頭。
"我就說,咱沒看錯他,怎麽樣,你兒子啊,我看你這一次真的要好好的琢磨一下,為什麽對你這個兒子,你這麽不看好,怎麽,是不是怕我哢嚓了他啊?"
他說著大笑。
李善長見他如此,這心算是放下了,表麵卻又隻能笑著道:“這個李泰,他,哈哈,陛下說什麽呢,君讓臣死,我怎麽會有什麽害怕可言。”
朱元璋點了點頭:“你們李家父子對我大明都是有功之臣,這樣吧,我要賞!”
他說著想了想。
李善長卻說道:“陛下,這李泰打了勝仗,那是他身為主將的本分,有什麽該賞的,倒是那些邊塞的將士,他們才是該賞賜的。”
"好,說得好啊!"
朱元璋對於李善長的話,很是讚許,不過,他笑著道:“你兒子是主將,我要是沒有他,怎麽可能打了如此大的勝仗,而且,你要知道,你兒子不光光是幫我打敗了元人和瓦剌,他啊,還幫我弄了很多有用的東西。”
“陛下是說江浙一帶的那些紡織的工廠嗎?”
“對啊,這個小子研究的那個飛梭,就讓那些織廠提高了很多的產量,加上他提出的這個工廠的概念,讓我們也織出了很多的布匹和絲綢。”
李善長心中真的是氣,這些事,李泰根本就沒和自己說起,而是今天從朱元璋的嘴裏聽到。
雖然他早有耳聞,可李泰這小子,怎麽說也是他兒子,李善長心裏生氣,表麵上卻還要笑著道:“陛下說的對。”
“哈哈哈……行了,你這個人啊,我懂,謹小慎微,什麽事都要穩妥才行,可有些事,不能隻是穩重,也要有所革新才行,比如李泰的做法,我覺得就很適合我們現在的情況!”
朱元璋壓低了聲音道:“老夥計,我們現在沒錢啊,老子還要打元人,還有瓦剌現在也是蠢蠢欲動,還有那些遼東人,高麗人,媽了個巴子的,這些人都想著來跟我們大明比劃比劃,你說,我要是不給他們一點苦頭,他們怎麽可能怕我們呢!”
李善長道:“陛下說的對。”
“咱們不光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以後的那些子子孫孫,要是這些真的都想你兒子,我就放心了,可難免會有那個不頂用的!”
朱元璋說著站起身:“老李啊,我們大明現在還有很多事要我們去費心,所以,你可不能像那些人,隻想著享受,隻想著搞錢!”
李善長一聽,嚇得忙起身:“陛下,臣願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哈哈哈,行了,你啊就跟著我好好在南京享福,打打殺殺的,就交給李泰他們去吧!”
朱元璋說著看了眼李善長。
他們對於這個路上的風土人情,還有語言等都是很擅長,有了這個隊伍,李泰相信,這一次可以打通一條大明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商貿之路。
重走絲綢之路,李泰信心十足,可他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困難遠比這一次瓦剌的要大了數倍。
第五百一十一章 惹了個大禍
南京城。
朱元璋看著李泰的折子,他笑著合上,道:“咱就知道,這小子,哈哈哈……”
“陛下,李相來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快,讓他進來。”
他說著起身,這時李善長從外麵走入,見朱元璋親自來迎,他嚇得忙躬身下拜:“陛下!”
“來來,我們這邊坐!”
朱元璋指了指一旁的席塌,這可是他平時用來休息的,李善長看了眼,忙躬身:“臣不敢!”
“哎呀,你和我又不是別人,再說了,這裏沒什麽外人,咱們,就不要講那些什麽君臣的禮數了。”
朱元璋很高興,他拉著李善長坐到了席塌上,擺了擺手,
“這可是西域的貢茶,哈哈哈,來,嚐嚐!”
李善長有些懵了,朱元璋是什麽人,他這個人要是對人這麽客氣,那隻有一個情況,就是這個人足夠他如此對待。
可自己想了想,還是找不出什麽事,這些天的朝政,也都是按部就班。
想了想,李善長突然想到了一個人,就是他的那個三兒子,這小子難不成就搞出了什麽明堂?
