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處理殘局
字數:3227 加入書籤
就在就是這麽微妙的時候,皇宮大殿中幾個人被召見,此時大殿正前方的龍椅上,一個中年人坐在上麵,周相、郭相、趙括、劉清和李靖幾人站在大殿之下。
隻見龍椅上的皇帝說道:“你們幾人都是在朕還未登基時便與朕相交甚好的朋友或者老師,從朕登基以後,你們也一直都是朕的左膀右臂,幫朕做了不少事,尤其是十年前的那件事,一股腦將你們都趕出了京城,像今日這樣我們君臣這麽全的聚在一起的時間真的是太少了。十年了,真是苦了你們了。”
周相等人連忙躬身道:“陛下,這些都是臣子應該做的。”
皇帝說道:“要是所有人都像你們這麽想就就好了,那樣朕這個皇帝也就當的輕鬆些,哪像現在,在朕身邊不是溜須拍馬的人,就是背著朕偷偷做壞事的人,實在是難做呀。”
眾人聽出了皇帝的弦外之音,沒有搭話,因為現在隻要搭話,那一定會讓他們說是誰,那樣的話他們不答也不是,答也不是,就會讓自己處於兩難地步,這就是所謂的帝王心術嗎?
所以幾人默不作聲,皇帝一看這幾個人不搭自己的話,隻好轉移話題說道:“最近幾天京城鬧的沸沸揚揚的通敵叛國的事情你們有聽說過嗎?”
幾人這時候不說話也不是,隻好由周相站出來說道:“皇上,這件事鬧的挺大的,所以我麽那幾人也有聽說過。”
皇帝說道:“那你們認為這件事是真的嗎,或者說,你們認為是誰幹的呢?”
周相幾人一看皇帝又將話題繞了回來,但是又不好不回答,隻好說道:“這個臣等也不知。”
皇帝說道:“那你們認為這件事是誰做的呢?”
周相說道:“這個臣等也不清楚?”
皇帝沒有說話,將幾人晾在大殿上,看了幾人片刻後,站起身說道:“不論這件事是誰發起的,朕隻希望這件事適可而止,朕不希望這件事影響到接下來的詩會。你們幾個也該歇夠了,從明日起來站朝吧。”
然後皇帝便在隨從的攙扶下離開了大殿,隻留下幾人在大殿中站著。
周相看著殿中的龍椅,沒有說話,沉不住氣的劉清對周相說道:“周相,皇上都這麽說了,那我們的計劃還要繼續進行嗎?”
周相收回目光,對著眾人說道:“我們就按皇上說的做吧,況且我們現在手裏的東西還不能保證能夠一棒子將其打倒,再加上皇上對其寵愛有加,恐怕早就知道,但是不忍心吧,那就等等再看吧,現在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重回朝堂,這樣等將其打倒,我們所做的事情才不至於打了水漂。”
周相停留了一下說道:“趙先生,你是孫慶的老師,就麻煩你告訴他一聲,這件事到此為止吧。”
趙括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然後周相又說道:“李靖,你去趟京城府尹,找九門提督,告訴他將那些說書先生都放了吧,我可不想在京城鬧出什麽事件。”
李靖點點頭,沒有說話。
這些人都是老油條了,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
周相自言自語的說道:“就是可惜這麽好的一個機會了。”
幾人從皇宮離開後,就分別前往各自的目的地了。
......
就在幾人在皇宮的時候,京城的百姓已經聚攏到了京城府尹的門口和關押犯人的監獄門口了。
大有一言不合就拆了的氣勢。
其實也不光是氣勢,這麽多人,就算一個人拆一塊磚,整個京城府尹和監獄的磚也不夠這些人拆的。
九門提督管理京城事務這麽些年哪裏見過這等場景,所以手下一告訴自己這個場麵,九門提督就嚇得兩腿直抖,連忙叫人將府衙的門關上,然後讓手下的差役一個一個的守在門口,不管誰來,都不要讓那些人進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最後形成了一個什麽樣的局麵呢?
隻見京城各個街道來的人,因為門口站不下了,就開始往兩邊轉移,最後大概有十米左右厚度的人群一點一點的圍住了京城府尹和監獄兩個地方。
所有人都高喊著放人。
更有幾個比較衝動又有些本事的人,一時沒忍住開始爬京城府尹府衙的圍牆。
結果可想而知,這些人好不容易爬進了院子中,結果還沒來得及見人,就被一個個的漁網兜給網住了,結果就是無功而不反。
因為這群人實在是掀不起什麽大風大浪。
就在人群氣氛烘托到了極點的時候,孫慶安排的那些人準備開始下一步計劃的時候,李靖終於從皇宮中來到了這裏,當他看到這樣一個場景的時候,說實話他有些理解皇上所說的話了。
李靖連忙加速帶著周相的話,來到九門提督這,告訴他立馬放人。
那京城府尹有些不情願,因為他是受到吳星辰一夥人的吩咐才抓的人,現在郭相一係的人又來讓自己放人。
如果自己不放的話,會得罪郭相,自己放人的話,會得罪吳相,他自己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做,才可以。
就在此時,他想到了一個方法,那就是將自己的令牌交給李靖,讓他去監獄放人,這樣的話,自己就不會因為這個而得罪人了。
李靖也沒有為難九門提督,他現在隻想先去把這些人給放了,平了民憤才是大事,否則一旦皇帝怪罪下來,誰也承受不住這樣的後果,要知道,我們的皇帝是一個好麵子的帝王,一旦被別國的人得知,那帝王臉上無光,自己等人就會跟著遭殃了。
就在李靖去監獄放人的時候,九門提督也給吳左相的人送了信,最後接到了回複就是,放人兩字,九門提督這才將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任由李靖去放人了。
另一邊,趙括也從皇宮中出來,幾經打聽,終於是在酒樓中找到了的孫慶等人,在和劉家福幾人打過招呼後,便將孫慶喊到了一旁。