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皇子的質疑

字數:3675   加入書籤

A+A-


    開平衛。
    明洪武二年改上都路置開平衛,治所在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閃電河北岸。宣德五年移治獨石堡。
    清康熙三十二年廢。
    忽必烈在此登基坐了皇帝,被譽為"聖龍起飛之地"。
    元代稱此處為上都。
    擴廓帖木兒站在這座,曾是他的祖先興起的土地上,看著麵前的大好河山,他不免感歎:“憑高指顧提封遍,睿藻千年壯帝家。”
    “丞相,我們現在將南下,你為何心情不是很好?”
    阿魯台在身旁問道。
    “此次南下,我們將和徐達在北平開戰,想想以前,這些地方都是我們元人的,可如今,十幾年不到,偌大的一個朝廷,就這麽改朝換代了!”
    “丞相,你放心,此次您的計劃如此的周全,我看定能將開封拿下,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威脅南京城,隻要雲南和東察合台等汗國響應,還怕這大明不和我們元廷分河而治嗎?”
    阿魯台年輕氣盛,可這些對於擴廓帖木兒來說,隻是他的一些計劃,但真正的實施,隻有他知道要麵對多大的困難,還有多大的變數等著他們。
    “先不說藍玉和徐達等人,就是這李泰,目前我們的探子,還沒有找到他的行蹤,你知道嗎?我最最擔心的就是此人!”
    提到了李泰,阿魯台也是心有餘悸,他眉頭一皺:“要不,我帶人先去大同,隻要確保他不在太原,我們開封的行動就不會有太大的阻撓.”
    對於擴廓帖木兒來說,這一戰,他的主要目的就是開封府,而徐達此刻一定是以為他的主力將是北平方向。
    這也是他此次計劃的核心所在,當然,對於王保保他們來說,徐達似乎采取了守城戰。
    可他沒想到的是,藍玉此刻已經過了真定成,徐達的主力也在北平周圍集結,他將深入大漠。
    徐達認為,隻要主動出擊,就算是擴廓帖木兒以沉穩用兵為特點,但也不會放過消滅他這個主力的機會。
    機會有時候是相對而言。
    李泰此刻就在太原附近,此時,徐達的主力,正在北平準備北上,藍玉也在真定集結了兩萬人,這是能夠給他的最多人馬了。
    雖然藍玉覺得有些少,可擴廓帖木兒的大軍就在開平府,他必須趕在徐達的大軍開動前出發。
    李泰得到的情報,藍玉已經出發,他作為側翼,必須牽製東察合台和哈密衛那邊的瓦剌人。
    而馮勝等部,其實在甘肅等方向,也已經在往雲南那邊移動,其目的就是為了阻攔元人在那邊的支援。
    擴廓帖木兒很善於打那種大仗,他的調動能力極為的厲害,有時候,往往會出其不意。
    大明在這個上麵,可是沒少吃虧。
    其實,有些人曾說,大明缺少的就是像擴廓帖木兒這種,具有戰略眼光的將領。
    沒錯,徐達雖然可以稱為名將,但似乎在守城上略微擅長,而像王保保這種具有戰略性眼光,能夠大局方麵進攻的將領,還是稍稍的差了些。
    這也許就是朱元璋為什麽,一直感慨,自己不能擁有像擴廓帖木兒這樣的將領。
    以至於朱元璋曾說:“王保保不能臣之,是他最大的遺憾!”
    其實對於大明的締造者,朱元璋再清楚不過,他的手上,就是缺少那種能夠全麵大局,能夠讓大明從更為長遠的計劃來考量,能夠把大明,從防守轉為進攻的戰略家。
    李泰的的出現,似乎真的讓朱元璋看到了一點點的希望,能打如沐英藍玉,能守如徐達馮勝等人。
    可真的具有攻守兼備的,也隻有李泰這個後起之秀。
    朱元璋這一次,之所以將李泰從嘉峪關的建城中抽調,也是想再看看,他能在這樣的戰役中,不是他主場的情況下,還能幹出什麽讓他覺得吃驚,甚至是震驚的事。
    擴廓帖木兒的計劃,其實是由他親率一支奇兵,走大同,經真定,直接奇襲開封府。
    這個計劃,阿魯台也是有所參與,這樣的年輕將領,能夠參與這樣的計劃指定,其實擴廓帖木兒是信任他的能力。
    兩萬人。
    第一戰擴廓帖木兒已經準備完畢,隻要藍玉大軍一到,他就會讓遼東部和高麗人,與其正麵交戰。
    藍玉用兵凶猛,這一點,可能讓遼東和高麗人,不是對手,隻要藍玉敢進軍,那麽擴廓帖木兒的機會就來了。
    徐達的主力一旦深入大漠,那麽他的奇兵就可以繞道大同方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攻開封。
    北平。
    朱棣將藍玉的回信放下,他信中壯誌滿滿,對於此次建功,藍玉似乎是誌在必得。
    而對於李泰,他同樣是一百個看不起,說什麽李泰隻是運氣好,這一次,隻能是去打掃戰場。
    朱棣對於藍玉的這種言語,心裏多少有些想法,畢竟,李泰可是就連他的老子,大明的皇帝都要看好的人。
    雖然在主觀上,朱棣也覺得,這個人沒有那麽神。
    為此,朱棣決定在回南京的時候,繞道去太原附近的李泰軍中,和這位被朱元璋說成未來大明的肱股之臣的李泰見一麵。
    此行,朱棣通過徐達向李泰進行了通知,要說李泰對於四皇子朱棣,他還是有些想法的。
    畢竟,這位可是未來大明的帝王,永樂大帝的名號,在曆史上都是讓人不得不仰視的。
    可李泰卻因為那靖難之役,總覺得他和朱棣之間要發生些什麽事情。
    麵對這位未來的大明之主,李泰當然是采取不得罪,但也不交好,因為未來的朱棣,可是要有一些苦日子要過的。
    而且,畢竟還有建文帝的三年吧,再說,距離那段時間,還要有數十年的時間。
    李泰也沒必要,和這位四皇子扯上太多。
    而他想不到的是,朱棣這一次,可是帶著目的來的。
    這位四皇子,心裏不服,很像驗證一下,李泰到底牛在什麽地方。
    年輕人總是有一些盛氣淩人的地方。
    何況,他還是一國的皇子。
    朱棣在徐達發兵前,就在一行侍衛的保護下嗎,悄悄地前往太原李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