李善長心中是一百個不高興,他幾次給李泰的家書裏麵,都跟他說了,不能在搞出什麽事端。
淮西集團這邊如今被朱元璋盯得緊,好幾個原來跟著朱元璋出生入死的,也都被他給治了罪。
李家可不想真的被牽連,所以李善長這段時間是謹小慎微,而且他還告誡李泰,絕不能在和藍玉發生什麽矛盾了。
畢竟藍玉也算是淮西集團的生力軍,他就是有一些利益上的牽扯。
李善長的壓力也不小,這個兒子在前麵打仗,可讓他這個老子在後麵跟著每天擦屁股。
“陛下,茶不錯。”
李善長淺嚐了一口後道:“不知今日陛下喊我來,是?”
“哈哈哈……我啊,就是想找你聊聊,哦,還有就是想跟你說,你的兒子李泰,這小子行!”
“他?”
李善長就知道,一定是這個兒子又怎麽樣了,其實,他這位相國本該是能知道前麵的情況的,可朱元璋為了確保李泰此次行動的秘密性。
所以給了李泰一個特權,就是讓他可以直接給自己上折子,不必經過兵部,這麽一來,李善長其實對於前方的事,知道的就少了。
藍玉雖然也會將前麵的是寫了折子,秘密送回南京,可李善長畢竟沒有朱元璋知道的快。
邊塞的塘報,在明朝可是有著很完善的塘報係統,這個自然是比藍玉的那些私下的要快了很多。
“犬子是不是又惹什麽禍了?”
李善長笑的很勉強。
“禍?哈哈,倒是真的惹了個大禍!”
朱元璋見他如此說,就臉色陰沉地道,李善長知道這位皇帝,陰晴不定啊,殺人都可能是笑著說。
“陛下!”
李善長直接站起,躬身道:“犬子年少,他卻擔此大任,難免會有一些紕漏,還望陛下能夠……”
“哈哈哈……看看你,李善長,你說你怎麽現在變的這麽的迂腐了呢?”
朱元璋笑著將他拉到了席塌上坐下。
“你家的李泰啊,這小子真的是厲害,把瓦剌和元人的聯軍,一天就給打敗了,哎,你說這個小子是不是真的是個人物!”
朱元璋說著拍了拍李善長的肩頭。
"我就說,咱沒看錯他,怎麽樣,你兒子啊,我看你這一次真的要好好的琢磨一下,為什麽對你這個兒子,你這麽不看好,怎麽,是不是怕我哢嚓了他啊?"
他說著大笑。
李善長見他如此,這心算是放下了,表麵卻又隻能笑著道:“這個李泰,他,哈哈,陛下說什麽呢,君讓臣死,我怎麽會有什麽害怕可言。”
朱元璋點了點頭:“你們李家父子對我大明都是有功之臣,這樣吧,我要賞!”
他說著想了想。
李善長卻說道:“陛下,這李泰打了勝仗,那是他身為主將的本分,有什麽該賞的,倒是那些邊塞的將士,他們才是該賞賜的。”
"好,說得好啊!"
朱元璋對於李善長的話,很是讚許,不過,他笑著道:“你兒子是主將,我要是沒有他,怎麽可能打了如此大的勝仗,而且,你要知道,你兒子不光光是幫我打敗了元人和瓦剌,他啊,還幫我弄了很多有用的東西。”
“陛下是說江浙一帶的那些紡織的工廠嗎?”
“對啊,這個小子研究的那個飛梭,就讓那些織廠提高了很多的產量,加上他提出的這個工廠的概念,讓我們也織出了很多的布匹和絲綢。”
李善長心中真的是氣,這些事,李泰根本就沒和自己說起,而是今天從朱元璋的嘴裏聽到。
雖然他早有耳聞,可李泰這小子,怎麽說也是他兒子,李善長心裏生氣,表麵上卻還要笑著道:“陛下說的對。”
“哈哈哈……行了,你這個人啊,我懂,謹小慎微,什麽事都要穩妥才行,可有些事,不能隻是穩重,也要有所革新才行,比如李泰的做法,我覺得就很適合我們現在的情況!”
朱元璋壓低了聲音道:“老夥計,我們現在沒錢啊,老子還要打元人,還有瓦剌現在也是蠢蠢欲動,還有那些遼東人,高麗人,媽了個巴子的,這些人都想著來跟我們大明比劃比劃,你說,我要是不給他們一點苦頭,他們怎麽可能怕我們呢!”
李善長道:“陛下說的對。”
“咱們不光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以後的那些子子孫孫,要是這些真的都想你兒子,我就放心了,可難免會有那個不頂用的!”
