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硝煙已起

字數:5839   加入書籤

A+A-




    安祿山那邊,從京城成功的回到自己的地盤上,沒了什麽顧忌,已經是魚入深淵了。

    最大的顧忌,也許便是其長子還在京中。

    讀者身

    不過李9州還是感到極為不安,以安祿山的性格,發起狠來是烤煙6親不認的,這種性格說好聽點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說難聽點便是為了成功不擇手段。

    “安祿山已經起兵了!”還在院子中,外出遊蕩的張老頭已經把這個天大的消息帶給了李9州。

    李9州沉默無語,方麵他心中早已做好了準備,在安祿山拒絕了皇帝讓他入京的要求之後,李9州便知道安祿山接下來大概率是要起兵了。

    另方麵,李9州確實沒有想到皇帝的反應竟然是如此遲鈍,張老頭告訴他,皇帝甚至將傳來這個消息的探子打入大牢了,說他是造謠。

    現在要想辦法準備應對這場戰爭了,首先還得去召集屬於自己的那部分軍方實力,讓朔方軍以最快的速度趕來。

    心中太亂太雜,李9州有些無奈的看了張老頭眼,問道:“楊國忠那邊可有何動作”

    “楊國忠……”張老頭憂慮的看了他眼,說道:“他能有什麽動作,此時應該還在吃驚之中,未緩和過來。”

    李9州看了眼天光,沉默片刻後說道:“快派人去通知郭子儀,另外你帶著我的虎符親自去召集朔方軍前來。”

    李9州緊緊的皺著眉頭,發現切事態早都已經脫離了自己的控製,想著自己的朔方大軍到達京城時,恐怕安祿山的軍隊已經攻克了洛陽。

    現在隻希望派出去的人能夠快些將消息帶到朔方,自己的大軍能夠趕得上在安祿山勢如破竹之前來到。

    app,&p。

    天寶十4載3月,身兼範陽、平盧、河東3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屬下唐兵以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共2十萬人,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範陽起兵。

    安祿山乘鐵輿,其屬下步騎精銳煙塵千裏,鼓噪之聲震地。

    這比安史之亂預計的時間早了半年多。

    這時海內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幾代人沒有見過戰爭了,聽說範陽兵起,遠近都震驚。

    河北都是安祿山統轄範圍內的,叛軍所經過的州縣,都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者開門迎接叛軍,或者棄城逃跑,或者被叛軍擒殺,叛軍很快就控製了河北。

    太原傳來奏報,安祿山造反,洛陽危矣,而李隆基仍然認為是厭惡安祿山的人編造的假話,沒有相信。

    短短幾日,自己的大軍還未到達,叛軍路勢如破竹,竟已經殺到洛陽了!

    李9州忙起身出門前往宮中。

    他要說服那位尚在深信安祿山不會造反的皇帝。

    李9州個人站在門口,孤伶伶的,等待著裏麵的皇帝傳召。

    過了許久,皇帝終於忙完了,召見了久已在外麵等候著的李9州。

    “安祿山這次是真的造反了。”進門,李9州忙不及跟皇帝行禮,便直接開口說到。

    “你也相信這些謠言”皇帝冷笑了聲。

    李9州無奈說道:“叛軍已經殺到洛陽了,咱們若是再不準備抵抗,不日叛軍將兵臨長安城下。”

    皇帝臉上卻泛著絲奇怪的笑容:“洛陽那邊可還未傳來任何消息。”

    沒有得到洛陽守官傳來的消息,皇帝是不相信安祿山已經造反的。

    “相信洛陽那邊的消息也已經在路上了。”李9州說到。

    “那便等著吧。”皇帝往龍椅上座,示意李9州也坐下。

    沒有過多久,外邊急促的聲音響起了,伴隨著衛兵臉驚慌的表情:“報……洛陽傳來消息,安祿山造反了!”

    皇帝看了洛陽那邊快馬加急送來的折子,這才相信安祿山是真的反了。

    “這……竟是真的……”皇帝猶豫著說道:“這可如何是好……”

    李9州臉上有些陰鶩。

    皇帝還真是固執,不見棺材不落淚,現在真的知道安祿山造反了,卻又慌張了起來,臉不知所措的樣子,哪有昔日皇帝的威風。

    或許是他經曆了太久的太平盛世,享樂慣了。

    李9州略感吃驚之餘,自然還是要先安撫下他,看著皇帝的神情,李9州的眼睛微眯,說道:“事已至此,恐怕得趕緊布防,晚了隻怕洛陽陷入叛軍手中,到時候整個中原可就難保了。”

    “來人,快傳召楊相。”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後,皇帝歎了口氣,看著李9州說道:“如今朕在京中能信賴之人,唯獨你跟楊相2人。”

    李9州心頭微顫,聲音壓成道寒線厲聲說道:“其實,安祿山早有造反的跡象,隻是咱們並沒有太過重視。”

