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
字數:5369 加入書籤
用士氣高漲已經不能形容此時朔方軍將士的心情了。
殺賊心切!
在打了這幾次勝仗之後,李9州帶著朔方軍掃平了叛軍在河南河北的最大力量,此時朔方軍自上到下,人人心中都充滿了必勝的渴望和信心,隻待李9州聲令下,大軍便勇猛往前,奮力殺敵。
河陽、常山兩次大勝,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國,全國上下都知道,大唐還有個戰無不勝的李9州,帶著他的朔方軍,將叛軍殺得嗷嗷叫。
趁著勝利的勢頭,李9州又下令進攻,在9門城南大敗叛軍,史思明退往趙郡,叛軍大將李立節被流矢射殺,蔡希德逃往饒陽。
朔方軍趁勝連收槁城等十餘縣,進圍趙郡。
史思明知道退無可退,死守趙郡,整個東線戰局,天平已經開始倒向大唐這邊,叛軍已經再沒有主動發起進攻的力量,唐軍也由原來防守的方變為進攻的方。
身
東線給力,西線的戰事卻不容樂觀。
卻說皇帝聽信楊國忠之言,催逼哥舒翰出戰,遂至全軍覆沒,主帥遭殃,潼關失陷,於是河東、華陰、馮翊、上洛等處,守將都棄城而走。
皇帝派人傳書李9州,隻希望他能盡快前來支援,怎奈等了許久,叛軍崔乾佑已帶著大隊人馬兵臨長安城下,也還不見援軍,卻又聽得李9州在東線繼續向叛軍發起進攻,心中大驚,問楊國忠:“難道李9州真敢抗旨難道他真要眼睜睜看著長安淪陷,看著朕落入叛軍之手”
楊國忠卻隻沉吟不語。
皇帝又追問:“宰相之見若何”
楊國忠這才奏道:“征兵禦賊,督兵守城,固皆要著,但潼關既陷,長安危甚,賊勢方張,漸逼京師,所謂遠水難救近火,以臣愚見,莫如車駕暫幸西蜀,先使聖躬安穩,不為賊氛所侵擾,然後徐待外兵之至,乃為萬全之策。”
皇帝聽了,還未及開言,隻見翰林承旨秦國楨出班奏道:“逆賊犯順,勢雖猖狂,但豈能敵我天朝兵力,如今聽說李9州在東線皆屢戰屢勝,殺賊甚多,又聽說安祿山怒罵其手下嚴莊、高尚等人,欲殺之解氣,眼下賊人心氣已挫,先前潼關之敗,原因在於催其出戰,非哥舒翰之罪,隻要能等到外兵雲集,恢複河山仍有可望,若是大舉逃難,聖人離開,京城還有誰能來守這怎麽對得起我大唐的列祖列宗”
皇帝聽了猶豫不決,於是傳召,召集大臣們各抒所見。
叛軍兵臨城下,朝臣們已是人心惶惶,加上這些大臣平日裏都是些耍心機玩權謀的主,要說殺敵之事,誰又有這個本事。
諸臣都唯唯諾諾,紛紛奏道:“容臣等商議後,再獻上萬全之策。”
:
到了關鍵時候,竟沒個靠得住的,皇帝此時總算看清了這幫大臣,心中悶悶不悅,隨即罷朝回宮。
而楊國忠為何提出逃去蜀地
原來他曾任過劍南節度使,西川是他的熟徑,早在安祿山起兵反叛之時,他便私下派出了心腹,秘密在蜀中布置軍營,以備將來應急,所以如今才提出了到蜀地避難。
到了蜀地,那相當於就是楊國忠的地盤了,那是,他還可以趁機除去反對自己之人,獨掌大權。
當下,楊國忠見大臣們眾論不,皇帝心意也還未決,暗自想道:“先前皇帝想親征,還想將京中大權交給太子,還虧自家的諸位姐妹們相勸,今日到蜀地避難的計劃,看來也還得她們去勸說皇帝才行。”
於是便趕緊去到了虢國夫人府中,密議其事。
虢國夫人正從宮中宴會出來,同韓國夫人各歸自家宅院,每家隊,隊著5色衣,車仗儀從,燈光輝煌,相映如百花之煥發,正在那裏下輦,步到廳堂,恰好看到楊國忠慌慌張張的來到。
虢國夫人忙問:“什麽事”
楊國忠口中隻連聲道:“急走為上!急走為上!”