朱元璋說著站起身:“老李啊,我們大明現在還有很多事要我們去費心,所以,你可不能像那些人,隻想著享受,隻想著搞錢!”
李善長一聽,嚇得忙起身:“陛下,臣願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哈哈哈,行了,你啊就跟著我好好在南京享福,打打殺殺的,就交給李泰他們去吧!”
朱元璋說著看了眼李善長。
他們對於這個路上的風土人情,還有語言等都是很擅長,有了這個隊伍,李泰相信,這一次可以打通一條大明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商貿之路。
重走絲綢之路,李泰信心十足,可他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困難遠比這一次瓦剌的要大了數倍。
第五百一十一章 惹了個大禍
南京城。
朱元璋看著李泰的折子,他笑著合上,道:“咱就知道,這小子,哈哈哈……”
“陛下,李相來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快,讓他進來。”
他說著起身,這時李善長從外麵走入,見朱元璋親自來迎,他嚇得忙躬身下拜:“陛下!”
“來來,我們這邊坐!”
朱元璋指了指一旁的席塌,這可是他平時用來休息的,李善長看了眼,忙躬身:“臣不敢!”
“哎呀,你和我又不是別人,再說了,這裏沒什麽外人,咱們,就不要講那些什麽君臣的禮數了。”
朱元璋很高興,他拉著李善長坐到了席塌上,擺了擺手,
“這可是西域的貢茶,哈哈哈,來,嚐嚐!”
李善長有些懵了,朱元璋是什麽人,他這個人要是對人這麽客氣,那隻有一個情況,就是這個人足夠他如此對待。
可自己想了想,還是找不出什麽事,這些天的朝政,也都是按部就班。
想了想,李善長突然想到了一個人,就是他的那個三兒子,這小子難不成就搞出了什麽明堂?
李善長心中是一百個不高興,他幾次給李泰的家書裏麵,都跟他說了,不能在搞出什麽事端。
淮西集團這邊如今被朱元璋盯得緊,好幾個原來跟著朱元璋出生入死的,也都被他給治了罪。
李家可不想真的被牽連,所以李善長這段時間是謹小慎微,而且他還告誡李泰,絕不能在和藍玉發生什麽矛盾了。
畢竟藍玉也算是淮西集團的生力軍,他就是有一些利益上的牽扯。
李善長的壓力也不小,這個兒子在前麵打仗,可讓他這個老子在後麵跟著每天擦屁股。
“陛下,茶不錯。”
李善長淺嚐了一口後道:“不知今日陛下喊我來,是?”
“哈哈哈……我啊,就是想找你聊聊,哦,還有就是想跟你說,你的兒子李泰,這小子行!”
“他?”
李善長就知道,一定是這個兒子又怎麽樣了,其實,他這位相國本該是能知道前麵的情況的,可朱元璋為了確保李泰此次行動的秘密性。
所以給了李泰一個特權,就是讓他可以直接給自己上折子,不必經過兵部,這麽一來,李善長其實對於前方的事,知道的就少了。
藍玉雖然也會將前麵的是寫了折子,秘密送回南京,可李善長畢竟沒有朱元璋知道的快。
邊塞的塘報,在明朝可是有著很完善的塘報係統,這個自然是比藍玉的那些私下的要快了很多。
“犬子是不是又惹什麽禍了?”
李善長笑的很勉強。
“禍?哈哈,倒是真的惹了個大禍!”
朱元璋見他如此說,就臉色陰沉地道,李善長知道這位皇帝,陰晴不定啊,殺人都可能是笑著說。
“陛下!”
李善長直接站起,躬身道:“犬子年少,他卻擔此大任,難免會有一些紕漏,還望陛下能夠……”
“哈哈哈……看看你,李善長,你說你怎麽現在變的這麽的迂腐了呢?”
朱元璋笑著將他拉到了席塌上坐下。
“你家的李泰啊,這小子真的是厲害,把瓦剌和元人的聯軍,一天就給打敗了,哎,你說這個小子是不是真的是個人物!”
朱元璋說著拍了拍李善長的肩頭。
"我就說,咱沒看錯他,怎麽樣,你兒子啊,我看你這一次真的要好好的琢磨一下,為什麽對你這個兒子,你這麽不看好,怎麽,是不是怕我哢嚓了他啊?"
