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蜀國的抉擇
字數:4681 加入書籤
半點不會影響到他們與元國的往來。
吳國。
周瑾瑜蹙著眉,“陛下,臣以為,我們應該與周國一般做法。”
“元國能夠對陸塵下蠱蟲,難免也會以此對付我們。”
九州各國,誰人不想稱霸?
沒有哪兩個國家是真正友好不會反目的。
元國與吳國,除非兩國有任意一國先被滅國,否則,敵對隻是時間問題。
孫卓謀沉吟片刻,拒絕了周瑾瑜的提議,“我們的態度已經表明了。”
“周國是九州第一大國,有這樣的底氣,我們並沒有。”
“如果我們如此行事,極有可能激怒元國。”
“陛下。”周瑾瑜的眉頭皺得更緊,“元國與吳國有相當一段距離。”
“現在元國又深陷與秦國的矛盾中,不會……”
“瑾瑜。”孫卓謀直接打斷了周瑾瑜,“我知你想要說什麽,但是謹慎行事為好。”
周瑾瑜還欲說什麽,可瞧陛下的神情,分明是不願意再在此事上糾纏。
他張了張嘴,最終將勸諫的話咽回了肚中。
周瑾瑜清楚孫卓謀的性格,他鐵了心要做的事,任由旁人再怎麽勸,都是無用的。
隻是,這件事,吳國做得,的確太過虧心。
蜀國與秦國有兩座城池相連。
以往蜀國夾在元國、秦國與成漢國之間的角落裏,如今,則是夾在元國和秦國之間。
一旦元國與秦國開戰,蜀國極有可能成為被殃及的池魚。
蜀國。
國君諸銘,在收到消息後,連夜召集心腹大臣前來議事。
諸銘雙手負在身後,在殿內來回踱步,神情帶著顯而易見的憂慮。
“陛下!”
幾位心腹大臣前來後,一一朝諸銘行禮。
諸銘上前一步,聲音略帶了兩分急切,“愛卿們快快請起。”
“元國與秦國之事,你們應當已有了解。”
最先出聲的是大大剌剌的車騎將軍,“九州現在都傳遍了,不過,這事,的確是元國做得不厚道。”
車騎將軍麵露不屑之色,“有本事,那就堂堂正正和秦國打一場。”
“搞這些下作手段,被發現了,還厚著臉皮不承認。”
前將軍捋著長須讚同道:“元國太過不仗義了。”
諸銘忍不住搖了搖頭,“元國此舉的確不厚道。”
“但是,秦國與元國都是大國。”
“他們二人鬧了起來,其他離得遠的尚好,我們可就遭殃了!”
諸銘的右手手背拍在左手手心上,“蜀國夾在中間,必須得要表態。”
但是,無論是元國還是秦國,都不是他們能夠得罪起的。
而且,他們也不敢貿貿然站隊,衛國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鑒。
可是,如果不表態,極可能會被兩個大國記恨上。
無論最後誰勝出,都沒有蜀國好果子吃。
車騎將軍的聲音有些遲疑,“臣看陸塵一直挺命硬的。”
“這什麽纏絲蠱,應當要不了他的命吧?”
之前各國殺手刺殺陸塵,最後全部铩羽而歸。
大唐更是派出了八品武者,不僅沒能如願,反倒是還折了一個強者在陸塵手上。
“不是都說,禍害遺萬年。”
車騎將軍的話音剛剛落下,就發現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他身上。
“怎麽了?”車騎將軍一瞪眼,“難不成我說錯了?”
“陸塵在九州攪風攪雨,可不是禍害?”
車騎將軍口中稱陸塵為禍害,語氣裏倒是沒有半點惡意。
眾人都忍不住大笑起來,原先有些凝滯的氛圍變得輕快了些。
丞相笑著道:“車騎將軍沒有說錯。”
“元國想要陸塵的命,沒有那麽容易的。”
諸銘眼睛一亮,“丞相可有什麽好主意?”
丞相沉吟片刻後道:“陛下,臣認為,我們應當表態。”
“但是,這表態,應當選誰,著實是一個問題。”
諸銘一直遲疑不決,一旦選錯,蜀國極有可能會麵臨滅頂之災。
丞相微微一笑,“陛下心中想要選誰?”
“朕自然是想選秦國。”
諸銘的眼裏閃過一抹厭惡,“兩國若是交戰,用謀略在所難免。”
“但是元國此等手段,實屬太過惡心。”
丞相微微點頭,他同樣不喜元國。
“既然這樣,就選秦國。”
諸銘麵露錯愕,“秦國?”
“正是,陛下可是有什麽顧慮?”
聽見丞相的話,諸銘也不再藏著掖著,他直接道:“丞相,朕雖然想選秦國。”
“可元國的纏絲蠱,隻有元國皇室中人可以解。”
“雖說陸塵命硬,但凡事都有意外。”
眾人都清楚,秦國能有如今的成績,少不得陸塵的存在。
如果陸塵死了,整個秦國,相當於沒有了半壁江山。
九州各國都會立刻盯著秦國打。
不說別的,至少舊唐就鎮壓不住。
舊唐裏的那些世家貴族,直到現在可也還沒有死心。
所以,諸銘才會一直猶豫不決。
丞相反問了一句,“陛下覺得,秦國會不會逼元國將解蠱之法交出來?”
秦國眾人同樣清楚陸塵的重要性,所以,秦國那些貴族,哪怕不滿陸塵的一些舉措,卻也沒有真真切切地針對過陸塵。
“會,”諸銘麵帶猶豫,“可是,元國畢竟有天塹。”
秦國想要以強兵朝元國施壓,隻怕不容易。
丞相卻笑著搖了搖頭,“陛下,元國的天塹,秦國未必沒有辦法。”
諸銘眼神微凝,“丞相此話何講?”
“秦國既然大張旗鼓地將此事鬧得九州人盡皆知。”
“那麽他們定然有辦法逼元國就範。”
“天塹雖然難攻,可是陛下。”
“唐國可有一座城,當初與秦軍隔著一道峽穀。”
提起這一戰,丞相忍不住有些讚歎,“秦軍卻依然隻用了寥寥幾天,就將這座城拿了下來。”
“而且,因為地形限製,並未用神器。”
“但是元國這天塹,可是可以用神器對付的。”
故而,元國用以倚仗的天塹,秦國興許早已經有了解決之法。
不然,九州各國,人盡皆知秦國與元國的矛盾。
若是不能妥善解決,秦國的臉,可就丟大了。
丞相與陸塵接觸不多,卻能看出來,他不會讓這種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