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慶功宴

字數:3847   加入書籤

A+A-




    華燈初上,華清宮裏裏外外早已掛起了大紅燈籠,殿內禮樂大作。
    這場慶功宴,除了征戰南詔歸來的將士,京中大部分有頭有臉的官員也都前來,無不想沾沾這喜慶之氣。
    一片盛世景象,似乎天下太平,前些日子的戰爭與廝殺,好像根本沒有發生過。
    華清宮背山麵渭,倚驪山山勢而築,南至烽火台,北到城北什字,東至石甕穀,西到牡丹溝,規模宏大。
    此次的晚宴,設在了七聖殿,原為祭祀天神所用。
    進進出出的侍女們一個個姿色不俗,李九州杵著下巴,挑著眼眉仔細打量。
    唐朝美人與其他朝代不同,這些侍女個個珠圓玉潤、豐神綽約,很少有消瘦露骨的。
    這些侍女們絲毫未察覺李九州在目不轉睛的盯著自己,依舊跑前跑後的忙來忙去。
    殿中名士雲集,許多人都是先前從未見過的。
    李九州花了好長時間才將殿中之人掃了個遍,李林甫果然不在場。
    身旁坐著的都是些不認識的人,一個個交頭接耳的竊竊私語著,李九州自覺被冷落,反倒有些不自在起來。
    正當不知幹什麽的時候,一個人走過來微笑說道:“李將軍是第一次參加這等宴會吧,不必緊張。”
    抬頭一看,卻是鮮於仲通,見李九州旁邊空了個座,便坐了下來。
    照理說,他身居京兆府尹,是朝廷三品大員,不該和自己坐在一起。
    李九州忙問道:“多時不見,鮮於公近來可好?”
    鮮於仲通撚著胡須,笑容不減:“甚好,不過李將軍此次陪楊公大勝歸來,前途不可限量啊。”
    鮮於仲通一個邊關之臣,也能在楊國忠的吹捧下被調到京城任京兆尹,何況自己這次功勞也不比他小。
    李九州也不知他這話是在誇自己還是在嘲諷,便警惕起來,慚愧的說道:“此次全是楊公功勞,鮮於公先前大破南詔,功勞蓋世,日後還望多加提點。”
    鮮於仲通不再撚胡須了,“李將軍不必過謙,聽得先前楊公在禦前盛讚李將軍功勞,此次聖人應是重重有賞。”
    李九州不知如何作答,便抬眼往前麵望去。
    卻見一青衣道人,於人群中甚是顯眼,李九州不禁皺眉問鮮於仲通:“為何有道人出於此間。”
    鮮於仲通看了一眼,說道:“此乃當世高人羅公遠,先前進京獻丹,聖人器重,得以隨意出入,今晚這宴會隆重,他到場也不奇怪。”
    原來他就是先前出征時讓皇帝放了自己鴿子的道士羅公遠。
    李九州細細看去,隻覺那傳得神乎其神的羅公遠也沒什麽特殊之處。
    巧的是,羅公遠似乎感覺到了李九州在看他,也向他望了過來。
    四目相對,羅公遠的眼神如閃電般直直刺進李九州眼中。
    李九州挪開視線,羅公遠卻朝他走了過來。
    這一下吸引到了一些人的注意,大家都知道,能吸引羅公遠這位仙人目光的,必定不是一般人。
    鮮於仲通忙起身介紹:“這位是羅仙人,李將軍,快,敬仙人一杯酒。”
    李九州不信道,不信佛,對於神道之說,向來是極不屑的。
    小時候,他因為爬了死人墳,大病了一場,家裏給他找來了百靈百驗的神婆,神婆一番手舞足蹈後讓他跪下給死人磕頭認錯,病便能好。
    當時的李九州信了,將腦袋都磕起了個大包,病卻沒有好。
    自那以後,凡是什麽鬼神道法在他眼裏都是封建迷信。
    “鄙人不勝酒力,便不敬酒了,對不住了羅仙人。”李九州站起身來說到,想盡快將他打發走,好讓那麽多雙目光不再盯著自己。
    “你便是李九州,不錯,不錯。”羅公遠連說完兩聲不錯後,轉身便走了。
    鮮於仲通拽了拽李九州袖子,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
    李九州麵無表情,淡定的坐了下來。
    端起酒杯剛要喝,卻呆住了,酒杯裏的酒空了!
    果然有點手段,李九州又看向羅公遠的背影。
    這個小小的插曲過後,一聲尖細的聲音從側裏傳來出來:“聖人駕到。”
    內侍的聲音拖得很長,伴隨著長長的高喊聲,皇帝從側方緩緩走了進來,往禦案前一站,殿內瞬間莊嚴肅穆了下來。
    皇帝看起來麵色不錯,群臣行完禮後,皇帝一臉溫和的說道:“今晚高興,大家不必拘謹,一起喝一杯吧。”
    說完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看著眾人喝完,皇帝放下酒杯,這才坐了下來。
    高力士在旁相伴,皇帝高高在上,眼光在下方群臣身上一掃而過,溫和說道:“今晚乃是慶功宴,恭喜楊卿征討南詔大勝歸來,在座的諸位也出力不少,便盡情暢飲,吃飽喝足方能盡興。”
    琴瑟之聲響起,舞姬入池,在琵琶聲、琴聲之中翩翩起舞。
    宮裏的舞女自非俗物,已有幾個官階不高的好色之人直看得不住咽口水。
    皇帝亦是頗有興致的看著池中表演。
    見皇帝沒開口,群臣便隻低頭飲酒進食,誰也不敢開口說話。
    李九州也跟著胡吃海喝起來。
    就這樣吃了半天,琴瑟之聲慢慢淡下,宰相陳希烈輕輕甩了甩衣袖,咳了一聲,起身開口了。
    “楊公此次帶兵再勝南詔、吐蕃聯軍,想來這幫蠻夷應是已服,如今天下太平,今晚卻也盡興。”
    楊國忠急忙起身:“全仗聖人天威,蠻夷自是聞風喪膽。”
    兩人一唱一和把皇帝逗得很是高興,“楊卿此行功勞甚大,也不用再做劍南節度使了,當留在京中,恢複先前官職,賜黃金千兩,錦緞百匹。”
    楊國忠還未謝恩,一人站了出來,高聲說道:“臣以為,楊公勞苦功高,隻恢複先前官職,並不足以顯示聖恩浩蕩。”
    眾人一看,說話之人是王鉷的心腹,吏部侍郎孫思鴻。
    皇帝不怒,問道:“孫卿這是說我小氣了,那孫卿覺得當如何?”
    “王鉷伏誅,監察禦史一職至今空缺,臣以為,此職位甚是重要,需得一能有才有德之人方可做。”
    “你說的可是楊卿?”皇帝反問。
    孫思鴻說道:“聖人明鑒,臣正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