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天地棋盤
字數:3563 加入書籤
卻見棋盤之上黑白棋子縱橫交錯,黑子如陣,白子如龍,隻見黑子陣法嚴密,步步為營,宛若天地牢籠,將白子的大龍緊緊鎖住,任憑白子左衝右撞,卻硬是衝不出去,細細一看,卻是心頭一驚,原來那白龍雖被困於牢籠之中,卻又有潛龍勿用之勢,雖是都能一飛衝天。
“珍瓏棋局?”所謂珍瓏,亦稱為玲瓏,便是隻構思極為巧妙的棋局。像楊戢之前解出的爛柯棋,嘔血譜,都是珍瓏棋局中的一種。
楊戢眉頭一皺,眼見韓月呼吸越見微弱,暈生雙霞,雙眼似閉非閉,心中更是焦急,可這出路又似在棋局之中,當下隻得咬咬牙,屏氣凝神,細看棋局。
他隨洛棋詔學棋多年,棋力早已遠超一般人,哪知這一看棋局,也是驚出一身冷汗,這珍瓏棋局非是一般,原來一般珍瓏棋局,少則十餘手,多則白餘手,而眼前的棋局已下二百餘手,整個盤麵已接近尾聲,若不下出精妙絕招,白子再無複盤可能。此時他自恃棋力,本想著能輕易破解,哪知連想數招,都在十餘手後陷入絕地,頓時心頭焦急萬分。再看片刻,更覺頭昏眼花,隻見這棋局劫中有劫,或共活,或反撲,棋盤中的白龍雖是翻江倒海,苦苦掙紮,卻仍難脫桎梏,隻得仰天長嘯,苦苦掙紮。一時間,隻覺心中鬱悶無比,念及自己督脈受創,身有劍骨,氣不能盈其身,雖在青丘門下,卻不能修煉高明武功,如入寶山,注定空手而回,還有為了自己,如今生死不明的衛子衿,挺劍而出,犧牲的林秀,與四師太差點大大出手的師傅,霎時間,萬念俱灰,突然大叫一聲,便欲往棋盤上撞去。
千鈞一發之際,卻聽一個聲音緩緩:“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那聲音聽來平平淡淡,卻蘊含著一種萬物負陰而抱陽的衝和之力,霎時間,楊戢隻覺丹田處生出一股暖洋洋神氣,遍走全身,神智一清,驟然醒轉過來,暗呼:“僥幸!”心知提醒自己之人,必是前輩高人,忙道:“多謝前輩救命之恩,敢問前輩如何稱呼?”
那人身影不現,緩緩道:“老夫閉關多年,早已不問世事,名字已不足外人道爾。”
楊戢心知此人必與青丘淵源極深,必是前輩高人,如今身影不現,便能傳音入密,修為定然極深,對方既然不願透露姓名,顯是不願暴露行蹤,當下也不再糾纏,眼下離開此地最為要緊,忙道:“我與師姐二人誤入寶地,還望前輩指點迷途,讓我們出去。”
那人續道:“你倆既入此地,當是青丘弟子,老夫雖有解救之法,但此刻正值閉關緊要關頭,恕老夫不能現身相見,此地名為天地棋盤,要想離開此地,還需解開你眼前的天地棋局。”
“天地棋局!”楊戢心中一凜:“好有氣魄的名字。”
那人似是對此地頗為解,又道:“圍棋,乃先天河圖洛書之道,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變數,黑白雙子,意指陰陽二氣,四角意指天地四方,你眼前的棋局,便是天書殘卷所化。”
楊戢愕然道:“天書?”
那人輕輕‘嗯’了一聲道:“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河圖洛書,又名天書。”
楊戢聽得懵懵懂懂,似悟非悟。
那人似是看出他心中所想,緩緩道:“你且抬頭看。”
楊戢愕然抬頭,卻見夜空中幻化出滿天星鬥,排列成數陣的黑點和白點,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洛書上,縱、橫、斜三條線上的三個數字,其和皆等於15,十分奇妙。
那人續道:“河圖本是星圖,其用為地理,故在天為象,在地成形也。在天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明堂。天之象為風為氣,地之形為龍為水,故為風水。乃天星之運,地形之氣也。所以四象四形乃納天地五行之氣也。”
楊戢心頭一震,腦中靈光乍現。
那人又道:“河圖為體而中有用,洛書為用而中有體。
“有以圖書配八卦者,多拘執而不能悉當,其實河圖為體、洛書為用,河圖即先天,洛書即後天”。
“故圖與書,相互表裏,不能分割”。
天書分作上,下兩卷,上卷記錄道法,下卷主奇聞異事,你方才所見的滿天星鬥,便是天書上卷。”
楊戢心弦震動,如若剛才所看的內容,便是天書,那天書便是青丘第一機秘要辛,那人竟然輕易的告訴自己,難怪就不怕自己泄露出去。
那人似是看出他心中所想,笑道:“天書晦澀難懂,修為不夠,看了也徒勞無益,你倆能來此地,便是與天書有緣,道法自然,順天應時,你莫要在意。”
楊戢被他看透心思,臉微微一紅,想到那人方才的話,忍不住問道:“那天書下卷又在何處?”
那人沉吟了一下,才道:“北邙山幽冥教!”
楊戢‘啊’地一聲,臉色大變,正邪不兩立,天書下卷竟然在北邙山,以北邙山幽、並、涼三州的實力,再加上野心勃勃的徐冥,這天下還不知要生出多少事來。
那人又緩緩道:“你督脈受損,脊骨所傷,本是殘廢之軀,可又有機遇,有人用劍為你換骨,雖能如常人般直立行走,卻無法氣盈全身。”
楊戢看那人未曾謀麵,便看出自己虛實,必是前輩高人,慌忙跪倒在地,恭敬道:“還望前輩大發慈悲,救小子一命。”
那人卻是悠悠一歎道:“世間之事,當真命運使然,若是早十年你我相見,老夫便可為你化去劍骨,重塑筋脈,但此刻,唉!那劍骨已然與你全身筋脈融為一體,老夫亦是無能為力,天意如此,莫可奈何。”
此話一出,楊戢頓時心若死灰,大為沮喪。
那人又道:“你也莫要灰心,當知鳳凰浴火,枯木逢春,解救之法,便在你自身。”
楊戢心中一動,又燃起一絲希望,喜道:“你的意思是,我的劍骨,還可化去。”
那人微微一笑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要想化去劍骨,先得解開眼前的天地棋局!”
楊戢本是聰慧之輩,心知這是對方在點化自己,忙道:“多謝前輩點撥之恩,在下銘感五內,終生不忘!”
隻聞空山寂寂,那人卻不再開口,好似方才一切如過往雲煙,消失得無影無蹤。
楊戢精神大振,當下凝神再看那棋盤,隻見那棋盤之上的黑白二子,漸漸活絡開來,宛若陰陽二氣,相生相克,想到方才那人的話,驀地福至心靈,當下眼觀鼻,鼻觀心,順著那陰陽二氣,按照那天地棋盤的紋烙,導引體內的陰陽二氣,竟像棋盤爭地一般,故意繞開督脈運氣法門,導引陰陽二氣走遍全身,也不知過了多久,楊戢緩緩睜開要來,隻覺精神煥發,原本僵硬的後背,似也柔和了一些,體內的劍骨已被化為一骨,雖仍不能氣盈全身,但已有鬆動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