虢國夫人又問:“有何急事”
<>:。,<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楊國忠說道:“潼關失守,叛軍兵臨城下,為今之計,不如勸說聖駕趕快到蜀中去避難,我們有家業在那裏,到了蜀地也不失富貴。”
虢國夫人問道:“你是宰相,這事,你去說會更好些吧。”
楊國忠搖了搖頭:“朝堂上我已經勸說過了,怎奈眾論紛紜,聖意不決,還須得你姊妹幾人急入宮去,與貴妃同勸駕才行,要是遲了,隻怕叛軍攻入城來,人心變,我輩休矣。”
虢國夫人聽了,感覺事關重大,心中也甚是慌張,忙約了韓國夫人,齊入宮,先去見了楊妃,將楊國忠的話又說了遍。
姊妹3人忙同去見皇帝。
虢國夫人和韓國夫人都是般想法,你句,我言,繼而涕下,哭得甚是悲切。
皇帝是個軟耳朵,當下心中也沒了分寸,轉頭問楊貴妃道:“先前貴妃說相信李9州會前來支援,可如今他在東線已經收複了洛陽,卻並沒有第時間來支援長安,反而帶兵去進攻常山、趙郡,往東邊殺了去,眼下叛軍已經兵臨長安城下,可如何是好”
楊貴妃問道:“3郎心中是何想法”
皇帝歎了口氣緩緩說了起來:“要是固守長安吧,也不知道能守到何時,能不能守住,旦守不住,到時候咱們可就都落入了叛軍手中,生死未卜,但若是不守長安,直接跑到蜀地去避難,是怕寒了天下人之心,2是怕對不起祖宗,也給後人落得個笑柄。”
楊貴妃眉頭緊皺:“看來3郎也是還沒想好,不過這事確實也讓人左右為難。”
—>
皇帝沒說話,隻是個勁的搖頭歎息。
楊貴妃又說道:“這等大事,妾自是不懂,還是請楊相前來,聽聽他的道理。”
皇帝早就沒了主意,此時心中搖擺不定,聽了這人的話也覺得有理,聽了那人的話也覺得有理,不知如何是好。
聽楊貴妃說完,於是點了點頭,遂命人前去傳召楊國忠入宮共議。
楊國忠也是心急如焚,聽皇帝宣召自己,便趕緊來到了宮中。
草草行了禮後,楊國忠忙先開口說了起來:“臣上議前往蜀地,並非沒有道理,蜀地離京城不遠,以後去而複返也方便許多,隻要咱們在蜀地籌備好了,隨時可以殺回來收複京城,再加上蜀地險要,易守難攻,叛軍想要追擊也沒那麽容易,蜀地還有咱們許多兵馬,防守不成什麽問題,至於糧草,蜀地富裕,這些都不必擔心。”
皇帝聽了,覺得甚是有些道理,但躊躇了半晌後,卻還是沒開口。
楊國忠可急了,不知道什麽時候叛軍就會殺入城內來,走慢了,到時候自己定會喪了命。
楊國忠自己也知道,當初安祿山起兵,打的旗號就是對付自己,自己要是落入了叛軍手中,那可就不得了了。
別說叛軍,就算是如今的京城之中,朝堂之中,也有許多人想趁亂置自己於死地。
所以,對於楊國忠來說,若不去蜀地,不管長安守不守得住,自己都是死路條。
目前隻能慫恿皇帝跟自己起去蜀地,待到日後叛亂定了,再回到長安,還能像之前般呼風喚雨,掌握朝局。
楊國忠又對皇帝說了起來:“聖人若是明言要到蜀地,廷臣肯定會有很多異議,各般阻撓,到時候恐怕遲延誤事,不如聖人下道禦駕親之詔,帶著大部隊西行入蜀。”
已經看出了皇帝被他先前的那番話說得有些動搖了,他這番話是想堅定皇帝的決心,也給皇帝道蜀地去避難找了個好的借口。
打著禦駕親征的旗號,大軍往西向蜀地進發,這樣便能掩人耳目,堵住天下人的嘴。
皇帝最擔心的也是這點,怕自己國之君,放棄京城自己逃命,會被天下人恥笑,這下楊國忠出的這個主意,倒是給自己解決了心中的困擾。
皇帝想了半天,想好了,便依楊國忠所言,連夜下詔親征,以京兆尹魏方進為禦史大夫兼置頓使,少尹崔光遠為西京留守將軍,命內官掌管宮門鎖鑰,又特命龍武將軍陳元禮,整敕護駕軍士,給與錢帛,選閑廄馬千餘匹備用。
又給幾人下了道密旨,這切要保密行事,不能使外人知道。
當夜,皇帝整夜未免。
次日,皇帝便秘密移居北內,到黎明,便與楊貴妃姊妹、皇太子、在宮中的皇子、妃主、皇孫、楊國忠、高力士、韋見素、魏方進、陳元禮,及親近宦官宮人出延秋門而去。
小說。app<,。app。
這些人,都是將要隨他起前往蜀地避難的,也是對於李隆基這個皇帝來說,最緊要的人物。
到了這種關鍵時候,能讓他想起帶上的人,並不多。
基本都是皇親國戚們,除了韋見素、魏方進、陳元禮等幾人是要保護自己的,其他的內侍宮人隻不過是帶上照顧自己起居而已。
臨行之時,皇帝還又想起了個人——梅妃江采蘋。
忙喚來旁邊的人,讓前去召梅妃前來,起同行。
/92/92242/29536.html(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