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駕崩

字數:4859   加入書籤

A+A-




    蜀國的太子諸楚桓與丞相孔亮趕來時,禦醫正在為諸銘治療。
    二人麵色沉沉,眼底的擔憂之意甚是明顯。
    “發生了什麽事?”
    諸銘的眼皮動了動,卻並未睜開。
    旁邊的侍衛首領低聲將事情大致說了一遍,提到刺殺的刺客時,侍衛首領的聲音頓了一下,“對方著黑衣,帶著麵具。”
    此話讓諸楚桓與孔亮率先想到的便是不良人和天機樓。
    “不對,”孔亮搖了搖頭,“陸塵不是這樣的人。”
    諸楚桓麵露怒容,喉結滾動了一下,“這九州中,還有何人膽敢如此裝扮?”..
    “殿下,冷靜。”
    孔亮手中的羽扇拍了拍諸楚桓的肩膀,沉聲道:“陸塵沒有任何動機。”
    “刺殺陛下,對他來說,能有什麽好處?”
    “他可以……”諸楚桓話說至一半,又猛地頓住了。
    沒有。
    以秦國的實力,根本不需要多此一舉。
    話隻說了一半,卻沒找到機會將下半截說完的侍衛首領,總算找到了縫隙,插話進去。
    “陛下說是幻術師。”
    孔亮和諸楚桓猛地看向侍衛首領。
    “幻術師。”孔亮擰起眉頭,目光深邃,握著羽扇的指尖不斷地點在手柄上。
    “幻術師為何對我們下手?”
    諸楚桓的呼吸急促了兩分。
    幻術師的存在,更讓他們忌憚或者厭惡。
    陸塵行事,尚且有底線,可幻術師幾次出現掀起的事宜,無一不表明,幻術師在此事上,可沒有任何底線。
    “陛下,臣盡力了。”
    禦醫的聲音突然響起,將兩人的注意力拉到諸銘身上。
    “什麽意思?”諸楚桓上前一步,眼睛泛紅,他死死盯著禦醫,似乎對方下一句話倘若不合他心意,就會直接將人收拾一頓。
    “桓兒。”
    諸銘有些沙啞的聲音響起。
    “父皇。”諸楚桓微微低下了頭,睫毛遮擋住部分神色。
    諸楚桓沒有再看禦醫,悶頭蹲到了諸銘的床榻邊,伸手握住諸銘的手。
    “朕的身體,朕自己清楚。”
    諸銘淺歎了一身,拍了拍諸楚桓的手背,偏頭問道:“還有多久?”
    “一天,臣最多隻能再讓陛下支持一天。”
    “夠了。”
    諸銘望向諸楚桓,將手上的碎布交到他手中。
    “這是從刺客身上搶下來的。”
    “對方是幻術師,卻故意偽裝成不良人,怕是會有什麽陰謀。”
    否則,以秦國與蜀國的關係,遲早秦國會發兵蜀國。
    幻術師沒有必要再挑撥秦國和蜀國的關係。
    除非,他們在逼兩國盡快爆發戰爭。
    諸銘將自己的猜測一一告訴諸楚桓和孔亮。
    聽聞此言,孔亮心頭覺得有些怪異,“幻術師在逼秦國盡快統一九州。”
    諸銘先是一怔,緊接著神情凝重起來,“有可能,隻是不知道陸塵知不知道此事。”
    “秦國至今尚未動手,是不是知道了什麽內情。”
    諸銘深吸一口氣,“桓兒,朕死後,你立刻登基。”
    “朕會留下遺旨,讓你立刻登基。”
    用力握住諸楚桓的手,諸銘忍著胸口傳來的疼痛,“然後,去秦國找陸塵。”
    “將此事全部告訴陸塵,與秦國合作。”
    諸楚桓咽了一下口水,抬起頭,露出一雙通紅的眼睛。
    “父皇,兒臣守不住蜀國。”
    諸楚桓心裏悲愴不已。
    父皇被刺殺,禦醫救不回來,之後,自己連父皇的基業都守不住。
    “無礙。”諸銘搖了搖頭,“蜀國,本來也守不住。”
    早在聯軍戰敗時,諸銘便明白,蜀國抵擋不了秦軍,九州任何一國都抵擋不了秦軍。
    原本的諸銘還在猶豫,究竟要不要投降秦國。
    可現在,興許是瀕臨死路,諸銘反而想通了許多。
    “秦國統一是大勢,也是必然。”
    “舉國投降吧,九州上對陸塵的傳言有好有壞。”
    “但秦國治下,百姓安居樂業,這是不爭的事實。”
    被罵骨頭軟,就骨頭軟吧。
    至少蜀國的百姓能夠不遭受無妄之災,兵將也不必做無謂的犧牲。
    “父皇?”諸楚桓神情有幾分驚愕。
    孔亮也詫異地看著諸銘。
    諸銘淺歎一聲,“父皇隻是想明白了,有時候,虛名也沒什麽用處。”
    “記住,盡快告知陸塵蜀國的事。”
    “有陸塵的庇護,蜀國至少不會麵臨滅頂之災。”
    從諸銘的短短幾句話中,孔亮明白了諸銘的打算。
    他朝對方深深彎腰,“陛下大義。”
    投降秦國,避免了兵戎交戰,避免了蜀國百姓與士兵的犧牲。
    主動告知消息,放下身段尋求陸塵的庇護,可以保全蜀國的百姓。
    諸銘樁樁件件,所為皆是蜀國的黎民百姓。
    或許,還有九州的黎民百姓。
    諸楚桓望著諸銘,“是,父皇。”
    “好孩子。”
    諸銘將視線落在孔亮身上,“蜀國能支撐至今,丞相功不可沒。”
    “如今,朕隻能厚著臉皮,請丞相繼續照看桓兒了。”
    孔亮作了一揖,嚴肅道:“陛下言重了,這是臣應該做的。”
    “桓兒,記得要聽丞相的話。”
    “朕不在,丞相就是你仲父。”
    諸楚桓的眼睛越來越紅,裏麵幾乎蓄滿了淚水,聲音哽咽。
    “是,兒臣知道的。”
    諸銘回想了一下,又細細交代了幾件事。
    之後,諸銘忽然道:“桓兒,你先出去,朕有事要單獨與丞相說。”
    諸楚桓愣了一下,麵色不太情願。
    僵持片刻,諸楚桓妥協,“是。”
    他鬆開諸銘的手,與一眾宮人悉數退出了宮殿。
    “陛下。”孔亮朝諸銘的床榻走近了兩步。
    “丞相,之後怕是需要丞相勞心勞力不少。”
    孔亮依舊是那一句話,“陛下言重了。”
    他看出諸銘依舊憂心忡忡,除了幻術師和蜀國百姓外,便是擔心諸楚桓。
    “陛下放心,以太子殿下的性子。”
    孔亮壓低了聲音,“會與陸塵處得來的。”
    陸塵性子冷,卻是重情義之人。
    “我也是因此,才讓桓兒親自去與陸塵接觸。”
    無論諸銘再如何憂心,他現在能做的,也隻是盡量做好準備。
    “丞相,扶朕起來,朕須得立下遺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