他說著大笑。
李善長見他如此,這心算是放下了,表麵卻又隻能笑著道:“這個李泰,他,哈哈,陛下說什麽呢,君讓臣死,我怎麽會有什麽害怕可言。”
朱元璋點了點頭:“你們李家父子對我大明都是有功之臣,這樣吧,我要賞!”
他說著想了想。
李善長卻說道:“陛下,這李泰打了勝仗,那是他身為主將的本分,有什麽該賞的,倒是那些邊塞的將士,他們才是該賞賜的。”
"好,說得好啊!"
朱元璋對於李善長的話,很是讚許,不過,他笑著道:“你兒子是主將,我要是沒有他,怎麽可能打了如此大的勝仗,而且,你要知道,你兒子不光光是幫我打敗了元人和瓦剌,他啊,還幫我弄了很多有用的東西。”
“陛下是說江浙一帶的那些紡織的工廠嗎?”
“對啊,這個小子研究的那個飛梭,就讓那些織廠提高了很多的產量,加上他提出的這個工廠的概念,讓我們也織出了很多的布匹和絲綢。”
李善長心中真的是氣,這些事,李泰根本就沒和自己說起,而是今天從朱元璋的嘴裏聽到。
雖然他早有耳聞,可李泰這小子,怎麽說也是他兒子,李善長心裏生氣,表麵上卻還要笑著道:“陛下說的對。”
“哈哈哈……行了,你這個人啊,我懂,謹小慎微,什麽事都要穩妥才行,可有些事,不能隻是穩重,也要有所革新才行,比如李泰的做法,我覺得就很適合我們現在的情況!”
朱元璋壓低了聲音道:“老夥計,我們現在沒錢啊,老子還要打元人,還有瓦剌現在也是蠢蠢欲動,還有那些遼東人,高麗人,媽了個巴子的,這些人都想著來跟我們大明比劃比劃,你說,我要是不給他們一點苦頭,他們怎麽可能怕我們呢!”
李善長道:“陛下說的對。”
“咱們不光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以後的那些子子孫孫,要是這些真的都想你兒子,我就放心了,可難免會有那個不頂用的!”
朱元璋說著站起身:“老李啊,我們大明現在還有很多事要我們去費心,所以,你可不能像那些人,隻想著享受,隻想著搞錢!”
李善長一聽,嚇得忙起身:“陛下,臣願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哈哈哈,行了,你啊就跟著我好好在南京享福,打打殺殺的,就交給李泰他們去吧!”
朱元璋說著看了眼李善長。
他們對於這個路上的風土人情,還有語言等都是很擅長,有了這個隊伍,李泰相信,這一次可以打通一條大明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商貿之路。
重走絲綢之路,李泰信心十足,可他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困難遠比這一次瓦剌的要大了數倍。
第五百一十一章 惹了個大禍
南京城。
朱元璋看著李泰的折子,他笑著合上,道:“咱就知道,這小子,哈哈哈……”
“陛下,李相來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快,讓他進來。”
他說著起身,這時李善長從外麵走入,見朱元璋親自來迎,他嚇得忙躬身下拜:“陛下!”
“來來,我們這邊坐!”
朱元璋指了指一旁的席塌,這可是他平時用來休息的,李善長看了眼,忙躬身:“臣不敢!”
“哎呀,你和我又不是別人,再說了,這裏沒什麽外人,咱們,就不要講那些什麽君臣的禮數了。”
朱元璋很高興,他拉著李善長坐到了席塌上,擺了擺手,
“這可是西域的貢茶,哈哈哈,來,嚐嚐!”
李善長有些懵了,朱元璋是什麽人,他這個人要是對人這麽客氣,那隻有一個情況,就是這個人足夠他如此對待。
可自己想了想,還是找不出什麽事,這些天的朝政,也都是按部就班。
想了想,李善長突然想到了一個人,就是他的那個三兒子,這小子難不成就搞出了什麽明堂?
李善長心中是一百個不高興,他幾次給李泰的家書裏麵,都跟他說了,不能在搞出什麽事端。
淮西集團這邊如今被朱元璋盯得緊,好幾個原來跟著朱元璋出生入死的,也都被他給治了罪。
李家可不想真的被牽連,所以李善長這段時間是謹小慎微,而且他還告誡李泰,絕不能在和藍玉發生什麽矛盾了。
畢竟藍玉也算是淮西集團的生力軍,他就是有一些利益上的牽扯。
李善長的壓力也不小,這個兒子在前麵打仗,可讓他這個老子在後麵跟著每天擦屁股。
“陛下,茶不錯。”
李善長淺嚐了一口後道:“不知今日陛下喊我來,是?”
