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 換穴

字數:3922   加入書籤

A+A-




    體內血氣翻騰,全身一時熱得恍如墜火爐之中,一時間又冷得如墜冰窟,一時如幹蟲齊咬,一時又如萬毒腐蝕,這樣時熱時冷,時痛時癢,再難禁受得住,“啊”的一聲叫了起來。
    眾人見狀,不由齊齊吃了一驚。
    鬼醫麵若死灰,喃喃道:“不可能,不可能,這絕不可能,這幾味藥,餓哦已經百般試過,絕不會相衝
    相克的,怎會如此。”一時間,陷入半瘋狂的狀態。
    神醫冷哼一聲,雙眉一挑,冷冷道:“好一個霸道用藥,既然連孩童都不放過。”言罷,伸出食,中,無名三指,便去探上官暄右手手腕。
    鬼醫一見神醫出手,怒從心起,厲聲道:“藥性還未完全發揮,你豈能出手阻撓。”身形一晃,欺身向前,一招——‘黃龍探爪’,便去抓神醫左手手腕。
    眼見鬼醫此招又快又穩,神醫也不敢大意,左手一晃,三指呈探脈之狀,掌勢微微下迎,直探鬼醫抓來的右手手腕,正是名動天下的‘探脈手’中的一招——‘八脈三分’。
    鬼醫突覺三道指風直襲而來,心下一驚,急忙左手一翻,使一招——‘前屈後伸’,手腕下翻,小臂則向神醫懷中伸去,這樣一來可以讓神醫的三道指風落空,探不到自己的手腕,而來還可伺機而動,一旦神醫招式用老,便可瞬間變守為攻,手腕上翻,反抓其手腕。
    神醫見鬼醫此招如此精妙,也不由微微吃了一驚,當下急忙縮手變招。
    邱明止眼見兩人打起來,心知兩人同出一師門,不僅醫術在伯仲之間,便連武功也隻怕是旗鼓相當,這一戰,少了數百招,絕分不出勝負,而上官暄的情況已經是危急萬分,當下也顧不得其他,陡然大叫一聲:“師父。”
    兩人正於酣鬥之中,鬼醫陡聽邱明止的叫喚,不由心神一分,神醫抓住時機,一招——‘仙人指路’,左手往下一劃,三道指風直點鬼醫環於腰間的帶脈。
    鬼醫先機一失,心知‘探脈手’的厲害,眼見三道指風襲到,慌忙錯步讓開。
    神醫一招逼退鬼醫,乘此時機,身形一轉,左手已經按在上官暄的脈搏上。
    陡遇外力,上官暄的脈搏上立時生出一股巨大的反彈之力,竟硬要將神醫的手彈開。
    神醫麵色一變,急忙在手上加的三成功力,方才抵住那股彈力。
    鬼醫眼見神醫已經按住上官暄的脈搏,當下也不再出手。
    神醫一探之下,不由眉頭皺了起來,隻覺上官暄的脈象亂得難以形容,時強時弱,時快時慢,時澀時滑,時虛時實,筋脈間散亂著無數真氣,在其間來回衝撞,而丹田卻又仿若黃河決堤一般,內息滔滔不絕的狂湧而出。
    神醫心下又驚又奇:“如此雄厚的內力,怎會聚集在這個小孩童之上,可其看似又不懂絲毫武功,更不會運氣之法,方才導致氣息紊亂,亂行於筋脈之間,此時氣息已經無法控製,必先封住其奇經八脈,再行救治。”想到此處,當下再不遲疑,右手並指成劍,直向上官暄臍下‘中極穴’點下。
    驟然見此,邱明止不由大吃一驚,失聲叫道:“師伯,且慢。”
    神醫驟聽叫喚,不由住了手,轉頭看著邱明止。
    鬼醫眉頭一挑,回頭冷冷的瞥了一眼邱明止。
    邱明止渾身一顫,但此時關乎上官暄的性命,當下狀這膽子,硬著頭皮道:“師伯,她全身筋脈已經移位,穴道也隨之改變,萬不可隨意亂點。”。
    神醫臉色一變,直驚出了一聲冷汗,若然邱明止說的屬實,自己這一指,絕點不到‘中極穴’,到時其體內真氣更難控製,豈不是自己間接害了這孩童性命,想到此處,方才明白了鬼醫的險惡用心,不由冷冷道:“師弟,你好卑鄙。”同時,心中又暗暗欣慰:“還好鬼醫收了個心地良善的徒弟,不然,與其手段,後果實不堪設想。”
