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國難當頭
字數:3786 加入書籤
潼關那邊,不知道兩個主帥都被處死之後,沒人指揮,那些士兵現在和敵軍進行著怎樣的糾纏。
會不會軍心大亂,放棄抵抗。
或者是拚死跟敵軍相搏,但卻如同一盤散沙。
不論如何,得盡快趕到前線。
李九州帶著十萬朔方大軍,馬不停蹄趕往潼關。
在他剛抵達潼關時,兩方的軍隊正在對峙著,沒有任何人肯稍讓一步。
因為有地形上的優勢,防守還是不成問題,數萬叛軍被生生阻擋在了外邊,一步不得入,這個局勢已經僵持了好幾天,一直到朔方軍來到。
李九州第一時間並沒有對敵軍發起進攻,而是命令道:“收兵,安祿山的軍隊就要到了。”
黃旗一翻,號角聲響起,軍隊不約而同的收縮隊伍。
口口563743675
“咱們要守多久?”郭子儀向李九州請教到。
李九州麵色肅然,沉聲說道:“我在等著安祿山的大軍到達,跟他們來一場殊死決戰。”
身為副帥,郭子儀此生不知經曆過多少血戰,他並沒有一絲驚慌。隻是聽到李九州這話的時候,不免皺了皺眉頭。
“敵軍是有備而來。”郭子儀低頭說道:“咱們跟他們決戰,恐怕不是最好的選擇,不如依仗潼關地勢,耗死他們。”
“咱們能等,皇宮裏那位可不能等。”李九州掃了他一眼,不客氣的說道:“死了這條心吧,高仙芝和封常清便是前車之鑒。”
郭子儀在心裏歎了口氣。
他很清楚,雖然堅守是最好的選擇,而且所謂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但是很明顯,皇帝並不希望大軍這麽做,他更迫切想要的是主動出擊和一場勝利。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幾名盔甲在身的士兵奔至二人身前,單膝跪下,報著探來的消息,李九州平靜聽著,心裏並沒有什麽吃驚的感覺,而郭子儀則是有些稍稍吃驚。
洛陽那邊傳來了讓人震驚的消息,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
聽了士兵送來的消息,李九州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麽。
首發-:-塔讀小說
世人已經看清了安祿山的真實麵目,稱帝的舉動讓他的狐狸尾巴終於露了出來,至少在人心上,他已經丟失了一大半。
這個事實足以震駭所有人,稱帝以後,安祿山必定會加快攻打長安,所以李九州的心緒上也沒有太多愁容。
顏杲卿據守常山,發檄文傳告河北各郡抵抗叛軍,並誘使範陽留守賈循反正,不料事泄,安祿山遂以史思明為範陽留守,率麾下三千騎,會同蔡希德急攻常山,城破後顏杲卿被俘。
史思明乘勢進擊饒陽,圍城近一月,河間、景城共派出一萬五千人救援饒陽,被史思明擊敗。
安祿山自稱“大燕皇帝”,令史思明經略河北,史思明每行軍一處,任由部下剽掠搶奪,殺人取樂,因此士氣亢奮,作戰勇猛。
“看來接下來安祿山很快就會帶著大軍從洛陽殺來了。”郭子儀這樣說到。
這是李九州預料之中的事情,就像你已經提前知道了一些事,所以並不會做出太大反應,而對於那些不知道的人來說,自然會反應很大。
至於安祿山帶大軍殺來,李九州也並不畏懼,轉頭對郭子儀說道:“我綢繆這麽久,就是為了等著這一天。”
郭子儀看著他,“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是搶在叛軍攻來之前,主動出擊,還是依托潼關跟他們大戰一場?”
李九州說道:“潼關易守難攻,即便敗了也還有退路。”
密碼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此時陽光正濃,紅紅的光線照耀在大地上,整個潼關都籠罩在暖暖的色澤之中,沁透了令人心悸的紅,似鮮血一般。
“如果敵軍前來,必須在他們到達的第一刻開始,便發動打擊。”李九州看著朝陽,微眯著眼說道:“我們不能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和我的想法一樣。”郭子儀點點頭,原本敵軍遠道而來,勢頭正盛,不宜主動迎戰,但此時叛軍所向披靡,從未敗過,得讓天下人看看,朔方軍是敢於也有能力跟叛軍正麵一剛的。
“照理說,應該先耗到敵軍疲憊,再出擊,不過這招也確實能夠殺一殺對方的銳氣。”郭子儀低頭說道:“按照目前的事態進展,安祿山應該要不了幾日就到了。”
李九州問道:“咱們軍中的士氣如何?”
“士氣還不錯。”郭子儀答到。
“這樣最好。”李九州看了他一眼,眼瞳裏閃過一絲異色,敵我實力相差不大,這也是他敢於不按兵家常理出牌的理由,準備在叛軍殺來的那一刻,便給予對方一次沉痛到記憶深刻的打擊,才能稍減叛軍銳氣。
然而這是一場硬仗,硬碰硬的較量,隻怕到時候活下來的人不會太多。
似乎查覺到李九州在想什麽,郭子儀微擰眉頭,沉聲說道:“身為大唐人,國難當頭,舍生忘死,理所應當。”
李九州微澀想著,隻不過是權貴們的爭權奪利,卻要這些普通人去拋頭顱灑熱血。
讀者身份證-563743675
便在此刻,一陣風掠來,隨風而至的還有一些充滿了熱血與殺氣的聲音,李光弼帶著將領們,開始對自己的部屬進行著戰前的最後動員,一時間一片肅殺,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緊張。
“聽起來,大家都迫不及待想為國討賊了。”郭子儀眯著眼睛看著遠處,看也沒有看李九州一眼,“咱們朔方軍可不比叛軍差。”
這個問題李九州也明白,自己的這支軍隊,不敢說是天下無敵,但也足以跟安祿山較量,而且經過自己長久的訓練,軍紀嚴明,士兵們一個個都帶著一股不怕死的衝勁,便是跟叛軍進行血腥的搏殺,也絲毫不懼。
他順著郭子儀眼光的方向,盯著遠處,一言不發。
整個潼關的百姓已經都疏散離開了,隻有十萬朔方軍,豎著耳朵安靜聽著外麵的動靜,看著遠方的動靜。
如此的安靜,如此冷清,直讓人覺得初至的白晝依然還是無盡的深夜。
/116/116079/31379196.htl(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