“哈哈哈……我啊,就是想找你聊聊,哦,還有就是想跟你說,你的兒子李泰,這小子行!”
“他?”
李善長就知道,一定是這個兒子又怎麽樣了,其實,他這位相國本該是能知道前麵的情況的,可朱元璋為了確保李泰此次行動的秘密性。
所以給了李泰一個特權,就是讓他可以直接給自己上折子,不必經過兵部,這麽一來,李善長其實對於前方的事,知道的就少了。
藍玉雖然也會將前麵的是寫了折子,秘密送回南京,可李善長畢竟沒有朱元璋知道的快。
邊塞的塘報,在明朝可是有著很完善的塘報係統,這個自然是比藍玉的那些私下的要快了很多。
“犬子是不是又惹什麽禍了?”
李善長笑的很勉強。
“禍?哈哈,倒是真的惹了個大禍!”
朱元璋見他如此說,就臉色陰沉地道,李善長知道這位皇帝,陰晴不定啊,殺人都可能是笑著說。
“陛下!”
李善長直接站起,躬身道:“犬子年少,他卻擔此大任,難免會有一些紕漏,還望陛下能夠……”
“哈哈哈……看看你,李善長,你說你怎麽現在變的這麽的迂腐了呢?”
朱元璋笑著將他拉到了席塌上坐下。
“你家的李泰啊,這小子真的是厲害,把瓦剌和元人的聯軍,一天就給打敗了,哎,你說這個小子是不是真的是個人物!”
朱元璋說著拍了拍李善長的肩頭。
"我就說,咱沒看錯他,怎麽樣,你兒子啊,我看你這一次真的要好好的琢磨一下,為什麽對你這個兒子,你這麽不看好,怎麽,是不是怕我哢嚓了他啊?"
他說著大笑。
李善長見他如此,這心算是放下了,表麵卻又隻能笑著道:“這個李泰,他,哈哈,陛下說什麽呢,君讓臣死,我怎麽會有什麽害怕可言。”
朱元璋點了點頭:“你們李家父子對我大明都是有功之臣,這樣吧,我要賞!”
他說著想了想。
李善長卻說道:“陛下,這李泰打了勝仗,那是他身為主將的本分,有什麽該賞的,倒是那些邊塞的將士,他們才是該賞賜的。”
"好,說得好啊!"
朱元璋對於李善長的話,很是讚許,不過,他笑著道:“你兒子是主將,我要是沒有他,怎麽可能打了如此大的勝仗,而且,你要知道,你兒子不光光是幫我打敗了元人和瓦剌,他啊,還幫我弄了很多有用的東西。”
“陛下是說江浙一帶的那些紡織的工廠嗎?”
“對啊,這個小子研究的那個飛梭,就讓那些織廠提高了很多的產量,加上他提出的這個工廠的概念,讓我們也織出了很多的布匹和絲綢。”
李善長心中真的是氣,這些事,李泰根本就沒和自己說起,而是今天從朱元璋的嘴裏聽到。
雖然他早有耳聞,可李泰這小子,怎麽說也是他兒子,李善長心裏生氣,表麵上卻還要笑著道:“陛下說的對。”
“哈哈哈……行了,你這個人啊,我懂,謹小慎微,什麽事都要穩妥才行,可有些事,不能隻是穩重,也要有所革新才行,比如李泰的做法,我覺得就很適合我們現在的情況!”
朱元璋壓低了聲音道:“老夥計,我們現在沒錢啊,老子還要打元人,還有瓦剌現在也是蠢蠢欲動,還有那些遼東人,高麗人,媽了個巴子的,這些人都想著來跟我們大明比劃比劃,你說,我要是不給他們一點苦頭,他們怎麽可能怕我們呢!”
李善長道:“陛下說的對。”
“咱們不光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以後的那些子子孫孫,要是這些真的都想你兒子,我就放心了,可難免會有那個不頂用的!”
朱元璋說著站起身:“老李啊,我們大明現在還有很多事要我們去費心,所以,你可不能像那些人,隻想著享受,隻想著搞錢!”