    鬼醫見自己的局被拆穿,當下打哈哈笑道:“師兄,即使如此,也怪不得師弟,這隻能怪你醫術不精而已,此子命在頃刻,若再不將其筋脈間的真氣導回丹田之中,再過片刻,勢必血脈賁張,體內筋脈盡斷,七竅流血而死,師兄還是不要再作口舌之爭,趕快施術為是。”
    神醫眉頭卻是越皺越緊,的確,要找準那已經移動過的穴道,卻非短時間能夠辦到。
    鬼醫眼見神醫眉頭越皺越緊,臉上得意之色更勝。
    忽然,神醫眉頭一展,微笑道:“師弟,中醫者,講究固本培元,循序漸進,而你霸道用藥,藥走偏方,卻是置之死地而後生,與中醫背道而馳,所以你醫術雖高,但難到頂峰。”
    鬼醫眉頭一皺,森然道:“師兄,都這個時候了,還將這些廢話幹嗎?”
    神醫卻搖了搖頭道:“師弟,到現在,你還不明白,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若你再執迷不悟,參不透這生死成敗,你終究一生隻會自困其中,再跳不出這人生棋局。”
    鬼醫冷哼一聲道:“學醫者,止在用藥救人,豈能一味循規蹈矩,墨守成規,若一味不變,那醫學,怎還能進步。”
    神醫意味深長道:“變,的確沒錯,但豈能脫離了根本。”
    鬼醫不置與否,沉聲道:“師兄,你還是先把這孩童的病治好,再講這些大道理不遲。”
    神醫歎了一口氣道:“你真以為我毫無辦法了嗎?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不論她全身筋脈如何移動,仍有脈象可尋,隻要奇經八脈仍在,又何必管它穴道移向何處呢。”
    此話一處,鬼醫頓時恍然大悟:“自己一味尋求穴道,離了根本,反倒自困棋局之中。”想到此處,不由黯然歎了一口氣。
    此時,上官暄已經被體內的真氣鼓蕩得人事不知,全身筋脈賁張到了極點,仿佛即將炸開一般,瞳孔脹大,眼睛都似要從眼中掉出來一般,白色的眼球上布滿根根血絲,恐怖非凡。
    邱明止雖然明知神醫已經有了計策,但眼見上官暄如此,仍是急的滿頭大汗,臉色慘白,屏住呼吸。
    正在此時,神醫雙目一凝,眼中神光暴漲,雙手突然並指如劍,點在上官暄的‘手太陰肺經’,神醫的真氣隨即透入,真氣一衝,立時將其‘手太陰肺經’中的散亂真氣帶進‘手陽明大腸經’,走‘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最後至‘足厥陰肝經’,最後納入丹田之中。
    十二經脈一通,便隻剩下‘奇經八脈’,奇經八脈不隸屬於髒腑,又無表裏配合關係。五髒主人之一身,六腑固守五髒,經脈為髒腑之隧道,才可謂有行與體,精與神,猶水能浮舟亦能複舟之理。
    奇經八脈除任、督二脈有自己的獨立腧穴外,其他六條經脈的腧穴都寄附於十二正經與任、督脈之中。
    奇經八脈的循行錯綜於十二經脈之間,而且與正經在人體多處相互交會,因而奇經八脈有涵蓄十二經氣血和調節十二經盛衰的作用。當十二經脈及髒腑氣血旺盛時,奇經八脈能加以蓄積,當人體功能活動需要時,奇經八脈又能滲灌供應。
    《難經二十八難》把十二經脈比作“溝渠”,把奇經八脈喻作“湖澤”,即形象地說明了這一功能。
    神醫手法不停,依次點下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