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知己知彼

字數:3721   加入書籤

A+A-




    

    說起史思明來,依李九州對曆史的了解,這人還不好對付。

    史思明也是突厥人,是安史之亂的元凶之一。

    其出身西域史國,相貌不揚,跟安祿山一樣,懂曉諸多語言。

    塔讀小說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其比安祿山強的,便是驍勇善戰,屢建戰功,輔佐安祿山,遷平盧軍兵馬使。

    因為比安祿山早生一天,兩人又同鄉,因此自少時便成為夥伴。

    史思明後來成為一名輕騎,每次被派出打探敵情,都有所斬獲。

    開元二十四年,史思明因無力償還官府債款,打算逃亡到奚部,半路被奚人的邏騎發現,邏騎想殺掉他,可史思明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說“我是大唐天子派來的和親使者,殺了我會禍及你們的部族。不如帶我去見奚王,他若放我一條生路,你們也有功勞。”

    邏騎覺得有理,就把史思明送到奚王牙帳,史思明見到奚王卻不下拜,並說“按照禮法,天子使者見小國君王不必下拜。”

    奚王很生氣,但看著史思明一副氣度非凡的派頭,還真當成了大唐派來的使者,於是以貴賓禮節接待他。

    奚王畏懼唐王朝的勢力,決定派一百人跟隨史思明入朝。

    奚王帳下大將瑣高,在部落中很有威名,史思明想要擒住他以將功贖罪,於是哄騙奚王說“大王派去的人雖然不少,但我看多是淺薄之徒,這樣的人怎能去見天子呢?我聽說大王帳下的瑣高才能出眾,可擔此大任,何不派他來?”

    奚王不敢違抗,便讓瑣高和他手下三百人跟隨史思明去“朝拜天子。”

    他們一行人快走到平盧時,史思明派人聯絡平盧軍使裴休子,並說“奚族人派瑣高和精銳將士一起到來,表麵上說是去朝拜天子,實際是來偷襲平盧,請將軍做好準備,先下手為強。”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

    裴休子於是將計就計,假意列隊出迎,奚人毫無防備,全部在館驛被擒獲,瑣高被執送幽州,手下的三百精銳盡數被坑殺。

    範陽節度使張守珪見奚人首領瑣高被活捉,非常高興,將史思明收入帳下,並表為果毅都尉,與安祿山同為捉生將,二人胸懷才略,驍勇善戰,多有功績。

    李九州想到了這些,倒也不敢小瞧了史思明,問郭子儀道“郭公可了解史思明?”

    郭子儀沉吟了一下,緩緩說了起來“史思明素來有勇有謀,倒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當初史思明隨同安祿山征討契丹,大敗於土護真水,安祿山逃至師州,歸罪於部下左賢王哥解、河東兵馬使魚承仙,斬殺二人,史思明則逃入山穀近二十天,收攏了七百名潰散士卒,等到安祿山回到平盧城,發現將士大多散亡,正不知如何是好,史思明此時率隊出穀求見,事後,史思明私下感歎聽說為人處世要進退得當,如果我早些出穀,恐怕已經跟哥解一並被斬了。”

    這段事跡,李光弼也有所耳聞,附和道“論起打仗,史思明確實是個天才,不過聽說其為人有些瑕疵。”

    “哦?”終於聽到了反對的聲音,李九州問道“有何瑕疵?”

    李光弼說道“素聞此人陰險狡詐,狡兔三窟,反複無常,我隨是佩服其才能,卻不屑於其為人。”

    李九州點了點頭“我亦不喜歡反複之人。”

    郭子儀好奇,問道“節度使為何突然對史思明這麽感興趣?”

    李九州正色說道“我早知其乃反複無常之人,跟安祿山一樣,早晚會對大唐不利,現如今朝局穩定,天下太平,也倒沒什麽,隻是我擔心朝局終有一日會被楊國忠攪得混亂,到時隻怕安史之輩趁亂謀反,所以便想先掌握其情況。”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歡迎下載免費閱讀。

    郭子儀、李光弼二人深歎其深謀遠慮,同聲讚道“節度使遠矚,我等自愧不如。”

    “謀局自當如是。”李九州麵上毫無自得之色,“若是非等到事情發生了才來想這些,恐怕到時候已經來不及,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戰,我既然綢繆許久,自然要清楚誰是敵人。”

    聽他這樣一說,兩人心中安定了許多,自從跟隨李九州以來,兩人便一直在等待著能讓自己大展拳腳,出人頭地的時機。

    現在雖然都被朝廷封了三品大員,但這等虛名,卻不是兩人真正想要的,他們想要的,是揚名天下,哪怕馬革裹屍,戰死沙場。

    真正的大英雄大豪傑,是不會將眼前的虛名放在心上的,若不能流芳後世,又算得上什麽豪傑呢。

    除了自己勤加修習,加強自身能力外,爭取一切機會,多辦實事,也是他們一直想做的,但在這些方麵,兩人顯然發覺自己不及李九州,這個年輕的節度使,總是能出做一些讓自己驚歎的舉動來。

    對於李九州的綢繆,兩人從嘴上到心裏都感到快慰,還有些欽佩。

    不過李九州的表情看起來卻有些莫名的傷感。

    “節度使難道還有什麽憂愁的?”此時見李九州不說話,心直口快的李光弼插了一句嘴。

    這句話其實是一句廢話,李九州難道會跟他們說自己擔心打不贏這場仗?

    塔讀小說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所以李九州也隻是微笑了一下搖了下頭以作回應。

    其實李九州多少還是有些擔心,擔心皇帝和楊貴妃,擔心安史之亂能不能取得徹底的勝利,擔心戰火會不會讓生靈塗炭,擔心勝利之後天下還能不能恢複到如往常般繁華模樣。

    以往李九州還是充滿了信心的,現在突然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知道安史之亂這場戰爭,對方肯定不是什麽草包,說不定安史軍中深藏著一些高手也猶未可知。

    對自己最好的保護,便是不要輕視任何一個敵人。

    這場會麵,在說完了安史的事後,幾人便又討論了一會眼下具體的朝政,各抒己見,一聊就是一兩個時辰。

    李九州也並未透漏自己對如今大唐朝政混亂的不滿,反倒是郭子儀和李光弼二人抱怨了許多。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