李善長一聽,嚇得忙起身:“陛下,臣願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哈哈哈,行了,你啊就跟著我好好在南京享福,打打殺殺的,就交給李泰他們去吧!”
朱元璋說著看了眼李善長。
他們對於這個路上的風土人情,還有語言等都是很擅長,有了這個隊伍,李泰相信,這一次可以打通一條大明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商貿之路。
重走絲綢之路,李泰信心十足,可他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困難遠比這一次瓦剌的要大了數倍。
第五百一十一章 惹了個大禍
南京城。
朱元璋看著李泰的折子,他笑著合上,道:“咱就知道,這小子,哈哈哈……”
“陛下,李相來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快,讓他進來。”
他說著起身,這時李善長從外麵走入,見朱元璋親自來迎,他嚇得忙躬身下拜:“陛下!”
“來來,我們這邊坐!”
朱元璋指了指一旁的席塌,這可是他平時用來休息的,李善長看了眼,忙躬身:“臣不敢!”
“哎呀,你和我又不是別人,再說了,這裏沒什麽外人,咱們,就不要講那些什麽君臣的禮數了。”
朱元璋很高興,他拉著李善長坐到了席塌上,擺了擺手,
“這可是西域的貢茶,哈哈哈,來,嚐嚐!”
李善長有些懵了,朱元璋是什麽人,他這個人要是對人這麽客氣,那隻有一個情況,就是這個人足夠他如此對待。
可自己想了想,還是找不出什麽事,這些天的朝政,也都是按部就班。
想了想,李善長突然想到了一個人,就是他的那個三兒子,這小子難不成就搞出了什麽明堂?
李善長心中是一百個不高興,他幾次給李泰的家書裏麵,都跟他說了,不能在搞出什麽事端。
淮西集團這邊如今被朱元璋盯得緊,好幾個原來跟著朱元璋出生入死的,也都被他給治了罪。
李家可不想真的被牽連,所以李善長這段時間是謹小慎微,而且他還告誡李泰,絕不能在和藍玉發生什麽矛盾了。
畢竟藍玉也算是淮西集團的生力軍,他就是有一些利益上的牽扯。
李善長的壓力也不小,這個兒子在前麵打仗,可讓他這個老子在後麵跟著每天擦屁股。
“陛下,茶不錯。”
李善長淺嚐了一口後道:“不知今日陛下喊我來,是?”
“哈哈哈……我啊,就是想找你聊聊,哦,還有就是想跟你說,你的兒子李泰,這小子行!”
“他?”
李善長就知道,一定是這個兒子又怎麽樣了,其實,他這位相國本該是能知道前麵的情況的,可朱元璋為了確保李泰此次行動的秘密性。
所以給了李泰一個特權,就是讓他可以直接給自己上折子,不必經過兵部,這麽一來,李善長其實對於前方的事,知道的就少了。
藍玉雖然也會將前麵的是寫了折子,秘密送回南京,可李善長畢竟沒有朱元璋知道的快。
邊塞的塘報,在明朝可是有著很完善的塘報係統,這個自然是比藍玉的那些私下的要快了很多。
“犬子是不是又惹什麽禍了?”
李善長笑的很勉強。
“禍?哈哈,倒是真的惹了個大禍!”
朱元璋見他如此說,就臉色陰沉地道,李善長知道這位皇帝,陰晴不定啊,殺人都可能是笑著說。
“陛下!”
李善長直接站起,躬身道:“犬子年少,他卻擔此大任,難免會有一些紕漏,還望陛下能夠……”
“哈哈哈……看看你,李善長,你說你怎麽現在變的這麽的迂腐了呢?”
朱元璋笑著將他拉到了席塌上坐下。
“你家的李泰啊,這小子真的是厲害,把瓦剌和元人的聯軍,一天就給打敗了,哎,你說這個小子是不是真的是個人物!”
朱元璋說著拍了拍李善長的肩頭。
"我就說,咱沒看錯他,怎麽樣,你兒子啊,我看你這一次真的要好好的琢磨一下,為什麽對你這個兒子,你這麽不看好,怎麽,是不是怕我哢嚓了他啊?"
他說著大笑。
李善長見他如此,這心算是放下了,表麵卻又隻能笑著道:“這個李泰,他,哈哈,陛下說什麽呢,君讓臣死,我怎麽會有什麽害怕可言。”
朱元璋點了點頭:“你們李家父子對我大明都是有功之臣,這樣吧,我要賞!”
