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子守的要求
字數:4582 加入書籤
子守坐在龍椅上,並未回答張廷玨的話,反倒問道:“那麽北國之意呢?”
他淡淡一笑,“北國國君既然已經遣人前來,想來已經有了決斷。”
張廷玨朝子守拱了拱手,“北國有意與九州各國結成同盟。”
此話正中子守下懷,能結成同盟對付秦國,自然是好的。
但是,雖然為同盟,其中的彎彎繞繞,卻也不得不顧及。
“北國國君的提議,自然是不錯。”
“秦國勢大,於九州北邊各國,皆不是一件好事。”
子守目光灼灼地盯著放鬆下來的張廷玨,笑了一聲,又道:“但是,朕焉知,北國國君,不會是下一個秦國?”
張廷玨臉上剛剛露出的笑意頓時收斂起來。
“國君不信北國。”
子守屈指敲了一下扶手,略顯沉悶的聲音在大殿內響起。
“北國國君之前所為,顯然無法讓人放心。”
張廷玨麵色不變,“不知國君所言為何?”
子守並未出言,目光落在仲師身上。
仲師會意,當即站出來,語氣頗顯淩厲地質問道:“敢問北國此前與成漢國合作一事?”
“北國野心不小,我商國豈敢貿然與北國合作?”
“說不準,一個不小心就成為了另一個成漢國。”
張廷玨淡然的神情維持不住,硬生生被仲師此話逼得裂開了神情。
偏生這件事是北國理虧,無從辯駁。
“國君,”張廷玨隻得另從他處說服子守。
“聯盟之事,當然不會是隻有北國與商國。”
“僅僅兩國聯盟,亦沒有辦法能夠奈何秦國。”
子守不動聲色地道:“你的意思是……?”
張廷玨微微一笑,已經看不出半點方才的失態。
“北邊各國必須得要聯合,因為秦國下一個目標,無疑是北邊。”
“所以,盟主一位,可以由周國國君擔任。”
在秦國未吞並元國前,周國是九州第一大國。
實力與聲望皆在北國和商國之上。
張廷玨的這個提議,子守完全沒有辦法拒絕。
再者,這也是他的目的。
讓北國放棄盟主之位。
不過……
子守微微眯起眼睛,身體前傾,渾身肌肉有些緊繃,目光緊緊鎖住張廷玨。
從進來至今,一直從容鎮定的張廷玨,終於後知後覺地察覺到了緊張。
子守身上的氣勢,太盛了。
若說方才的子守,像是慵懶休憩的野獸,如今,則像是猛地睜開眼的猛獸。
張廷玨不自覺地咽了一下口水,“不知國君意下如何?”
子守嘴角露出笑容,“北國的提議,朕無法拒絕。”
“但是,倘若周國沒有答應聯盟呢?”
這是一個無比現實的問題。
周國與秦國交好,魯昭候與陸塵交好。
雖然,現在兩國利益已經衝突,子守更偏向於周國會同意,並且朝秦國動手。
但凡事皆有萬一。
他不得不考慮這一點。
無論如何,北國不能成為這個盟主。
子守不相信北國,而且,北國國君,定然是有什麽在隱瞞他們。
否則,之前北國因為成漢國之事,惱怒秦國,不讓秦國的商隊采買礦石。
那架勢,可不僅僅隻是說說而已,又怎麽會短時間內撤除了這道命令,還給予秦國商隊折扣?
這其中,定然有問題。
要麽,北國國君與陸塵有合作,要麽,北國國君有把柄在陸塵手中。
可無論哪一樣,都意味著玄華不對勁。
子守既沒有興趣成為第二個成漢國國君,也沒有興趣成為第二個元國國君,被陸塵和玄華耍得團團轉。
張廷玨臉色微僵,對方太過敏銳,根本不給他留有半絲餘地。
“國君應該知道,周國同意的可能性很大。”
張廷玨收斂起心神,佯裝鎮定地道。
子守似笑非笑地看著他,並未言語。
下方的司保冷笑了一聲,“你們北國說是,難道就是了?”
“結果還未出來前,誰能夠保證?”
張廷玨麵頰的肌肉抽搐了一下,目光晦暗地掃了一眼司保,然後他看向子守,“那國君打算如何?”
“陸塵已經在回延陽的路上,時間不多了。”
張廷玨的聲音強硬了許多,“莫非,國君想要等秦軍打到家門口時再做決斷嗎?”
聽聞此言,子守反而放鬆了身體,整個人靠在龍椅上,慢悠悠地道:“陸塵就算要動手,最該著急的,應當是北國吧?”
不然,北國也不會這麽急著派遣使臣前來了。
張廷玨的手收緊了一瞬,麵上卻不動聲色,“北國的確有陸塵覬覦的礦石。”
“可是,國君別忘了,商國也有陸塵覬覦的商路。”
“唇亡齒寒的道理,想必國君應該明白。”
張廷玨的聲音越來越沉,也越來越不客氣。
“朕自然明白,朕的意思很明確。”
子守冷下臉,“玄華,不能做這個盟主之位。”
“如此,朕可以答應結盟。”
“好。”張廷玨直接應了下來,“但是相應的,國君亦不可以成為盟主。”
子守大大方方地道:“如此沒有問題。”
那麽,現在能夠擔任盟主的,隻剩下周國。
“大學士,現在,就看能不能說服周國了。”
周國同意結盟,周國國君姬旋成為盟主,不同意結盟,九州北邊的結盟,便相當於散了。
除了周國、北國和商國三個大國外,隻餘一個蜀國。
北國與商國,互相不服氣,周國拒絕了他們,那麽他們隻有蜀國可以選。
可蜀國隻是一個小國,蜀國國君成為盟主,誰人能夠服氣?
再者,他們的結盟,當然不僅僅隻是九州北邊,還有九州南邊。
少了周國,北邊的聯盟實力大大削弱,在與南邊聯盟時,難免會有所吃虧。
子守接著道:“朕已經派遣人去往周國了。”
張廷玨當即會意,朝子守拱手道:“我現在立刻前往周國。”
“之後,國君不介意,可以在周國相談最後的結盟事宜。”
子守對此沒有意見,隻是提醒道:“不要忘記了,到時候讓北國國君親自前來。”
張廷玨點頭,“這是自然。”
“廷玨先行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