    此時埋怨皇帝,多少有些落井下石的味道,所以皇帝臉上並不是很高興,但還是被無助掩蓋了。

    事態發展到這個地步,大多是因為皇帝平日對安祿山的信任寵愛和他自以為是的態度,所以李9州也不怕丟官、不怕皇帝怪罪,開始頂撞其他來了。

    “也許這場叛亂不要多久便能平定。”皇帝垂頭喪氣說到,心中仍然抱著絲希望,希望事情並沒有那麽嚴重。

    小說。app<,。app。

    “咱們的精銳之師多在邊關,而且尚未趕回。”李9州並不像掩飾事態的嚴重性,“安祿山手中的範陽、河東、平盧之師,已是我大唐最強戰力之,能跟他們抗衡的沒有多少。”

    被李9州打破了心中的那最後絲希望之後,皇帝欲言又止,苦笑著說道:“想來李卿的朔方軍能與其戰。”

    “我已派人去召集大軍前來。”李9州斂了表情,平靜說道:“不過要趕到前線,還是需要些時間。”

    皇帝怔,沉默片刻後,外麵傳來了聲音,楊國忠已經到了。

    “快宣。”皇帝忙高聲說到。

    “安祿山造反了!”楊國忠進來的第句話跟李9州模樣。

    皇帝臉上有些無奈,說道:“召你來便是為了此事。”

    見皇帝召見自己是商議應變之策,楊國忠時沒了主意。

    “楊相覺得該如何應對”皇帝問到。

    見他問了起來,楊國忠抬頭看了看李9州,硬著頭皮說道:“臣以為,當立即召回邊關的精銳之師,已護長安。”

    皇帝又問:“叛軍此時已經快攻到洛陽了,洛陽怎麽辦”

    “洛陽原有的防衛,或許可以抵擋陣子。”楊國忠這樣說到。

    李9州也附和起來,“以洛陽的軍備,或許可以暫且抵擋,但也不是長久之計,還得火速派人前去洛陽支援。”

    “那派誰去呢”皇帝踱著步。

    李9州是最合適的人選,但他還要等到自己的朔方軍到,帶著朔方軍前去抵抗。

    倘若此時將李9州派去洛陽,隻怕朔方軍沒有主將。

    考慮到這點,皇帝想了半天後對楊國忠說道:“楊相,洛陽乃大唐重鎮,容不得有閃失,便由你前去督軍抗敵吧。”

    楊國忠這可失了神,自己哪是打仗的料。

    但在皇帝看來,楊國忠就是個能文能武的人。

    李9州心裏冷笑聲,這就是楊國忠平日虛報戰功的結果。

    說,

    楊國忠自然也知道這時候不能推辭,不能顯得無能,不然會在皇帝麵前漏出了馬腳,將自己以前那些虛報戰功的事情給暴露了出來,可能會引起聖怒。

    咳了兩聲後,楊國忠終於想好了,說道:“臣人前去也不行,還需要幾位得力的戰將。”

    皇帝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便說道:“朕這邊傳高仙芝、封常清火速回京,隨你同去洛陽布防。”

    有了這兩位,楊國忠心裏寬慰了許多,也就應了下來。

    接下來沒過幾日,高仙芝、封常清已經接到聖旨,也來不及帶上軍隊,隻身火速回京,大軍則隨後進發。

    待到他2人到京中,皇帝便任命封常清兼任範陽、平盧節度使,防守洛陽,又任命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派楊國忠和畢思琛往東都洛陽募兵防守。

    此時的形勢正如李9州所說,唐朝的精銳邊軍大多還沒有趕回,僅以洛陽周邊的軍隊,要麵對安祿山的2十萬大軍,顯得兵力不足,所以高仙芝、封常清等隻好臨時在長安、洛陽募兵。

    但是長期無戰爭,招募所得到的都是些市井子弟,缺乏戰鬥經驗,而且還沒有經過訓練便上戰場,戰鬥力自然是大打折扣的。

    李9州心想,讓楊國忠帶著這些人去前線抵擋也好,哪怕最後真敗下陣來,也能稍稍阻礙叛軍,爭取些時間,給邊軍集結準備的時機。

    最好是楊國忠能在洛陽抵擋住叛軍,等得到自己帶著大軍前去。

    ——

    李9州感到有些失意,在大唐最需要人的時候,能用的卻是楊國忠之輩,真是國之不幸。

    這位直以來被蒙蔽了雙眼的皇帝也是很悲哀的,這麽多年了,身邊竟沒有個真正能派上用場的人。

    說來,這也算是他咎由自取。

    抱著絲絲幸災樂禍的態度和慷慨激昂的情緒,李9州迫不及待的等待著自己的大軍前來。

    /6/6079/3355343.html(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