他說著想了想。
李善長卻說道:“陛下,這李泰打了勝仗,那是他身為主將的本分,有什麽該賞的,倒是那些邊塞的將士,他們才是該賞賜的。”
"好,說得好啊!"
朱元璋對於李善長的話,很是讚許,不過,他笑著道:“你兒子是主將,我要是沒有他,怎麽可能打了如此大的勝仗,而且,你要知道,你兒子不光光是幫我打敗了元人和瓦剌,他啊,還幫我弄了很多有用的東西。”
“陛下是說江浙一帶的那些紡織的工廠嗎?”
“對啊,這個小子研究的那個飛梭,就讓那些織廠提高了很多的產量,加上他提出的這個工廠的概念,讓我們也織出了很多的布匹和絲綢。”
李善長心中真的是氣,這些事,李泰根本就沒和自己說起,而是今天從朱元璋的嘴裏聽到。
雖然他早有耳聞,可李泰這小子,怎麽說也是他兒子,李善長心裏生氣,表麵上卻還要笑著道:“陛下說的對。”
“哈哈哈……行了,你這個人啊,我懂,謹小慎微,什麽事都要穩妥才行,可有些事,不能隻是穩重,也要有所革新才行,比如李泰的做法,我覺得就很適合我們現在的情況!”
朱元璋壓低了聲音道:“老夥計,我們現在沒錢啊,老子還要打元人,還有瓦剌現在也是蠢蠢欲動,還有那些遼東人,高麗人,媽了個巴子的,這些人都想著來跟我們大明比劃比劃,你說,我要是不給他們一點苦頭,他們怎麽可能怕我們呢!”
李善長道:“陛下說的對。”
“咱們不光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以後的那些子子孫孫,要是這些真的都想你兒子,我就放心了,可難免會有那個不頂用的!”
朱元璋說著站起身:“老李啊,我們大明現在還有很多事要我們去費心,所以,你可不能像那些人,隻想著享受,隻想著搞錢!”
李善長一聽,嚇得忙起身:“陛下,臣願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哈哈哈,行了,你啊就跟著我好好在南京享福,打打殺殺的,就交給李泰他們去吧!”
朱元璋說著看了眼李善長。
他們對於這個路上的風土人情,還有語言等都是很擅長,有了這個隊伍,李泰相信,這一次可以打通一條大明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商貿之路。
重走絲綢之路,李泰信心十足,可他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困難遠比這一次瓦剌的要大了數倍。
第五百一十一章 惹了個大禍
南京城。
朱元璋看著李泰的折子,他笑著合上,道:“咱就知道,這小子,哈哈哈……”
“陛下,李相來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快,讓他進來。”
他說著起身,這時李善長從外麵走入,見朱元璋親自來迎,他嚇得忙躬身下拜:“陛下!”
“來來,我們這邊坐!”
朱元璋指了指一旁的席塌,這可是他平時用來休息的,李善長看了眼,忙躬身:“臣不敢!”
“哎呀,你和我又不是別人,再說了,這裏沒什麽外人,咱們,就不要講那些什麽君臣的禮數了。”
朱元璋很高興,他拉著李善長坐到了席塌上,擺了擺手,
“這可是西域的貢茶,哈哈哈,來,嚐嚐!”
李善長有些懵了,朱元璋是什麽人,他這個人要是對人這麽客氣,那隻有一個情況,就是這個人足夠他如此對待。
可自己想了想,還是找不出什麽事,這些天的朝政,也都是按部就班。
想了想,李善長突然想到了一個人,就是他的那個三兒子,這小子難不成就搞出了什麽明堂?
李善長心中是一百個不高興,他幾次給李泰的家書裏麵,都跟他說了,不能在搞出什麽事端。
淮西集團這邊如今被朱元璋盯得緊,好幾個原來跟著朱元璋出生入死的,也都被他給治了罪。
李家可不想真的被牽連,所以李善長這段時間是謹小慎微,而且他還告誡李泰,絕不能在和藍玉發生什麽矛盾了。
畢竟藍玉也算是淮西集團的生力軍,他就是有一些利益上的牽扯。
李善長的壓力也不小,這個兒子在前麵打仗,可讓他這個老子在後麵跟著每天擦屁股。
“陛下,茶不錯。”
李善長淺嚐了一口後道:“不知今日陛下喊我來,是?”
“哈哈哈……我啊,就是想找你聊聊,哦,還有就是想跟你說,你的兒子李泰,這小子行!”
“他?”
李善長就知道,一定是這個兒子又怎麽樣了,其實,他這位相國本該是能知道前麵的情況的,可朱元璋為了確保李泰此次行動的秘密性。
所以給了李泰一個特權,就是讓他可以直接給自己上折子,不必經過兵部,這麽一來,李善長其實對於前方的事,知道的就少了。
藍玉雖然也會將前麵的是寫了折子,秘密送回南京,可李善長畢竟沒有朱元璋知道的快。
邊塞的塘報,在明朝可是有著很完善的塘報係統,這個自然是比藍玉的那些私下的要快了很多。
“犬子是不是又惹什麽禍了?”
李善長笑的很勉強。
“禍?哈哈,倒是真的惹了個大禍!”
朱元璋見他如此說,就臉色陰沉地道,李善長知道這位皇帝,陰晴不定啊,殺人都可能是笑著說。
“陛下!”
李善長直接站起,躬身道:“犬子年少,他卻擔此大任,難免會有一些紕漏,還望陛下能夠……”
“哈哈哈……看看你,李善長,你說你怎麽現在變的這麽的迂腐了呢?”
朱元璋笑著將他拉到了席塌上坐下。
“你家的李泰啊,這小子真的是厲害,把瓦剌和元人的聯軍,一天就給打敗了,哎,你說這個小子是不是真的是個人物!”
朱元璋說著拍了拍李善長的肩頭。
"我就說,咱沒看錯他,怎麽樣,你兒子啊,我看你這一次真的要好好的琢磨一下,為什麽對你這個兒子,你這麽不看好,怎麽,是不是怕我哢嚓了他啊?"
他說著大笑。
李善長見他如此,這心算是放下了,表麵卻又隻能笑著道:“這個李泰,他,哈哈,陛下說什麽呢,君讓臣死,我怎麽會有什麽害怕可言。”
朱元璋點了點頭:“你們李家父子對我大明都是有功之臣,這樣吧,我要賞!”
他說著想了想。
李善長卻說道:“陛下,這李泰打了勝仗,那是他身為主將的本分,有什麽該賞的,倒是那些邊塞的將士,他們才是該賞賜的。”
"好,說得好啊!"
朱元璋對於李善長的話,很是讚許,不過,他笑著道:“你兒子是主將,我要是沒有他,怎麽可能打了如此大的勝仗,而且,你要知道,你兒子不光光是幫我打敗了元人和瓦剌,他啊,還幫我弄了很多有用的東西。”
“陛下是說江浙一帶的那些紡織的工廠嗎?”
“對啊,這個小子研究的那個飛梭,就讓那些織廠提高了很多的產量,加上他提出的這個工廠的概念,讓我們也織出了很多的布匹和絲綢。”
李善長心中真的是氣,這些事,李泰根本就沒和自己說起,而是今天從朱元璋的嘴裏聽到。
雖然他早有耳聞,可李泰這小子,怎麽說也是他兒子,李善長心裏生氣,表麵上卻還要笑著道:“陛下說的對。”
“哈哈哈……行了,你這個人啊,我懂,謹小慎微,什麽事都要穩妥才行,可有些事,不能隻是穩重,也要有所革新才行,比如李泰的做法,我覺得就很適合我們現在的情況!”
朱元璋壓低了聲音道:“老夥計,我們現在沒錢啊,老子還要打元人,還有瓦剌現在也是蠢蠢欲動,還有那些遼東人,高麗人,媽了個巴子的,這些人都想著來跟我們大明比劃比劃,你說,我要是不給他們一點苦頭,他們怎麽可能怕我們呢!”
李善長道:“陛下說的對。”
“咱們不光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以後的那些子子孫孫,要是這些真的都想你兒子,我就放心了,可難免會有那個不頂用的!”
朱元璋說著站起身:“老李啊,我們大明現在還有很多事要我們去費心,所以,你可不能像那些人,隻想著享受,隻想著搞錢!”
李善長一聽,嚇得忙起身:“陛下,臣願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哈哈哈,行了,你啊就跟著我好好在南京享福,打打殺殺的,就交給李泰他們去吧!”
朱元璋說著看了眼李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